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假新闻为什么会产生新闻记者第一期评出的“2001 年十大假新闻” ,大多是经国内知名新闻机构报道才产生恶劣影响的,而这些新闻单位应该有较为严格和完善的审稿制度,主观上也不愿刊播假新闻,那么假新闻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呢?笔者认为是对新闻材料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没有辩证的认识而造成的。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明确提出新闻“材料”不等同于“事实” 。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事实是客观的、现实的、第一性的东西,材料则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来源的表象、表现、反映和记载的总称,它既包括事物的表象、表现这类第一性的材料,如物证材料,也包括事实的叙述、转述、记载等这类第二性材料,如各类文字材料。这些材料中,不仅第
2、二性的材料常常不能准确反映事实,就是那些第一性的表象材料中,有的也可能是假象。所以,了解“事实”离不开“材料” ,但把“材料”与“事实”完全等同,显然也是不妥当的。 这次评出的“2001 年十大假新闻”中,由通讯员提供的稿件或引用、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就占了九条。可见,没有经过记者的采访的、缺少第一手材料的报道往往容易出现偏差。通讯员稿件或其他媒体的报道,充其量是给记者、编辑提供了新闻材料,而非事实。因此,记者和编辑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即稿件只是材料而不一定是事实。材料只有经过了核实,才能减少误差、纠正偏差,如果材料的真实性尚不能确定,2那么其他一切加工、分析,都是空中楼阁。 南方都市报刊登
3、假新闻广州列为十大污染城市 ,则是由于犯了“同级”材料彼此“核实”的错误。不同媒体在“事实报道”这个信息传播链中处于同级位置,在核实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利用不同来源、渠道和层次的材料相互印证,以校正信息传播的误差。 南方都市报转载市场报的世界 10 大污染城市中国竟然占了 8 个的消息时,想当然地认为消息已经被核实过,这也是假新闻能在多家媒体流行一时的重要原因。因此报道一定要按新闻规律办事,核实情况,注明材料出处,不仅能增加报道的权威性、可信性,也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在被曝光的“十大假新闻”中, “牛津天才少女”的神话是唯一由专业记者采写的假新闻。事后调查发现,最初的报道源于朋友间的一次饭局
4、。吴杨的父亲和朋友吃饭,在酒桌上谈到了女儿的一些情况,朋友中有与某记者相熟,转述了吴杨的故事,媒体进行了报道。我们来看以下“情况传递链条” 。 事实吴杨的叙述父亲的转述朋友的再转述记者 在事实和记者之间有着许多中间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噪音”干扰,带来有效信息的损失。 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第三手材料(朋友的再转述)记者第四手材料?记者 3? ?采访对象的第二手材料(吴杨父亲的转述)记者的第三手材料 ? ?采访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吴杨的叙述)?记者的第二手材料 ? ?记者的第一手材料 ? ?事实(吴杨的真实情况) 从上表也可以看出,记者手中的原初材料,其实只是第四手材料,已经经过了 3 个中转环节,材料的准确和真实也就大打折扣了。那么这一事件中记者能否找到第一手材料或其他可以证明事实的材料呢?还是4有可能的,那就是物证材料,如吴杨获奖证书,或是向牛津大学方面求证。记者没有对材料的正确认识,以讹传讹写成了一条假新闻。 “2001 年十大假新闻”中,同在广州的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各有两条假新闻,占了总数的 40,新闻竞争激烈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我们不能过于强调外因而掩盖本身的不足。应当说,正是由于采访方法错误、概念认识不清,对事实本身把握不准确,导致了假新闻的出笼。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对待材料和事实的关系,尽可能地杜绝假新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