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摘要:在看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创新工业的重要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在创新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工业设计的支撑空间。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整个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支撑,而设计的内涵决定了工业设计正是最有力的直接支撑杆之一。21 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首先要从重视教育开始。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的转型期,理解工业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差异性,把握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正是缩短与国外差距的最好时机。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新经济;旧经济;工业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20
2、05 年 5 月 25 日21 世纪经济报道在北京组办了一次“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主题圆桌论坛,论坛嘉宾围绕“中国创造”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次辩论最终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但却挑明了有关“中国创造死结”的核心矛盾。那么,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呢?嘉宾们各述己见,归纳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失工业文明。外国经济学家把中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形成的“中国制造”称之为“中国的工业革命” 。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在开放经济以来,直接地被“中国制造”所牵动。现代工业文明自 18 世纪英国工业2革命以后,就一直推动世界工业的进程,这种文明主要是指工业文化和工业思潮在现代工业发展
3、中,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创造力,并且与每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相兼容。欧洲的文艺复兴对欧洲后来的工业思潮,尤其是设计、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推动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国的企业实际上也应该坚持把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质的色彩,融合到工业产品和企业品牌的创建中,而不是一味地“制造” 。但是中国目前还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工业文明。专家们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更不能够拔苗助长,而“打开中国创造的死结,缩短制造时期的学习过程”是与会专家们的共识。 二是受约束的经济导向。在专家们看来, “中国创造”的原动力不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导向”问题。早期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角的是国有企业,大批国有企
4、业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机制改革之中,既没有创造的能动力也没有创造的机制。随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跨国公司,这是中国开放经济的结果,跨国公司竞争一方面迫使中国企业放弃创造而忙于“接单”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巨大投入使中国企业的创造力受到打击。而民营企业为了生存需要竞争而去参与创造,但是它们长期以来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角。基础创造是需要资本支持的,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撑,每个企业都不敢轻易冒险去尝试创新。这使得“创造资本”非常匮乏,这也抑制了中国创造。 三是乏力的技术商业。要想实现中国创造,首先要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技术,而对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的保护是中国最迫切的问题。“中国创造”需要中国企业必
5、须逐渐在核心技术的商业化方面有所突破,3这将决定中国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中国应该推崇“创意工业”的力量,去“设计一切”并“创造一切” ,即那些根植于个人的创意、技巧和才能的产业。也许有的公司似乎并没有生产什么实在的产品,但不要忽略它们咨询顾问公司提供的仅是演示和报告,媒体提供的仅是转瞬即逝的信息,娱乐公司提供的仅是快乐但正如我们隐约意识到的,这些产业生产着对整个经济、社会和人群越来越重要的东西,即无形资产在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 “中国创造”不仅意味着核心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型的转变。戴尔公司其成功并不在于核心技术的领先,而是因为它创造了“电子商务直销”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型,即一种原
6、创性的经济模式。IBM 公司从工业性商业模型到服务性商业模型的转变,也让其获得了足够的声誉和利润。索尼创造了独特的把娱乐业和消费电子制造业融合到网络平台上去经营的商业模式,这种创新使索尼从日本电子公司的大衰退中挣脱出来,重塑了公司的竞争优势。(注:根据曹建伟在设计在线 2005 年 5 月 30 日发布的中国创造缺失什么一文的综合摘要内容。) 从上述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创新工业的重要,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创新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工业设计在其间的支撑空间。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整个国家方方面面的支撑,而工业设计内涵决定了工业设计正是最有
7、力的直接支撑杆之一,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所说:“21 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成为明日的落伍者”(注:参见王立群、尚吉刚、王政向“设计主导”过渡:因4为设计,所以出色一文,赛迪网,2004 年 9 月 7 日。)。要高度重视,就首先要从教育开始。虽然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晚于国外 40 年才开始起步,但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的转型期,正是我们缩短与国外差距的最好时刻。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距离 100 年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机械发明来带动的,当时不能登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列车的亚洲及非洲国家,都成为了欧美经济强国的殖民地。如今,在全球正在进行以高科技为国际经济竞争基
8、础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如果不能搭上这一次产业革命的列车,未来经济上还是会成为国际经济强国的殖民地。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的认知可以有先有后,这种先后丝毫不能改变那些代表新兴生产力的新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它却可以决定某些国家、某些民族兴衰强盛的步伐。 ”(注:参见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 ,百家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 页。) 1.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要搭上新时代的列车,就需要了解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什么是“信息社会”?什么是“新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
9、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5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注:参见信息社会?中国科技网。)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样一个经济趋势,信息化在其中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地位的提高。最先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商业周刊, “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当代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
10、的一次经济调整;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物质基础,而新经济是科技进步的经济重组功能的表现和结果;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且必须由蕴含在产品与服务中的创新思想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准”(注:参见陈志云著新经济的性格 ,百家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4 页。)。据联合国秘书处 2000 年公布的资料显示,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个“富国现象” 。55 个信息技术领先国家投入信息技术产业的资金占全球信息技术投资的 99%,20 多个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占全球信息技术市场份额的 90%以上,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继续处在“信息贫困”之中和“数玛鸿沟”的另一边,
11、特别是 49 个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几乎与信息经济无关,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而且目前富国与穷国因特网用户数量的悬殊比国民收入的悬殊还要严重。全球收入最高国家的 1/5 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86%和因特网用户的 93%,而收入最低的 1/5 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1%和因特网用户的?0.2%。(注:参见张伯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一文, 关于当代世界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年版。) 6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时代的“旧经济”革命,就必须进入信息时代的“新经济”革命,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同步”的时代。因此,作为与经济具有密切关系的工业设计而言,必须研究工业时代的“旧
12、经济”与信息时代的“新经济”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使工业设计事业能够在一个适当的思路上发展,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经济特征方面来说, “旧经济”是非常稳定的,是国内的、等级的、行政的,而“新经济”却是是动态的,是全球性的,是网状的;从产业方面来说, “旧经济”是大规模生产,是机械化,是孤军奋战;而“新经济”是灵活生产,是数字化,是合作与联盟。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说, “旧经济”是和工作相关,是一个技能或一个学位;而“新经济”是广博的技能和跨专业训练,是终生学习。(注:分析来源:陈志云新经济的性格 ,百家出版社,2001 年版。) 在这个时代中,缺乏创新和效率就将面临着倒闭和
13、萎缩,这是一种动态的市场。我们的设计教育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院校教育模式一向是温和的、按部就班的,大锅饭的体制极易造就一批不思进取的师资,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强化我们的师资队伍,保持师资能力的不断进步。学生也是这样,没有选择权,没有“跳跃权” ,完成四年的学习,一个班的学生学的都是同样的知识结构,一届一届的学生也都是同样的知识结构,学校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和检查学生。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个性、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构造来选择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知识和创造性的转化知识的权利。这样的教学是稳定的,但实践证明并不利于7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经济时代的工业设计教育应该是学生具有
14、对知识的“组合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个性、知识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构造来构成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学生也具有对学校、教师和课程的选择权。这是一种动态的状况,促使我们的教育机构要永远地去努力。 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我们正处于世界经济的一次长期转变的边缘,由局限在封闭的国内经济的本土工业转变为全球所有对手都参与的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系统”(注:参见陈志云著新经济的性格解读美国的经济创新 ,百家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1 页。)。这种竞争的态势,我们已经从周边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比如讲南京现在就非常“尴尬” ,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一直是江苏省的老大。但是,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
15、天,苏、锡、常在经济上正在脱离南京的辐射,积极向上海靠拢。上海正在以自己为中心,框入南京等南部 8 个城市和浙江北部 6 个城市,构建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切斯特五大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领头城市。上海都市圈已经打破了省级行政区划,并已经在苏锡常地区开始了一体化的行动并正在把苏锡常地区资源、要素、市场吸引到上海去;同时,上海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正在往江苏转移,很多跨国公司把总部设在上海,却把制造基地设在江苏,南京在经济上越来越失去对镇江以东的辐射,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竞争局面。我们的设计教
16、育也面临着这样的竞争。现在外国银行已经进入中国,外国的工业设计公司已经进8入中国,外国的学校也在跃跃欲试。这样的竞争态势,使得我们的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着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人才,我们虽然大量招生仍然可能丢掉就业市场。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引起企业组织的革命性变化,在一些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优“、 “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博大”的竞争新格局。面对这样的形势,工业设计教育更要培养创新能力极强的设计快手。个性化、多样化的工业设计能力必将代替大批量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设计能力,工业设计师的创新能力被极大的强化了,这为我们工业设计教育提出
17、了新的课题。现在我们的很多学生很愿意作“电脑快手”而不在“头脑快手”上下工夫。电脑是人脑的延伸, “新经济”时代固然要掌握电脑技术,但作为工业设计师,不但要比谁能创新、还要比谁创新的最快。创新能力和获取市场的速度,已经成为竞争优势的更重要的决定因素。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进行瞬间的全球沟通, “以快吃慢” ,这使我们对工业设计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993 年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迅速改变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在随着改变。工业设计教育从模式到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开展资源共享的网络联合,你们学校的好教师聘为我们学校的兼
18、职教授,在网上对我们的学生实施教学,这将对工业设计教育的组织管理、教学、师资梯队建设都会带来重大影响。在信息时代,学校之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传统的学校都将要经历学校文化的变革,一切有9用的经验都要吸取。 “新经济”中创新与价值越来越多地来自于网络,在协作和联盟中培育社会资本,它同实物资本、人才资本对于创新和成长一样重要,协作所带来的创新一定会成为我们向信息时代设计教育转型的重要因素。也许有一天,虚拟学校将加入到工业设计教育的行列中来,教授们在不同的城市以电子方式连接起来,它能发挥整体的优势,在每个环节上达到最优化,以创造一个“一切都最优等”的组合工业设计教育机构。 现在研究
19、生来源非设计专业背景的考生增多,有人感觉十分费解,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与工业时代建立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的组织形式不同, “新经济”时代构筑于产品和服务的灵活生产,竞争优势越来越产生于用户化、设计质量标准以及客户服务。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博的技能和跨专业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为我们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中谁都希望使自己的劳动能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要想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就需要具有相关的能力。工业设计要在社会上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学校就需要就要帮助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搭建知识平台,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这个能力。以产品设计为例,一个企业
20、要推出新产品,在造型设计、生产化设计以及生产和进入市场之前还必须有以下工作环节:产品概念策划、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年度预算、市场策划、技术设计等。企业这些工作都做完了,再请我们工业设计师搞一搞产品的造型设计,工业设计这个时候才导入,所以企业始终认为你就是个美工。我们现行的工业设计教育主要在向学10生传授一般性的设计思维、一般性设计方法、造形设计的能力和表现技术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没有使学生的能力进入到企业的核心层面,所以企业可以离开你。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将新产品研发、市场策划、产品策略、宣传推广以及产品设计融合起来,使学生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进入社会以后才有可能进入企业的核心层面。这个
21、时候设计师的作用就强化了,企业离不开你了,工业设计师的地位才显得更为重要。设计的价值提升了,设计的利润就可以达到最大化。因此,我们学设计的人要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进入市场的能力系统。信息时代需要综合知识能力强的工业设计师,我们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构建两个能力系统: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意能力系统和具有完成创意的工作能力系统。创新实际上就是一种“越界” ,我们期望学生跨出单一的学科概念,在多学科综合中组合出自己新的能力来。 现在谁都知道,不上大学是不行了,但大多数人只满足与一个学位或一个技能,这在“新经济”时代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扫盲、扫盲,国家一直在扫盲,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又不断的大量涌现“现代文盲” 。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不断地涌现,我们有时候确实感到我们自己再不努力学习,将会被淘汰。 “根据情报学家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每隔 4 年有 75%的知识被更新” 。(注:参见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73 页。)比如讲手机,第一代模拟手机在我国使用没几年即被淘汰了;2G 手机才普及,3G 手机在我国还没有正式开通,4G 手机的基础技术已经通过了验收。这样的淘汰速度,对于搞创新设计的人怎能对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