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863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谈山丹县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地处甘肃西部河西走廊的山丹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山丹旅游业蓬勃发展。通过系统梳理山丹文化旅游资源,结合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按照资源产品路径,建议创建农耕文化园区、移民文化园区、草原文化园区和军事文化园区,促使山丹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蜂腰地段,总面积 5402 平方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境内有连霍高速公路、国道 312 线、227 线、兰新铁路复线穿过,交通便利。山丹原名删丹,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

2、山丹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山丹县文化旅游资源简述 (一)焉支山森林公园 焉支山又名胭脂山、燕支山,俗名大黄山,因山中盛产大黄得名,系中国名山之一,世博会的发源地。焉支山位于山丹县城南 40 公里,平均海拔 2919 米,2010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焉支山自然风光秀美,森林覆盖面积大,山上林木种类丰富,山下沟壑纵横,峡谷两侧崇山峭立,顶峰百花池海拔 3976.8 米。山体为南北走向,山顶终年积雪,山腰间草茂花繁,松柏长青。从春到夏,山上遍2布迎春花、山丹花、野玫瑰、金露梅、鞭麻花等野花。山中还盛产大黄、黄芪、沙参等名贵的药材。 焉支山历史悠久,游牧民族月

3、氏、匈奴等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大败匈奴,从此,焉支山正式纳入汉朝版图。大业五年(609 年) ,隋炀帝西巡,在焉支山下接见西域 27 国使节,举办“万国博览会” ,使焉支山成为世界博览会的发源地。唐代诗人李白、韦应物、岑参、王维等著名诗人留下了歌颂焉支山的优美诗篇。 (二)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之一。山丹马场占地约 329 万亩,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属高原牧区,是中国最美的六大生态草原之一。气候常年温和阴湿,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以汗血马为基础,以当地蒙古马和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成为我国历代最大的皇家军马、

4、良马的养殖基地。山丹军马场也是有影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之一。电影牧马人 、 蒙根花 、 文成公主 、 王昭君 、 和平年代等 30 多部影视片先后在此拍摄。 (三)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又名土佛寺,位于山丹县城西 5 公里的?t 高山,始建无考,复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 年) ,万历九年(1581 年)重建。清同治年间毁于战事,光绪十三年(1887 年)至十四年(1888 年)重修。1971年全被拆毁,后又重修。寺内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的楼阁,高 39 米,平面呈长方形,面宽 9 间,进深 7 间,金碧辉煌,雄宏壮观。释迦摩尼讲经说法泥塑坐像高 35 米。大佛全身金锱彩绘,面部

5、及3手、足、胸部皆为贴金,被海内外佛教界高层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 。寺院分前庭和后院,120 多间古朴典雅的房屋点缀其中,错落有致。书法家赵正题有“大佛寺”匾额。2011 年山丹大佛寺被命名为全国首届和谐寺观教堂,2013 年 1 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定为国家 4A级景区。 (四)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44年他和英籍战友乔治.何克共同创办了山丹培黎学校。艾黎和何克在山丹生活并从事教育工作近十年,与山丹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视山丹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80 年 3 月,艾黎将自己在华几十年收藏的二十多类共五千多件文物全部

6、捐献给山丹人民。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位于山丹县文化街,是一座颇具民族特色的四合院结构建筑,主展厅为中西合璧式两层大楼。全馆分为六个展厅,主要展示了路易?艾黎生平、艾黎捐赠文物和山丹出土文物,现为甘肃省爱国教育基地,国家 2A 级旅游景区,1995 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汉明长城遗址 山丹汉明长城,位于 312 国道 2642 公里处,距县城 20 公里。境内汉长城,东南接永昌水泉子段,经 5 个乡,全长 98.5 公里。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 111 年) ,以壕沟代替墙,埂上筑烽燧,长约 100 公里,现存 10 余公里。境内明长城起止地点、走向大致与汉长城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

7、长城在其里,相距 1080 米之间,平行延伸。始建于嘉靖后期,隆庆六年(1572 年)竣工,以黄土或黄沙土板筑的墙、墩、列障组成,4全程 282.7 公里,现存 98.5 公里,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夯筑长城,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山丹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 山丹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背景下,按照资源产品的发展路径,山丹县应该结合自身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将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文化产品和优势,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丹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构想是创建四大产业园。 (一)创建农耕文化园 农耕文化园区主要包括两部

8、分。 1、农耕文化展示。山丹县农耕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山丹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与山丹县毗邻的东灰山(位于今民乐县南) ,就发现距今 5000 年前的小麦种子,证明当时的先民已掌握种植技术,这是本地区原始农业形成阶段。经过汉武帝时的河西之战,西汉打败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大规模迁徙内地居民,山丹境内农业由此发展起来。移民从内地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开始种植麦、黍、稷、粟、豆等,开始试种从西域输入的西瓜、胡萝卜、苜蓿等作物。汉代山丹的主要耕具为铁犁,主要耕作方式是牛耕。五代十国时期,回鹘占据山丹后,骆驼兼作耕田,白麦、青稞、麻、葱、韭等农作物广泛种植。西夏占据山丹后,农业以畜牧为

9、主。明初大量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农民迁入,实行“寓兵于民”的屯田制度,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农耕工具体验。农耕工具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5代人对传统农耕工具了解较少,将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有助于山丹县农耕文化的传承延续。具体主要展示老犁、打场用的石磙、麦盘、水磨、木齿耙,打土块的榔头、播种的手摇耧、灶火用的风匣、扬场用的木锨等。 (二)创建移民文化园 明初,为了疏散稠密人口,开发荒地,尽快恢复经济,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的奏疏,选人口稠密“表里山河” 、 “北通幽燕,南达秦蜀,东联齐鲁,西抵河陇”的山西洪

10、洞县为重点移民区,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颁招迁令。由于民屯的快速发展, 甘镇志?岁计记载,山丹卫洪武中有户 6363,人口12720。但是,在民屯的百余年中,边患频繁,军屯搁置,豪门仗势,霸占水利,民屯荒芜;赋税苛急,军民多逃亡谋生。至嘉靖年间,户数锐减至 1551,人口减至 5406,景象萧疏。山丹屯田制在明嘉靖末年虽基本破坏,但事实充分证明,明初移民政策非常成功。内地移民在山丹的开发,增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农牧生产,固守了西部边塞,保障了古丝绸之路的畅通。应该收集有关移民资料,与山西洪洞县开展合作,在山丹县内建立展馆,展示移民文化及其对山丹开发的影响。 (三

11、)创建军马文化园 军马文化园区也包括两部分。 1、马文化体验。山丹马,驰名天下, “马文化”是山丹马场的核心旅游资源。具体展示包括:在老沙草台再现汉代古战场原貌,建立汉代6骠骑将军营寨一处。在军马一场的军马养殖基地修建“丹马基地” ,为游客提供马术表演、赛马、骑马场所。修建“军马博物馆” ,让游客更好更地了解山丹军马场,感受山丹军马场的历史文化魅力。食用油、酸奶、青稞酒、牛肉干等农副产品制作参观体验,并可作为山丹特色食品供游客采购。 2、夜色草原体验。具体包括:修建马场游客接待住宿场所,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休息住宿服务;设计多彩有趣的活动,如观赏草原夜景、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烧烤等,丰富草原夜

12、生活,全面展现军马场草原的魅力。 (四)创建军事文化园 军事文化园区包括两个部分。 1、古城堡遗址展示。山丹县古为匈奴居住地,汉武帝时霍去病击败匈奴后始置县,属边塞要地。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汉代在修筑长城的同时,还修筑了众多城堡,如峡口古城、东乐古城、霍城、大马营城堡等,至清代时已有大小堡寨 60 余座,沿甘凉大道还设有 6 铺、3 驿、5 塘等。这些古城大部分遭到破坏,无从考证,但峡口古城、东乐古城、霍城、马营仍有遗迹。开辟古城堡旅游线路,使山丹旅游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2、汉明长城防御文化观光区。以山丹县城东十里堡、新河驿长城遗址、峡口古城遗址、绣花庙为一条旅游线,主要景观为新河驿遗址、

13、峡口古城遗址,以十里堡、二十里堡、三十里堡、丰城堡、绣花庙为辅助景点。具体包括:由于长城景观大多位于高速公路旁,因为高速公路的7封闭性,游客不能近距离亲近长城和进行长城的全线游览、体验活动,故应建设旅游专用道路。设置长城遗址、遗迹标志。在长城旅游线各节点设立标志牌,通过不同主题分类标示。翻修长城遗址博物馆,深度挖掘和展示长城的历史与文化,丰富游览内容,增强观赏性和参与性。 总之,山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突出旅游特色,增强游客的体验和参与性,做好旅游服务,以优质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做大做强山丹旅游业,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精品旅游线的必然要求。我们坚信,山丹旅游业必将有一个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