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940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侧记编者按: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于 2008 年 4 月 14 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港澳台和大陆共六十余名学者围绕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联结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及精神家园建设、大学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现摘要刊发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片断,以飨读者。 一、关于黄帝文化 黄帝文化不仅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探讨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契机。研讨会在黄帝文化方面主要讨论了黄帝文化的特色、现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等。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志琴研究员认为黄帝文化具有强烈的生命和生活意识, “中华民族对黄帝的尊崇,实际上尊崇的是生养、培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基,所以中华文明初始的象征不是神庙、金字塔那种固定的建筑实体,而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人中之杰黄帝。从传说时代就以现实生活而不是神物灵异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华文明的2重要特色”(人文初祖的现代意义)。山东经济学院王继训教授指出黄帝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象征、情感纽带和精神感召作用,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导向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黄帝与中华文明的导向力)。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认为, “黄帝文化的基

3、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黄帝时代历史特征的总结” , “现有的黄帝文化的各种资料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与黄帝时代的关系不完全相同,未必全都反映黄帝时代的历史真实。作为观念史的黄帝文化,它既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联系在一起,又与五千年来的中国文明史联系在一起,在黄帝时代以来的五千年间得到不断丰富发展”(黄帝文化论纲)。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授通过对历史典籍的考察辨析认为, “黄帝的传说产生于北方,黄帝族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黄河流域” ,在梳理黄帝形象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揭示了浙江缙云黄帝文化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本质,并强调拜祭人文初祖的活动不能走上背离人文主义精神的道路(黄帝与黄帝文化的

4、南迁)。 二、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研讨会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取得一系列成果。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3俊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通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载体和标志予以集中反映,呈现于民族大家庭之中,既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弘扬,又便于和世界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 。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乃是一个民族具有主体性的深层内涵和核心标志。民族精神家

5、园是由宇宙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怀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精神系统,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教授认为,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并非只建设共有的精神 ,而是包括了培育这种精神,的载体, 家园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环境和氛围” ,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社会(国家、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角度强调了精神文化所凭依的载体的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是包括中华民族 56 个民族在内的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指从56 个民族精神中抽象出来的都具有的精神财富,也应包括所有民族和地区多元文化中优良的精神财富

6、”(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杨恩成教授认为, “不能把民族精神框范在一个狭窄的范畴内,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多民族性和多元性。这是我们谈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出发点” ,坚持和弘扬“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谈民族精神家园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 “精神家园是获得身心自由、张扬生命意义的目标和归宿;4精神家园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诗意的存在” , “精神家园其实是一个心灵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开放和追求,一种安顿生命的体验”(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清华大学程钢副教授认为, “家园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同时

7、又是一个充满温情与相互理解的精神家园”(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周伟洲教授认为主要包括民族性、多元一体性、包容性、创新性及时代性(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认为天人合一、顺乎人性、和而不同构成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框架,关于文化经典的重新诠释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革新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形式主要是教化,目的是塑造人的道德(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建设经验)。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途径。首先是强调教育的价值。西北大学张岂之教授认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公民文化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8、,应该加强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强调“在高等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特别要加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和谐的建设,它是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 ,着重“培养学生的和谐文化思维、和谐文化观念与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主张弘扬“大5学之道”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建设高等学校的精神家园(弘扬“大学之道” ,建设高校精神家园)。西北大学李浩教授认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校园建设等概念在我国理

9、论界早于民族精神家园概念提出,它们在神圣性、包容性、开放性、仪式性与创新性等方面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精神探索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启示)。陆栋认为教育要贯穿中国文化的精神, “将中国文化的理想与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培养出有民族文化自觉和现代文化素养的人”(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程钢副教授认为“传统经典可以作为知识的核心与媒介,从而促进多元一体的成分之间达成文化的共识,最终推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浙江大学何俊教授、陆敏珍副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理性化的,但经验性依然在发挥作用,区 域性的自足平衡系统仍

10、然存在,它们对解决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影响(网络状中国传统社会及其现代转型)。 其次,突出文化认同与现代性反思的意义。周伟洲教授着重指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族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各民族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辩证关系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则认为要继承和发扬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等。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应当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兼容会通、体现时代要求(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6教授从文化自觉角度阐述

11、了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思路,从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觉的伦理本位出发,分析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用资源,重点论述了儒家实现道德自觉的道德实践方法,即学以明伦的伦理实践、效法天地自然的情感实践、养气立志的君子人格实践的现代价值(精神家园建设与文化自觉)。北京语言大学李庆本教授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与传播对象国之间的关系与解决途径(中华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政策研究报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佘树声研究员、西安佛教研究中心韩金科研究员通过对殷商、西周、东周出现的伦理认知和伦理观的比较,认为当时氏族家族血缘纽带关系伦理认知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促使非氏族家族血缘关系伦理认知和伦理体系产生,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百

12、家争鸣自由学术环境的观念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历史框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精神的建构)。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从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重新反思理性与信仰、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认为“重新构建精神家园是挽回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精神家园与人的尊严)。暨南大学范立舟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能够强化民族凝聚力,促进全球华人在价值规范和思想品性方面的共同观念,培育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的广阔胸襟,为建构现代中国的新型文化体系提供思想保障(天下归心:中国传统文化之认同性问题研究)。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

13、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没有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民族文化将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7三、关于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间的联结点是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研讨会在若干问题认识上有所突破。 强调文明的传承和革新。张岂之教授认为,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黄帝文化与继承发扬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源”与“流” , “实质是继往与开来 。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是学术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没有创新,就会使文化失去活力;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否定继承,又可能迷失本原。

14、继往同开来相互联系, 推陈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突出信仰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教授认为“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共同景仰的圣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公认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标志之一。继续做好,不断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重估黄帝信仰的价值,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时期的共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8华早

15、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 “在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今天,在中国人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时候,深入认识黄帝信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解读黄帝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并发挥黄帝文化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重要工作。 ”他认为“黄帝信仰是将祖源认同与文化认同合为一体,不单纯是血统的探源,同时也是文化的寻根。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 , “突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开启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先河”(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

16、仰与中华民族)。 彰显黄帝文化的现代意义。赵馥洁教授认为, “经历五千年之久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历史记载、神话传说、文物遗迹和祭祀活动构成的黄帝文化中积淀和凝结着丰厚渊深的精神价值内涵。自古以来,对黄帝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纪念总是与弘扬这些优秀精神价值融合为一体的。黄帝文化中蕴涵的精神价值,是我们今天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 ,包括赞美文明创造的人文价值、崇尚“惟仁是行”的道德价值、追求统一和谐的社会价值理想、奋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从天下为公精神角度阐发和梳理了关于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研究,

17、认为“黄帝精神是原始社会发展到社会即将转型、物质达到史前丰富阶段的产物,也是上承三皇下启三代之重要时代的精神结晶。其以土地为根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创造9发明、以和合为纲建立古国的精神,可以综合概括为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亦可泛称为黄帝精神” (弘扬黄帝为公精神,建设民族和谐家园兼论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 揭示黄帝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历史过程。宝鸡文理学院高强教授认为,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普遍认为黄帝是人们的共同远祖,这种祖先认同的趋势为战国时期的黄帝崇拜现象、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华夏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观念基础和心理基础,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起着

18、构建共同心理的重要作用”(黄帝与中华民族)。台湾明道大学李增教授认为黄老之道, “以老子之道为先, 黄帝四经在后,老子之道着重在玄虚, 四经之道在落实” ,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基础(黄老之道比较与对中华民族精神之贡献)。南开大学张荣明教授认为秦汉是中国中古政治信仰的创立期,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政治信仰从实到虚以及与政治理性的密切联系(秦汉政治信仰建设及启示)。 四、关于中华文化 研讨会对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现代性也作了充分揭示,特别勾勒了中华文化 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张岂之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经

19、济上的贫困,人民生活如果没有持续的提高,没有普遍的富裕,就无力支撑民族的发展。而单纯经济上10的提升,没有政治和文化与之协调发展,也无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 ,主张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考察,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主轴是精神文明,包括中华文化的特有精神内涵和当代人对待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成人”之学,教育人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以“修身”为中心的“成人”学说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也是儒学的生命力与现代性所在

20、(儒家学说的实践性格);他在学术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古代祭天礼所体现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报本观念、效法和遵循天道的意识、以天德要求自己的以德配天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与人道关系问题做了新的阐发。西安交通大学钟明善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两个主要观念,即阴阳对立统一观念、易和变观念,并且体现在书法艺术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认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部分,在现代社会尤具特殊意义” ,主要体现为以平等、主体、至上的原则珍视、安顿、关怀生命,既重视现实的形体生命,又主张回归自然,保持精神生命的自由,以获得生命的圆满与超越(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 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变异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属性,是“由众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汉族与其他古今众多少数民族长期文化交融的结果” ,构建和弘扬现代中华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