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9326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摘要】:贺州民歌是贺州地区的特色文化,但贺州民歌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之间存在一个难以平衡的点,即如何保护传承贺州民歌的原生态性与进行产业化开发的两难之地。 “文化生态壁龛”概念的设想,可以有效地解决贺州民歌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两者之间存在的悖论。培养贺州各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保护和培养贺州民歌继承人,建立贺州民歌生态保护区及在市场中保护与传承贺州民歌等,是营造贺州民歌文化生态壁龛的关键。 【关键词】:贺州民歌;保护传承;产业化开发;文化生态壁龛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外学术界关于贺州民歌的论文,笔者尚未发现。国内学者对于贺州地区的民歌

2、研究颇多。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第一,从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的理念出发,对贺州民歌进行继承发扬。第二,从贺州民歌的经济应用价值理念出发,对贺州民歌进行开发,带动贺州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基于贺州民歌文化价值保护传承的理论 基于贺州民歌文化价值保护传承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贺州民歌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方法的研究。黄玉婷1对贺州民歌的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与民歌的传承原则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二,对贺2州客家鸡歌保护与传承的研究。苏秀玲2通过对贺州客家鸡歌的调查现状分析,认为客家鸡歌在传唱方式上具有独特性,其传承方式必须符合客家鸡歌本身的特殊性。第三,在民族群体与民族艺术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如何

3、对贺州民歌中的“蝴蝶歌” 、 “喇格哩”保护与传承的研究。黄玉婷3认为民歌在保持发扬内部精华的前提下,其民歌的创作、保护应该留有一定的生存及发展的预留空间。第四,民歌的语境关系及群体行为对民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的研究。覃爱民4以贺州瑶族民歌为例,深入研究了其民歌的群体性对民歌的保护传承的重要性。 上述学者对贺州民歌保护传承的论述观点无可否认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有更深层次指出贺州民歌保护与产业化开发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以及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使贺州民歌得以有效的保护传承,同时让贺州地区人民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 (二)基于贺州民歌商业经济价值产业化开发的理论 目前,国内的学者基于贺州民歌商业经济价

4、值开发的角度来对贺州民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对贺州民歌的产业化开发的现状不足和应对措施的研究。黄斌5认为贺州民歌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在城市化文化品牌打造的浪潮中,贺州地区人民应抓住机遇,积极开拓本土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链,为贺州地区创造经济利益。第二,对贺州民歌结合地方旅游的研究。覃爱民6认为通过发掘贺州传统的民间音乐,加大培育特色民歌文化与地方景点结合的力度,将使贺州民间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发展,等等。 上述学者认识到了贺州民歌的产业化开发的潜力,这是值得肯定的。3但仅是把贺州民歌推入市场,而市场本身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与贺州民歌保护传承的出发点是不符的。按照市

5、场本身的运行机制,可能使贺州民歌的文化保护传承偏离原来的传承轨道。 总之,以上学者对贺州民歌的研究,主要观点集中于贺州民歌的文化价值保护传承与商业经济价值的开发两个角度。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有部分研究者开始涉及。如高尚学7认为:广西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两者的关系是微妙的,应用文化生态壁龛这个概念,可以合理的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悖论。但是,对于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两者微妙独特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涉及。 二、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 (一)文化生态壁龛概念的提出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贺州民歌该如何保护及传承?因为保护与传承这两个概念本身是有对象与时间、空间的范围与边界的,

6、这明显与贺州民歌“活态性”的文化活动形态是不相符合的。其次,该如何处理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贺州民歌的产业化开发的两难之地?即解决好贺州民歌保护传承的文化价值与经济开发的商业价值之间存在的悖论。因为贺州民歌市场本身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盲目的将民歌推入市场,可能会把贺州民歌的文化价值引向偏离其文化传承的方向。 目前,如何处理民歌陷入的两难之地,高尚学7从生态学和生物学中,引进了“生态壁龛”这个概念。即提出根据与广西民歌的亲密程度,区分出不同的条件范围,从而找到广西民歌保护和传承的基质核心,划定广西民歌商业开发的红线,即广西民歌的文化生态壁龛。在一定程度4上,从理论层面上为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了

7、一个有效实施的“度” ,解决了两者之间的悖论。 “生态壁龛” (ecological niche)一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时间和空间上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8英国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在研究图像艺术与形成图像艺术的各种文化生态条件之间的互动演进关系时,把产生图像艺术的各种外部文化生态条件概括为“艺术生态壁龛” 。9简而言之,即根据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的程度深浅进行合理的区分,进而找到与民歌密切关联的条件范围,即是“文化生态壁龛” 。7这里,可以借用“文化生态壁龛”的概念设想,来解决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二者衍生的一系列相关

8、的文化生态问题。 (二)文化生态壁龛: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的“红线”新媒体时代,音乐的受众群体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自由度越来越高。而传统民歌依然走着旧路,停留最初的样子,难免会使受众群体乏味。但市场又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因此找到一个平衡点至为关键。 “文化生态壁龛”这个借助生物、生态学上的概念设想,可以为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两者之间画一条“红线” 。首先, “文化生态壁龛”概念的提出,从理论层面上提供了一个处理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开发之间的“度” 。其次,根据“文化生态壁龛”这条红线,可以保护贺州民歌这种文化形态本身的“活态性” 。最后,贺州民歌进行商业化开发要依据与贺州民

9、歌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文化生态条件所划定的“文化生态壁龛”为前提。在这条红线所划定的范围之外,人们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商5业开发的。 三、营造贺州民歌文化的艺术壁龛 随着市场的发展,贺州传统民歌必然受到影响,如何在市场中保护传承贺州民歌即怎样营造贺州民歌的文化生态壁龛? (一)培养贺州各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贺州民歌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这么说,民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意识的体现。“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是经过许久的历史沉淀出来的民族精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经验与智慧、信息库存量是其他文化无法代替的。 ”10简单来说,贺州民歌是贺州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沉

10、淀下来的群体文化意识。但是,在现代化文明席卷全球的时代下,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传统文化在不经意间悄然消失。目前,贺州地区比较出名的民歌有汉族的挖地歌 、 夜光光 ,瑶族的开山歌 、 蝴蝶歌与喇格哩 、 贺喜歌与葬祭歌及壮族的嘹歌 、 布洛陀等。这些知名的贺州民歌,政府保护的力度较大,可还不是很完善。除此之外,贺州地区还有一些传统民歌得不到保护,甚至无人问津。 经过调查发现,一些村子的人普遍认为民歌已经过时了,已经没有必要传承下去了。这种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随着大量人员外出打工,越来越明显。例如:寒假期间,笔者走访了贺州市富川县朝东镇塘源村,经过访问以前的山歌继承人及一些年轻人来进行比较,得知村

11、子里以前山歌是一种很常见的活动,唱歌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如今,人们只觉得民歌枯燥乏味,哪里有手机下载的流行音乐好听。现在听民歌无疑是“老古董” ,没有生活乐趣的。正是由于这种日渐薄弱的民歌文6化意识,才导致贺州民歌逐渐没落。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贺州民歌,营造文化生态壁龛,必须培养贺州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 (二)保护和培养贺州民歌继承人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村人涌入城市务工,导致贺州民歌的传承人出现岌岌可危的局面。笔者的家乡贺州市富川县塘源村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村落,有许多瑶族的民歌,可是现今这些民歌已经很少有人会唱了。今年春节期间,笔者访问了几位老奶奶,从

12、中了解到一些村里民歌的基本情况。以下为访谈内容: 我:唐奶奶,村子里以前唱的民歌多吗? 唐奶奶:多呀,那时候我们没事就聚在一起唱歌,唱歌是我们娱乐的主要活动了。 我:那你们唱歌有人组织吗? 唐奶奶:不用,只要闲下来几个人聚在一起就会唱歌。 我:唐奶奶,你们有人专门教唱歌吗? 唐奶奶:有呀,聚在一起的时候,老一辈的人就会教小一辈唱歌。 我:现在为什么没人教唱民歌? 唐奶奶:现在哪个小年轻还愿意唱民歌呀,在他们看来唱民歌已经过时喽。 我:你们唱民歌的主要场合在哪里? 唐奶奶:没有具体的场合,比较热闹的是“坐歌堂” 。以前女子出嫁前一天都会唱民歌,从中午开始直到第二天早上。那时候可热闹了,有“敬茶歌

13、” 、 “哭嫁歌”还有“歌师”对歌哩。哪像现在的“坐歌堂”7都没人唱歌,冷冷清清,一点也不热闹。 从唐奶奶的口中,了解到村里的民歌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唱,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唱民歌了。春节期间,笔者参加了一次“坐歌堂” ,主人家开着电视放着现代的流行歌曲,大部分人都是拿着自己的手机玩,丝毫没有“坐歌堂”的气氛。可见,传统民歌的传承人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断层局面。所以,为了更好地营造贺州民歌的文化生态壁龛,必须要保护和培养贺州民歌继承人。首先,当地政府部门要与村子里的干部达成一个共识,积极寻找村子里的民歌传承人。其次,政府要适当的投入一些资金,让这些老一辈的民歌传承人有一定的物质补助,这也是一种变相

14、的精神鼓励及支持。最后,寻找新一代的民歌传承人,加大力度进行培养,使贺州民歌的传承人延续下去。 (三)建立贺州民歌生态保护区 贺州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创造了许多多姿多彩的民歌音乐。对于贺州民歌的保护传承,政府做了一系列的措施抢救民歌,但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富川瑶族的“蝴蝶歌” 、塘源村的瑶家“讲歌”出现技艺濒危的局面。 “蝴蝶歌” 、 “讲歌”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正在逐渐的缩小,一些传统的民歌活动逐渐被现代的节日所取代。演唱“蝴蝶歌” 、 “讲歌”的主要活动地点也日益减少。其次, “蝴蝶歌” 、 “讲歌”的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一些上了年纪的传承人逐步淡出了演唱的舞台,或者相继

15、离世。而现在的年轻一代,随着进城务工,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蝴蝶歌” 、 “讲歌”之类的演唱,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演唱。同时,随着现代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8经济的变化, “蝴蝶歌” 、 “讲歌”的发展将越来越少人参与,出现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传承贺州民歌,营造贺州民歌的生态文化壁龛,当地文化部门应实地调查本地的民歌状况,政府再借助非物质文化的平台,设立贺州民歌的生态保护区。那么设立贺州民歌的生态保护区,需要怎样做才能让贺州民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首先,应该要明确这里讲的生态保护区是不同于一般的原生态保护区,而是根据与贺州民歌关系的亲密程度所划分开来的,与贺州民歌关系极

16、度密切的保护区,即本论文所提到的民歌文化生态壁龛。其次,应对贺州民歌演唱的传统聚集地进行保护,以及对于新出现的贺州民歌歌唱地进行适当的鼓励和维护。最后,当地政府要根据贺州民歌的原生传承地进行划分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那些开发力度较大的贺州民歌加强保护,同时对甚少人知晓的贺州民歌村落进行宣传与适当保护。 (四)在市场中保护与传承贺州民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贺州民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首先,当前年轻人的主力军以 80、90、00 后为主。相较贺州传统民歌来说,他们更愿意听流行音乐。如:2015 年筷子兄弟组合演唱的神曲小苹果就在年轻人中传唱度极高。其次,电视里的歌唱节目也是以流行音乐为主流。如:

17、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 、 快乐男声 、 中国新声代 ;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 、 中国好声音等歌唱节目,掀起了一股股流行音乐的浪潮。而贺州传统民歌在这些浪潮中只能被人遗忘。不仅是来自中国本土音乐的冲击,外国音乐对贺州民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韩国歌曲江南 style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9喜爱。贺州民歌在这种情况下是相对沉寂的。最后,我们都知道民歌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唱的,表达的是本民族的历史及生活文化习俗。贺州地区聚集着不同的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差异较大。如: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民歌“蝴蝶歌”是用梧州话演唱的,对于听不懂这种话的人来说,想要听下去的兴趣就不大了

18、。春节期间,笔者在塘源村专门找了会唱民歌的老人,听她们唱瑶家“讲歌” ,一首民歌唱下来差不多要二十分钟。笔者试图跟着学,可是有些歌词到底讲的是什么根本不明白,很难学会这些瑶家“讲歌” 。在一定程度上,受众群体听不懂民歌,就不会喜欢,想要宣传出去就很难了。受众群体对贺州民歌的文化接受程度将影响其市场的规模,决定贺州民歌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这样的情势下,该如何在市场中营造贺州民歌的文化生态壁龛,较好解决贺州民歌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存在的悖论,是值得深思的。有些年轻人为了标新立异对传统民歌进行改编,使得民歌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怎样在市场

19、中对贺州民歌进行合理转换,让贺州民歌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即在举办大型的贺州民歌比赛中,要明确比赛的主题,保护民歌的原生态性。比如:富川瑶乡举办的“山歌颂富川”民歌比赛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进行贺州民歌与旅游相结合产业化开发的道路上,也要注意一个“度” 。如:贺州昭平县黄姚古镇与“蝴蝶歌”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市场运行中注意保护传承贺州民歌最本质的内容,既让人们得到经济利益,也让贺州民歌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四、结语 10贺州民歌是贺州地区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贺州民歌进行合理开发的同时,不能忽略市场的规律性,盲目地将贺州民歌推进市场。文化生态壁龛是一个独具创新的概念,它为贺州

20、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之间的两难之地,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的途径。在一定层面上,既是对新时期贺州传统民歌研究领域的一种创新,从更高的理论层面,补充了新时期贺州民歌研究的理论内涵。同时,对于贺州民歌这种传统的民歌文化,人们也有了进一步的认同,且为贺州地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作者简介; 高尚学(1974) ,男,河南正阳人,博士,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文艺生态。 蒋凤兰(1992) ,女,广西贺州人,本科,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 参考文献 1 黄钰婷.论广西贺州地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百家,2009, (11). 2 苏秀玲.广西贺州客家鸡歌调查与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8, (4). 3 黄钰婷.广西富川瑶族民歌蝴蝶歌 、 喇格哩的保护现状J.歌海,2010, (3). 4 覃爱民.民间音乐在传承中的语境关系和群体行为分析以富川瑶族二声民歌“蝴蝶歌” 、 “留西啦咧”群体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