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说汉语与民族文化心理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又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汉语的发展,同时,汉语又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在实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运用、汉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汉语所负载的文化涵义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汉语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亲属称谓与汉民族的家族意识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反映了世界各族人民不同的文化
2、性征。汉语中,亲属称谓是相当庞杂的,常用的称谓即达二十多个,加上堂亲表亲,其复杂程度是其他民族语言难以比拟的。汉语中的称谓有辈分、远近、男女、长幼之分,有父系、母系之别,这一特有的现象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宗法制度、人文情怀、家族观念,从中既可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也可窥见森严的等级。 比较是分析语言特征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对比与分析中描述不同语言的特征。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汉语称谓的特点,我们以大家较为熟悉的2英语作为参照对象,在对比中分析汉语的独特性征。 Brother:兄、弟 Sister:姐、妹 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夫、姨夫 Aunt: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 Niece:侄女、
3、甥女 Nephew:侄子、外甥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英语的 uncle、aunt、niece、nephew 只是在性别上加以区分,至于父系、母系则没有严格的区分,是模糊的,但是汉语却做了细致的划分,既有父系称谓,也有母系称谓;brother、sister 也只是性别区分,没有长幼的划分,但是在汉语中却有着长幼的区别。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中,父系的血缘关系要重于母系的血缘关系,兄弟的配偶要重于姐妹的配偶,年长的要重于年幼的。汉语中的表亲区分得特别清楚,用一个“表”字来说明母系的血缘关系,以达到同父系区别的目的,例如表哥、表姐、表姑、表妹、表侄、表姨等。这种宗法观念与家族意识直接影响
4、到人际交往,从而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一种等级观念,无论是婚礼、葬礼(丧服的“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还是一个人犯罪株连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都是按照亲属的等级来处理的。称谓中也存在着长幼尊卑观念, “父母” 、“公婆” 、 “夫妇” 、 “兄妹”正是男尊女卑的一种体现。 汉语中的称谓同时也反映了一种人文情怀,体现出了浓厚的亲情。3在古代,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皇帝是百姓的万岁爷,皇帝也把国家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习惯上说“家天下” ,现在有“姐妹城市” 、 “兄弟单位” 、 “难兄难弟”等说法,这些说明了大家是一家人,双双
5、都把对方看作是自家人,亲如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其本质是家族观念的延伸和扩大。又如口头常说的“哥们” 、 “爷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些称谓没有等级,没有歧视,只有温情,使被称呼的人感到了尊敬、喜爱、亲切,密切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与欧美国家的冷漠人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斯特劳斯说:“构成亲属关系系统的不是个人或个人间的血缘、血统等客观联系,而是人的意识,这种系统像音位系统一样,只是一种任意的表达系统。 ”汉语的亲属称谓表达系统,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二、词语运用与汉民族的中庸思想 汉语中的有大量表现中庸思想的词汇: 不大不小、不前不后、不胖不瘦、不偏不倚、不快不慢、不文不
6、火、不上不下、不今不古、不日不月、不死不活、不生不灭、不荤不素 俗语也说“树大招风” 、 “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这些都反映了汉民族的处事心理,永远避开风头浪尖,既不在前,也不在后。正如谚语所说:“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作中游。 ”体现了一种明哲保身的思想。古人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人们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与安全,尽力保持中立,谁也不得4罪。语法也是如此,我们习惯于说“他不瘦”而不是说“他胖” ,习惯于说“不太客气”而不说“太不客气” ,这种否定的句式本质上是对极端的否定,也是中庸的体现,目的是在说与被说之间保持均衡。 汉语的修辞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
7、体现了中庸的思想。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修辞现象之一,上下两句,两两相对:不用春秋颇改火,何劳昏暮再求人;莫怨风云多不测,何愁水火太无情;举杯邀明月,和曲舞春风。这样的相对实质上也是一种均衡。另外像回文、排比等也是如此。例如: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山环水绕,水绕山环;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这种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词语锤炼是其他民族语言所不具有的,恰恰体现了汉民族特有的中庸思想。 三、言语禁忌与文化制约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语言也是如此。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崇拜,
8、其中有言语崇拜,而与之对应的就出现了言语禁忌,这是一种民族约束心理的体现,世界各国都有。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语言之一,汉语有着诸多的禁忌,它反映了汉民族的约束心理。也就是说某些词语因不同的场合、对象、领域、含义,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使用受到了限制。 汉民族最忌讳的是死亡,在汉语中关于死亡的禁忌相当多,多数人5都避开“死”这个字,而改用其他的说法。从文献资料来看,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婉转说法有六十种之多。例如:天子的死叫崩(或驾崩);诸侯的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另外还有“徂落” 、 “山陵崩” 、“宫车晏驾” 、 “崩殂” 、 “百岁之后” 、 “填沟壑” 、 “捐馆” 、 “不在了” 、
9、“走了” 、 “驾鹤西去” 、 “老了”等等。人体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以及相关的行为更是在禁忌之列。在船上不能说“翻” 、 “沉” 、 “倒” 、 “住”等,文言中的“箸”后来改成了“筷”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婚姻、丧葬、自然物等也有着诸多的禁忌。在古代,对于帝王、尊长的避讳便是禁忌的一个主要特点。 “甄”原本读音为 jian,但是为了避三国吴国国君孙坚的讳,而改读为 zhen;为了避李渊父亲李虎的讳,老虎改称“亚龙” ;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民风改成了“人风” 。明代统治者忌讳说“元来” ,害怕元朝的复辟,于是改“元来”为“原来” ,并一直使用至今。 汉语中的禁忌是数不胜数的,这些禁忌反映了汉民族的一些心理活动。有的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有的则反映了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人们忌讳死亡,极力避免说出这些词,有时也是为了避开霉头,图个吉利,所以不说“送钟”(忌讳“送终”),煤气用完了不说“没气了” 。商人不说“舌头” ,忌讳“折” ,所以把猪舌头说成“猪头赚” ,把猪肺(忌讳“废”)说成“猪润” 。这种禁忌是汉民族心理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27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