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8131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媒体优化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的前景探索一、问题的提出:新媒体与“银发中国?上海”是否有缘? 进入 21世纪,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并被断言,21 世纪的中国将是“银发中国” ,上海更不例外。这已经成为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 上海的老龄化问题发展速度和程度均走在全国前列。据首次在上海举行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披露的信息,2010 年至2020年,上海将进入老龄化高速发展期,比全国整整提早十年。 因此,加快发展老龄事业,认真妥善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成为城市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上海老龄

2、化问题的解决,将在全国树立起典范作用并影响到全国同类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方面,上海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建树。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带来深刻变革和影响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种积极的启示:如果我们能把新媒体发展与老年群体生活优化巧妙地有机结合起来,会对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更多积极有效的思路与方案。 2但是,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新媒体由于与高新科技密切联系,多为中青年群体所青睐,老年群体似乎不便利用或很少使用。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新媒体与“银发中国?上海”是否有缘? 为此,我们实施了一项实证调查 二、上海城市老龄群体的

3、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0)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 410份,利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对象。其中老年大学集中发放问卷 310份,中心城区发放问卷 50份,郊区社区发放问卷 50份,男女比率 1:1。调查对象的设定年龄为:女性 55岁以上,男性 60岁以上。回收有效问卷 410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调查对象基本上覆盖静安、卢湾、徐汇、黄浦、虹口、长宁、普陀、宝山、浦东、闵行、南汇、青浦、松江、杨浦、闸北等上海各主要区。 本次调查中的新媒体,是指除电视、报纸、杂志、书籍、收音机等传统媒体形态以外的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手机和新型电视(IPTV、数字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和电子

4、书。 结果,实证调查结论有力说明,新媒体与“银发中国?上海”有缘。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应用有可观的需求,新媒体产业在老年群体市场开发方面,大有可为。具体如下: 1.上海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总体使用情况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老年群体中均有市场份额 3目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上海老年群体中均有市场份额。其中,手机、报纸、互联网、书籍、杂志、电视机的普及率比较明显。新媒体中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率最高,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普及程度超过上海总体人口的平均水平,同时也远远领先于全国总体人口的平均水平。IPTV在新型电视的普及中较为突出,而收音机目前则成为相对“小众”的媒体。 (2) 互联网与手机的普及率领先

5、于上海、全国总人口普及率 如前所述,根据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工信部2009 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的调查数据,截至 2009年底,全国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率分别为 28.9和 56.3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在上海老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分别为 66.3和86 1)已大大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互联网: 互联网对于上海老年人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上海有逾六成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他们中有近六成老年人的网龄在 3年以上;绝大部分老年人是在自己家中自行操作上网的,逾五成老年人基本上每天上网,逾七成老年人每次上网时间控制在 3小时以内。当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6、和故障时,有半数老年人是通过亲友帮助解决问题的;约两成的老年人可以自行解决网络故障。他们主要使用互联网的一些常用功能,喜欢浏览新闻、接发电子邮件、收听或下载音乐、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信息或在线阅读网络版报纸和杂志,很少参与论坛讨论,很少使用网络支付,很少结交虚拟新朋友或者通过网络创业等。他们对网络的电4子商务和内容参与不感兴趣,但是却热衷于通过网络购物。在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信息中,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老有所学”心态,他们除了将互联网定义为新闻媒介、人际交往的助手、休闲娱乐的工具和资讯信息的工具以外,还将互联网定义为知识的媒介,他们喜欢寻找医学保健类知识和旅游出行类信息。他们希望今后的互联网建设能够加

7、强面向老年人的针对性,操作上更为人性化、简单化,内容上更具服务性和指向性。手机: 手机是普及率最高的新媒体,几乎每 10个老年人中有 9个有手机。目前老年人主要是通过键盘操作来使用手机的,经常使用的功能有:拨打或接听电话(主要是以语音的方式)、接发短信、定闹钟、拍照片或者摄像。同时,他们也接触一些新功能。他们比较喜欢通过手机定制天气预报,还喜欢用手机下载歌曲、炒股票、查询方位、订阅手机报。他们对手机的定义主要是:人际沟通的工具、生活信息的助手和休闲娱乐的工具;他们现在也开始将手机定义为电子商务媒介、新闻媒介、咨询工具。他们对手机的新功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接受并使用的前提条件是操作简单和资费合理

8、。 (3) 电视机利用出现新情况 传统电视与新型电视(IPTV、数字电视)的普及率相差不大。然而电视机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主要还是承担了传统的角色,即收看传统电视节目的功能;即使有老年人使用 IPTV或数字电视也依然如此。不过,也有逾三成的老年人开始接受电视机的新功能,这主要是点播、收听广播5(43,5)、收看付费频道节目;此外,通过电视查询信息和使用便民付费开始逐渐为一些老年人接受,体现出电视机不再只是休闲娱乐的媒介,也能充当起生活服务的媒介。在新型电视(IPTV、数字电视)的使用中,老年人对操作方式、内容和收视效果的总体评价比较良好。但对内容和收视效果的满意度尚不及操作方式的满意度,可见对内容

9、和收视效果的提升还有待努力。 (4) 媒体融合使用行为出现 目前老年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中,出现了与传统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的融合使用行为;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与报纸的融合使用行为;电视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与广播的融合使用行为。 (5) 媒介功能新定义实现内涵扩展 一些传统媒体与普及率较大的新媒体,其功能定义的内涵已经在老年人的使用中出现了积极的扩展:如互联网的“知识媒介”定义,手机的“电子商务媒介” 、 “新闻媒介” 、 “咨询媒介”的定义,电视机的“生活媒介”定义。 2.新媒体在上海老年群体中的市场前景 (1) 新媒体在老年群体中存在扩散的客观空间 互联网和手机各有近五成、二成

10、的扩散空间 互联网和手机今后还会有进一步在老年人中 扩散的空间,其中互联网有近五成的扩散空间,手机有近二成的扩散空间。 目前大部分老年人经济状况良好,购买电脑、手机和使用互联网对6他们而言不存在太大的经济负担。导致老年人不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在发展建设中的一些盲点。譬如操作流程过于复杂、使用中无法回避老年人的一些先天生理障碍,因此简化操作流程、优化使用体验,在发展中加强人性化设计、提高针对性建设,是互联网和手机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市场的主要方法。另外,对于操作流程较为复杂的互联网而言,最好能有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办的上网操作课程。 互联网电视机有三到六成的扩散空间 兼具电视机功能和上网功

11、能的互联网电视机,在老年人中有近三成的扩散空间,如果操作简单和定价合理,会有另外三成的推广空间。 电子书和平板电脑有四成以上的扩散空间 对于近期市面上新出现的电子书和平板电脑,熟知一种的比熟知两种的人数更多。近四成老年人听说过平板电脑,对电子书的知晓比率约达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对电子书和平板电脑没有需求。大部分老年人对电子书和平板电脑不知晓、不熟悉,与电子书和平板电脑的推广宣传,功能是否已经令人满意具有关系。首先,有近四成老年人表示,他们今后会使用其中的一种来取代纸质阅读,这是令人鼓舞的信息。再有,他们表示更倾向于使用平板电脑,因为他们觉得平板电脑的功能更齐全。这也正好说明,电子书

12、与平板电脑的功能融合发展前景良好。从目前国际上电子书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反映来看,电子书与平板电脑将会融合,甚至还可能兼容手机通话功能。在无线网络健全畅通的环境下,期刊、报纸也普遍能上网阅读的时候,电子书或平板电脑更会受到中老年欢迎。 7(2) 新媒体在老年群体中存在扩散的主观需求 老年人愿意尝试新媒体 从互联网、手机的近九成、七成的极大普及程度,以及互联网电视机的六成推广空间、电子书和平板电脑的四成以上推广空间可知,老年人对于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较高。他们拥有好奇心,相信新事物具有优点和特色,愿意主动尝试,期待新事物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愿意使用多功能媒介和融合性媒介 媒介新定义的出现说明,媒

13、介的转型、功能的拓展和扩大能够得到老年人的理解、支持和肯定,老年人开始学习并愿意使用“一机多用”的媒介。 媒介融合使用行为的出现,说明老年人已经逐渐意识到,媒介之间具有互补性、交替性,一种媒介有时可以承担起其他媒介的功能和作用;老年人愿意学习并使用融合性媒介。 多功能媒介与融合性媒介的使用行为,预示着今后三网融合和三屏融合在老年人中的发展空间。 电子阅读成为可能 虽然调查显示,电子阅读有四成扩散空间,然而市场可能会更大;在老年人的新媒体使用行为中,目前已经出现了电子阅读的雏形:首先,“互联网的使用内容与功能”一题显示, “浏览新闻”成为人数比最高的使用内容,平均每 10个老年人中就有 8个浏览

14、新闻;“网络版报纸、杂志”位居第五,每 10个老年人中就有 4个使用;此外, “网络文学”也有较大的使用人数。其次, “手机功能使用情况”一题显示, “手机阅读”8和“订阅手机报”具有一定的使用比率。 这些互联网、手机的功能使用行为,其实已经显示了老年人中目前存在的电子阅读现状,同时也预示着电子阅读走入老年人生活的可能性。新媒体参与老年生活受青睐 目前,新媒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走进了老年人的生活,无论是互联网、手机,还是新型电视,在媒介角色与定义中,均出现了“生活媒介”的新内容;大部分老年人也已经感觉到了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未来,新媒体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不在,还将大大提升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参与度

15、,为老年人的生活带去安全、便捷和保障。 医疗保健类服务将使老年人更好地关注健康,紧急求助热线将使老年人不再孤立无援,家政服务与热线咨询将使居家生活更为便捷,家用设施安全自检与家庭安全监护系统,能给独居老人带来安全感,这些都将成为老年人欢迎的服务项目。健康、帮助、便捷、安全,将成为新媒体参与生活的主要方面。 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媒介服务也将成为晚年生活的理想状态,大部分老年人对于“老有所学”的生活状态抱有预期度。 (3) 老年群体对新媒体操作方式和内容提升的期待 新媒体要赢得老年人的使用和欢迎,操作的简单化、设计的人性化、使用的无障碍化、内容的针对性是四点重要方针。要尽可能使新媒体的操作走“一键

16、通”的快捷方式,避免可能的复杂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到老年人的先天生理障碍,例如肢体方面的、感官方面的,要9重点考虑老年人的视力问题,操作过程的显示界面要尽可能大并且清楚;在具体操作模式上,触摸屏的操作方式可能更受欢迎。 “内容依然是王道” 。新媒体在优化自身建设、拓展老年市场的同时,内容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互联网的使用,还是新型电视的使用,数据均显示二者提供的内容质量有待提升。要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建设,多了解一下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多制作一些老年人喜欢的节目、多开发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信息、多提供一些老年人所需要的资讯。 这样,才能更广泛地赢得老年群体的使用信任感和使用倾向性

17、。 总之,实证调查结论有力地说明,新媒体与“银发中国?上海”有缘。老年群体对新媒体应用有可观的需求,新媒体产业在老年群体市场开发方面,大有可为。 三、运用新媒体优化老年生活方式的策略考量 笔者建议,在上海率先建构“智能养老生活新媒体系统” ,具体如下:以老年人口所凸显的对医疗保健、人身安全、学习和交友四方面的需求,结合当前社会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实际,建构一个有实施可能和商用前景的新媒体服务系统。 该系统的基本创意是:充分利用数字电视或 IPTV平台以及手机、电子书移动终端,把智能养老医保系统、智能养老安保系统、智能养老学10习系统、智能养老交友系统等整合到数字电视或手机中,建立快速入口和一键式服

18、务,让数字视频发挥更大作用。 1.智能养老医保系统 (1) 智能家庭医生 加快开发针对老年群体应用的手机、电子书等随身移动终端,充分开发其能对老年人日常身体状况主要指标的监测功能,如血压、脉搏、体温、心跳等。与上海等地正在开展的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整合起来。如在日常的监测中发现老年人的某一生理特征出现问题,监测系统可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社区医疗保健中心或其特定亲友。社区医疗保健中心或其特定亲友可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2) 远程视频就诊 加快开发远程视频就诊系统。通过整合数字电视(IPTV)系统与医疗系统,实现远程挂号、远程医疗,医生专家可通过视频方式与之面对面沟通和诊疗,免去老年人在常规情况下去医院就诊的诸多不便,缓解老年人在健康和保健方面问题的困扰。 2.智能养老安保系统 通过整合建构户内视音频传感监测报警系统以及手机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当老年人在家中遇到紧急安全事项(如独居老人突然跌倒不能自理),或者老年人在外出时遇到人身安全问题和突发病况,或家中发生水电气异常紧急情况时,安保系统会自动启动,完成报警,方便家人和相关人员及时赶到、展开救援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