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朝戏音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3108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花朝戏音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花朝戏音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花朝戏音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花朝戏音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花朝戏音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花朝戏音乐【摘要】:花朝戏音乐包括唱腔、打击乐等。花朝戏曲音乐形象是构成花朝戏演出形象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花朝戏;音乐 一、花朝唱腔 花朝戏唱腔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构成,用客家方言演唱。早期演出因旦角由男性扮演,故用假嗓,后来逐渐吸收了女演员,男女均用本嗓。常用一个曲调反复或几个曲调连接使用,以曲调联缀为主要表现形式,后期也作过以板式变化来发展新曲调的尝试。 唱腔结构和特点: 1.1 神朝腔 源自神朝祭祀乐舞所唱腔调。常用的有鸡歌、悲鸡歌、田螺经、观音腔、佛腔、禅腔等。神朝腔一般节奏徐缓,情绪哀怨委婉,常用于抒情唱段。 神朝腔的传统演唱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唱?相间结

2、合,自由灵活。神明腔在传唱过程中吸收融汇了不少当地山歌、小调的因素,改变了原来祭祀音乐的情调,具有了戏曲音乐的特性。 鸡歌是神朝腔中少有的表现欢快热烈情绪的曲调。它的词曲形式为:两句唱词,四个乐句,以特色音型贯串全曲。曲调活跃,节奏明快,多用于大团圆时的载歌载舞场面。鸡歌在广泛使用中已形成多种变体,其特色音型常被应用到新编创的唱腔中,对花朝戏声腔特色的形成起着2重要作用。 1.2 民间小调 花朝戏唱腔的重要组成部份,来自民间歌舞、说唱音乐。这些小调曲目繁多,特色各异。 民间小调的结构形态主要有上下句体和四句体两种。上下句体的曲调由一个或多个上下句组成,句间多穿插过门;四句体的曲调每句多为四小节

3、,四句分别有起、承、转、合的意义。基本为五声音阶,音程级进多,跳进少,节奏规整,格式方正,人称“豆腐块” 。常用的民间小调有徵调式、羽调式,宫调式,其中徵调式的曲调最多,以徵音为主,旋律迂回级进,长于抒情叙事。 唱腔编创: 传统花朝戏唱腔主要是采用按曲词串套原有曲调的方法。20 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逐渐由专业作曲者,对全剧的唱腔音乐进行总体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新的作曲技法,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新创腔方法。 改编传统曲调。根据内容需要,对传统曲调进行扩展或压缩的改造,成为既保留基本原貌,又有变化出新的唱腔。这类改编的唱腔基本格式不变,但部份旋律走向和落音有所变化,从而,既解决了男女分腔,

4、又避免了一支曲调简单重复使用的单调感。 集数支曲调,用旋律色彩对比和节奏变化等手段组成新曲。这类唱腔的词格、腔格均有较大变化,如红云岗中英嫂的唱段“山脚下阴沉沉烟雾弥漫” ,全曲近四十句唱词,感情跌宕幅度大,间中还有大量做工表演,这个唱段是集望情郎、十盏茶、怨苍天等曲调,并融入3山东民歌沂蒙小调编创而成的,全曲层次分明,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尝试创作板式变化体新腔。为了改变传统曲调节拍、节奏形式简单的状态,更有利于曲词和人物感情的发挥,20 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作曲者尝试根据人物情绪变化,编创多种板式组合的新腔。这类唱腔具有层次多、容量大、戏剧性强的特点,主要用于大型戏的重点唱段。它的速度、节奏大

5、体是按照慢、中、快、慢和散、整、散的规律来安排设计的,加上传统五声音阶的打破,音程大跳的恰当运用,有效地增强了唱腔的表现力和戏曲韵味。由于这类唱腔还处于尝试阶段,故记谱时一般只标速度,而不记板式。 二、乐队与伴奏 花朝戏音乐,旧称文武场,又称场面,文场司管弦,武场司锣鼓。早期演出时,文武场位置在台中靠后的“拜师台”两侧,文场坐左,武场坐右。武场分上、下手,上手司鼓、板,下手掌锣、钹;文场主奏乐器是唢呐,由头手师傅吹奏,其他乐手操二胡、椰胡、三弦、胡笛等。常见伴奏形式为锣鼓过门,丝弦伴唱,唢呐包腔,场面人员还要兼唱帮腔。 新中国成立以后,花朝戏从乡村草台进入城市舞台,文武场也有了很大变化。乐队位

6、置已移至台侧边幕内或台前乐池中,伴奏乐器增加了高胡、板胡、杨琴、琵琶、笛子、笙等;打击乐器增加了班鼓、拍板、低音鼓等。由高胡代替唢呐作主弦乐器,高边锣作主锣,乐队由班鼓指挥。为适应现代戏演出,引进京锣作为武打场面的专用锣,并用上了小提琴、长笛、小号等西洋乐器,乐队人数增至二十多人,主要唱段使用4配器方法伴奏。不过,这些尝试大部份未能坚持下去,多回到高胡、二胡、杨琴三大件为主的民族乐队建制,人数通常在十人左右。 花朝戏的伴奏音乐分器乐曲和锣鼓点两类: 器乐曲牌中有吹打乐和丝竹乐,主要来自民间吹奏乐,也有从别的剧种吸收过来的。旧时花朝戏艺人大都兼营吹鼓手职业,这部份曲调很自然地被他们搬用到花朝戏演

7、出中来作为间奏和行弦之用,个别乐曲还被配上唱词作唱腔使用。在现代戏演出中,有的还由作曲者专门创作剧目的主题音乐和人物形象音乐,用来贯串全剧,达到增强时代感,更好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目的。 锣鼓点主要来自神朝和春牛、纸马、花船等民间歌舞。常用锣鼓点有闹台、咬槌、重槌、快板头、碎锣、慢中急、慢相思等,此外,也使用从粤剧、广东汉剧、京剧等剧种移植过来的许多锣鼓点,使花朝戏武场锣鼓的表现力得到加强。 传统伴奏特色乐器有:唢呐,老艺人称笛,吹管乐器。有大、小两种,分别长约 40 厘米、30 厘米,七孔,笛管用硬木雕制,以芦哨发音。 胡笛,又称沉筒,吹管乐器。小竹管制成,长约 35 厘米,七孔,以簧哨发音。

8、 高边锣,打击乐器。用响铜制作,锣面直径约 55 厘米,锣边高约 8厘米,以杉木节作槌,敲击不同部位可发出不同音响效果。 单打,打击乐器。用响铜制作,直径约 15 厘米,以杉木节敲击,声音清脆,穿透力极强,常与高边锣同时使用。 三、无伴奏处理 5配乐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剧情和对比的需要,有时无伴奏表演也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四、创新的思考 现在,花朝戏曲音乐要克服的矛盾,还是音乐传统程式的延用与创新的矛盾。旧的曲调程式包括结构原则、节拍、节奏、基本旋律结构,用来表现新的生活时,常常显得手段和技巧比较单薄和凝滞,没有新意。所以,花朝戏的风格不应淡化。花朝戏的各种艺术因素,比如剧本、表演、舞台装置等,都可以相互移植、借鉴,唯有唱腔音乐不能,因为它渗透着一个地狱、一个时期的审美意识。相反,必须保持、发扬花朝戏唱腔音乐鲜明独特的风格,这是观众的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1 袁越东、邹平等花朝戏.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10 2 郑紫苑.客家花朝戏.寻根.2012.03. 3 杜伟翔.花朝戏山沟里的山茶花.歌海.2007.03,10- 12. 4 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19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