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132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在现代语境里,礼仪既体现于一种道德精神状态,更体现于一种行为举止。礼仪是道德的外显窗口,美德是循礼的最高指向。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11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总目标、分目标、实施途径、组织实施等提出了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这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次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纲要明确了礼仪教育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

2、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实践证明,要将这个基础性工程夯实扎牢,必须要解决三个基本的认知问题。 一、如何理解“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1对礼仪内涵的认知,有几个需要厘清的问题:一是中国传统礼仪向现代转型中其内涵的变化,二是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区别与融通,三是中小学礼仪的独特定位。 1.我们现在谈的礼仪,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继承与现代转型的结果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其传统礼仪的内涵是非常宽广的,一是2指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伦理

3、规范的总称;二是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三是指礼节仪式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中国传统之“礼”是道德、观念、制度、法律、人际关系、习俗、仪式等内容的混合体,是礼的集大成者。2我们现在谈的礼仪,已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传统礼仪,那么它的内涵界定到底在哪,还需要我们做更深层的思考。就目前而言,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明礼诚信” ,到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我国现代礼仪较多地被定位于道德的层面,社会公德中的那些最简单、最易于操作的部分,与礼仪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生活中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都可以称为礼仪。这里所说的“礼”的精神,更多偏重的是道德精神。也就是说,在

4、现代语境里,礼仪既体现于一种道德精神状态,更体现于一种行为举止。礼仪是道德的外显窗口,美德是循礼的最高指向。2.我们现在谈的礼仪,是中国文化与国际礼仪融通的结果 礼仪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礼仪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我们本民族特有的循礼方式和规则。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礼仪的国际性特征也在凸显。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礼仪借助国际交往平台形成国际礼仪通则,在言谈举止、服饰惯例、节日礼俗等方面对世界进行着广泛的渗透,这些规则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要走向世界,不可以无视国际礼规的存在。也因此,中国现代礼仪的内涵,必然不止是民族的,而且一定还是时代的和世界的。

5、 33.我们现在谈的中小学教育中的礼仪,既是国家宏观层面所倡导的礼仪,又是中小学微观层面独特视域里的礼仪 国家层面所倡导的礼仪,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培育起来的道德精神和礼仪规范,其内涵具有完整性、规范性、国际性的特点,是在个人领域、社交领域、公务领域、商务领域、服务领域、涉外领域、习俗领域等方面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的全覆盖式的礼仪,它贯穿于人的终身礼仪学习的全过程;而中小学礼仪教育中的礼仪,是中小学生成长阶段必须明白的礼仪,它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科学地、系统地、有层次地进行构架的微观层面的礼仪。由于我国礼仪教育

6、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目前对中小学礼仪的内涵界定尚不是很明晰,从而导致各校在推进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对礼仪的界定出现了许多问题,或外延扩大,或内涵缩小,教育的基本理念、运行模式差异很大,影响着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基本水准。 二、如何把握“礼仪教育” 这里谈的认知问题,不是常规意义上对礼仪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的认知,而是针对容易或正在产生误区的几个领域的认知问题。 1. 把握礼仪教育的着力点 礼仪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同时发力,能力与德性的平衡塑造。礼仪教育的着力点并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礼仪知识,形成外在的礼仪形式;而是能不能在这个形式中注入礼仪的品质,使学生形成律己敬人的道德情

7、感和秩序意识。因此,礼仪教育不能单纯4以知识的掌握作为着力点,而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为着力点。目前,由于对礼仪教育理解的偏失,使得教育过程过于注重礼仪技能的灌输,如怎?邮褂锰遄恕绾问褂镁从铩绾我潜碚?洁、如何遵守秩序等,而较少关注德性的实践,对如何理解礼仪的精神,使用礼仪来表达律己敬人的情感,做得很不够,从而使礼仪学习颇显浅薄,呈现重形式轻内涵的弊端。在一些学校,礼仪教育是华丽丽的来,静悄悄的走。如果我们的礼仪教育不能给人以身心合一的情感和对人的礼敬,就缺失了最本质的人文情怀,教育的平衡点就出现了偏差。 2.重视礼仪教育的难点 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教育资源的集聚和整合。

8、当前我国礼仪教育中有许多困难,其中几个突出的难点直接影响着礼仪教育的水平。一是礼仪规范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仍然是旧礼已去,新礼未成,一些礼规靠约定俗成,一些礼规是西方舶来,还有些是传统与现代的杂糅。我们至今没有国家层面制定的礼典 ,在中小学礼仪教育中,甚至连最简单的国旗礼、校服礼、成人礼都没有现成的范本;二是师资队伍缺乏来源渠道。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里,没有礼仪这个学科和专业,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师资培养计划,中小学系统化的礼仪课程开设缺乏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三是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材是实用礼仪知识的堆砌,无法从理论上厘清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个人礼

9、仪与公共礼仪的关系;一些教材是互相借鉴,缺少研究与创新,甚至出现知识点不规范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材体系是学校礼仪教育的基础,要解决这些难点问5题,需要政府层面、教育层面和全体公民的继续努力。 3.认识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独特点 中小学礼仪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礼仪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礼仪教育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首先,它是一种奠基性教育,社会公德中与礼仪有着密切关联的那些最简单、最易于操作部分的掌握,必须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解决,以此为我国公民文明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其次,它是一种习得式教育。需要反复学习、不断引导、贯穿始终,直至将知识沉淀为素质,将行为衍生为习惯,张口就来、伸手就有,举手投

10、足、彬彬有礼;再次,它是一种系统性教育,需要课堂教学、校内外活动、学校日常管理等方面集体发力,内容、形式、资源、机制共同支撑,直至学生礼遇环境、礼遇他人、礼遇社会的文明习惯整体形成。 三、如何科学构架中小学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尚处在探索阶段的一个新生领域,需要从中小学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等角度,厘清、界定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定义、功能、内容、特征和方法及其与相关领域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这就必须对当前国内中小学礼仪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更好地形成礼仪教育的共识,整合礼仪教育的内容,凝聚礼仪教育的力量,对礼仪教育进行科学的构架。 1.内容构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11、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提出“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6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 ”这是对我国礼?x 教育内容的新的宏观诠释。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国家重大仪式礼仪、民俗礼仪、网络礼仪的教育,培养学生仪容整洁

12、,服饰得体、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要科学地整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选出一些最普遍、最适用的礼仪规范形成中小学各个年级的礼仪教材体系。 2.环境构架 礼仪教育的环境具有广泛性特征,包括人伦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生活环境,是一个全民教育工程。礼仪几乎可以对所有的社会生活进行约束,所有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对它进行影响。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全面布置,健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公民礼仪教育,培养全社会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习惯,让中小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优美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国家整体之礼;家庭成员在

13、家庭生活中,要认真处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将礼仪体现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中小学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礼让中感受人伦之礼;中小学在整体教育活动中,要将“守礼”作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基本要求,使师生交往做到彬彬有礼,营造出律己敬人的育人环境,7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校园之礼。 3.方法构架 一是将礼仪校本课程与相关课程教学相结合。各校应尽可能地开设礼仪校本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并利用小学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 、高中的思想政治等相关课程渗透礼仪教育。二是将日常管理与学生自律相结合。要将礼仪规范写入日常管理的规则中,强调礼规的“刚性”约束力。比如对于国

14、旗、国徽、国歌的礼仪;各种重大庆典的礼仪;公共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和使用的礼仪等,应专门设计并自上而下地强制执行,使学生养成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律。三是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抓住重要节庆日和公益活动的机遇,利用各类场所及传媒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四是将学生实践与教师引领相结合。要鼓励学生将礼仪知识用于学习和生活实践;加强教师礼仪培训,发挥教师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创新礼仪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习惯,真正做到寓礼仪教育于整体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蒋?Z 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4. 2蒋?Z 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8. 【蒋?Z 萍,湖南女子学院副院长,教授】 8责任编辑?蛘?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