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伊拉克战争报道初评CCTV 这次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一改平日慢吞温火的形象,在反应的速度、报道的广度以及对新闻信息的深加工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诸多不足也不容忽视。 1.反应迅速及时,而且给予高度重视 当日 10 点 35 分美国开始攻打伊拉克后不久,CCTV 及时做出反应1 套节目开始直播战争进程和各方反映,一直持续到下午 3 点半,连一向雷打不动的“新闻 30 分”也被取消,为直播让路。直播结束后,CCTV1 仍在每小时一次的整点新闻中继续报道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最新进展,报道的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几天前结束的“两会”报道。前所未有地采用直播形式来报道伊拉克战争,与 CCTV 新闻观念的调
2、整以及充分的前期策划是分不开的;尽管这场战争的突发性不太明显,但强大的记者阵容和先进的技术装置使 CCTV 应对国际事件的报道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重大国际事件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CCTV 的反应迅速与本次战争中我国所处的国际关系、政治立场的单纯很有关系,不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 2.对深度报道的挖掘 2资深专家的评说以及翔实的背景资料的运用,深化了报道层次,使观众对战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树立起媒体的权威性。但要处理好求快和求深的关系,当事件有进一步的变动时,观众最渴望的是最新的资讯,而在战争没有进一步进展的时候,深度的报道和评论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其价值。 3
3、.从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式灵活地进行报道,体现了新闻的广度 在这次报道中,CCTV 的几个频道和频道内的新闻节目各有分工,协同作战。其中,CCTV1 是直播报道,以演播室为主,采用电话、双视窗、背景、专家连线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CCTV4“关注伊拉克战事特别报道”侧重于时效新闻和新闻评论。从 3 月 20 日上午 8 点开始,打通各时段的节目,以特别节目构建了全天直播的主线,其他所有的当值节目变成了特别节目的各个点,比如“海峡两岸”节目同样说的是伊拉克战争,不同的是话题已经随着栏目的转变自然地转移到战争对两岸的影响,两岸对战争的态度立场的区别等等。CCTV9 英语频道也及时跟进,进行了快速详
4、实的报道。 但是,CCTV 在资源整合上还不是无可挑剔,有些频道和新闻栏目在配合上做的就不很到位。如西部频道新闻夜话 “萨达姆的地下迷宫”专题,没有和其他频道的报道和评论形成呼应,还有些频道根本就没有3对战争报道及时做出自己的反应,这也暴露了 CCTV 对目前的 12 个频道在整体把握上还不尽如人意。 除了配合上尚需加强以外,CCTV 的信息搜集虽然比较全面,但有板脸孔、端架子之嫌,而香港凤凰卫视的节目却更具平视性。央视除了使用西方媒体一些电视画面和通讯社资讯外,更多的是来自新华社记者报道。他们发布的新闻多半是来自官方或某些机构的公开的言论,相对比较严谨,多具总结性,缺少新闻细节。凤凰卫视由于
5、派驻了多路一线记者,其直播当中除了关注战局进展外,更多地提供了生动的现场细节;而上海电视台也进行了一些细节、内幕的披露。在新闻源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除了独特的报道、评论的角度之外,细节也是构成媒体个性的关键内容。 4.人文情感的注入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CCTV 在这次报道中选择了主动参与竞争,这是对的。但是也要注意战争报道毕竟不同于好莱坞大片,权威媒体要注意自己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应该思考如何报道战争新闻?如何影响人们的心态?如何在激起观众的关注度、参与度的同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5.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平衡 据 CCTV 一位编导说,这次报道的方针是公正、客观。虽然中国外交4部批评美国绕开联合国对
6、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但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这次战争进程时,尽量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基本上没有对美国使用批评字眼。而客观性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当客观性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时,如何平衡它与倾向性的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总结思考。6.节目的包装 从包装上看,CCTV1 有比较完备的前期准备,制作较为精美的片花并对整个报道进行了命名。而 CCTV4 则只有简单的片花并以“新闻”命名。直播应该是最能给人以现场感和冲击力的报道方式,但是仅靠直播节目的标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现场气氛的表现和营造。CCTV 在镜头的及时切换、游动字幕以及动态模拟画面的配合上与凤凰卫视等商业电视台还有不小的差距。应该在既有的权威信息来源和强大编辑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商业化的手段进行包装,强化节目的收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