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死兩相安 末期與臨終關懷的關鍵課題,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兼學術副校長慧開法師編講,楔子 問題意識,尚書洪範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 此即五福臨門之出處,考終命即是善終,可見古人論人生福祉,兼顧生死,饒有深意。然而,如何能夠善終?時至今日, 善終不但仍舊是個大哉問,而且愈來愈困難,為什麼?孰以致之?,當我們不得不面對年邁親人的生死情境時,究竟能夠為臨終的親人做些甚麼?應該做些甚麼?以及不該做些甚麼?當醫療團隊不得不面對末期病人的生死情境時,究竟能夠做些甚麼?應該做些甚麼?以及不該做些甚麼?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應如何共同面對生命的終極課題與終極關懷?生命與死亡的終極超克與安
2、頓,已經遠遠超過現代醫療科技的極限,屬於心靈的層次。,我們絕對肯定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與其療癒功能,以及醫護人員對社會大眾的貢獻。然而,無論醫療科技如何的進步,生命終究必須面對死亡。所以我們也必須深刻地反思現代醫療科技的極限,在面對死亡的必然時,醫療科技與醫療團隊究竟可以扮演甚麼樣的角色?讓我們不但享有生命的品質,也擁有死亡的品質,讓我們不但能保持生命的尊嚴,也能維護死亡的尊嚴。,壹、了解生命的自然機制面對死亡的省思 從Steve Jobs談起,2005年,賈伯斯(Apple CEO Steve Jobs)應邀到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演講,他特別談到了死亡。,賈伯斯說道:No one wants t
3、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Steve Jobs的話觸及到生死問題的核心,也很認真地面對死亡,
4、但是不夠徹底。他只說到:死亡很可能是生命唯一最好的發明。我認為他說得不夠徹底。但是接著他又說:死亡是生命的交替動力與改變機制。這句話我倒認為他說得極好。其實,不只是死亡而已,更廣義地說:生、老、病、死都是生命最好的發明,也都是生命的改變機制。,Steve Jobs說:即使那些想去天堂的人也不想死了才去天堂。這是絕大多數人的誤解,以為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後,才能去天堂,其實不是。如果將來我有機會遇到Steve Jobs,我會跟他說:“Steve! You dont have to die to go to heaven, you can live to get there.” (你不須要死掉以後才去
5、天堂,你可以活著就往生到天堂。),生命本來就是一種連續函數,生與死本來就是緊密相連的,但是我們的錯誤認知與觀念把它們割裂了,只要再轉一個念頭,就可以重新接上。生命的方程式,如果放在只有一生一世的的封閉思維架構中,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此題無解。但是如果放在十方三世宇宙生命觀的宏觀開放思維架構中,則不但有解,而且帶來無限的希望。,11,11,在理性上,我們都很清楚地認知:生、老、病、死一方面是生命的改變機制,一方面同時也是生命的自然旋律與週期,就如同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時運行一般。然而,當我們不得不面對生命的極限境況,連醫療科技也都束手無策時,絕大多數現代人(不論是家屬或者醫師)的反應是,不斷地對抗
6、病魔和死神,一昧地延長病人有限的肉體生命現象,而一再地進行急救,直到耗盡病人的精神及體力為止。,12,12,就是因為上述這種錯誤的認知與作為,現代人絕大多數都死得很辛苦,甚至於死得很淒慘,距離善終的理想是很遙遠的。因此,我極力地主張:如果已經確定親人已經面臨肉體生命的極限,應該開導及鼓勵他千萬不要浪費僅有的精神及體力在對抗病魔和死神上面,而要保留精神及體力好好地活著準備往生,不管時間長短,實實在在地活出自我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然後安然往生到個人信仰上或者心目中的歸宿。,13,面對生死大事的思想建設 從數理觀點看生命及生死問題,從數學的集合(set)或定義域(domain)概念來看,在自然數系中無
7、解的算式,在整數系中有解;在整數系中無解的算式,在有理數系中可有解;在有理數系中無解的算式,在實數系中可有解;在實數系中無解的算式,在複數系中可有解;在複數系中無解的算式,在向量空間中可有解。在低階的數系或定義域較小的集合中,看似無解的算式或問題,放在高階的數系或定義域較大的集合中即有可能迎刃而解。當一個算式或問題看似無解,往往並非問題本身無解,而是所給的定義域太小。,向量空間,複數系,實數系,有理數系,整數系,自然數系,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度空間無解的問題,放到二度空間來思考就可能不成問題;二度空間無解的問題,放到三度空間來思考即可能迎刃而解;三度空間無解的問題,就可能需要放到四度空間(三
8、度空間加上時間)去解決。人生的問題甚至生死的問題也是一樣,在低階的思維層次看似無解的難題,提升到高階的思維層次,或者擴大視野來看,就不再是無解的難題,而很可能迎刃而解。,17,有關輪迴轉世的學術性研究報告,18,19,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經神病學系教授伊安史帝文生 (Ian Stevenson, 19182007) 用嚴謹的科學態度研究輪迴轉世。他在世界各地從事兒童自發性的前世記憶研究,直到他過世之前,累計的案例達三千件。他運用嚴謹的科學方法來檢驗所有蒐集到的資料,很多西方人基於理性與科學的信念,開始認真而嚴肅地看待輪迴的課題,甚至接受它的真實性。史帝文生對於兒童自發性前世記憶的科學研究,基本上採
9、取歷史學者、檢察官與律師的研究方法,有一套嚴謹的驗證程序:發現對象、獲取資料、立案質疑、當面取證、追蹤觀察、寫出報導。,20,透過嚴謹的研究方法與步驟, 1966年他出版了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二十案例示輪迴一書,引起了西方學術界的震驚與熱烈的討論,可說是當今世界研究輪迴轉世此一領域中最具學術價值和權威性的參考文獻 。書中的二十個輪迴轉世案例,是史帝文生於1961至1965年間,廣從印度、斯里蘭卡、巴西、美國的阿拉斯加東南部的印地安部落與黎巴嫩等地所蒐集、整理和驗證過的案例的一部份。由於這本書中的案例,都是經過作者與研究團隊實地考察,
10、並經由一連串嚴謹的驗證程序以排除造假及誤謬的部份,因此引起歐美科學界的重視 。,21,根據史帝文生的研究,如果有兒童在年幼時自發性的說出自己前世的訊息,譬如:自己前世的名字、居住的村落、前世親人狀況、前世自己死亡時的情形等,史帝文生的研究團隊在得知消息後,會趁該兒童及見證人記憶猶新的時候趕赴個案所在。史帝文生抵達現場後,一開始會先盡可能否定這個小孩子的前世記憶,他運用法界辦案的查訪與驗證方法,分別約談孩子、家人、親戚和村民,嚴密檢驗他們說詞的正確性,再相互比對,找出箇中矛盾之處,以排除不確實的內容。而且他堅持只訪談親耳聽到訊息的人士,而不接受第二手的資訊 。,22,在這些案例中,儘管兒童的年齡
11、大都在六歲以下,但他們卻能清楚地描述自稱前世居住過的村鎮,包括具體的情境以及發生在十幾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事情的細節。有些前世記憶中的村鎮距離個案現在居住地遠達百公里之外,很多兒童甚至可以說出這一生不曾學過的其他種族語言。這些細節都由史帝文生的研究小組詳細地查證核實。由於這樣的研究方法必須耗費經年累月的時間與大量的人力資源才能完成,因此很難普及。然而,史帝文生從理性及科學的角度,開闢了一座橋樑跨越了理性認知與生命輪迴之間的鴻溝,對現代生死學的理論建構有著莫大貢獻,可以作為三世生命觀的有力旁證 。,從系統觀點看生死輪迴的歷程,生命的流轉及其過程 生死輪迴,四有次第循環,無始無終:1. 生有:出生
12、,眾生一期生命的開始。 2. 本有:從出生至死亡之間,眾生一期之 生命。3. 死有:臨終及轉(往)生,眾生一期生命 的結束。4. 中有:又稱中陰,死生之間的過渡 階段。,24,無明行,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識名色,觸 六入,受愛取,轉大人,轉老人,有,生,老死,貳、色身長壽的迷思 老病的困境 是遠比死亡還要可怕的夢魘!,26,只要你活得夠老,總有一天等到你!,27,雪上加霜 老年癡呆與失智!只要你夠老,總有一天等到你!,28,29,32,傅偉勳教授的父親以九十一高齡逝世就是一個實例 (以下直接引述自1993年傅教授的話):“約在三十多年前,他在台北患上半身不遂之後,由於我的四哥一家十分
13、忙碌,無法自早至晚在家看護照顧,祇好送他到一家特殊醫院安頓下來。不到一個月,家父開始大吵大鬧,說死也要死在家裡。無已,四哥把他接回。但是有一天四哥夫婦因要事不得不在外好多小時,家父就在這時不慎從床上跌到地板上,不得動彈,直至四哥夫婦回家才被發現。經過這次痛苦經驗與教訓,家父也同意,搬回特殊醫院,專由醫院護士照顧,四哥則每週總去一兩次陪他談天解悶。以後二十年左右就如此在醫院一小房間,直至逝世為止。”,33,老宋卧床多年,他把所有生活用品都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34,74歲的趙老太太在彌留之際只能靠吸氧和輸液換來片刻的安寧小睡一會兒。,35,“我們結婚的時候她才20歲” 正月初二84歲的儲老來老
14、年公寓看望自己患腦萎縮症的妻子。,36,所以如果您希望善終瀟灑走一回,37,千萬不要拖過人生的賞味期,38,千萬不要變成生命的延畢生,39,千萬要保留精神與體力作為往生之用,40,參、有情臨命終時的身心狀態,或問:人死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答曰:其實不一定,死亡的經驗也可以是很輕鬆愉悅的,情況因人而異。分析:痛苦是因對生死的無明與對我、法的執著而起,而痛苦的程度則與個人對色身及俗世的執著程度成正比。痛苦又可分為兩個層次:(1)肉體上的:病痛以及四大分離。 (2)精神上的:孤單、恐懼、有被遺棄的感覺、不知何去何從。,瑜伽師地論云: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
15、終時極重苦逼迫於身。由此可知,我們臨終時的善、惡心念決定了我們的死亡品質與死亡尊嚴。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這一段描述還透露了一項重要的訊息,即是死亡並非一定就是苦惱、恐怖的,也可以是很安樂、愉悅的經驗,可以釐清與化解一般人面對死亡的恐懼與成見,有許多關於瀕死經驗的記載可以作為旁證。,43,為什麼絕大多數現代人都死得很痛苦?,客觀而論,現代人與古代人相比,的確絕大多數都死得很痛苦,甚至於死得很淒慘。主要原因如下:一、現代人對於生命及死亡有錯誤的認知,恐懼及排斥自然死亡的來臨,因而沒有善終(自然死)的心理準備。二、大幅地拖過人生的賞味期,變成生命的延畢生,錯過可以瀟灑自然死的寶
16、貴時機。三、罹患重大或慢性疾病,或者惡疾纏身。四、現代醫療科技的過度干預,嚴重地阻礙及破壞善終(自然死)的客觀情境。,45,其實我們都可以死得自然而不痛苦,46,肉體生命自然死亡的歷程,一個人不論有否罹患疾病,終究要面對一期生命的落幕肉體的自然死亡,就像落葉歸根、瓜熟蒂落一樣,會經歷一段自然凋謝的歷程。肉體的自然死亡,就有如電腦作業系統關機一樣,先從周邊的一些小程式及附屬程式開始逐一關閉,最後才關閉主程式。如果在電腦關機過程中,有不當的指令強行介入,阻礙關機,則會導致不當關機,甚至於當機,嚴重影響下次再順利重新開機,甚至於無法開機等等。,同理,理想的善終肉體的自然死亡,會先從身體周邊的一些生理
17、系統開始逐一關閉,先是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等,將養分與精力集中保留到大腦。然後是神經系統關閉,最後才是大腦關閉。這就是為什麼臨終的病人會產生臨終脫水現象,這是生命的自然機制,這時候他既不需要進食,也根本就不該進食。如此在不受任何醫療措施干擾的情況下,他才有機會保持意識清楚,而且正念現前,輕鬆愉快地往生。,如果在這時後還強行為他插管、灌食等等,就等於是強力地阻止他的肉體自然關機,結果會造成臨終水腫現象,不但不可能順利地往生,而且會死得很辛苦,甚至於死得非常悽慘。我自己的母親在往生之前,醫師不斷地要求為她插鼻胃管,我們兄弟嚴詞拒絕。由於我的堅持,捍衛了母親的死亡尊嚴,維護了她的死亡品質。最後,母親
18、在兒孫的陪伴及佛號聲中,意識清晰地含笑捨報往生,這是我畢生最大的安慰。,50,肆、現代醫療行為的矛盾與困境,現代醫療處理死亡事件與情境的機械化與非人性化,死亡原本就是自然生命週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幸的是,現代醫療卻將死亡一律當成疾病來處理,而一昧地施以不斷的救治來對抗。現代人不但無法面對自然的死亡,也無法在心態上自然地面對死亡。因此,現代人很難自然地尊嚴死,理想的壽終正寢有其現實的困難。,在從前:當疾病已臻末期,而且藥石罔效的時候,醫師只能跟家屬一齊陪伴臨終病人往生。自從1960年代以來,很多醫療急救術,例如:心肺復甦術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簡稱
19、 “CPR”)等等的發明問世,反而讓醫師對臨終病人施予很多相當痛苦的急救措施 (包括:CPR、插管、電擊等等),嚴重地阻礙及破壞末期病人的善終權利與機會。,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CPR心肺復甦術高級救命術,傳統死亡的步驟:呼吸停止心跳終止瞳孔放大1960年代出現心肺復甦術(CPR),而且逐漸流行。CPR:對臨終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例如:葉克膜ECMO)。,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醫院裡現行臨終處置的SOP,1. 急救、插管、接呼吸器 (Endo+Ventilator)2. 送加護病房 (ICU) 繼
20、續急救3. 以機器與管線維持生命跡象4. 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5. 轉太平間 (Mortuary),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55,【插管篇】, 平面廣告,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施行CPR的後果,CPR可能救回:突然心臟病發作、受電擊、溺水、嚴重外傷、可逆性呼吸衰竭的病人。CPR無法救回:慢性而且逐漸衰竭的末期病人,只有延長病人的痛苦與折磨,最後終歸一死。CPR的過程:對於年老的病人,多半會壓斷肋骨、敲斷牙齒、引起大量出血,增加末期病人的痛苦。,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我們一定要不計任何代價地對抗生命本有的旋律與節奏嗎?我們一定要不計末期病人痛苦的代價而奮戰急救到底嗎?我們一定要以心肺復甦術 (
21、CPR) 為病人送終嗎?對於末期病人,CPR其實是無效的醫療。CPR只是更增加及延長末期病人的痛苦,卻救不回病人的生命。,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醫師的現身說法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唐高駿,我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自認熟悉所有急救技能,天下沒有(心肺復甦術CPR簡稱)不回的病人,每一次急救,感受到病人肋骨在我進行心臟按摩時折斷,空氣中充滿了因多次電擊的烤肉香氣,最後看到監視器上病人的心跳回穩,滿意地出去抽根菸,紓解興奮緊張的情緒,偶爾有的病患真的醒來而且出院,然而大部分病患在使用維生設備後幾天就過世,有些成為植物人永遠沒有醒來。,60,伍、安寧緩和醫療的認知與善終的準備,世界衛生組織
22、 (WHO) 對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的定義,對沒有治癒希望的病患所進行的積極而全面性的照顧(Holistic care);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狀、解決心理的、社會的、及靈性的問題是最重要的。照顧的目標,是為了儘可能提昇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達到最好的程度。這樣的原則其實不限於對末期病人;在疾病診斷之初、治療開始時,就可以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緩和療護的期許,肯定生命的價值,而且將死亡視為一個自然的歷程。不刻意加速、也不延緩死亡的到來,此時生活的品質遠比生命的長短來得重要。有效控制疼痛以及身體上的其他症狀。對病患的心理及靈性層面提供整體的照顧。提供來自周遭的支持系
23、統,支持病患積極地活著直到辭世。這個支持系統也協助家屬在親人患病期間以及喪親之後的心理反應都能有所調適。,什麼病人需要安寧及緩和療護?,所謂沒有治癒希望的病患,除了癌症末期病患以外,也包括愛滋病患、運動元神經病變 (Motor Neuron Disease 或稱漸凍人)、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肝硬化等等疾病病人,以及許多先天性代謝異常的病童等。這些疾病的特點,都是病況緩慢但不斷惡化、症狀越來越多,令醫療人員與病人窮於應付。,守護病患的非常權利,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不是放棄,而是拒絕) (D.N.R., Do-Not-Resuscitate)。不接受無謂的治療。讓病人盡量免於疼痛。讓病人如
24、同正常人般地受到尊重。讓病人能決定自己的事。讓病人經驗生命中最後而且是最重要的成長階段。,DNR:拒絕心肺復甦術,DNR: Do no resuscitation/Do not resuscitate/拒絕心肺復甦術拒絕臨終急救拒絕無效且增加痛苦的臨終急救術我們有權要求DNR嗎?我們有權要求安詳往生嗎?安詳往生是很多宗教所主張與期待的。安詳往生是重要的人權。,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66,陸、捍衛自我與親人的死亡品質與尊嚴,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抉意願書,末期病人:指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至死亡已可避免者。安緩和醫:指為減輕或
25、免除末期病人之生、心及性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照護,以增進其生活品質。維生醫:指用以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無治癒效果,而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措施。,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抉意願書,施心肺甦術:指對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為。施維生醫:指末期病人施用以維持生命徵象及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措施。,健保IC卡的註記,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抉意願書,邀請兩位見證人:最好是自己的配偶及子女。將意願書正本郵寄給台灣安寧照顧協會(25160 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45號)(www.tho.or
26、g.tw),副本請自行保管。協會將彙整後送中央健康保險署登錄於健保IC卡 (並將意願書掃描存檔),健保IC卡的註記,健保IC卡內加入接受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意願書(醫院應在病歷明顯呈現) (2011年醫院評鑑要求)。病人緊急送到醫院急診室時,醫師如認定已無CPR的意義,可據此尊重病人意願,予以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協助病人安詳往生。,家屬急救與否的省思大孝與大愛,沒有做CPR就讓末期疾病的親人死亡,就是不孝、不愛嗎?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末期病人的痛苦,一昧地搶救到底,而是親切的陪伴末期親人,協助他/她坦然接受疾病與死亡,減少他/她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她放下萬緣,安詳往生!減少病
27、人的痛苦,維護病人的尊嚴。,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醫師急救與否的省思-人生終需一死,沒有做CPR急救就讓末期病人死亡,是醫療的失敗嗎?人生終究必有一死,絕症末期病人的死亡,是大自然的生命機制,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真正的失敗。-陳榮基醫界應積極推廣臨終DNR的觀念慈濟醫學 2006;18:155-7.,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一位臨終病人的呼聲,Dear doctor, I know you mean well. But, God is beckoning to me, why do you make me delayed?醫師啊!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上帝已經在向我
28、招手了,你為何還要拖延我的旅程呢?,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75,到了年老多病、體弱氣衰時,若欲善終,千萬要避免心肺復甦術、插管等等。,加護病房的實相:在一堆機器的背後,您看到了什麽?生命一定要用機器來延續嗎?,陳榮基教授/蓮花基金會,及早成立個人的往生後援會及往生互助會,如果只是簽署了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還是不夠的,這只能應付行政制度與法規所需,因為徒法不足以自行,古有明訓,一紙文書不足以保障個人的死亡尊嚴,還要得到家人的認同與護持。一定要有家人願意出面捍衛病人的死亡尊嚴,病人的安寧意願才能獲得實質的保障。鼓勵大家要設法成立個人的往生後援會及往生互助會,以確保您的善終與往生權益。,79
29、,柒、如願往生 如何及早預作準備具體超越及克服死亡恐懼與束縛的心法祕笈,80,即早規劃個人生命的永續經營與往生的準備,81,(一)思想建設與心理建設:及早培養及建立十方三世的宇宙觀與積極、正向、健康的生死觀,廣泛地探索且深入地了解宇宙時空之廣大浩瀚,並深刻體會生命境界無限開展與提升之可能,以超越克服面對自我色身老朽衰敗乃至死亡的無謂恐懼。 具備十方三世的宏觀思想,是真正能夠生死自在的基本素養。,82,(二)預作規劃及安排個人的生死大事:預立遺囑事先做好個人身後事之規劃,安排家務,預作財產如何處分之規劃,付囑後事,交代心願,期無後顧之憂。 預作財產如何處分之規劃,也不一定是要分給子女,也可以捐作
30、慈善,並非立即將個人財產立即分出去,而是事先作好完善的規劃,等到個人往生之後,再依法執行。,83,(三)即早確立個人生命的永續經營理念及來世生命的規劃,依照個人平日的宗教信仰或獨特心願,可以有不同的理想與方向,例如: (1)發願往生佛國淨土: 彌陀淨土、藥師淨土、兜率淨土等 (2)祈求上升天界: 凌虛天界、基督天國、真主天堂等 (3)乘願再來: 迴入娑婆世界行菩薩道,84,(四)大家要確實認清我們的色身(肉體)本來就有其相應的使用年限(賞味期),終有衰老報廢的一天,因此一定要避免拖到身體機能衰敗,病魔纏身,乃至多重器官衰竭,切記要及早準備,見好就收! 要想真正能夠見好就收,瀟灑走一回,就必須要
31、無疾而終身無病苦,心無罣礙,無有遺憾怨懟。千萬不要拖到有疾而終甚至惡疾而終,到時往生就有困難。,85,(五)當個人的世壽即將圓滿前,要能從容且歡喜地迎接往生時辰的到來:透過平日的精進修持與願力,能夠預知時至,從容準備。 切記!千萬一定要保留精神與體力,以確保正念現前,身心康寧,無有恐怖,身無病苦,心無罣礙,無有遺憾怨懟。 往生有如星際之旅,而且佛、菩薩會來接引,一定要有精神和體力,才能夠和佛、菩薩相應,才能夠上得了蓮台。,86,(六)問:如何才能夠往生佛國淨土?答:必須要信、願、行資糧具足。信者,堅信佛言不虛,深信法門殊勝,自信己力可及;願者,深心發願,求生淨土;行者,歡喜信受,依教奉行。 淨
32、土三要信、願、行可以普及應用到各個宗教,譬如基督徒,也能適用:信者,堅信基督之言不虛,深信福音殊勝,自信己力可及;願者,深心發願,求升基督天國;行者,歡喜信受,依教奉行。,87,(七)當個人的世緣將盡時,要能心懷感恩,萬緣放下,以告別今生,邁向來生。當時辰已至,能所作皆辦,臨命終時,正念現前,無有恐懼,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感應道交,佛弟子蒙佛接引,基督徒則蒙主恩召,捨報往生, 瀟灑走一回 。 家人也要以歡喜心、感恩心、祝福心、回向心送別往生的親人,讓往生者能夠了無牽掛地跟隨佛、菩薩(或耶穌基督)邁向未來的生命旅程。,88,88,捌、臨終關懷與往生助念的親身經驗,90,90,開媽媽從住
33、院到往生日程紀錄(2012.9/5 11/24) 09/05(三) 媽媽上吐下瀉,好像是吃了鄰居的粽子,小弟送媽媽到雙和醫院,直接住院。09/08(六) 一早出院。09/21(五) 晚上78點左右,小弟送媽媽到雙和醫院,因為媽媽在9/21凌晨跌倒。09/23(日) 下午4點多約小弟一起到二弟家裡,一同商討媽媽的後續照顧問題。,91,91,10/13(六) 一早打電話給小弟,媽媽從床上跌到地板上,經觀察情況未起色,下午2點二弟和小弟送新店耕莘醫院。10/17(三) 轉單人房 E棟13樓23床,三弟夫婦回台灣,到醫院陪伴媽媽。10/19(五) 晚上轉台大安寧病房北棟A6-18床。11/04(日)
34、三弟夫婦回美國。11/08(四) 晚上接媽媽回家。11/14(三) 晚上9點始媽媽喘的很厲害。,92,92,11/23(五) 下午在佛光大學佛教學院上課,晚上在台北普門寺演講,結束後吳醫師送我回中和,吳醫師順便探望媽媽。11/24(六) 早上約二弟、弟妹、小弟、覺勤法師、學生王別玄、許啟哲,詳細且具體地討論媽媽的後事處理。11時,停止媽媽的點滴。吳醫師帶一位恩主公醫院的腦神經科醫師來探望媽媽。中午賈淑麗科長來探望媽媽,為媽媽誦地藏經,預測媽媽的時間進入倒數816小時。11/24晚上8:20,媽媽含笑安祥捨報往生。,媽媽往生前的身體狀況,96,96,11/24(六) 晚上8:20,隨即開始為媽媽
35、助念佛號。11/25(日) 繼續唸佛,傍晚6時起,二位弟妹為媽媽淨身、更衣(著居士服)、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畢業校友陳姿吟老師為媽媽化妝,同時佛號不斷。7時總回向,瞻仰媽媽的遺容,接著移靈往台北市第一殯儀館,進行入斂的佛事。11/29(四) 下午從一殯移靈到二殯,進爐火化,定和尚、龍和尚、慧立法師主法。火化後,媽媽骨灰接回家中安靈。,97,97,12/22(六) 上午10時在台北道場追思法會,下午1時移靈桃園寶塔寺奉安。事後回想,還好在11/24上午,我們家人能及時聚會,很詳盡且具體地討論了媽媽的後續關懷及後事處理事宜,並且達成了共識,讓媽媽的後事處理非常順暢圓滿。媽媽生平樸實低調,從不打扮,
36、不喜歡攀緣,但是熱心公益,由街坊推舉擔任鄰長十多年,服務有口皆碑,我們兄弟決定秉持媽媽的一貫作風來處理後事:,98,98,不發訃聞、不收奠儀、不看日子、不辦公祭,而以追思會的方式來懷念媽媽。因為不選日子,所以媽媽的遺體不進冰櫃,直接入殮,然後火化。另外,我要與大家分享的經驗是,為親人的生平以及最後的時光,用心留下珍貴的紀錄,事後會多一分追思與懷念,少一分追悔與遺憾。在追思會上,我代表我們四兄弟及所有家人為媽媽作了一幅輓聯,以表達心中的感恩及孝思:,102,102,玖、往生事蹟舉隅(1)李濟華老居士的往生事蹟(2)百歲牧師的往生事蹟,103,103,臺北蓮友念佛團的創辦人李濟華老居士,往生的那一
37、天(1966/2/25),他跟太太坐三輪車到念佛團參加共修會。念佛團共修跟打佛七一樣,一支香念完後止靜,就講一段開示。開示平常都不超過半小時,由老居士們輪流講。李老居士在車上就跟太太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你一個人會不會感到寂寞?他太太並不知道他當天就要往生,於是很慷慨地回答:往生是好事啊!你能往生,就不必管我了。太太同意了。,104,104,那天原來是輪到魏老居士講開示,李老居士跟魏老居士說:我們兩人換一換,今天我先來講。他老人家上臺講了一個半小時,非常懇切地勸勉大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講完之後,向大家告辭,說要回家了。老居士已經八十多歲高齡,講了一個半鐘頭,大家都以為他講累了,要回家
38、休息。沒想到,他下了臺後,在客廳的沙發上一坐,往生了。他是回西方極樂世界的老家。,105,105,惠蓮師姐轉述:2013年八月份,連絡美國東岸諸佛友有關慧開法師到美東巡迴演講事宜,談到生死自在的問題。住在賓州的海萍師姐說:她的外公在百歲生日前,覺得活夠了,就跟家人說,他要走了,過完百歲生日後,隔天就往生了。海萍師姐是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她自己說一直無法接受基督的教義,直到學了佛之後,才了解到每人的因緣不同,信仰自然就會不一樣。,106,106,她的外公在大陸浙江省的一個小鎮上當牧師,文革時代也吃了不少苦頭。聽她的二舅說,外公要過百歲生日前就想要往生,家人勸他說,等妹妹(海萍師姐的媽媽)從美國回
39、來祝賀後再走不遲。外公同意了,老人家果然生死自在,過完百歲生日後,隔天就走了。這是末學唯一聽過基督教牧師能預知時日,瀟灑走一回的個案。慧開按語:預知時至與往生並不是佛教徒的專利,任何宗教徒都可以作得到。,107,107,慧開評曰:這就是我所極力推廣的見好就收,瀟灑走一回。大家切記:真正的往生佛國淨土,是在我們活著的時候,就瀟灑地去了,而非等到死了以後才去的。所以絕對不能讓自己拖到病得奄奄一息,甚至於多重器官衰竭,身上插滿了管子,到了那時候就去不了佛國淨土啦!而是業力牽引,隨波逐流,六道輪迴去啦!切記!切記!,108,108,108,凡夫:貪生怕死 (生死流轉) 自尋煩惱 醉生夢死羅漢:厭離生死 (不受後有) 斷除煩惱 了生脫死菩薩:無畏生死 (生死一如) 慈悲大願 出生入死,生死的超克與境界,109,109,109,109,結語,活得充實而精采,老得成熟而睿智;病得深思而豁達,走得瀟灑而無憾。,110,110,110,110,真誠擁抱生命,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永續經營來生。,112,112,112,112,慧開法師電子信箱hk84000mail.nhu.edu.tw台灣生死輔導學會秘書陳小姐,113,113,113,113, 敬祝大家 福慧雙修生死自在 謝謝聽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