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五大趋势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年之后。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五大重要趋势:即美国消费率有所下降导致世界市场容量缩小;许多国家金融服务业缩水,更加重视制造业等实业;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兴市场”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大;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 美国经济消费率下降 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美国经济的消费率会有所下降,这将导致世界消费结构调整和世界贸易的巨大调整。尽管现在的消费率下降幅度有危机时期过度调整的因素,但由于“去杠杆化” ,金融泡沫破裂,西方的储蓄倾向会有所提高。这意味
2、着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及时提高消费占 GDP 的比重,将决定我国经济是否可以持续增长。 回归实体经济 危机爆发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意识到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金融泡沫破裂,金融服务2业缩水,表明金融服务业不能脱离实业的发展。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中国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注意金融与实业的关系,继续发展金融服务业,但更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而不是轻视制造业。 新兴市场将成主体 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势
3、头强劲: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要达到 8,印度要达到 9,拉美国家会有 5左右的增长。因此,在“后危机时代” , “新兴市场”在国际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现在“新兴市场”本身已占世界经济的 40以上,危机过后新兴市场经济体总体将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超过一半。新兴经济体将更重视相互的市场,需要更紧密的合作,化解贸易摩擦。中国和中国企业能不能抓住机遇,更好地利用新兴市场,将成为另一个重大挑战。 低碳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危机加剧了人们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欲望,由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引发的低碳经济热,低碳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体来说,环保和低碳会给每个行业和企业都带来改变,企业现
4、在就要适应这种趋势。目3前,美国、日本将能源投资与低碳经济建设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而以此为新起点,西方国家将长期把低碳经济作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并在国际政治上推动其他国家加入这个市场。能否抓住机遇,能否分享这个新的增长点,对中国和中国企业将是一大挑战。 今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预计将逐步开始落地成为各项具体的政策或产品标准,从而启动低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普及可能会率先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智能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将有更多的城市加入电网升级的行列中来,而作为智能电网终端的应用和设备,如:智能电表,也将开始小范围试点。2、工业技术改造持续进行。在重点行业重点设备改造深化的同时
5、,一般企业也将推广通过对各项生产和管理系统实施统筹设计的低碳整合方案。3、绿色建筑开始推广。建筑标准中将更明确的包含节能目标,而新型绿色建筑也将成为建筑开发商的新卖点。4、以社区为单位的循环环保系统(集中太阳能系统,社区能源、水循环系统,社区废物处理系统)有望试点运行。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 换个角度来看,危机其实也是转机。中国企业将以此次危机为转折点,更多地走向国际化。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企业就已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一批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力图成为国际化的企业。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世界经济秩序和竞争格局的改变,全球经济力量此4消彼长。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 30 年后需要“走出去”:另一方面,这次危机创造了调整机遇,产生了并购的机会。中国的金融实力相对提高,购买能力也大幅提高,出现了“走出去”的良好机遇。新的市场空间的出现,相对便宜的资产价格,对资源的需求,使中国企业面临新的国际化机会,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变为跨国公司。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在“走出去”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认真学习地缘政治、相关国家的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吸取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在海外拓展市场的经验教训,努力将国际化的成本及可能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可以预见,在 2010 年,新一波中国企业国际化热潮又将兴起,更多中国企业将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