1、1明代海南石板驿道的珍贵遗存府城至定安驿道,是海南古驿保存最完整的线路之一。该驿成型不晚于元至正,铺石不晚于明正德,走向及铺石记载清晰可考。现尚能看到石板遗迹的路段接近一公里,石板较完整段约三十米,非常珍贵。 但是,这个遗存至今不为人知,全无保护,随时可能消失。 丁村桥与谭押铺 海南的明代石板驿道,身份明确的近乎没有。现存著名的古石板道有两处,第一在澄迈大丰(多峰)村。但是,史载大丰墟明末清初曾离散,康熙年间才重新形成,石板驿道铺设于何时,史无明载。第二是海口市遵谭镇东谭村的“五里官道” ,修筑于明万历,保存极好。不过并非驿道,只是对科举的褒扬设施。 海南古驿道有一条叫“中路” ,自府城东南行
2、,连接定安、会同两县,向来少人关注。在考据这条驿道时,笔者意外发现明代石板道的清晰遗存,与史料记载完全吻合。 正德琼台志 (333 页。本文页码均指 2006 年海南地方志丛刊版本)对府城至定安段驿道的铺舍,记载如下: 中路铺:谭抻(大来都原注,下同) ,挺村(大挺都) ,迈丰(郑都) ,博门(东洋都) 。以上属琼山。县门(附定安县。自府门铺至此一百四十五里) 。 第一铺“谭抻”系“谭押”之误,该志舆图作“谭押” ,清代方志记2作同音的“弹压” 。 与铺名及所属的都对应的地名,当代均已消失,但依然有迹可寻。 先看中路驿道如何出城。府城自明初就有两座南门,大城为靖南门,子成为定海门,一直不变。城
3、南不远就是绕城而流的学前水(今美舍河) ,河上架有多道桥。 民国琼山县志 (76 页、311 页)有如下记载: 学前水,在郡城南。其源自西湖,流经丁村桥,历洗马桥,绕旧学前,东至新桥、南桥 丁村桥,在县西南官道五里。水自西湖龙井来,经流洗马桥,达博冲河入海。 响水桥,在县南八里薛村前。水自西湖流来,经此达博冲河入海。 大城南门外是新桥,子城南门外是洗马桥,当代亦有新桥路、洗马桥路南行。方志中,这两桥皆无官道(即驿道)之记,丁村桥远在城西南角之外,与两门并不直通,因何反有官道之记呢? 原来,府城位于海拔约 20 米高的宽缓土岗上,城南即椰海大道以南、龙昆南路以东直到南渡江边这个片区,地势都比较低
4、洼,大部分海拔低于 20 米,湿地不少。无论出洗马桥还是新桥,南行都遇到不少潴积水塘,雨季水潦严重。 只有南偏西方向,也就是丁村方向地势较高,四季可通。这就是南行驿道取向,所以美舍河诸桥中,唯有丁村桥提到官道。 薛村附近的响水桥,是官道南行第二桥,方志载其亦出博冲河入海,不确。响水不是博冲,而是“西湖”另一脉,即自今坡崖村与坡训村之间流入当代之白水塘,再经南渡村入南渡江。 3本来,中路驿道整体均在府城正南至东南,但方志提到南行官道时多处说“西南官道” ,正是由于出城十余里先西南行丁村、薛村之故。由此可知,中路第一铺谭押铺,必在此路,大致是府城与挺村铺之间,即今薛村附近。 薛村是著名的薛远故里,
5、因何不叫薛村铺? 因为明初重设驿道之时,未有薛村之名。薛远是充军的“所人” ,罪官家属,在宣德十年(1435)中举,是海南“所人”中举的第一人。随后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此后才大用显贵,子孙定居薛村。 所以,薛村前身应该就是谭押村。而自薛氏迁此定居后,谭押村之名渐渐远隐,目前,薛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姓薛。 乾桥与挺村铺 第二铺,是挺村铺。城南二十里有座乾桥,是方志提到官道的第二座桥,就在挺村: 乾桥,在县南二十里挺村官道(正德琼台志287 页) 。 干桥市,在大挺都,道光二十七年改为龙桥市(咸丰琼山县志256 页) 。 今版“干桥市”误用了简体字,乾桥乃“乾坤”之乾,乾坤与龙凤通,故乾桥通龙
6、桥。龙桥,跨越的是南行驿道遇到的第三道小河。 龙桥镇街,在海口以南约 10 公里,其北紧邻的挺丰村,应系“挺村”演化。市、镇之名皆源自桥。挺丰村边有道小沟自西向东流,曲折流向龙塘镇街以南入南渡江,古称“龙塘桥水” (同上志,84 页) 。驿道的“乾桥”就在其上,即今 X151 县道公路桥位置。 4沿路上下数里,再无他水,乾桥及挺村铺位置得以确证。当年挺村铺离府城直线距离约二十里,由于略为绕远,谭押铺与挺村铺的程距应各不小于十二里。 从迈丰铺至渡口 第三铺迈丰铺,在郑都。 “岩塘陂,在县东南四十五里郑都” ,是宋代灌区;而“亭塘,邻居岩塘” (均正德琼台志131 页) , “亭塘,在岩塘右二里许
7、。韦执宜十世孙奉训大夫韦敬匡开筑” (乾隆琼山县志99 页) ,亦属郑都。这些著名古迹,都在今龙泉镇东南。 中路驿道穿行于南渡江下游西岸,在山坡略高处取线,不受水潦影响。西岸数十里富饶河谷,是琼北重要古农耕文化带,沿线村墟都图、古迹密集。 龙泉镇原名十字路, “十字路市,在县西南四十里,乾隆间设” 。龙泉镇街以南,一反常态,突然荒凉。沿县道 4 公里至今没有任何居民点,只有连片荒林,因为这里石多土薄,农耕难于发育。因此,驿道的迈丰铺,只能位于十字路村墟区最南端。 迈丰铺南行,经过今日新坡镇以南的博门铺,抵达南渡江边的博通渡: 博通渡,在(定安)城东北五里。明时琼、定各编渡夫一名。今废。北门渡,
8、在(定安)城北,琼、澄往来要津。原设渡船、渡夫(均光绪定安县志205 页) 。 正德琼台志?定安舆图描绘博通渡5在城东北,北来驿道自东门入城。 定城原无北门,明中期甫开即闭,至康熙间,北门重开(光绪定安县志144 页) ,离江边不过百余米。北上府城、西北去澄迈,皆由北门出,设北门渡,博通渡随废。 博通渡在定城东北五里的南渡江北岸,有“卜通村” ,今名“文丰村”,渡口遗址无疑。 石板驿历历可考 四铺位置的考据显示,当今连接府城至定城之间的 X151 县道,基本上与古驿道同线,是驿道的继承,老琼山人称之为“定安老路” 。 这段驿道穿越羊山地区,明代曾铺设过大段石板道,记载清晰: 西南官路离郡五里,
9、俱系石地,迂曲崎岖,官吏艰于往来。明中叶间,庠生王用礼,大小偶都人,奉官督修。砌石二丈或丈余,宽狭不等,上自大来都,下至托都,凡六图,有五十里之遥,行者称便(采访册原注。 咸丰琼山县志265 页) 。 为什么说“西南官路” ,前文已解释过。此线之大部,明清属遵化乡:遵化乡,在县南,领都图八东潭都、龙塘都、大挺都、杰兴都(原小挺都原注) 、大小偶托都、郑都、抱元都(咸丰琼山县志248 页) 。 所列乡内都图,大致自北向南排列,最北是东潭都。龙塘都与大挺都,东西并列。修路的王用礼是更南的大小偶都人。 府城附近主要通道,原来就铺设有石板道。但是,南路只铺了五里,6即“县西南官道五里”之丁村桥(属大来
10、都) ,再远就没有铺了。王用礼奉命续修五十里,即铺石到城南五十五里之托都。 托都在哪里?“那抽市,在托都” (民国琼山县志304 页) ,今美仁坡村西三百米有那抽村,其东,南渡江边有托村,这一带就是托都。算里程,石板道应自丁村桥铺到梁老桥。 梁老桥当代名称不改,所在的月塘溪显然是古遵化乡与其南面仁政乡的分界。桥北是遵化乡,桥南的梁陈都与梁老都等,均属仁政乡。大来都属府城南郊的丰好乡,其与遵化乡应以薛村水为界。 石板驿道的铺设记载,又成为驿道走向的具体脚注,两者可以相互印证。 有迹象显示,元代至正年间南资都作为定安故治时,中路驿道就已经成型,里程也很明确了,此处不赘。 现场目击 离开龙泉镇街南行
11、,县道很快就进入荒林,路面也显著变窄、被覆草率,根本不像县道。我以为走错了,当地人确证没错。 这段外貌草野的县道,最接近古驿原状,非常难得。更难得的是明代石板驿道的一些片段,近一公里长度还清晰保存! 由于长期碾压,车辙带石块已严重破碎,但路中间部位,清晰的石块随处可见。沿路细察,这段路解放后似曾简单硬化,即在原来路面上铺一层较薄的水泥,但是碾压既久,水泥层破碎消失,石块便重新裸露。石板最完好的路段,在 X151 县道与东环高速“十字路互通”匝道丁7字路口以南,约 1.46 公里处。那里有条新修的小路向东,进入小居民点“十二房” 。 这里,县道中央有长达 30 米、品相完整的石板道。石板为规整的
12、长方形,横向铺设,排列紧密,工艺成熟。推测其原始宽度不少于一丈,符合县志记载荒僻路段的规格。也许更宽,但位于车辙带者已碾碎无存。这无疑都是王用礼督造的石板道,同时,反过来确证县道就是古驿道的扩宽版。 正德志(288 页)转载王佐在琼台外记的梁老桥诗,有“四顾山荒石路偏”一句,刻画了石板驿道之荒凉。王佐去世于正德前半期,因此,石板道必在此前铺设。 偶然与危机 驿道改造为公路后,都经过硬化;而荒废路段,石板也都陆续被老百姓撬用了,所以都难于留存。 最迟正德前期铺设的石板道,距今已 500 年以上。在毫无保护的公路上人来车往,竟能留存至今,堪称奇迹! 这是多种原因的巧合。主要有三条: 一,历史上的中
13、路驿道,交通不太繁忙。府城至定安之间有南渡江相连,货运多走水路,也避免了重载牛车长期碾压。 二,X151 县道不是干线,基本上是民初对驿道改造而成。由于至今尚未有桥直达定城,十字路以南交通冷僻,县道就还是旧貌,弯弯曲曲,没有改造成钢筋水泥路面。 三,最重要的是,龙泉镇以南的县道路段,受到高速公路无意中的8保护。 1990 年代初,东环高速半幅通车。海南高速免费,而十字路与新坡均各有高速出口,这就将 X151 县道该段的车流大部吸引。否则,光是最近 20 年的大量车流,石板早就粉碎无存了 诸多巧合,造成史有明载的明代石板驿道近乎唯一的遗存。 以此为核心的这七八里县道,是海南古驿游的最佳路段。它最大限度地维持了驿道的原始状态,串起沿线古村古迹的来龙去脉,使之形成有机整体,不再孤立存在。 不过,令人不安的是,这个遗存已经危在旦夕。 2016 年初,定(安)海(口)大桥在加紧施工,不久将通车。龙泉镇以南这段“落后”的县道,车流将会大增。若启动路面改造,推土机一到,石板道半天之内就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