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建设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颁布后,教育部出台配套改革政策,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了高考改革实验,其他省市也陆续发布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方案主要回答“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这关系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推进。本文侧重谈谈课程建设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出了什么问题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实施有很大关系。过去的教育变革,较多聚焦在课程实施上,尤其聚焦在核心课程,也同时是考试课程的实施上,进而窄化了学习。这种学习生态环境所塑造的人,一定善于考试,
2、而且也因为考试规定,学生脑子里有预设问题的答案,思维标准化了。尽管我们在国际学业测验中有很好的成绩,而欧美也都到中国来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的经验。然而我们自己要看到,这个成绩的取得有预设条件,而且付出了代价。 一者,学习内容被精简了。应试教育表现为集中精力,规定模式,学习几门课程,内容窄化。二者,这种学习,分分计较,不是比拼谁会学习,而是看比赛谁能不丢分,于是学生思维逐步僵化。三者,我们动员了全社会人员参与,家庭教育投入高昂,消耗了学生全部精力,以过苛的管理和过度学习,而赢得学业优势。这还是暂时的,一旦失去家长2督促,例如学生读了大学,家长管得少了,许多学生就放任自流,不读书了。四者,学生所学在社
3、会职业选择中不具备优势,学历只是入职的敲门砖。五者,我们的教育平均成绩很好,但是以“削峰填谷”获得的。为追求平均成绩的提高,补差受到重视。我国教育的分化不突出,可是对于高端学生的培养,缺乏办法。许多实验学校或一中,生源很好,学生读书与其他学校一模一样,考试也是统一的,缺乏精英培养的措施。 在国际比较与自我反思中,我们会发现,未来教育改革紧紧盯着“上好课” ,让学生围绕考试的几门课取得好成绩,不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实现教育转型,要发力于制度改革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改革目标为什么达不成 20 世纪末我国教育在前瞻中有所反思,并且直接带来了 21世纪初期启动的课程改革实验
4、。那时,最需要改变的是全国学生一张课表,也就是学习内容单一、窄化的问题。为此,国家设计了弹性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三类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预设了必修与选修模块。也就是说,在规定的课程里,还区分学习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学习,实现的条件是学生自选。 从本质上看,这次改革所要增加的是自主性,探索建立分权管理机制。校长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实现办学特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内容和层次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从 2001年义务教育启动实验,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可以说,这次3改革路途很坎坷,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许多最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在
5、课程建设的区域和校本规划、完善体系,以及实现学习的选择性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学校“一张课表”的问题,依旧存在。 在启动本次新高考制度改革中,我们也需要分析之前课程改革目标失落的原因。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高考“按分取人”的机制没有变化。在这个体制下,学生不可能有自主性学习和课程内容的自选权。这个问题横亘在这儿,基础教育内部无法 破局。 其二,国家课程计划是满量的,也就是说,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及要求增加的各种专题教育,已经把课表塞满了。我们在发布课程计划时,发觉在课表里一些规定内容进不去了。其实,做课程计划的人也知道,学校没有可能再自主安排,可是按照国家规定,学校教育还不能缺少这个内容
6、。这个难题只能下移。我们给了学校自主建设课程的权利,却没有给学校自主实施的可能。 其三,校本课程数量的增加受到重视,可是缺乏质量保证。我们增加课程自主性,目的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特别要求增设的课程改变学科本位。于是,这个阶段校本课程较多在音体美、科技、劳动技术等边缘学科开设。这些学科的母科都难以保持高质量,也就意味着,这些增开的课程也多为装饰性课程。你来看我有,但说不上教得有质量。其四,学校课程开发缺乏专项经费和专业支持,于是出现了注重课4本化而轻视实施的问题。开设学校课程,要有教学质量,因而,开发课程与实施课程要一并考虑,否则就谈不上课程建设。此外,开发课程需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学校缺乏
7、的。国外学校预设课程要报计划,审批后要增加经费。我们还没有这个体制。 其五,在没有学习选择性的环境里,新增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课程总量增加后,我们需要后续跟进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目前,这样的机制和配套都不足。 三、深化课程改革,如何做 新高考制度改革,一个突出的变点就是选课走班。所谓“六选三” ,是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六门课程里,任选三门参加高校招生考试。这个变点的意义在于,给固定化的高考增加了选择性。选科的背后是选课。选课的背后是什么?是要有预设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谈一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1.建立学科课程群 按照
8、传统思维,一位教师教一门课。其实,在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之后,也就存在了学生的学科课程学习的不同需要。至少存在学习层次、学习内容两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举例来说,语文课上目前大家集体学习一本书,是国编教材。可是,在学习中客观存在分层,即学困生与学优生,以及一般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从课程角度看,我们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这样,分层课5程就产生了。当然,要补充说明一点,我们不主张进行分班的分层教学,区分学生的差异,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挫败感。另外,语文学科的内容很多,有人把名著开成一门课,就出现了红学课、 论语课, 孟子课等。未来要出现学科课程群。就是一门课,拓展出配套
9、课程,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就课程建设而言,这种课程发展的余地很大,也是课程建设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2.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基于学生需求 目前强调课程建设,很容易导致校长、教师替学生做主的现象。我以为你要学习什么,要增加什么,我就开发出一门课,然后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这不是我们鼓励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因材施教。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效的过程,需要基于区域指导,围绕办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实现进行规划。然后,动员本校教师全员参与,争取把学校原有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实施中的优势进行拓展和优化,并且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拓展学校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为了追求课程的总量,而是希望实现课程
10、实施的高质量。课程设计要争取实现课程的优化。 我的意思是,开课多未必是好事,我们应该基于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设计出优化的课程建设方案。满足学生需要,提高课程质量,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课程建设的重点在课程实施,而不在课程开发。未来要强调课程开发,把这两者反转过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把国家课程开齐,保证课6时,并且追求高质量。在实现这个基础目标之后,我们要追求高级发展目标,也就是有丰富的备选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3.学校课程建设要综合考虑多个 要素 学校课程建设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学校办学优势与发展目标等多个要素。 原有的课程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主体,这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奠基课程。在这些课程实施中,学生会出现分化,而且学习目标会有落差,为此,主体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主要强调全员的需求满足。而其他建设课程,需要考虑部分需要,也就是要综合考虑如上要素,尤其要问问学生, “你需要学习什么” 。基于调查再开发课程更有必要性。课程建设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校本教研与区域教研应该对此加以关注,并且拿出办法来,为教师开发课程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