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氏百年话“出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646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氏百年话“出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托氏百年话“出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托氏百年话“出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托氏百年话“出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托氏百年话“出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托氏百年话“出走”100 年前,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于耄耋之年,步履蹒跚地匆匆离开了生养他的故土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从此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悬念,托氏出走之谜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适逢托翁辞世百年纪念,我们旧话重拾,寄托对于伟大作家不尽的哀思;亦欲借此机会,启发后人。 关于托氏出走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家庭不和”说。英国著名托尔斯泰研究专家艾尔默?莫德指出,“促使他出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无法与妻子和睦相处”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国文艺理论家鲁枢元援引奥地利文学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观点,认为托氏临终前的出走意味着“逃向青天”,逃向宁静与高远,投奔一个崇高完美的理想

2、。从 1882 年开始,托氏从安宁舒适的家庭生活转向对于自我完善、精神进步、生命意义的探索,这时,旨在维护安定、惧怕变革的家庭便不幸成为精神行进的累赘。关于这一点,托尔斯泰的弟子布宁阐述得更加清晰,他指出托氏之所以出走,正是要超越无常的现世,去探寻永恒的生命。由此可见,托尔斯泰的出走是其一生精神探索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对其所处时代精神状况的最好注脚,家庭矛盾只是引发其出走的一个契机。托尔斯泰 2 岁丧母,9 岁丧父,兄长们也都先他而去,有 6 个孩子在他2之前辞别人世,亲人的相继亡故给作家带来无尽的痛楚,这种痛苦意识成为他创作的重要内驱力,同时也铸就了其伟大人格的基础,对其创作的独特个性与价值

3、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很早就开始思考人生的奥秘、探索生命的真谛,屡次在作品中描写 “死亡”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关于生死的紧张思考。 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对于永恒生命的体悟及其死亡体验,三死中贵妇人、农民与树木三者之死的对比,安娜?卡列尼娜中对于安娜之死的细腻心理描写等等,无不体现出作家深刻的生命体验及其独特的生命意识。托尔斯泰认为,人的肉体生命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并且肉体生命使人追逐物欲,从而犯下种种罪过;而精神生命则通过道德自我完善和精神的提升,使人摆脱烦恼的羁绊,穿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永恒;财富、荣誉、爱情等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与永恒生命无关。不但无益

4、于生命的提升,反而会成为精神解脱的障碍。 托尔斯泰深受老庄思想、孔子思想以及佛教思想的影响,体悟到个体的“我”与宇宙生命同为一体。他在 1910 年 10 月 31 日的日记中写道:“上帝是无限的一切,人只是上帝的有限的相”,“人(生命)作为上帝的一种相与其他活物诸相(诸种生命)融合得越多,上帝的存在也越多。使自己的生命与其他活物诸种生命的融合得以完成的是爱” 。自我幸福与宇宙息息相关;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行善,在于爱人与宽恕;一个人若要拓展自己的心境,具备比较广阔而深刻的人生观;欲避免生活的枯燥无味就必须增进与他人的融合与团结;只有改变人类自身的精神状况,使人性之善战胜3人性之恶,才能实现人类永

5、恒的幸福。 托尔斯泰在其论著中对时代许多重大问题都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他激烈地抗议强暴者、统治者和富有者对于劳苦大众的压迫与剥削,抗议战争、迫害、赋税和监狱等形形色色的暴行,对政府、兵役、金钱、财富、两性关系、农民处境、土地、宗教、体力劳动、妇女问题、教育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把深刻的宗教精神同大无畏的勇气和真诚结合在一起,其理智与良心的呼声振聋发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托尔斯泰的人生与艺术实践是高度一致的,因此产生了罗曼?罗兰所称誉的世界文学史上“作品与生命从没有比托尔斯泰联络得更密切的了”的文学奇观。19 世纪 80 年代,他开始实行素食、戒烟戒酒、放弃打猎,从事体力劳动。托尔斯泰善

6、于领略生命的乐趣,热爱大自然,喜欢散步、骑马,爱好音乐、下棋,同时又擅长刈草、建房等,兴趣十分广泛。这一切足以表明,托尔斯泰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他珍视生命,希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追求具有永恒价值的事物中去,他尽力履行基督的训诫,时时忏悔并祈求帮助;认为财产是罪恶和痛苦的根源。只有彻底摆脱尘世一切欲望,才能超越无常的“小我”,找回那个更带根源性质的“永恒的大我”,实现个体与永恒宇宙的融合与统一,发现生命的真谛及其永恒价值,体悟无上的“大道”真理。托尔斯泰以实际行动为其一生的精神探索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4托尔斯泰清晰地认识到生命的解脱之路在于弃绝物欲、追求精神的提升。他热切地欲将人生的真相

7、告诉世人,希望用道义上的劝告迫使世人弃绝罪恶,走向解脱。遗憾的是,真正理解托尔斯泰精神内涵的人少之又少,世人大多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对于他的呼吁漠然视之,甚至认为是疯人痴语,惊世骇俗。他拯救世界的热忱导致他和许多朋友疏远,给他的家庭带来不幸,托尔斯泰与妻子之间的摩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其信念与世俗生活既定秩序之间种种分歧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龃龉。的确,对于托尔斯泰,人们只能是望其项背,而缺乏他那种勇往直前、破釜沉舟的勇气。托尔斯泰本人也清醒地意识到这点,变得愈益包容、平和。 尽管大多数人不能完全理解甚或不愿践行他的某些思想,但却折服于他那真诚透明、无私无畏的精神特质和特殊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点

8、燃了许多人心中理想的火花,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19 世纪 80 年代之后,托尔斯泰声名鹊起,成为全俄乃至举世瞩目的对象,他的学说备受世人关注,他的著作也愈益畅销,许多文学团体、大学和学院授予他各种荣誉称号以示敬仰。然而,在这种时候,“他的微笑是悲哀的,他的眼睛因为泪水而潮湿”,他孤独地踽踽前行寻觅心中惟一的珍宝。他在1879 年 10 月 28 日的日记中提到五种类型的人,他写道:“有些世俗的人,迟钝又没有翅膀。他们的境界在地上有些人他们的翅膀生得很平稳,他们慢慢地升起、飞行:僧侣。有些机警的人,有翅膀,他们轻而易举地从人群中升起,然后又掉下来了:好的理想家。有些有着坚强的翅膀的人,他们由于肉体的渴求,掉在人群中,折坏了他们的翅膀,我就是这样的。然后5他们带着破碎的翅膀挣扎,用力地鼓翼,然后倒下。假如我的翅膀痊愈了,我要飞得很高。但愿如此有些人他们有着天神的翅膀,而故意地出于对人们的爱降到地上来(折拢他们的翅膀)教人们飞。当他们不再被人需要的时候,他们就飞走:基督。 ”事实上托尔斯泰就是那种有着天神的翅膀,而故意降到地上来教人们飞的人,当发现人们不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要悄悄地飞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