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478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摘要: 节会作为地方性文化的表达,是维系地方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和情感纽带,同时也是地理学研究地方认同的重要视角。牡丹文化节作为洛阳市的特质文化形式,在塑造地方认同中具有独特意义。本文在洛阳牡丹文化节 34 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以节会中的文化认同感为主线,探讨牡丹文化节文化认同的建构背景、方式,分析了洛阳如何应对节会发展中文化方面的缺失、近些年逐步取得的进展以及社会效应。 关键词:节会;文化认同;牡丹文化节;洛阳 一、洛阳牡丹文化节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背景 自 1983 年举办第 1 届到 2016 年洛阳牡丹文化节已成功举办 34 届,形成集观赏、旅游、经贸、

2、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并在 2010 年升格为国家级节会。但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初衷一直是希望从节会旅游的角度着力,借助地方特色,整合当地的牡丹文化资源,凝聚地方的牡丹文化意识,助推经济发展。可以说,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项复苏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唤起文化意识,在重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的宏大工程。洛阳政府之所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的原因则于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变迁,当地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降低,长远看来阻碍地方文化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弱化地方独特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洛阳凭借优越的地有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重镇。 “一五”时期,全国 15

3、6 个工业重点项目中 7 个建在洛阳,使得洛阳独步河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洛阳是一枝独秀,它对河南省的经济贡献达 60%以上。一直到 90 年代中期,洛阳都是河南经济的龙头。1牡丹花会的举办更是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1992 年的第十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经济技术贸易成交额 14.3 亿元。2自 2006 年开始,洛阳牡丹花会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游客人数累计 19789 万人次,旅游收入共计 1156.15 亿。2016 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更是达到历史新高,接待游客 2350.3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 197.67 亿元,全市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1848.62 万人次。3 经济的发展一定程

4、度上改变了洛阳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地方资本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取代了计划经济,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也随之被取代。除了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产生了冲击,对传统技艺的冲击也不可小?U。例如洛阳洛宁县素有“北国竹乡”的美誉,竹编一度是当地妇女的主要副业,进而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但是随着新式工业与科技的发展,竹编产业逐渐没落,技艺险些失传。 (二)文化意识的觉醒 我国文化的发展大都受到政府的政策与措施的深刻影响。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在 1959 年,周总理莅临洛阳检查的时候,了解到洛阳牡丹的情况后,当即批示:“牡丹花是我们传统名花,牡丹花大气、华贵、富丽华美,是我国繁荣

5、昌盛的标志,必须抓紧抢救。 ”并批示“洛3阳市广建花园,大力种植牡丹花,促进牡丹花发展。 ”第二年,刘少奇主席在调研洛阳市谈到,要把培育牡丹誉为“美丽的事业” ,而且要不断扩大牡丹品种。4在政治的影响下,洛阳牡丹花实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牡丹种植有长足地发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渐重视,出现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专家。 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使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传播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渗透和影响,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地方文化、边缘文化和亚文化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冲击了某种单一的中心文化,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共同参与的机会。5不同民族、地区、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接触和碰

6、撞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特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各种亚文化、边缘群体的文化、地方文化的身份意识开始觉醒。在此基础上,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节会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节思路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各种各样的节会风起云涌。 节会作为地方意义和地方认同再生产的重要情境,往往扎根于地方文化,常被作为塑造地方形象、建构地方文化身份与认同、促进地方更新与经济发展等的重要策略。6于是,在此基础上洛阳市政府借以弘扬和重振“洛?牡丹甲天下”的雄风,将牡丹定为洛阳市市花,并将每年 4月 15 日至 25 日确定为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会期。 二、洛阳牡丹文化节地方文化认同建构的方式 城市通常

7、是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内部空间存在多种彼此抗争的文化与政治立场,以及多元地方认同。同时,受全球化、城市化、移民、4流动性等影响,城市通过积极恢复甚至新创民俗节庆来实现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重塑地方文化身份、增强群体地方认同、刺激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洛阳市就是通过牡丹文化节来实现这些多重目标,其建构地方文化认同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基础资源建设 1983 年,洛阳市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时,只有王城公园、牡丹公园等地种植的数千株牡丹,远不能满足节会期间众多的观赏需要。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洛阳市上下更加重视研究牡丹的繁育和栽培工作,牡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借着洛

8、阳牡丹花会的发展契机,牡丹种植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截止到 2012 年增植牡丹 27 万多株,总数突破 80 万株,牡丹栽植面积达到 11 万亩,总面积是 2010 年的 5 倍。7 民众对本地区的文化认同程度往往取决于文化融入到其生活中的程度,牡丹植株更多的被投入到公共空间,而作为公共的象征性的空间,发挥着日常的社会交往,经济交流,日常使用和培养归属感的作用。在接受文化和审美熏陶的过程中,民众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也就被牢固的树立和强化了。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打造地方文化空间,成为各地艺术、人文、生活学习、观光、创意、生活美学论述沟通的平台,洛阳在不增加基础资源的前提下,以改善现有

9、文化空间或改造闲置空间,整体规划设计为突破口,借助于文化生活圈的建立,营造地方区域空间环境的文化氛围,促进民居参与文化5活动,刺激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销地方特色,吸引观光资源,带动地方经济。 自举办洛阳牡丹文化节以来,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场所设施建设。在节会举办之初,只有王城公园与牡丹公园几处观赏点。鉴于此,洛阳市在扩大城市区牡丹配植比例的同时,打造特色牡丹观赏园,目前洛阳市牡丹观赏花园有 14 个8。除此之外,节会的举办往往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推动了城市建设。举办花会以来,洛阳每年都要完善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对飞机场、高铁、以及路桥等的建设力度

10、。仅 2012 年,洛北城区就完成 29 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 10 项市政道路项目、15项路口改造项目、4 项道路改造提升项目,政府总投资金额达 7. 12 亿元。9 (三)丰富节会传播方式 文化的认同感的培养和扩大需要一定媒介的传播。洛阳牡丹文化节中文化与信息的传播主要有电台、有限电视、报纸与互联网。就报纸而言,以 2010 年的第 28 届牡丹花会为例,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从 3月 27 日开始,便分别开辟了今日国色栏目,每期 1 篇,向读者介绍全市牡丹开花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力早己不可小觑,牡丹花会的举办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中国洛阳牡丹节官方网站) 、论坛、

11、官方微博与各牡丹观赏园联动,及时更新游园图片、文字和视频,使各地网友在家中游洛阳、赏牡丹,大大提高了洛阳牡丹花会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网友点击洛阳牡丹花会官网,便能全方位、立体式地综合了解牡丹开放情6况,历届洛阳牡丹花会举办情况,牡丹历史,牡丹图片等讯息。 (四)市场参与文化认同构建 自牡丹文化节举办以来,不同的社会主体都通过牡丹文化节找到了参与的着力点。在具体的花会活动举办过程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逐步提高社会参与度,花会期间,各企业以及民间团体纷纷以自身名义冠名赞助文化活动,推出一批文化精品,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牡丹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地

12、方认同感也不断得到塑造和强化,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地位开始有了自觉和把握。 以洛阳牡丹画为例,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 。该县在充分利用洛阳牡丹的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已形成书画、装裱一条龙服务体系。在 2012 年第 30 届牡丹花会期间,在洛阳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5 家牡丹园以及市区各大景点摆设摊位 50 余个,创作销售牡丹画 4 万余幅,实现收入 500 余万元。10将牡丹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结合,不仅传播了牡丹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认同与反馈的新趋势。 三、文化认同构建的社会效应 文化认同是一个地区、一个

13、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一个地区或民族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伴随着牡丹文化节的推进,洛阳丰富多元的文化得到了更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民众更为深入的认同,其创造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快节奏的生7活中一点一滴的唤醒人们对故土化、对家乡的感情,所构建的文化认同在文化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洛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一)重构:地方文化独特性的重构 文化认同的根据,认同的根,认同的轴心,都在于地方性的、民族性的文化,如果没有了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也就消失了,从而维系的纽带也就消失了。11 从洛阳牡丹文化节整体来看,全方位的展开了对文化的复兴,是在复兴地方文化

14、的独特性上的积极探索。在节会的影响下,传统的文化都在被开发、保护或者更大规模的复兴。以牡丹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既造就了当地许多牡丹画名家,又使工笔牡丹在洛阳形成了文化产业,以及牡丹三彩、铜器、牡丹瓷、牡丹燕菜等洛阳特色文化商品;将牡丹文化植入于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中,文化精品如花开中国 ,动漫电影牡丹仙子之瑞春花开 、舞蹈神话戏曲牡丹仙子等的上演,这些文化精品是传播方式的创新,提高了牡丹文化传播的效果。除此之外,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河洛文化、关公文化、牡乃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资源在节会的影响下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说,节会的举办不仅带了了经济效益更是极大的强化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15、 (二)效益:地方文化发展的动力 特殊的历史文化使洛阳的地区文化在中国具有较为特别的地位,而在近些年自由开放的社会发展环境中,牡丹文化节成为洛阳最具有魅力和潜力的文化产业。洛阳牡丹文化节是近些年来洛阳最重视的,其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节会成功举办以来,洛阳在文化开发、文化保存、8文化再造的同时收到了巨大的文化效益,强化了民众对社区的文化认同。(三)宣传:洛阳文化品牌的打造 ?应国际化发展趋势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和必然选择,在国际化风潮的影响下,世界众多地区成为发达国家的贸易工厂,产品出现趋同性,缺乏各自的特色,无法展现出地区性的文化特质。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导向”的设计趋势不断升温,企业开

16、始寻求具有文化认同或表现文化特色的商品,世界各国和地区也在自己的设计风格上不断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文化认同感的品牌,力图在世界贸易的竞争中以文化谋求一席之位。12 节会的成功举办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在心理的层面更加加深民众对地区的自信心。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对地区自主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从“地产地用”到走出去,是洛阳打造文化品牌的发展趋势。节会的品牌创意加值其根基在于本土文化,经由“设计”突出地区特色,透过“品牌”形成生活形态,文化就从品牌创意中转变为“经济” 。 在牡丹文化节的影响下创立的文化品牌,无论是观光产业还是手工艺术,都对洛阳地区的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牡

17、丹文化节成果的肯定。融入了创意、知识、设计、时尚等现代元素的文化在展现地区特色的同时也为民众生活提供了文化生活的需求,居民在享受品牌效益的同时增强了对地区的营造意识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河南商报. 洛阳印象,没落的贵族EB/OL.9http:/ 2河南电视台大象网.历届洛阳牡丹花会精彩回顾EB/OL.http:/www.hntv.tv/130328-1/ 3洛阳中网.2016 牡丹文化节洛阳旅游一月掘金近 200 个亿EB/OL.http:/ 4 刘子凡.洛阳牡丹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D.河南:河南科技大学,2013.13-13 5C.W.沃特森. 多元文化主义M. 叶兴艺译, 吉林人民出

18、版社, 2005. 118 6 Donald G.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festiv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ent Management,2010. 5(1): 1-47. 7洛阳日报. 洛阳市牡丹种植面积两年扩大 5 倍,达到 11 万亩EB/OL. http:/ 8 中国牡丹网.名园略影EB/OL. http:/ 9 洛阳市政府. 洛阳市委副书记刘应安调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EB/OL. 2012. 10 印象河南网. 平乐牡丹画村:小牡丹 大产业EB/OL. http:/ 1011平?h. 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壮族歌咏文化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12李雯雯.“扎根”:台湾社区营造中的文化认同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文化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