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3483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之中,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摇篮,是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 一、从“质疑”总结出的经验上升为教学策略。 有位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需求,需求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需求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需求和问难的能力呢? (一)创设氛围,提出问题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

2、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二)提供场所,让学生有“疑”可质 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2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在“理

3、”字上下功夫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31.080.37 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可问“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 。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 。 (三)引导学生处理质疑、释疑的关系 学生发现、

4、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四)发挥学生胡主导作用,做好质疑的引导者 首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讲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其次,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三是,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四是,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问”一无所得,或尚未“解惑” ,流于形式走过场。3质疑问难要面向

5、全体学生, “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差生质疑。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 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实践证明,做好有效控制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是教学的重点 当前数学课堂,作业不能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剥夺了学生活动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事倍功半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

6、,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用于讲授,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绩。 应试教育观念指导下,强抓分数的教学严重违反了信息接受原理与学生认知规律,结果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和认知结构的构建。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 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得获得矫正性信息,4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反馈形式,是推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

7、利因素。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每次联系中困难出现的情况,在教学时,还要不断从学生的练习中,及时,全面的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后,教师就应该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应使学生生产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使用的“个性色彩”语言,应是帮助学生对自己为什么能够取得练习成果进行合理归因。 三、 “自学与复习”是教学成效的关键 复习铺垫,引入新知;自学探究,内化新知;反馈练习,强化新知;当堂作业,巩固新知;全课小结,构建新知。四次练习

8、是指铺垫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反馈性练习、达成性练习。三个环节是指自学尝试,讨论交流,点拨归纳。 (一)由复习引入新知。 教师必须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准为新知识提供最佳关系的旧知识,设计铺垫性练习,唤起学生的原认知。为“同化” “顺应” “新知准备知识基础和思维导向” ,采用实物、故事、游戏、设疑等形成,为学生创设富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主动探知的动因,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 (二)自学能内化新知。 5教师要把握探索性问题的“度” ,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会产生种种情感。对教师要

9、注意因势利导,不断加强学法的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 ,帮助学生克服认知上的障碍,强化积极的情感,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练习可强化新知。 这一教学过程既是了解学生对新知掌握的情况和检测掌握运用学法的效度,又是形成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好练习,练习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习难易适度有趣味性,习题既要有强化新知的单一基础题,又要有动手操作的实践题;既要有突破难点的针对题,又要有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题,既要有以新带旧的综合题,又要有一题多解的开放题。力求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多个层次的练习,认知得到强化,思维得到发展。 (四)作业巩固新知。 根据实际

10、,作业内容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弹性。作业完成后,4 人小组的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互议,随机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互相协作,自主学习的功能,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通过小结构建新知。 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谈本课学习的收获,归纳所学的内容,通过整理,形成知识体系;谈本课的体会,总结学习方法,从自己的学习经验成败的体验中,悟出应怎样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受6到自己探索知识的成功喜悦,促进学生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 ; 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