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效实效之路 促高效课堂生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6090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有效实效之路 促高效课堂生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有效实效之路 促高效课堂生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有效实效之路 促高效课堂生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走有效实效之路 促高效课堂生成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强调高效课堂的建构,然而在构建设高效课堂之前,应该先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在有效的基础上,才能搭建高效的平台面,不断向着高效去迈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先要注重课堂的有效与实效。想要达到教学的有效与实效,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需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才达到有效与实效的目的。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就是教学有效与实效性的真实体现。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想要跟上课改的潮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2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

3、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所选择传授的知识要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能力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

4、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和思想水平的提高,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要突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

5、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3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总体来说,有效的教学提倡老师少说精讲优释,提倡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较浓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的不苦“学”的不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教师应该因人因材,适实地优化每一次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发挥其最大的效能,真正的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追求。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希望,我们要思索,我们要改革,我们也要进步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