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实施要求,同时也提出了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瓶颈”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and also puts forward its “bottleneck“. In order to achieve product
2、ion religionis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dustry,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a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职业教育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talents cultiv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
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28-02 0 引言 中国正面临着产业升级,正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阶段,若职业院校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内容不能与就业2岗位对接,毕业后就很难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因此,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并迅速发展。 1 现代学徒制国内外发展现状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并形成了配套的国家制度、教育制度模型,在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随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形式主要包括:英国的“学习实践学习”的工学交替的“三明治”模式1、澳大利亚的新现代学徒制2、瑞士的“三元制”模式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他们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借鉴。 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譬如 2011 年宁波北仓职业高中以协议方式试行中职教育学历的现代学徒制;新余市在江西职业教育园区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 以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阻碍现代学徒制大力推进的问题:第一,虽然国家和政府都在关注职业教育,但相关政策和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没有真正体现教育主体具有学生和
5、学徒的双重身份。第三,没有调动起企业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2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 目前我国在践行现代学徒制方面尚在尝试,相关制度和教学模式尚3不健全,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2.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将“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磨炼、职业实战”融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如图 1 所示。 现代学徒制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学生 1/3 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2/3 的时间在企业实践。其中,第一学期可抽出 1-2 周到企业体验,现场参观,熟悉企业环境,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职责,即为“学生” ;第二学期
6、至第五学期,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即为“学徒” ;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职业能力发展特点,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岗位实习半年,即为“准员工” ,毕业后,可以直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这样,学生在毕业前就能与社会岗位有充分的接触,提前熟悉职业环境,掌握岗位所需技能,这对提升其职业素养,毕业后顺利择业就业大有裨益。 2.2 改革教学组织与管理 现代学徒制横跨校、企和社会中相应专业领域,所以严格来讲,它属于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是“跨界”教育。要践行这种教育模式,就要打破“在企业里办培训”或者“在学校里办教育”的局限思维模式,运用“跨界”思维来组织与实施这种“师带徒”的教育模式
7、。 督促合作企业制定学徒管理制度,明确学徒行为规范和相应权益。学习期间,要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习岗位,同时明确其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弹性学制或学分制进行日常教学4管理,同时完善教学管理及教学运行体制,全方位、多角度地探寻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实现形式。同时,由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和高校共同对学徒的学习内容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优化调整现行学徒教育体制。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企业师傅与学院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设计,打破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编制及企业用工制度的限制,通过双导师制促
8、成校企密切协作的教育形式,形成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进行专业建设和技术研发的良好合作格局。企业要从内部选拔出色的技工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带徒任务和薪资待遇,并且要运用考核手段对其进行必要的激励,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 2.4 改革考核评价模式 打破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要求,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分析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促进学生把成长成才作为人生追求和目标的动态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工作的热情,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 。
9、 3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 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虽然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职业学校和用人企业的认同、西方国家先进的经验,但现代学徒制却不能完全是拿来主义,不能直接照抄照搬,要依赖中国的具体国情。 53.1 制度方面 很多西方国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不仅从制度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资金上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例如为职业院校拨付提供经费,减少企业税收,通过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为企业和学徒解决一部培训费用等等。但是就国内目前的政策和资金分配情况来看,还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工作;另外,招生只针对省内户籍的生源,这就大大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 3.2 企业方面 学校热,企业冷,
10、这也是阻碍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问题。企业对学徒学生的双重身份存在许多顾虑。学徒学生具有双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虽然政府提倡“招生即招工” ,但部分学生未满 18 周岁,而法律命令禁止使用童工,这与“招生即招工”的政策相违背。如果用工合同恰好触及法律底线,多数企业会放弃用工以免担责。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学徒制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推行。 3.3 受教育者方面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制度,学徒制受到学院和教育主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但学生家长对此仍抱有诸多顾虑。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接受更多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文化教育,而不是去企业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并且担心学生在企
11、业中非但不能真正的学习技能,反而被当成廉价劳动力。 除此以外,仅凭校企高层的私人关系推行学徒制,而不是建立专门的制度进行合作管理,严格来讲不是特别规范。并且一些企业并不愿意6合作,因为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效益最大化,学生实习一两个月后离岗,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刚开始学徒的学生和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只有在企业停留一定长的时间,才能给企业带来益处。因此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学徒的时间。 4 针对“瓶颈”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的现代学徒制实施遇到的“瓶颈” ,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还是有解决的方法的。 国家和地方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证词,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单位,不仅从制度
12、上给予支持,还要在在资金方面提供一系列的保障,例如对于积极参与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可适当减免税收,从而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主管部门应适当减小或取消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的户籍限制,给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同等教育的机会,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提高自身学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推进“招工即招生” ,可以解决保障和待遇较低造成的招工难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适当放宽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录取的条件限制。招生对象可以定位在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以及相当于高中生的中级工。对于有一定工龄、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员工应实行优惠政策,
13、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其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现任的工作岗位实行加分或者免试入学等。 5 结论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开放型的创新尝试,是深化7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代学徒制运行中存在诸多的现实困境,需要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来促进企业、行业、学校积极参与(尤其是制定对于企业、行业的激励政策) ,并在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探索出多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徐瑾?C.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74-77.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 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3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改新浪,2012(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