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436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破烂王乔保峰的成与败拾荒者成为“款爷” 、 “款娘”的已经不是极少数,在北京买房、办小工厂的也有一些。不过,这个行当的特殊性,使得发迹者似乎也比其他行当更为复杂。其中, “破烂王”中的标志性人物乔保峰的发迹堕落史就耐人寻味。 乔保峰生于 1970 年,就在 80 年代中期,他做为最早的一批拾荒者来到北京。他走上这条路有些歪打正着,来北京那一年他才 15 岁,是个地地道道的童工。那个时代农民还是不愿背井离乡的,无奈他的家境遇到很大变故才不得不离开故乡河南固始县。那是比他大十多岁的哥哥是当地最早富起来的人,他自己买了一条小船,用来给当地村民摆渡,每天都有不菲的收入。越是挣钱越上瘾,胆子也越来越大

2、,先是超载一两个人,后来几个人,再到后来超载十几个人,一个小小的船竟然挤上了30 多个人。正当乔老大为一叠叠钞票装进口袋沾沾自喜的时候,终于出了大事,由于严重超载,小船翻掉,一下死了 30 多个人。这是轰动河南甚至全国的一个大事故,当地的报纸也大篇幅地刊登这个事件,而且把他的哥哥视为见利忘义的小人。乔保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他决心离开家乡。不过,联系到乔保峰后来的所作所为,至少说明穷惯了的他的家尽管为改变面貌锲而不舍,却缺少了一种很起码的道德教育。 15 岁的乔保峰随二哥到了北京昌平,当时昌平还是县,经济比城区落后不少。穷则思变的乔氏兄弟不怕吃苦,他们谋到了一份给工地筛砂2子的工作。他们每天

3、无数次地机械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几千锹下来汗水已经打湿一片土地,虽然仅够糊口的,但是兄弟俩已经很知足了。可就是这样一份工作也没有维持多久,他的二哥对他说:“咱们不能在这里挨饿,先要喂饱肚子才行,我到秦皇岛去,那里有个熟人,等落下脚我再来接你。 ”二哥走后,乔保峰身上的钱只够吃几天的饭了。似乎天无绝人之路,有天他蓬头垢面地路过一个机关,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对他说:“捡破烂的!”他抬头一愣,因为自己不是捡破烂的。那人说:“我们办公楼里有不少废品,你拉走吧。 ”乔保峰为难地说:“我没有钱。 ”那人说:“算了,你赶紧给我们腾干净了就行。 ”乔保峰心想:“居然还有这种好事?”他进了楼,非常麻利地把各种报纸、废

4、品拉走送到废品站,得到了三十多元,这在 80 年代中期是一个正式职工半个月的工资了。这个天赐良机给了他一个极大的启示:捡废品也能挣钱,而且比好多行业挣得多! 脑子灵活的乔保峰开始考察他周边的环境,他发现这个行当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北京人都好面子,不愿意捡,外地人也不多,把这个行当给忽略了。他首先盯住国企,因为他们都不把废品当回事。比如一家水泥厂有堆积几米高的废旧水泥包装袋,乔保峰先打听好废品收购站收购的价格,然后和水泥厂的车间主任谈,车间主任正好发愁这些废品没地方放,于是爽快地卖给了他,可第一次清理就让他赚了 200 多元。 乔保峰很有经商头脑,他觉得这么多水泥袋才卖 200 多元还不划算,他感

5、到肯定会有出更高价格的行当。他四处打听,听说山东有个制作烟花爆竹的基地,他坐火车到山东,告诉他们有不少水泥袋可以当牛皮纸3用,结果谈判下来,他可以净赚一万多块,当时差点没让他笑出声来。但是乔保峰是狡黠的,他知道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他从来不说自己是北京昌平的,更不说水泥厂的厂名,这样他不断地从中赚取差价,应该说,乔保峰至少是北京昌平地区拾荒产业的最早实践者。 乔保峰成了当时人们羡慕的“万元户” ,他没有浅尝辄止,反而更加勤奋,他依然战斗在捡拾废品的第一线,自己登上个三轮车,顶着各种难闻的异样气味,把一车车的废品卖掉。他的腿常常肿胀,他不时累得坐下就睡着,但是勤奋的乔保峰从来没有超过 6 点钟起床。

6、 乔保峰感到自己捡破烂的事业需要拓展,很多废品不是靠他一个人能完成捡卖流程的。他从老家找来一些急于养家糊口的劳动力,他知道这些人一旦摸清行情也会步其后尘,所以他制定了不少规章,他懂得在利益面前规章也是无用的,又购买了一辆运输车,租下一个容纳很多废品的大院子,有了规模和效率,谁也难以对他构成威胁,他的“破烂王”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了。凡是跟乔保峰共过事的人都感到,他这个人除去人民币全都不认,亲情乡情在钱的面前都是零!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废品收购也经营更广泛,他认为靠废纸、塑料这些便宜货发不了大财,必须向钢铁这样的废品进军。他联系了北京、河北、山东的一些钢厂,许诺可以提供数量不菲的废钢铁,他不仅收

7、购居民家中的破铜烂铁,也收购井盖、电缆这样明显是偷盗来的废品,在钱的面前,乔保峰一概都不管,他也成了北京废品收购最早的藏污纳垢的窝点之一。 那几年,乔保峰隔几天就要到银行存一笔钱,18 岁那年,乔保峰已4经成为百万富翁了。他的名声在外,一些媒体也开始报道他,不少人都知道北京的昌平有个河南农民依靠捡破烂成了大款。 财大气粗的乔保峰越来越牛气,他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昌平这个地盘的废品是属于他的。有了经济实力便欺行霸市,这正是很多地方已经发生的丑恶现象。昌平不少人都知道,在这里捡拾废品,必须给乔保峰进贡,如果没有他点头,不自己走人就会有打手出面武力解决。在拾荒大军中,的确是泥沙俱下,文化低、

8、素质差、暴富后失衡的现象比比皆是。后来乔保峰是在偷窃和重婚上犯了罪,即使他逃过了这两宗罪,也有向黑社会发展的趋势,那将给乔保峰带来更大的惩罚。 同很多拾荒者一样,乔保峰从出道起就伴随着偷,这个行当的确很容易把捡和偷融为一体,而且不把二者结合很难翻身,这个行业不加强管理也会把人塑造成一身的坏毛病。他 17 岁那年因酒后驾驶被行政拘留7 天,22 岁那年他就因销售赃物被行政拘留 14 天,30 岁那年又因妨碍公务罪被判处拘役 4 个月,缓刑 6 个月。乔保峰从十几岁就小偷,当了老板就开始大偷。乔保峰承包了昌平区一家私人炼钢厂,为了节省成本,他大肆偷电,胆子越来越大,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他手下的人提

9、醒他:“这要是让供电局查出来可不得了。 ”乔保峰却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从一个捡破烂的小孩儿成为千万富翁,我要是什么都顾忌,到今天还是个穷光蛋。 ”如此猖獗,当然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昌平区电力局在报请了华北电力局、北京市电力局之后,给乔保峰下达了停电处罚通知书及线路整改通知书 。拿到工厂停电通知后,乔保峰气急败坏,有了钱就长脾气的他竟然带着手下一帮人找5到了昌平区电力局局长办公室,他嚣张地指着局长的鼻子说:“你要不给我送电,小心你的小命!”昌平电力局很快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经过调查和检测,发现在通往乔保峰的白浮铸造厂的线路上,仅仅从 2002 年初到 2003 年的上

10、半年,他让国家损失了 900 万度电,折合人民币 400 万元左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洋大盗! 乔保峰涉嫌盗窃罪,经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对乔保峰又作出了逮捕决定。乔保峰不仅是个盗窃犯,而且还犯了重婚罪和伪造国家机关公章罪,这个破烂王妻妾成群,竟然大摇大摆地把一妻二妾娶进门,生下四子二女。 乔保峰 18 岁成为大款,在家乡也足可以光宗耀祖了,不少女人也愿意嫁给这个事业有成、在北京闯荡的小伙子。他先娶了小时候就相识的唐伊敏,由于乔保峰的哥哥出事后他全家在村里受到歧视,唯有这个唐伊敏对他表示了同情和好感。后来乔保峰到北京遇到困难,也是唐伊敏来信和邮寄东西,她没有嫌弃乔保峰

11、的卑微与一米六多身高的矮小。洞房花烛夜的那天,乔保峰当然要海誓山盟一番。但是当了破烂大王的乔保峰心态不一样了,首先看见女人花心了,而愿意向他献身谋求利益的也多了。一个长相和身材都很好的叫马明媚的女子羡慕他的能干和经济地位,一来二去就发生了故事。但是马明媚并不满足于地下情人,她要妻子的身份,向来不懂法也不惧法的乔保峰居然答应了,真可谓无知者无畏。他到家乡开了张假证明,完成了第二次婚姻,而两个女人也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刚刚两年过去,乔保峰又花心了。一个高中毕业、文化高于前两个6女人的同乡姚小叶又傍上了他,这个女人也是穷怕了,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只要有这样一个老公就可以让全家脱贫,她也是让乔保峰尝

12、到甜头再提出结婚。 “破烂王”故伎重演,再次伪造证明,甚至可笑到私刻公章把河南省搞成“南省河” ,胆大妄为的破烂王根本不当一回事。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三个女人没有丝毫尴尬的心态。这个破烂大王也很会分配资源,他给三个女人在同一个小区买了三套房子,给三个女人分别一辆桑塔纳、本田和三菱跑车。三个女人也成功地为破烂王传宗接代:第一个妻子唐伊敏给他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第二个妻子马明媚生了两个儿子,第三个妻子姚小叶生了一个儿子。破烂王为了让她们过得开心,给他们准备钱,四个人坐在一起打麻将,谁赢了钱就归谁,三个女人也好不快活。每到晚上,破烂王会根据自己的心态和女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去谁那里。了解乔保峰的人说,如果不是他出事,生意再做大了,他也可能像古代皇帝一样来个三宫六院。直到进了监狱,谈起自己的几个女人,他还是一脸不屑:“老婆算什么东西?就是用钱买的几件衣服,有钱了就多买几件,买好看的;没钱了,就少买几件,买难看的。 ”这倒使人想起歌剧白毛女里黄世仁的一句台词:“女人是墙上的皮,剥了一层又是一层。 ” 这个集勤劳、聪明、愚昧、狡诈、自私于一身的破烂风云人物因盗窃、重婚、伪造国家机关公章罪被判 18 年徒刑,从破烂孩童到破烂王再到阶下囚,这个角色的转变都是大起大落。 上个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曾心事重重地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而在今天的拾荒领域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