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说课稿.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985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品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品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品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品质》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品质说课稿一、教材简析 品质是长春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这篇小说写于 1911 年,小说写的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技艺的鞋匠格斯拉,他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质量,以此表现出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 ”(教师教学用书) 从课文所处位置看,品质是外国小说版块的第一篇课文,起到开启和引领的作用;从学情角度看,学生有过学习小说的经验,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对小说需要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了解,第一次接触本文作者,对其创作风格并不了解。 结合课文特点和小说教学的基本要求,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预习,流利读文,准确识记文中字词;了解

2、作者简要生平和主要作品,初步了解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2.学习作者精巧的描写艺术,通过文本解读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3.理解标题的双重意义,从小说人物伟大的精神品质中汲取精神营养。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每一次出场,细读人物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感受主人公内心世界,提炼人物形象。 难点: 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课时安排: 1 课时 二、教法设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独立掌握。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方式: 1.合作探究,让学习自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广泛、深

3、入、感同身受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展开多角度探究。 2.多样阅读,关注人文体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 “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 。关于本文题目“品质”无疑有双重含义;对于格斯拉的死因,也会探究到多重含义,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钻研文本的兴趣,应引导学生通过潜心阅读,积极探寻文本意义,建立个性阅读体验。 三、学法指导 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学法设定如下: 1.查阅资料法。搜集和处理信息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对于本文作者生平及创作风格,学生鲜有耳闻,需要在预习环节用心查阅资料,扩大阅读视野,增进对作者的了解。 2.自主合作探究。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有科

4、学正确的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建立依托于教师的良好的问题引领,本文情节一波三折,但线索清晰,主旨虽深刻但只要用心研读“卒或有所闻”,因此,要有意识地3设置能激发兴趣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广泛争鸣,求同存异,合作讨论取得基本共识。 3.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法。有人说:读、思、议是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手段。我认为,读是前提,思是重要保证,议是提炼和总结。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要将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文字中,与主人公感同身受,同呼吸共命运。本文可以细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格斯拉几次出场的细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不加刻意雕琢却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字

5、里行间体现出作者的描写艺术,值得品味和研读。 四、教学流程 (1)设计思路 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教学本文,根据小说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文章特点,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资料精选,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复述了解提出问题,精读细节自主研讨,求同存异 (2)具体程序 根据设计思路,我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资料精选,情境导入 (1)教师导入: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贤者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用生命护卫公正的良知,如文天祥;也总有无4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正义准绳,恪守着人性的底线。今天,我们要来感受来自“底层的光芒”品质(

6、请学生板书题目、作者) (2)介绍本文作者生平及主要创作。 要求每个发言者对所拥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出最重要的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复述了解 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是小说的基本特征。 (1)请问: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提示:这是一个鞋匠,大家认为他的手艺怎么样?这么好的手艺,他的生意应该很好吧?) 明确: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可怜的老头儿后来就饿死了。 (2)速读归纳:文章叙述了我和格斯拉先生的几次见面? 3.提出问题,精读细节 (1)仔细阅读作者与格斯拉

7、七次见面的情形,品味人物的形象特点,感受作者的描写艺术。 第一次:(3-8 段)(下转 110 页)(上接 124 页)介绍人物基本情况,重点读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第二次:(9-12 段)定做靴子的过程,重点品读格斯拉先生工作时的动5作、情态。 第三次:(13-22 段)“我”对格斯拉先生说散步时的靴子咯吱咯吱响,重点品读人物对话。 第四次:(23-28 段)介绍鞋店生意状况。重点品读格斯拉的自述。 第五次:(29-35 段)店铺发生变化,重点描写格斯拉先生的出场。 第六次:(36-43 段)重点品读格斯拉的外貌。 第七次:(44-52 段)重点品读格斯拉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2)试用

8、一句话归纳格斯拉的形象。(完善板书) 总结: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3)作者分七次来描述人物,有什么好处? 运用人物外貌揭示人物的个性和命运,有助于读者全面立体构建人物形象。 七次见面,各有侧重,丰富了情节和人物内涵。增强可读性。 4.自主研讨,求同存异 (1)格斯拉有着最好的手艺,却遭受最悲惨的命运。请同学们从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是他不幸的根源。具体表现: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

9、;他不预收工资 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 6具体表现:机器生产,工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 教师归纳:格斯拉的悲剧真是由自身和社会两个原因造成的。 (2)其实这样的结局,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前文的铺垫中看出来。请找找看。 第 10 段:我订做一双靴子要半个月;第 28 段,他的店铺外边两个橱窗的一个漆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了;第 40 段,他变得更加苍老、消瘦;第 43段,仅一年时间,60 岁的格斯拉仿佛已经 75 岁了;第 48 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第 53 段,最后一次收到靴子时候,意外收到

10、了账单;第 54 段,当他的店铺没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时,我们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 (3)文题“品质”有什么双重含义?(完善板书) (4)对于格斯拉的坚守,你赞同么?作者持什么态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5.小结: 就像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所指出的物质的进步和文明的倒退呈二律背反,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却在消失。高尔斯华绥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鞋匠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用这个执着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被淘汰、被毁灭的悲剧惊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这部短篇小说留给我们的遗憾和嗟叹就像主人公的闪光品质一样,令人回味深远。 6.板书设计 7(作者单位: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责编 / 董 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