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议大学英语中的诗歌教学摘 要: 英语诗歌中有着众多名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英语诗歌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够加深对于英语语言的节奏、审美倾向、语言特征和语法特点的认识,然后可以用他者的眼光,重新审视汉语诗歌,获得新的认识。 关键词: 诗歌 节奏 审美倾向 语法特征 中国和英国同为诗歌大国,历代名家辈出,都书写过辉煌的篇章,滋养了各自民族的心灵。汉语和英语由于表意语言和表音语言的巨大差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汉语的诗歌和英语的诗歌在题材、艺术特征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颇有不同。诗歌集中体现了一门语言的特点和审美情趣。英语诗歌的学习,毫无疑问,将加强大学生对于英语语
2、言的认识,获得美的享受;并且在对比中,从他者的眼光,获得对汉语诗歌的新认识。 一、诗歌有助于加强对英语节奏的把握 汉语和英语在节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对学生把握英语的节奏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可以准确地读出一个个单词,但是很多都难以利用节奏,把孤立的单词和短语连贯起来,读出地道的句子。他们在一个句子中各个单词音节轻重的把握上缺乏自觉的意识,让习惯于捕捉重读音节的英美人听起来很别扭,造成沟通的障碍。这一现象,早已为有识之士所共见。诗歌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音乐2性的语言文学形式,能够在学生学习节奏这方面提供优美而高效的学习材料。 汉字是单音节,一个字一个音节,比如四言诗是一
3、句四个音节,七言诗一句七个音节。而英语的单词在音节上有多种情况,有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如果我们把音节看做每一句诗歌的基本单位,最容易给学生造成障碍的就是一句中哪些音节应该重读,哪些音节应该弱读。英语是一种重音语言,不仅有词重音,一个单词中只有一个重音或者外加一个次重音;还有语句中的重音,单词的发音在语句中会因为不同的情况有所改变。比如 can,很多学生以为 can 和 cant 的区别在 t 上,所以把 t 读清楚就好了。然而事实上,在肯定句中,can 作为单词是弱读,发音是k?藜 n,can 后的动词才会重读;在否定句,cant 是重读单词,发音才是k??Vn,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是以 c
4、an 是否重读、字母 a 的发音是什么来区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因此重音对于分辨词性、句子长短及句意表达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意识的缺乏,给学生的口语表达造成很多的障碍,潘文国就指出:“英语的多音节词呈呈现轻多重少的格局汉语中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不易弱化,多音节语流重音显得较多,所以中国人在讲英语的时常有过多使用重音的倾向。 ” 英语诗歌,尤其是古典格律诗,其节奏的基本形式是以轻重音构成的“音步” 。音步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常常把多音节词截断,形成不同的格式,比如扬抑格、抑扬格等,再搭配不同的长短,比如四音步、五音步、八音步等。这些格式和步数相互组合,形成有规律的重复,使诗歌具有了节奏和音乐性。
5、3以莫文蔚和李健的歌曲而广为青年学生所知的 When You Are Old 为例,全诗为三节,共十二行,以抑扬格五音步写成。我们来看看第一小节: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每一句五个音步,每个音步先轻后重,好比音乐中的弱起。一行五个轻音五个重音交错,非常整齐,
6、极富节奏感。学生可以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朗读诗歌,感受英语诗歌完全不同于汉语诗歌的音乐美,并从中开始发展出一种自觉的意识,留意和学习句子中音节的轻重情况。 二、诗歌有助于理解英汉语不同的审美倾向和语言特质 文学最早的形式是诗歌,诗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偏好和精神特质。汉语诗歌与英语诗歌相比,最为突出的就是它的抒情性和主观色彩。 诗经 、 楚辞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王昌龄在诗格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王夫之的“情景说”指出“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 ,以及王国维的名句“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些都深刻反映了中国诗人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思想。那就是在描绘外物和自然
7、的时候,不是追求对现实的再现,而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英语诗歌则不然。西方最早的诗歌是叙事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内容宏大,善于铺陈,直率深刻,与汉语诗歌占主流地位的短小抒情的诗歌迥异其趣。而且与汉语诗歌优美、含蓄不同的是,英语诗歌贯彻了西方文学中“摹仿自然”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4物我两分。徐行言就指出:“对自然具象的描摹构成了西方艺术的传统。从古希腊,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无数的艺术家都在尽其所能地丰富和发展写实技艺,以便更逼真地描摹现实的场景。 ”因此,英语诗歌所包含的意象,通常客观直白,精细朴质,没有汉语那种朦胧模糊的美,甚至有时候会书写一
8、些怪诞丑恶的形象,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让很多初读英语诗歌的学生很不容易接受,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欣赏英语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不同于汉语诗歌的优秀特质;英语诗歌题材更加广泛;喜欢描写狂暴的自然和悬崖峭壁等,充满对力量的崇拜和阳刚之气;诗歌中的意象精准周严,充满理性之美。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雪莱的西风颂 。该诗的第五部分是这样的: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Like withere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
9、se,/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ed hearth/Ashes and sparks,my words among mankind!/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ed Earth/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不同于汉语古典诗歌的婉约和简洁,这首诗的描写率直而豪放,充满着强烈的情感,最后一句所传达的哲理抚慰了多少失意的灵魂,让他们重燃生活的热情,鼓舞他们勇往直前。 三、诗歌可以加深对英汉语不同的语法特点
10、的理解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汉语是“超等词汇的典型” ,倾向于使用词汇工具,少组织性,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而英语所属的印欧语是“超等语法的标本” ,有最多的组织性,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英汉5语在这方面的差异,对于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从理论的高度加深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认识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内容在讲授中,学生很容易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如果以诗歌为学习材料,就非常具体了。以许渊冲翻译的静夜思为例: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
11、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对比原作和译文,第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增补了主语。原诗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吟诵的主体,而在译文中出现了 my 和 I 这样的词。根据赵元任的观点,汉语是“话题-说明”的结构框架,只要语义能够沟通,有上下文的提示,话题可以省略,有较强是随意性,因此我们在汉语诗歌里看到大量的无主句。英语有着严密的句法结构,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并由一致关系联系在一起,人们不是依赖语境,而是依赖一个句子中的内在结构去理解句子,因此不可以随便省略,有很大的强制性。因此,译文中是必须要补充主语的。第二个明显的地方是原句看不出动作
12、发生的时间,有可能发生在过去,有可能发生在写作当时。译文把时间处理为一般现在时。第三行的两个动作“举”和”望” ,译文把“举”译为“looking up”,属于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把“望”译为“find”,属于谓语动词。从此处可以看出,汉字由于缺乏形态变化,需要借助词汇手段去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而在诗歌里面不会经常用这些词汇手段,因此造成时间上的模糊,这在英语里是不被允许的,必须由译者自行判断去把原诗的时间落实。另外,汉语没有英语中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的强制要求,在出现多个动词的情况下,译文中必须决定6由哪一个动词充当谓语,其他降为非谓语。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的特征是精准、严密、一丝不苟,这里
13、面包含逻辑的精神。读惯汉语诗歌的学生,刚开始会感到英语诗歌在描写情感和自然方面过于直露和确定,没有汉语诗歌那么婉约优美、沁人心脾。经过老师的引导,让他们理解由于英语的句子更多依赖形式的连接和内在的结构,也就是把内在的思维进行外在形式的表达,不容易发生理解的偏差,更有利于交流和传承,这也是西方科学能够获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理性精神,也赋予了英语诗歌一种朴素刚健的美。在学生写英语句子的时候,会更加留意句子在形式上的连接和表现,克服母语思维的干扰。另外,汉语诗歌由于经常缺主语,动作发生时间也不交代,因此朱徽曾提出汉语诗歌的“意象往往超越时间空间,将诗人一时一地的个人体验化为普遍的恒常经验,
14、而英语诗歌中的意象,由于其时空关系和语法关系都比较清楚,常常就缺乏这样的功能” 。再加上抒情诗的发达,那些诗歌名篇,常常超乎了时空的存在,让每一个读者都感到这首诗在抒发自己此时此地之情,有着强烈的代入之感。汉语诗歌这种独特的美和意象的堆积,也曾深深影响过英语诗歌,促进了英语诗歌的发展。 综上所述,诗歌作为一种凝练精粹的语言艺术,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美的熏陶,而且能集中体现一门语言的特征,通过诗歌的学习,能让大学生理解英汉语的不同之处,从理论上加深对英语语言和母语的认识。 参考文献: 71潘文国.英汉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2.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2. 3朱徽.中英比较诗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