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源酱园 与时俱进3 月,天气还透着几分凉意,可北京天源酱园的生产厂内却涌动着热潮。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及北京市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都要由这家中华老字号为会议提供优质酱菜给代表委员佐餐,今年也不例外。天源酱园提供的产品有糖蒜、韭菜花、八宝菜、麻仁金丝等。去年,还为北京奥运会特供 2800 箱优质酱菜。 天源酱园是唯一承担国家特供酱菜的企业。这家老字号传承和挖掘中国传统风味酱菜精髓,在保持口味、色泽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运用现代酿造技术手段改进生产工艺,丰富品种和提高产量。产品曾被北京市技术监督局评为好产品;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现在,天源酱园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微
2、机网络化管理,百年老字号焕发了时代的青春。 货真价实 技艺粗湛 每一家老字号都有一块古色古香的精致牌匾,它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天源酱园的负责人常常这样说:“这金宇招牌就是企业的发展动力,老字号卖的就是这信誉和手艺。比如说,北京天福号的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东来顺的涮羊肉用料考究、酱香久留,天源的酱菜就是甜成适度,味美色鲜。 ” 2在北京南苑天源酱园的生产厂,记者目睹了天源酱菜的生产过程和主要环节。厂长介绍。制作酱菜首先是选料精良,做酱菜的蔬菜原料,过去是由京郊农民专门种植,规格质量都有严格标准,据企业传人说,天源早年用的是安定门外“卢记”的秋黄瓜,必须要顶花带刺,每根儿黄瓜“身”直“腰”细,
3、重量是每 500 克 4 至 6 条;还有西郊东冉村的大蒜王贵,年年夏至前三天就要把带泥的蒜头送至天源;永外的刘氏专门提供秋苤兰。现在虽然时代变了,天源酱园进原材料的渠道有了变化。但企业对进购原料仍然一丝不苟。而且有了更新的要求。据介绍,企业对原料供应产地的作物生长环境、农药残留等均有明确的要求,选择这些原料基地,签订合同前要去考察,收购前还要去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能进厂。 另外,在制作中对工艺要求也十分严谨。厂长说,制作“天然酱”要从每年的 2 月份起开耙,大年初一也不能休息,每天要打三次。每次每缸需要打 100 耙以上,打耙时要从缸底往上兜。为的是使酱上下晒得均匀。说起做“八宝菜” ,八种
4、原料缺一不可。切制时,黄瓜要切成柳叶形;茄子切成丁状;鲜姜切成细丝;银苗切成小段酱制时要选用优质的天然晒酱,每 500 克八宝菜配 500 克甜面酱。总之。每道酱菜的工艺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极其费时费工。多年来,天源严格按照这些工艺,在长年的实践中积累了酱菜等调味品研发经验,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使产品正在向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转变。 科技领先 开拓创新 3中华老字号虽有许多传统生产技术和无形资产,然而也面临现时社会发展的挑战,因此不能“倚老卖老” 。既要继承民族工业的传统,又要发扬光大,与时俱进。近几年,天源酱园既保持了自己南味的优良传统,又顺应消费者需求,逐步向低糖和低盐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独特
5、的生产方式和经营品种。几年前,他们在北京南苑生产厂安装了现代化的生产线,产品包装既有瓶装的,又有袋装和散装的,透着时代气息,不但货真价实,而且花色繁多。天源酱菜还注重从实际出发。引进科技设备。比如生产多酶酱的设备,主要是实现管道化,即将原料配好在生产线管道内封闭生产,使产品更加卫生,生产量极大地提高了。为使企业后继有人,他们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每年都要招聘专业对口的大学生重点培养,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多年来,天源酱园经过不断努力,巩固了企业在调味酱菜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目前供应 1300 余家零售店。自营店中店 30 余家,销售网络遍布北京各区县。为了满足外地和海外华人的需求,天源酱园积极实施拓展全国市场计划,产品在广东、青海等 10 多个省区市都有销售,每年销量都在上升。近几年,天源产品还出口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靠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默默奉献的劳动精神,天源酱园品牌越做越强。天源酱菜中外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