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6284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深度报道的式微与存在的问题深度报道的式微 对一个怀有新闻理想的人而言,深度报道是个很有吸引力的词汇。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种新闻文本,而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的载体。这犹如央视五套关于足球的新闻很多,但唯有天下足球可以被称为“最纯粹的足球新闻” 。 纸媒兴盛时代,尤其是本世纪的头十年,不管是都市报还是中央级纸媒,纷纷开设了深度报道版面,深度报道记者的数量也急剧增长。由于深度报道操作周期相对较长,很难保证每天都有有分量的报道呈现,所以深度报道版面不定期或者间隔式推出。例如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每周的一、三、五刊发。这个创办于 2004 年的版面,以深度报道为主打,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中国青年报信息部

2、的统计显示,特别报道版的稿子每周的转载量和点击量都位于前列,版面的主打栏目“今日出击”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但是做这样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版面的特别报道部,在今年年初的报社机构调整中被撤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中国青年报要进行全媒体的转型改革。 这只是深度报道式微的一个缩影。诸如南方周末 、 新京报等媒体也压缩了深度报道版面。而财经和新世纪也减少了一般性事件的深度报道,专做带有经济背景的深度报道。 2所以,提笔写一篇关于深度报道的文章,不觉有些许缅怀的味道。 深度报道不是被移动互联打败的 一般来说,操作一篇深度报道需要掌握众多的资料。如你要查清楚某个官

3、员如何利用职权的影响力,通过“白手套”开办公司进行利益输送,那么你就得通过各种办法查到公司(很多时候不止一个)详细的工商登记材料。为了掩入耳目,这些公司一般会进行一系列纷繁复杂的股权变更,因此记者需要工商材料、股权变更、会议纪要等一系列的材料。腾讯网“棱镜”报道小组的一位同仁讲,她在操作周永康案件调查时,打印出来的公司材料达一尺多厚,注意,这还是双面打印的。 说起来,深度报道记者所做的事情也简单。无非就是把厚厚的工商资料、案卷等材料吃透,通过采访进行印证核实,然后将“干货”以报道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调查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度报道确实需要用相当长的篇幅才能够把复杂的事实讲清楚,让读者明白,并有

4、兴趣读下去。但可惜的是,现在“为了把事情讲清楚不得不采用长篇幅”的报道越来越少,而“为了把篇幅拉长”的各种“高仿”深度报道越来越多。一个报道动辄一个整版,乌泱泱七八千字,耐着性子读下来也没发现有什么“干货” 。如果深度报道还称得上有点名声的话,也被这种操作手法给败坏掉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号称“受众已习惯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一些编辑为何还乐此不疲把报道故意长篇幅呈现呢?不得不说,一向以长篇幅示人的深度报道还是有庞大的读者群的。例如, 南方周末推出的长篇深度报道,有时洋洋洒洒两个版面,但很多读者愿意坐下来,甚至3在拥挤的地铁里集中精力去阅读这些报道。 现在刷微信、微博成为流行,甚至很多人获取

5、信息的主要途径只是朋友圈。貌似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改变了,但很少人反省:受众的阅读习惯就这么容易被新技术改变吗? 许多读者确实不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长篇幅的报道了。但为什么会有人甘愿花费手机流量,对着小小屏幕看电视连续剧、体育比赛和综艺节目呢? 深度报道并不是被移动互联打败的,也不是由于我们惯常归咎的读者“生活节奏紧张” “时间少”等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深度报道的质量出了问题。 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 去年,山西数个副省级官员先后落马。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从中纪委一系列查办的案件中可以看到当地官商勾结非常严重。一时间,很多媒体派出记者到山西进行采访,试图挖掘其中的“黑金链条

6、” 。当时,我正在中国青年报山西记者站驻站,旁观了众多媒体的采访过程。我想以此为例,谈一下现阶段深度报道存在的三个问题。 1.核心信源缺乏,信息组合型报道多。围绕众多山西落马官员,媒体刊发了多篇深度报道,这些报道篇幅都比较长,一些杂志甚至做了封面报道。但这些“大块头”的报道大都没什么深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核心的信源,只是把官员的履历进行拼接。至于官员落马的真正原因,猜测的成分较多,无法进行核实。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媒体的报道往往相互引用印证,一家“大胆”的媒体,用“据传”或4“知情人称”的信源抛出了一个可能的事实,然后另一家媒体引用这个“据传”的消息作为事实。看似相互印证间逼近了事

7、实真相,却从没意识到可能已偏离了事实的轨道。 2.被新媒体打乱了节奏,无法平心静气去做深度报道。不可否认,传播更为迅捷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存在,确实打乱了纸媒操作深度报道的节奏。特别是一些杂志,囿于较长的出版周期,想做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为了抢关注度,不得不把还未经过充分调查的信息披露出去,而无法潜心去做更有深度的调查。在我看来,深度报道碎片化的呈现并非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是迫于“抢新闻”的压力。毕竟讲清楚一个事情需要多方面的呈现,仅一个点的报道,尽管很劲爆,但是难以称得上深度报道。 3.深度报道的空间越来越小,优秀深度记者流失严重。以往媒体人碰在一起,都是分享自己最近做了什么好的报道,有什么好的线索,而现在呢?一见面就是聊最近谁跳槽了,去哪里拿了高薪,谁做了个微信公众号,获得了多少风投。新媒体的勃发不仅改变了深度报道操作的模式,也使得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群体流失严重。 深度报道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一些以往可以操作的选题,如今只能忍痛弃之。有些媒体冒险为之,也经常会遭受到各方的压力。长此以往,深度记者潜意识里的防火墙就越来越厚,其笔下的报道也就越来越“水”了。 不过,报道空间从来都是争取来的。如今,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也投入重金从传统媒体挖人做深度报道,其中不少还是做中长线的深度5调查。在充裕的资金支持和相对宽松的报道节奏下,相信深度报道在另一个载体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