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软化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党全国工作战略重点转移的一大产物,经济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人们新闻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以指导性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经济新闻,却显现出了主题裸露、形式老套、语言涩硬等弊端。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成了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从笔者的实践体会看:把经济新闻写“软” ,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是革除上述弊端,增强其可读性的重要途径。 一 把经济新闻写“软” ,不仅不会削弱其必须具有的指导性,相反能为实现这个主要功能提供有力的保证。请看下面事例: 1998 年 6 月,笔者带实习生采访湖南省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
2、实习生写的初稿标题是:全省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强调国有施工企业要切实搞好“三改一加强” 。 可以断言,对于这样的稿子,看完标题,读者绝对不会再往下面看。于是,笔者把稿子改造成了这个样子 农村灰刀手砌赢城里建筑师 全省六块样板工程奖牌被乡镇施工队囊2括 本报讯 此间召开的全省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会议爆出一大冷门:全省六块样板工程奖牌被乡镇施工队囊括! 素以“老大哥”自居的国有施工企业只有俯首称臣,认真听着“小弟弟”的夺魁经验了。 据了解,夺得样板工程奖的乡镇施工队,是由砌匠等农村匠工牵头组建起来的,在他们身上还刻有农村灰刀手的印痕。 “农村灰刀手”能崭露峥嵘,主要在于敢于改革和勇于引进先进施工技术。
3、如南托建筑公司去年改组成股份制企业后具有“城市建筑师”美誉的国有施工企业吃败仗之因,却在于体制依旧,管理涣散。如国有一级施工企业的“省六建” 改写后的稿件点出了“新闻眼” ,导语给人以悬念,能够调动读者的兴趣。 前后两条稿件,都宣传了省政府要求国有施工企业放弃仗“牌子” 、吃“牌子”的幻想,面对市场切实搞好“三改一加强”的主题。但报道内容和形式截然不同。前者的写作形式比较“硬” ,企图通过领导“指出”、 “强调” ,向读者灌输省政府要求。殊不知读者并不喜欢阅读这样的稿件。读者不看,其传播效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后者着力于把“硬新闻”写“软” ,将省政府的要求,融入到“农村灰刀手”与“城市建筑师”的
4、矛盾冲突中。读者爱看这样的报道,读完报道又能领会省政府的要求。 3二 把经济新闻写“软” ,是一门高妙的新闻采访艺术。找准“党的要求”和“群众需求”的结合点来确定主题,写作上又不“穿靴戴帽” ,可谓这门艺术的真谛。 现阶段的经济新闻,是以引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使命的,寻找“党的要求”和“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当然首先要弄清当前党的重大经济决策是什么,这是报道能否产生指导性之本。然后通过分析研究,找到贯彻党的大政方针中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报道能否产生可读性之源。如此“上” “下”对接,表现手法再“软”些的稿件,十有八九能让“党和群众都满意” 。 国有企业实现“三年两大目标” ,是中央
5、于 1997 年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此进行宣传报道是一项重要工作。要使报道产生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对当时情况进行分析,找到群众的关注点。当时,湖南的国有企业已连续亏损了 6 年,亏损面和亏损额居高不下,群众对国有企业能否实现三年两大目标显得有些信心不足。因此,鼓舞群众斗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对实现中央要求至关重要。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对纺织、煤炭、军工行业进行了粗线条的了解:发现这 3 个曾经困难最大、包袱最沉、亏损最重的“突破口”行业,经过一年的努力竟然大大减亏。 “困难大户”尚能减亏,不正说明通过“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改革中面临的困难” ,国有企业实现三年两大目标大有希望?按照这个思路,
6、我采写了纺织:“压锭限产”现生机 、 军工:“战略转移”正其时 、 煤炭:4“双管齐下”脱困境等系列报道。在湖南日报发表后,受到主管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在新闻实践中,有些人总为自己把经济新闻写成“图解新闻”而烦恼。其实只要防止只顾“上面要求”而忽视“下面需求”的问题,找准“上” “下”结合点,经济新闻就能跳出“观点数据”的怪圈。比如,作为对外开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各家媒体对引进外资的报道一直相当重视,此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其中 1990 年 9 月 14 日新华社向海外播发的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反响深远。这篇报道成功的关键在于记者抓住了在华投资到底有没有钱赚,这个海外
7、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告诉海外读者,在华投资大有可为。 三 意犹帅也。 “软”化经济新闻,关键是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新,新闻形式必然优,新闻语言必然美。 对获得 1999 年度全国好新闻的“重走上岗路”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确立新闻主题对“软”化经济新闻的作用和意义。这是 1997 年湖南日报为宣传贯彻“减员增效”改革而推出的系列报道。 “减员增效”是中央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与任何一项大的改革政策出台一样,在推行“减员增效”中,必然会引发利益结构的调整,处在不同阶层的人的关注点势必有所不同。几个不同的关注点往往能形成几个不同的报道主题。 湖南日报对众多关注点进行分析
8、、筛选后作出判5断:“人往何处去”既是这场改革的难点,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因而确立了“下岗不丧志,奋斗天地宽” ,这个别人未想到或未动手去做的新闻主题,并以“重上岗者”下岗时的彷徨、重上岗的艰辛、成功后的喜悦作为报道切入点。采用“重上岗者”谈体会的报道形式,事真情切,令人信服;采用“第一人称”的语言表达方式,自然质朴,易懂耐看。这样的报道当然能吸引读者,产生鼓舞斗志,促进改革之效。在开展这个系列报道的近两年里,湖南省有 50 多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其中有 80左右的人重新上岗,未曾发生大的波动。到 1999 年,全省国有工业一举扭转了 8 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实现纯利 7 亿元。分管副省长说
9、:湖南国企重现生机, “重走上岗路”功不可没。 新而巧的新闻主题从哪里来?笔者认为:认真学习,深入采访,理性思考同步,则效果理想。因为这样能明确报道方向,能捕捉原创性信息(别人未知未用的信息) ,这两者恰好是形成新主题、构筑新形式、产生新语言的基石。 “狼”争“虎”斗闹古城就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2000 年底,在“平和堂” 、 “家乐福”等外来“狼”的威逼下,号称“老虎”的长沙市 5 大国有商业,借来“超市经营”重现虎威,摆脱危机。带着这个线索去学习中央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为这个报道亮开了绿灯;再经深入调查,挖掘到“外来狼”与“当地虎”争斗的惊险而有趣的细节和事实;对中央要求和这些原创性信息进行理性思考,一个新的主题出来了:嫁接新业态,劈开新领域国有商业重现生机有望。经过这番“软”化,读者看这篇经济新闻,就像看传奇小说,引人入胜,有趣味。 6“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这是马克思作出的精辟阐述。消费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新闻作品是精神消费品,其最大的消费群是人民群众。按照马克思所说,采写经济新闻就必须以满足群众为出发点。其内容、形式和语言能为群众所喜爱,是经济新闻“软”化到位的根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