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下雨的日子倍受重视的部门 “我们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受关注。 ”马关县年轻的气象局局长黄一珊说。 他现在每天都要向相关农业部门和林业部门以及州气象部门汇报县属各乡镇的天气观测数据,而且是 24 小时不间断,“我们这里全部人员一共 9 个人,从去年 12 月以来,熬夜加班已经是经常的事了。 ”观测到可能有突发性的恶劣天气,他们要及时向上级气象部门汇报,研究确认;遇到森林火险等级高的天气,他们还要发布预警信息。 “现在这里太旱了,一个小火苗就能引起整片森林大火。 ”黄一珊说。他的话不是危言耸听。就在 4月 12 日的夜里,马关县附近的山林发生了火灾。 事实上,相对于州一级的气象部门来说,县气象站的
2、作用更像是一个观测站,“我们的气象观测设备的配备非常先进,但是在人员的配备上还是有差距,我们这里拥有专业预报资格的人很少。 ”黄一珊说。他们只是进行简单的气象数据汇总,而不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判定。 虽如此,人们还是给予他们信任和重视,“以前在街上遇到熟人,见面只是打招呼,现在就会主动走过来问问近来天气情况,何时会下雨。 ”黄一珊说。 马关气象局在旱灾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人工降雨。这里通常2采用发射火箭弹的方式,比起飞机和高炮作业方式,火箭弹更适合低空。县气象局原只有一部实施人工降雨的作业车,由于旱情的严重,州里又新给配了一辆车,更多的火箭弹、炮架,以及相应的资金,这让黄一珊很高兴。不过,
3、州里同时要求每个县的人工降雨点作业点要增加到 3 至 4 个,同时扩大人工增雨的范围,这让黄一珊很为难。毕竟他们只有两部车,那么只能要求他的同事们追着云跑,“其实,这么做很容易出危险,因为这里山路弯多而且都是急拐弯,路又陡、窄。 ” 除了危险还有辛苦,“我们的同事,都是要提前十几个小时在增雨点守候。因为天气变化无常,空等是经常的事,而有的时候还要连续等待。 ”黄一珊说。为了增雨作业的顺利进行,每辆车按标准要配备 3 个人,对于人员明显不足的县气象局来说也是个难题。 旱灾中的新工作 毕业后就职于西畴县工商局的李季现在的新工作是山格拉村的管水员。他负责登记到山格拉村水源点运水车辆的状况。从 4 月
4、 7 日上任以来,李季已经登记了 50 多页纸,每张纸上都会标有水源点、拉水车的车牌号,水将被运往哪里,取水总量等等。 “每天会有十五六辆运水车过来,每车来,我都会填两张表,一张给运水司机,一张我存底。两张表,将来都交给县政府,经核对后,政府才会把运水的补贴发给运水司机。 ” 从 4 月开始,为了保障运送给村民的饮用水质量并对水源进行实时监3控,管水员的工作应运而生。 “我现在吃住都在村民家,政府会给那户村民每天 20 元的补贴。 ”李季说,为了节省用水,他已经好久没有洗澡了,衣服一星期洗一次。因为山格拉村离县城很远,路也不好走,他没回过家。 “我估计我会在这里坚守到五月底吧,说实话,我也不太
5、清楚。吃饭、喝水都还没太大问题,唯一不适应的是老乡们每顿饭都会热情地劝酒,不喝还不高兴。 ” 调水员张榜喜比李季早进驻山格拉村,3 月份以前,他还是镇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山格拉村是一个水源点,好不容易找到一处有水的地方,大家都很珍惜。村里人能允许外面的车进村拉水,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我的任务就是当村口的水窑没有水时,负责启动电泵从村里的水井抽水输送到那边。 ”张榜喜所指的村口水窑的水是专供运水车送往外村的。 其实,张榜喜原本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协调本村与外村水事纠纷,“我来了后,没有什么纠纷,这里的水一直都够喝,村里人对外村人来拉水也没什么意见。 ” 40 岁的文山县倮可母村村
6、民张国华也获得了一份新工作运水员,他原来是一个屠户。以前每周三、周日都会拉肉去集市上卖,但是他觉得收入并不稳定。3 月,当他看到县上征招运水员,硬性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运输车,2009 年买车的他于是报了名。 “后来才知道,还要经过村里的村民投票后才能最后确定运水员资格。 ”张国华说。 由于政府的运水车辆、人员有限,于是调动了民间力量,但为了确保运水员能在长距离的运水过程中保护所有村民的利益,政府要求村民们要4对该村运水员进行公示。 好在张国华平时在村里人缘好,很快他就得到了运水员的工作。他按政府要求在自己的运货车上焊了一个能装 1 万公斤水的铁皮箱。 “我负责向两个村运水,一个是较近的多依树村,
7、距水源点只有 4 公里,另外一个是我们村,距水源点 15 公里,两村村民加起来有三四百人,谁家没水就会给我打电话,我的任务是确保每户每天 20 公斤水。 ”张国华说。 村里会给他一份送水清单,每送一家,那家人就会在清单上按手印以示签收。 “政府给我的补贴是按周发放的,每周我会把运水清单上交,他们核查完就会给我钱。除掉油钱我一天大概能挣到 100 元。 ”张国华说。 张国华现在是村中最受欢迎的人,“送完水,他们都要拉我去家里吃饭。 ”张国华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铁厂:缺水的小镇 有 5204 人的铁厂小镇是位文山州东南部的麻栗坡县铁厂乡政府所在地,它是文山州最早出现供水困难的集镇之一,从去年
8、11 月下旬开始限入缺水的状态,这令一直认为有自来水管网作保障的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时间各种关于“旱灾” 、 “水荒”的小道消息盛行。 曾经在铁厂乡当了 5 年“一把手”的刘建祥说:“其实,铁厂镇很早以前一直缺水,家家都备有接雨水的储水工具,直到 90 年代中后期,自来水接进各家各户后,缺水的概念从此根除,储水的工具也渐渐消失。 ” 5直接导致铁厂缺水的原因是一直供水的太和水库干涸。太和水库修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那一时期是新中国治理江河洪水、兴修水利的高潮,中央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一直到 70 年代。从此,不仅洪水泛滥的历史基本结束,而且变水害为水利,基本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
9、,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然而近三十年来国家在水利方面的投资却维持在低位。 修于 60 年代的太和水库早就渗漏严重,但因往年上游水源从未枯竭,水库的渗漏也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从干旱以来,我们这里已经有134 个水源点(包括水库)枯竭。太和不仅库体、水闸渗漏,再加上输水管道的渗漏,临近库区的人也都从水库里引水灌溉,造成库容大幅减少。 ”2003 年起担任麻栗坡县水务局局长的刘建祥说。 为了保障小镇饮水,最开始采用的是供水车供水,但对于 5000 多人的小镇来说,面对今年的百年大旱,恐怕还要有长期应对措施。政府现在的做法是从附近一个叫“龙潭”山泉口取水,安装了一个大型抽水机,并架设
10、输电线路,然后又修建一口 200 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了 2000 多米的管道将水引入太和水库,再通过原有管线送往铁厂小镇。 “仅这一项,投资额高达 2000 万元。在我们这样的喀斯特山地,修一点水利工程都是高成本的投入。 ”刘建祥说。 小镇上的学校和医院都是优先供水单位。居民用水采取的是分片限水,每片居民区每天集中供水两小时,每人限量 25 公斤。对于耗水大户如宾馆、餐馆等则实行购水制,大约每 1000 公斤水需花费 50 元。 “我们必需实行严格限水,龙潭水源点在刚供水时,还能达到每天供水 30 万公斤,26月份时就降到 20 万公斤,3 月份时又少了一半。水量下降得惊人,我们还得为未来寻
11、找更多的水源点。 ”麻栗坡县水务局局长刘建祥忧心忡忡地说。国际井 “老能看到有越南人到这口井来背水,天天早晨都过来。 ”67 岁的苗族村寨大火焰村村民王得金说,他估计每天差不多能有 100 人左右。 位于麻栗坡县的大火焰村处于中国与越南接壤的边境线上。王得金所说的水井其实是一口能容纳 4 万公斤水的水窑,在山上的公路边,距离中越边境界碑直线距离大约 500 米,被当地人称之为“国际井” 。 “往年来挑水的人没有这么多,零星的几个,估计那边也是旱得不行了。 ”王得金说,“我们这还有另外一个水井,听村里人讲那里也有百十来个越南人常去挑水。 ” 干旱其实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是常事,“天上无雨,地上无水”
12、,就是村民们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描述。每年这个地方都会有三四个月缺水,但是今年却出奇的长。 “我现在差不多一周挑一回水吧,到那个国际井里。 ”王得金说。 王得金家里也有一口新砌的小水窑,里面还有大半窑水,此窑总容量约为 1.5 万公斤。按照他的计算,他们家三口人、两头牛、四头猪,如果一直不下雨,这一窑水能坚持一个月。 其实,以前,这边村民遇到干旱都会去越南挑水吃。 “越南那边有一条7小溪,他们投资修了一口井。无水时,没有办法,我们就到那边去挑水。过境时,他们自建了一个小关卡,每人每次 1.5 元人民币。如果我们有亲戚在越南那边的村寨中,则相对好一点,可以不收钱。如果对面没有亲戚,又没钱,只好半夜过
13、去挑水。 ” 直到 2002 年,国家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有了资金支持的县政府下决心利用这一机遇解决村民吃水难题,在所有需要挑水吃的地方,每 3-5口人投资 2000-3000 元建一个 40 立方米(相当于 4 万公斤)的水窑,用于在下雨天收集雨水,留待干旱时使用。 “当时也是国家投一部分钱,个人掏一部分钱,一口气修了有 282 口水窑。 ”村长王仁兴说。 不过,相对于 600 户村民的火焰村来说,还有一多半家庭要挑水吃。2009 年,村长王仁兴决定向上级政府请命再给村民多修水窑。 “哪里都缺水,资金又那么有限,轮到我们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王仁兴说,他一方面鼓动村民先主动修水窑,另一方面,他先后两次去县里的水务局申请帮助,“最后我把县水务局领导带到村里时,当他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动手修水窑了,就同意给我们拨款了。 ” 这次他们又修了 60 口水窑。 “一口水窑现在已经要 5000 元才能修下来,人工费、砂石费这几年都在涨。 ”王仁兴说。 不过,也正是有个这 342 口水窑,大旱之年,村里人还依然能平静而从容地生活。 “现在除了吃菜困难一些,别的都还好。青菜从今年春节后就吃不上了,以前吃的都是自家地里种的,现在什么也长不出来,街上卖的菜从几角钱都涨到二三元钱了,太贵了!”67 岁的村民王得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