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纠结”最“给力”(外二篇)又到了“新桃换旧符”的时节,该评选 2010 的年度词了。上年度一个“被”字,把我们身不由己的生存状态描画得淋漓尽致,这次会是什么? 我猜会有“纠结” ,还有“给力” 。 汉字用了几千年,不外乎那点东西。其中的精华部分成语典故,现在被小学生玩得如数家珍。语言在寻求突破,这不仅是语言工作者的事,这二年全国上下对热词的跟风就说明了大家对现有表达方式的不满。我第一次听到“纠结”这个词,是一位领导向我催稿。她不说稿子没完成她放心不下,而用“我这几天很纠结” 。我居然立刻猜到了那是惴惴不安的意思,这几年不合语法、逻辑的说法太多,我们都练出来啦! 用得更多的是“给力” ,央视
2、和人民日报上都出现过。近日召开区级政协大会,某区政协主席大声致谢:“感谢各位代表的给力支持!” 下面照样掌声雷动,这年头谁怕谁呀? “纠结” 、 “给力”都具有浅显、形象、一望便知的特点。表示陷入某种境地而心理混乱的感觉的词汇有忧虑、焦虑、忐忑、惴惴不安、牵肠挂肚、坐卧不宁、七上八下等,不是太拗口就是太书卷气,基本已不在口语中使用,而不放心、烦得要命等口语词汇又过于简陋,很多场合2不便使用。 “纠结”填补了一个空缺,两个字就把不便言说的感觉都概况进去了。 “给力”原是北方土话,大致相当于“带劲” 、 “得劲” ,现已衍生出尽力、尽心、抓住要点的意思,用于表扬和批评既不肉麻也不刺耳。比如,说职能
3、部门“不作为”就显得太尖锐,恐怕会招来很多人会恨你,如果说他们“不给力” ,谁都不朝心里去。 新词不光是新鲜,更有一种能量,说者靠它们把不便说、不能说、传统语汇无法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与听者事先没有任何约定,但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意思,彼此心照不宣。即使指定语言专家编也不一定能有这样的效果。 “纠结”与“给力”都不错,我却认为“纠结”更好。房价涨了,作为一个有房人,你说我是希望它涨还是希望它跌?再说农产品价格,云南少数民族农民种土豆,每公斤不到一块钱,我希望农民收入增加,又怕土豆价格使我无法承受,你说纠结不纠结? 更别提义务教育教师(小学、初中)拿绩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而高中教师、大学教授收
4、入不敌小学老师;拆迁补偿还没谈妥,房子就拆得只剩七楼一间;农村土地转让所获金额只有 5%作为农民补偿,另外95%不知去向所有这一切,怎不让一个有良知的人纠结? 如果用“纠结”和“给力”造句,我的答案是: 纠结是一个很给力的词,它准确地描述了当下很多人的心理状态。 从前有个 3我喜欢听故事,小时候的故事总是这样开始的:“从前有个”(可以是人男女老少、贫贱富贵、已婚单身;也可以是物庙、村庄、普通人家) ,几乎没有其他的开始方式。 在我儿时的心目中,我祖母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她有无穷无尽的“从前有个”的开端,后面虽然是似曾相识的情节,但她却总能为每个故事找到不同的结局。现在想来,那都是被我缠出来的。最
5、令我难忘的是她的表情,她漫不经心地说“从前有个” ,然后略一思索,“有个姑娘,花绣得特别好”或“有个打柴的小伙子” ,此时她已庄重起来,语调还是那么平淡,眼睛却有点咪。那到底是因为编故事,还是因为说到了具体的人?我至今都没想明白。 奶奶总是在剥毛豆或者发芽豆,她的故事从来离不开豆子落到搪瓷碗里的声音:“花绣得特别好铛可还没说婆家铛” 。 后来我看书多了,知道故事有无数种开始的方法,但“从前有个”无疑是最普及、最有效的叙述途径,它直接切入人物、事件,比很多文人上来就把景物写上好几页或上来就抒情好得多。 奶奶离我而去已三十年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亲疏好恶而改变。奇怪的是这两年我每每想起儿时的事,清晰
6、得如在眼前,而对昨天的事甚至今天午饭吃了什么却想不起来。 我们都会变老,都有给孙辈讲故事的那一天, “从前有个” 真这样想了,我却不安起来,从前有个有个什么? 过去的生活,天南地北,精彩各异,把甲地的生活拿到乙地讲述是4故事、平静的生活起了细微的改变也是故事。那是个产生故事、讲故事的时代,而几乎所有故事都是惩恶扬善的、勤劳致富的、好心有好报的。故事溶入了我们的世界观,使我们爱憎分明,真心向善。故事给我们的教益实在难以言表。 但产生故事的年代已经远去,讲故事就成了一件勉为其难的事地域间的差异人们已习以为常,生活方式趋于一致,生意经取代了浪漫,小孩比大人知道得更多 故事怎么说? “从前有个姑娘,电
7、脑玩得特别好;还有个小伙子,也是个电脑高手。有一天,他们在网上相遇了” 或“从前有个姑娘,貌若天仙,就是工作太忙,没时间找对象。她爸爸妈妈急了,拿着她的照片去相亲,一下子给她带回十几张小伙子的照片,其中有一个是公务员” 或“从前有个小伙子,家里很穷,他靠自己努力,当上了大干部。后来他贪污了,被判了刑” 故事确实有,却是成年人羞于向自己的晚辈讲述的,偏偏现在的孩子又不屑于“牛郎织女” 、 “田螺姑娘” 、 “白蛇娘娘” 、 “画中人”之类的故事了,电子游戏比它们激烈得多。 听故事长大的我们,失去了讲故事的资格,不知这算不算悲哀。 或许我们的后人有一天会恢复讲故事的传统:“从前有个小水塘,冬天结了
8、冰那时候的水塘在冬天都要结冰的。你知道什么是冰吗?硬硬的、滑滑的,像玻璃一样” 5我估计他们是俯视着滔滔洪水讲的,那可能是人类最后的故事。 生活在房价里 我们是生活在房子里的,这实在是无需证明的事。以前人初次见面都问:“你住哪?上班得多少时间?哎呀还真够远的!” “你住哪?”问的是你所住的房子在什么位置;“上班得多少时间?”问的是你家庭住址与工作单位之间的距离。这两个问题其实问的都是房子你居住的房子和工作的房子以及二者之间的地理空间。 现在的人不再这么问了。现在的第一个问题或许跟以前的一样:“你住哪?”可第二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哦那边房价得一万五了吧?” 偏偏你被后一问激起了斗志:“哪儿呀?
9、早过一万八啦!” 提问者并不真正关心你住哪,他关心的你们那一带的房价;你也并不存心向他介绍自己的生活环境,房价的上涨幅度、是否高于平均涨幅才是你耿耿于怀的问题。 社会发展到这一步,只能说我们都是生活在房价里的。至于是住江宁或住江北、住城东或住河西,谁真正朝心里去? 房价成了全社会最关心的话题,而且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诉求:没房的尤其是家在外地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恨不得明天就看到房子按成本销售(不过千元) ;有房的特别是有几套房的,只希望房价节节攀升永不怠懈(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牢靠了!) 6我近日的采访中接触了大量农民工(正规称呼是“进城务工人员” ) ,有的自 1985 年起在一个地方
10、打工,25 年的积蓄却不够他在城里买最小的房子,只能拼命攒钱回家建房。25 年来除过年外,他一直与家人相距千里,孩子见了他都无话可说。是啊,人生有几个 25 年呢?他今年 44,看样子还得在城里干几年,他的家能叫家吗? 国家今年宣布:在未来的 20 年间将有 4 亿农民进城定居。 问题是他们住哪儿?也住房价里? 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大多将从现在有多套的人手中购买二手房,而他们得到的房价不知是原价的多少倍!按照他们的收入,他们的子孙势必为现在有多套房的人的子孙打工! 这会引起社会的不公平? 不。不公平早已存在,未来出现的恐怕是社会矛盾了。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现在刚进城的农民工或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对强加给他们的一切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仇视、反抗,外来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犯罪率远远高于本地人口就是例证。 生活在房子里,遮风避雨,悠然自得; 生活在房价里,提心吊胆,不知所之。 房价从来不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偏偏在当今的中国,我们个个住在房价里。仔细琢磨,真能让人出一身冷汗! 责任编辑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