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东倒西歪”裕昌楼建于 1350 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在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 歪而不倒 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是游土楼必到的一处景点,站在观景台上,俯瞰下面,5 座土楼围拢在一起,4 个圆形土楼围着一个方楼,难怪被称作“四菜一汤” 。 从田螺坑往下 4 公里,就来到了裕昌楼,村头立的牌子上写着“最古老土楼” 。 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土楼,着实让人吃了一惊,这里没有一根柱子是垂直的,所有的木构件都东
2、倒西歪着,最大的倾角达到 15 度,似乎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 不过,700 年来,裕昌楼就是这样,有惊无险,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谁建造了这歪七扭八的土楼?如此“粗制滥造”的建筑为何能 700 年不倒呢? 2尽管裕昌楼名声在外,但是当地史书对土楼建造方法的记载上却寥寥无几。55 岁的楼主刘纯维一口普通话,介绍起这座楼来头头是道。 裕昌楼,始建于 1308 年,真可以算得上是土楼的“老祖宗” 。与它同时期的北京元大都城墙到现在已经被风化得所剩无几,而裕昌楼却东倒西歪地保留了下来,而且至今还有人居住,难怪被人称为福建土楼之母。 为什么从二楼往上,整个楼体竟然没有一根柱子是垂直的呢? “
3、我们这栋楼像半成品,我们是真正的土楼” ,刘纯维说。 700 年前,土楼的建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传说在 1308 年,5 个家族合伙修建裕昌楼,工匠的伙食由每家轮流负责。然而轮到其中一家做饭时,居然在饭菜上偷工减料。于是工匠师傅心生不满,故意量错了梁柱的尺寸,使得二楼以上歪七扭八。为此,5 家一起找工匠理论,而工匠却推托说:是地基没打好,才出了问题 这个流传了 700 年的故事,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是据考察,造成裕昌楼东倒西歪的直接原因在于当年工匠对墙基尺寸计算失误。因为墙体本身是梯形的,越往上墙体越窄,所以木构件的尺寸也应该相应修改,而工匠们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从第二层往上的木构件尺寸出现了偏
4、差,每一层都往一个固定方向倾斜。但聪明的先人巧妙地避免了楼的坍塌,尽管二楼以上每根柱子都是倾斜的,但是最顶部和最底部的柱子都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重心并没有偏移。就好像杂技演员把歪歪扭扭的椅子垒得再高,它的重心肯定还是在一条线上的。堪称土楼建造上的奇迹。 3数字电视村 随时好像要倒下的裕昌楼不但没有倒下,后来又经历过大地震,屋斜墙裂,倾斜达 15 度,却墙斜屋不倒,至今依然如故。走在楼梯上,游客通常会很小心自己的步履,惟恐楼身倒下,但当地人却如履平川,洒踏走过,毫不在意。 东倒西歪的裕昌楼 700 年不倒,究其根源主要功劳还要归功于这厚厚的夯土墙。就像打一把宝剑一样,要千锤百炼才能使其锋利,垒墙
5、亦然。它的承重靠的是墙,实际上,木头柱子受力很小,支撑的只是楼板的重力而已。 当年,工匠们夯实墙体所耗费的时间,现代人再也没有了耐心,也因此,如今,这样墙体制作已经绝迹。 福建地区每年降雨充沛,裕昌楼历经 700 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外墙遍体斑驳龟裂,但是高达 18 米的墙体并没有明显的变形。 现在,裕昌楼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是几百年前,土楼内的居民也从来不用去楼外打水,每个土楼内都有水井,裕昌楼所在地势西高东低,西边居住的 20 多户,每家厨房内都有一口水井,水深约 1 米,井水清澈甘甜,可直接饮用。一个土楼里有如此多的水井,这在整个福建土楼中是较为罕见的。 整体倾斜破旧,裕昌楼看起来却是元气沛然。南靖是中国的数字电视县,土楼所在的小山村,能接收到 100 多个频道,住在东倒西歪的土楼里,一点也不影响当地人了解世界。 4因为土楼“申遗” ,裕昌楼的名气越来越大, “东倒西歪”反而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色。今年大年初三,裕昌楼一天的参观人数攀升到了 1000多人。人们赶到这里,就像看比萨斜塔一样,就是想看一看 700 多岁的裕昌楼究竟是怎么个东倒西歪法。 看过裕昌楼后,来自比萨斜塔故乡意大利的一位专家评价说,不要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座老土楼 700 年防火防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