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人教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答案一、怀念母亲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ng sng),只在母亲身边待(di d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yn y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pn pn)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
2、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 年 11 月 16 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h h)在心头。 11 月 18 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
3、点沮丧(sng sng)。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应查(P),查部首应查(页)部。“寝”字查音序应查(Q),查部首应查(宀)部。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热闹(孤寂) 清晰(朦胧)特别(普通)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答: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迎养母亲。4、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寝食难安5、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
4、句子。每看到书桌上的小木船,我的脸就涨红起来,后悔不已。-_7、解释下列词语(1)母亲弃养:婉辞,指母亲死去 (2)报终天之恨:怀有终生的悔恨8、认真研读语段中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答:祖国频来如梦:作者身居异国他乡,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人往事,心中无限思念,以致祖国频来如梦。9、“11 月 16 日和 11 月 18 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沉浸在思乡的情绪中无法自拔。10、细细品读文末用“ ”扩起来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答:世界上的母亲都一样,都爱自己的儿女,都思念自己的儿女。1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1)我痛哭了几天,吃
5、不下饭,睡不安稳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思潮起伏)(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可见一斑)1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沉 )在朦胧的薄暗中。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思念祖国母亲,思念家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 幻)出母亲的面影。我体会到了作者 怀念母亲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模糊不清 的。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 糊)在心头。作者身
6、在异国,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所以感到凄凉。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_13、
7、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14、用“ ”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5、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答:因为作者从小离开母亲,对母亲有强烈的思念之情。缺乏了母爱也就缺少了爱的教育,孩子心中没有爱、没有亲情,成为一个孤儿,他的灵魂就是不全,是一个行尸走肉。因为母亲是每个孩子的一部分,是母亲哺育了她的孩子。一个孩子没有了母爱,在他的生命和内心中都是有残缺的也说明
8、了母爱的伟大。16、为什么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答:因为作者从小离开母亲到外地学习不能陪伴母亲感到悔恨,现在母亲去世了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感到遗憾,现在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有能力照顾、迎养母亲却离他而去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17、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C )(2 分)A 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B 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C 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二、穷人1、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课文记述了渔夫和妻子桑娜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2、课文通过对人物心理、对话和环境
9、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表现桑娜的聪明能干。而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既紧张又担忧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_的穷苦劳动妇女形象。4、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渔夫的话显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桑娜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她紧张_、不安的内心,同样反映了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十二、穷人(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_(二)渔夫皱( zu zhu )起眉,他的脸变
10、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你看怎么办?得( di d )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1、 “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A ) ,再查音节( o )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10)画。 “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3 分)严肃(严峻) 忧虑(担忧)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3、用“
11、”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1 分)4、 “桑娜拉开了帐子” ,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注意:要尽量模仿作家的文笔,让你写的句子也生动、吸引人) (3 分)渔夫见这两个小家伙的脸蛋,黄色的卷头发睡得很安详,便由惊奇的目光慢慢转变成温和。渔夫悄声对桑娜说了句:“快过来。”生怕惊醒了他们。桑娜拖着疲惫的身体悄声迈着步伐走到渔夫面前。“你是什么时候把他们抱过来的?”渔夫不解地问。“哦,就在你没回来之前,我正好想起去看西蒙,她生了病。”紧接着一阵“哇哇”声,桑娜赶忙跑了过去,用手轻轻将西蒙的孩子抱起,轻轻拍打着他们的后背。5、读了这篇
12、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3 分)答:你们在自己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收养别人的孩子,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精神太伟大了,我们非常佩服。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 (1 分)7、 “嗯,是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指的是如何处理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不可能不收留孩子,但收留孩子呢,自己家生活会更加艰辛,因此说这是个问题. 8解释词语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9、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神态和心理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桑那矛盾的心理状态,她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抚养西蒙的孩子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10、第
13、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神态 、 语言和 动作 。1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_他们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勤劳、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十三、阅读穷人选段,回答问题。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
14、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 ! 上帝 ,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 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1、请在 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G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衣部。(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 安装; C 安定。在文中应取(C )。3、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自食其果(自作自受) 心神不宁(忐忑不安) 好像(仿佛)4、你认为这段话主要讲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她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作者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赞颂了穷人宁可自己吃
15、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5、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并用这词造句。 忐忑不安 :天黑了,明明还没有回来,妈妈的心忐忑不安 6、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2)话没说完。 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7、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答: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
16、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 8、“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的“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是因为害怕丈夫回来责骂她,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桑娜心地善良, “这样做”-_指的是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 桑娜觉得非这样做的原因是:西蒙的孩子没人照顾会冻死、饿死的。从中你体会到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9、“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 渔夫 ,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答:桑娜热爱丈夫,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也反映她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
17、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10、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十四、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12 分)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门。她侧着耳朵,没有人答应。“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 “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
18、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1、缩句。 (2 分)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桑娜想起了邻居。 2、课文写了桑娜几次敲门的经过,桑娜在这几次敲门中,心情是怎样变化
19、的?(3 分)答:2 次 ,变化:十分同情西蒙的桑娜担心西蒙而去拜访,因无人开门,所以十分焦急担忧。 3、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作”指把他们抱过来 “受”指:被渔夫揍 -_十五、阅读穷人片断,回答问题(15 分)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平静 宁静 安静)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的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
20、,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 (倦 蜷)缩着身子,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 宁静 安静) ,他们睡得正香甜。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账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 这是闹着玩的吗 ? 自己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
21、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文字或词语画“(2 分)2、在第一段给画 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 分)3、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正确解释画上横线。 (2 分)生:生存 发生 使柴、煤等燃烧 果实没有成熟 生硬;勉强临:靠着;对着 来到;到达 将要;快要 照着字画摹仿4、从下面的三个词可以看出桑娜的心跳得厉害。 (3 分) 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 忐忑不安 十六、阅读穷人片断,回答问题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22、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_、用线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线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摘录人物语言的句子: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 、摘录人物的行动或动作的语句: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这个文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包括:(.破旧的钟表)(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
23、光着脚跑来跑去)和(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桑娜是勤劳善良的,从(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这句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这儿最能看出她的善良。、“勉强”的“强”字在这儿读该选的读音是“qing qing”,这个字的部首是(弓),用部首查字法再查(9)画,读这个音时还可以组词:(强词夺理)。读另一个读音时可以组词(强烈)和(坚强)。它还有另一个音 jing,可以组词(倔强)。、仿照最后一句,用上“一面一面”写句子。他从小养成了一面听歌,一面做作业的坏习惯。十七、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
24、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一天早晨,我蹑(ni)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1“悠”字用音序查字法查 Y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心 部。2从父亲和妹妹对“我”下的结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
25、:我体会到作者的小提琴拉得太差了,听到这样的话,作者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3“我蹑手蹑脚”的原因是 怕父亲和妹妹发现“我”还去练琴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语段中还有一句话也表达了这种感情,请用“ ”画出来。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写出了作者为找到这样安静的环境练琴而心情兴奋,形象地说明了“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_6读文中最后一句话,思考:“沮丧”的意思是 灰心失望 ;“锯子”是指: 小提琴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我” 难过、失去自信 的心理。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
26、。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觉、感受、感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
27、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 12 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名望、威望、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1、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 分)偶尔(常常) 众多(唯一) 凶恶(慈祥)3、“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的原因是找回了自信,促使“我”努力练琴的动力来自于老人对我的鼓励 。4、作者说:“
28、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 “我”以前拉小提琴拉得很差,像锯床脚一样,但是我的琴技突然突飞猛进,教导“我的还是最有名望的小提琴家。所以妹妹才会大吃一惊。 5、 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答: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6、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D)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_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
29、全陶醉于琴声中。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7、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答: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 8、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答: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 9、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这一句主要是人物的(神态) (动作)描写。答: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0、。 10、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答: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我想对她说: 11、联系上下文,用“ ”选择最恰当的词。12、如果你是作者,听了妹妹的话后你会怎么样做呢?答:我会大吃一惊,接着问妹妹:怎么我从来没发现,她竟然是教授,我拉了那么难听的音乐给她听,真是太糟糕了!十八、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 , 她总不忘说
31、上一句 “ 真不错 。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 谢谢你 , 小伙子 。 ”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有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时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 2 分)惭愧 ( 羞愧) 独一(唯一) 遗忘(忘记) 发现(发觉)2、给第一节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