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设置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大气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管理,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健全培养机制,完善学院管理结构,根据兰州大学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管理暂行办法(校发规201721 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学院内部设立的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其主要形式为系(教研室、中心)和研究所。 一、基本原则 根据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学院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构建系、所、中心并存的多层教学科研组织体系,从学科建设和学院长远发展出发,理清学院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学院发展的定位、思路和目标,形成各学科齐头
2、并进,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二、设置程序学院对设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提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设置方案。方案明确教学科研组织的基本原则、设置程序、组织管理等内容,经学院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学术委员会审议、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报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委员会审核备案。 三、组织管理(一)系(中心)的设置系(中心)是学院二级机构,其名称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征求全院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形成。系(中心)成员的安排,结合教师的专业方向,在充分征求教师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确定后原则上允许系(中心)的人员内部流动,但需征得所在
3、系(中心)负责人的同意。系(中心)的成员可以在系内和跨系自由组建科研团队,凝聚战斗力,形成特色学科方向。(2)系(中心)的职责系是根据科学研究需要以学科方向为基础设立的组织,负责全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社会服务工作。负责制定各系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找准学科定位,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组织实施各系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统筹和协调学院学科资源分配。制定和组织实施各系科研工作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本系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协助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配合学院其他工作。教学实验中心是负责学院本科教学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开发教学资源的机构。组织全院本科教学任务的安
4、排落实及本科教学各环节的正常运行。协助教学指导委员会完成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等工作。组织和开展本学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负责全院本科教学校内(外)实验、实践、实习工作安排与落实及各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行。协助完成全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导师安排、选题、试验计算等;负责本科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负责全院本科教学实验室、资料室的发展和建设。参与本院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管理措施的改革和完善,参与本科招生宣传工作。(3)系(中心)负责人1.设置及任免每个系设系主任 1 名,副主任 1 名。系主任人选
5、由院长提名,副主任人选由系主任提名;教学实验中心由教学副院长主管,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教学实验中心主任人选由教学副院长提名,副主任人选由主任提名。以上人选的任免经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并公示后正式发文,报学校备案。2.职责系(中心)主任在学院领导下主持本系(中心)全面工作,决定、实施、处理职责范围内工作和问题。主持制订系(中心)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培养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相关检查总结工作。主持负责本系(中心)课程及教材建设,协助完成各项教学教改任务,培养优良教风、学风。主持负责本系(中心)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符合系科发展需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主持负责本系(中心)教师队伍建
6、设,根据本系(中心)教学科研需要和师资队伍现状组织实施人才工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准确、负责地做好院系(中心)之间的互动互通工作。协助学院积极做好重要集体活动、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等相关工作。3.考核每年学校与院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后,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关任务分解到各系(中心),探索与系(中心)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以压紧压实责任,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每年进行系(中心)教学科研成果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津贴挂钩,做到奖勤罚懒,公平公正。同时,对主任、副主任补贴相应工作量,具体办法另行制定。4.聘期系(中心)负责人聘期原则上与学院行政领导班子聘期一致,同时根据个人意愿和工作业绩,建立高效灵活的退出机制。 四、附则本方案适用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由学院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大气科学学院 2019 年 3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