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一 一个受人拥戴的人,应当具有知人之明。他的威信并不仅仅表现为周围的人们或者他的部下多么欣赏他、感激他、奉承他、恭维他,而在于人们信任他、追随他、揣摩他、有求于他。人们自内心深处对他的期望和企求是最具实质性的、功利性的,也最有吸引力。口头上的吹捧,包括那些真心实意的感谢,实际是十分廉价的。神灵是信众的精神寄托,而受拥戴者则不仅是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的世俗依靠。 人与人之间并不都是相互利用、相互标榜的关系。真正的感情无疑是朋友们诚挚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感情上的相互沟通、信赖和吸引,社会交往活动就会索然无味,人和人的往来就只能是商品意义上的等价交换甚至可能是尔虞吾诈。现代社
2、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内容日益繁杂,商业化的交往方式也在渐渐渗入人们的感情生活。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用工作职权与他人做交易,显然违背职业道德,这是错误的,也是根本不可取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比为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谋利益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连续不断地使民众获得某种利益或者实惠,从而保持民众的向心力和依赖心。 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茫茫沙漠中长途旅行的人,当他干2渴至极的时候,翘首盼望着绿洲的出现。然而他在饮足溪水并灌满水瓶以后,立刻就会转身离去。在崇山峻岭攀登的运动员,他们的眼睛永远看着那些不可企及的山巅,一旦征服了某一
3、个山峰,就根本不会把它放在眼里而是踩在脚下。这里所举的几个例子想说明的问题是,不要一次性满足别人的所有要求。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尤其如此。 从世俗的眼光看,他人有事求于某人,这是讨好某人的根本原因。其愿望一旦获得满足,就不再对某人抱有什么希望和期待,也不会对他保持依赖心。于是,他丢弃了昔日灿烂可掬的笑容和毕恭毕敬的心理,对某人冷眼相对,视若路人,甚至恩将仇报。尽管此类人数不多,但对某人威信力的影响却很大。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于他人的需求不要一次性地完全予以满足,以使其不断地对某人保持企求心理。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都有不同要求。他们的有些要求,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
4、以实现;有些要求,可以通过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帮助变成现实。但是,如果在所有方面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甚至对未来的要求也提前得到满足的话,他就可能万事不求人,随之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 比如,在美国有终身教授制度。设置这种制度的初衷是给教授们提供一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使他们不再有失业的后顾之忧,也不受任何非学术的干扰,一心一意地从事科学研究。这种制度在实施的初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人成了终身教授以后,不思进取,既没有科学研究的成果问世,也不像以前那样认真地上课了。对学校的工作有抵触情绪,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校外,为个人赚3取外快。更有人对校长的要求根本不放在眼里,而学校却
5、对他奈何不得。现在,学校方面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进一步完善终身教授制度,使它真正起到推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作用。我赞同实行教授后管理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办法。对于晋升教授以后的人员,还应当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有一定的要求,至于这个要求怎么制订是另一个问题。对于水平不够又不思进取、不负责任的教授,也可以从低聘用或者解聘。 当然,维持人们的依赖心和凝聚力,不要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实际上是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挥潜能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这种做法不是引而不发,更不是使人误入歧途,要掌握一个度,做到适可而止。 二 一个受人拥戴的人也同时应当具有自知
6、之明,至少要明白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状态如何。一是趣味高雅。现代社会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琴棋书画,声色犬马,刺激着人的各种欲望。面对诸多诱惑的驱使,头脑清醒的人必须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雅之人,有着高尚的精神生活,有风度,有气质,言行举止不同凡响。 二是才智清纯。每个人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有些人每日里浑浑噩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些人目光短浅,沉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些人逍遥自在,不问世事,自4以为才智超众,而不愿与他人为伍,躲在自家的安乐窝,只是为了自己的某种兴趣爱好而忙碌。记得在司马迁史记里有这有样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个才智
7、清纯的人,他的志向高远,绝不会只是为了感官享受和个人私利而费心劳神。 三是意志坚毅。人的意志与他所处的环境,如他所受教育的程度、经济状况、人文氛围、家庭背景、学习或工作环境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意志坚毅的人,他有着钢铁一般的坚强意志,有着宁折不弯的顽强精神。在面临困难或危险的时刻,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头脑是清楚的。 四是判断准确。判断力是人的重要智能之一。这种能力来源于人们所受教育、人生阅历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等的训练。有时候,判断力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有自知之明的人往往能够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当然,判断力建立在对问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智慧、严密的
8、逻辑、准确的判断。 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人的趣味、才智、意志、判断力等各有不同,这里并不是要把人们都修养成同一个式样、同一种类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禀赋和长处,向着真、善、美的境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我完善不是自我约束,而是自我解放。人格完善者,应当是多样性的,各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相同之处。通过道德修养,人们可以做到严肃谨慎而不冷漠孤僻、活泼开朗而不轻佻放浪、稳重老练而不呆板木讷、热情洋溢而不轻狂肆意、与人为善而不随波逐流、刚毅果敢而不卤莽冲动、沉着冷静而不优柔寡断。在顺境时,靠良好道5德修养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逆境时,以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鼓励和鞭策自己。 自
9、知之明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追求。在反思自身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道德养成。如果每个人都具备了良好的人格,那么社会的管理就有了很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杰出人物所具备的道德与智慧对于人类历史的进程,具有不可否认的推动力。有时候这种推动力是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 总之,自知之明重在反思个人在品德、文化、理论、艺术,包括品德情操、学问技艺、举止仪表等多方面的陶冶、锻炼和养成。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逐渐接近于完美的道德境界。 三 人们经受各种等级和类型的教育,也经受各种困难和险境的磨难,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增长了各种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工作当中,无私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干,推动工作的进
10、展,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尤其在关键的时刻,人们经常会犯这样一种错误,就是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场合,不恰当地显示自己的聪明才干;或者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场合,不恰当地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这都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人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必须提醒人们注意几个问题。其一,对自己与生俱来的特征,尤其是优点和特长,可以小心谨慎地加6以掩饰,不要过于炫耀,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例如,修长的身材,佼好的相貌,明眸皓齿,良好的家庭背景等,可以用自身某些不足之处相抵消,使别人的心态大致平衡。这样做,对保护自己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并不是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 其二,在任
11、何时候,尤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要显得比别人尤其是不要显得比专业人土或者上司高明。既然是一个部门或全局的负责人,他就应当具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和能力。但并不是在任何问题的处理中,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尽管你可能知道处理此事的办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要显得自己有多么高明,以免引起专家或领导的不安。 其三,如果在关键时刻,不得不向某人或者上司提出忠告的话,就应当用一种非常委婉的语气和语义,使其明白,这样说只是在提醒那些他本来就知道,一时忘记了的策略和办法,而不是靠你的解释和指点才明白如何处理问题。当然,时机和场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指点自己的上司应该这样做,不应当那样做,以免使其感到难堪。 第四,就人类而言,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个人。假如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你取代上司的话,那么,将集体智慧集中在上司身上,以突出上司的智慧和才干,适时做好上司的幕僚和助手,特别在一些重大事宜决策之前和某些突发事件出现以后,就要选择最佳时机,把你的想法侧面委婉地告诉他,或者以启发、提醒的方式使他受到启迪。这样做不仅能够妥善解决面对的棘手问题,也不会引起上司对你的反感和猜忌,而且可以保持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和稳定的工作局面。 7(智慧书 ,西班牙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著,辜正坤主译,海南出版社 1998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