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思篇.网络快餐文化的罪与罚目前,网络日渐成为重要传媒,甚至成为主导传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被专家学者重视,他们将网民称为 N 世代。 所谓 N 世代,就是“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与前辈相比,N 世代对工作、娱乐、学习,抱有“自成一家”的态度。网络的进展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给,其实这跟因特网本身的特性有关,什么特性呢?简单地说,网络把世间的人、事、物距离都拉近了。网络让各项生活信息的取得,变得更迅速,更丰富,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具时效性。美中不足的是,快餐文化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流行趋势,也就是另类的网络文化。 不管在中国还是国外,人们都会听到许多年纪较大的人抱怨:N 世
2、代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伦理。他们指责年轻员工缺乏礼貌,又不守时。有些雇主抱怨,N 世代对于升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韦恩?霍奇华特曾对 400 名商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在入职 5 年内有所成就,而且不想从基层慢慢往上升。对此,许多中老年员工显然有相同的感觉: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怎么会有那种想法?他们以为自己有权得到我花了 20 年才能得到的东西。 N 世代的逻辑常是跳跃式的,永远都可以有“超级链接”的模式,“贾君鹏事件” 、 “全民偷菜” 、 “犀利哥的传说” 、 “凤姐”与“芙蓉姐姐”大红大紫等等,无不是快餐文化挟裹着娱乐泡沫,呈现出庸俗化与
3、无聊化倾2向。另外,N 世代比其他群体更强调、沉迷于消费品的变换节奏。在各国的调查中,以“使用新型手机或手提电脑等新型科技产品是很炫的事”为题,结果属于 N 世代的群体中,高达 60%的人赞成这个说法,远高于整体受访群体。N 世代不断追寻新事物,在同类产品中要找款式更新、功能更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手机厂商的产品开发,会想出让手机也可以换机壳“变身”的创意。 为了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许许多多自称是网络生活趋势专家的人,不断发表一篇又一篇预测网络创业模式、数字化新产品开发及网络消费行为的文章。网络的快餐化和商业化,造成了网络内容质量参差,杂乱无章,不知道这会不会是人类探索精神急剧弱化的开始?还有
4、多少人会腾出时间来深刻反省网络对文学、艺术、历史、生活的种种不良影响?还有多少人愿意花 20 年或 30 年的时间写一本不朽的名著?或许,更应该问的问题是:还有多少 N 世代精英分子,愿意抛弃网络快餐,做一个真正的学问大家和未知领域的探索者? 打字速度异常快的网民,一般不是因为用功读书,而是因为用太多时间泡在网上跟人家聊天。对他们而言,网络快餐其实是“浅显的选择性思考” 。 人文内涵缺失,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只要上网就得面对网络的正反两面。如何让自己不迷失其中是每一个网民面对的重要课题。增强自己对资讯污染、信息超载,甚至信息焦虑的防疫力,或许是每一个网民必备的技能,也是对信息的一种正面反应。 因
5、此,爱迪生如果不发明电灯,世界会是怎样?我们现在很难想象或模3拟那种情况,但是,我们又怎么会知道,爱迪生没有发明电灯,其他人就不会发明比电灯更好的产品,让人类的生活更便利呢?推而广之,假如科学家没有发明网络,世界会是怎样?答案是:一点也不会改变。人类有了网络并非变得“万能”,但是网络有了人才会显得“万能” 。是让网络成为助你成才的良好媒介,还是让网络成为宣泄情绪的“快餐文化生产线”,真的只在于个人的选择! 人文篇?虚拟世界不能没有人文之魂 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坏小子 完全由自由意愿创建的虚拟空间,令所有人都能轻易地通过这个系统,完全依照自我设想,构建理想的“国度” 。但是,这条路途并不平坦,事实上
6、还隐藏着许多无法预测的凶险。因误用或滥用网络自由所引起的伦理问题,以及挟网络之便进行犯罪、反社会行为等事件,使这条路途充满崎岖与坎坷。 如何达到当初科学家依据理想蓝图所规划出来的境界,是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中心议题。 显而易见,应该为这个议题负全责的,不仅仅是少数的法律或科技专家,也是广大的网民的责任。网民在网络的所作所为,决定着网络世界的文明形态。 4当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时,很容易让人忽略人文的存在。如果失去了人文的内涵,科技不过是知识与技术的堆积,而无使用者深沉的反思。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持枪到银行抢劫的强盗罪大恶极,一旦被捕一定要判重刑,但是潜入银行计算机系统偷窃的黑客,只不过是“不知天
7、高地厚的聪明坏小子”,即使涉案金额再大,被逮到了也就是吃几年牢饭而已,刑期比前者“优惠”多了。而且,这种区别对待的判刑标准,全世界通用,各国政府和民众似乎格外宽容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坏小子。 仔细想想,科技代表知识,代表力量,但科技不能没有灵魂人文,与你我的生活全面对接的虚拟世界,更不能没有人文之魂。 因为,随着全球使用网络的人群急速增加,“网络公民”一词应运而生,在 21 世纪,你我都是“地球村”中的网络公民。若网络无“网德”,你我没有赋予网络人文的意义,带来的消极影响怎样想象都不会过份。 德国学者贝克(U.Beck)认为,人类生活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社会已经不再以“远离物质匮乏”为生活目的
8、,科技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随之也带来各式各样的风险,全球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年代。因此,伴随 21 世纪信息社会而来的相关问题,例如“人际关系疏离、网络黄色风暴、网络犯罪、网络赌博、文化冲突、恐怖活动,侵犯在线隐私权、网络著作权,资讯鸿沟扩大、信息超载及信息消化忧虑”等,皆不容忽视。因为,这些问题已逐渐深入、渗透在你我的生活之中。这些都是你我必须承担的风险,也是网络普及为你我带来的代价。在时间与空间的递变中,资讯科技如何恰如其分地扮演其角色,将取决于你我能否为虚拟世界5注入人文之魂。 趋势预测专家的警告 爆米花报告书作者费斯?波普康是美国著名的趋势预测专家,也是 IBM、HP、TOYAT
9、A、百事可乐等全球 500 强企业的“未来营销”顾问。在爆米花报告书中,波普康预测了十大趋势,第一大趋势是“茧居”(cocoons)每个人在家找到自己的天堂,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享有多元功能的空间,这是一种心理结合科技的渐进革命。 在日本,“茧居”者被称为“御宅族”,即中国的“宅男宅女” 。 按照科学家的原有设想,科技只是虚拟空间的“物质基础”,网络应是促进人的互动的工具。但因茧居族、SOHO 族(在家办公)、电子隐士的兴起,使得人际接触大大减少,而透过全球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反过来又进一步“虚拟”了人际关系,“数字个人” 、 “虚拟自我”也同时出现。 20 世纪 60 年代,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
10、”的概念,意指科技的进步可以带领大家进入“天涯若比邻”的境界。但如今,网络反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使得“地球村”变成“比邻若天涯”网上 ID 互动没有任何人际障碍,却无法跟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产生信任关系,网民真实身份的隐匿性、逃避法律制裁的便利性和个人道德的无从判别性,使“守法者束手束脚,违法者快乐逍遥”成为虚拟世界的普遍现象。 若干年前,美国传播季刊的一篇文章提到,传播学正在“发酵”,今日的网络何尝不是如此?但“发酵”之后会变成何等模样,则有赖于我6们以前瞻性的眼光来作好规范和预防,否则导致大众未蒙其利先蒙其害,这并非是网络发明者所乐见的。 构建“网络伦理”考验人类智慧 欧美网友常说:“在网
11、络上,空间不是距离,时差不是问题。 ”话虽如此,并不代表没有特定空间及时差的网络不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 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料传播,其复杂性超过任何年代。在信息高度互动的环境中,因为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使得交互式的学习存在肤浅化、流毒化的隐忧。 众所周知,虚拟世界是赌客的乐园,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博大亨们就纷纷进军号称免税天堂的加勒比海国家,开辟境外网上赌场,专供美国本土民众下注。比尔?盖兹更预言,人类将会利用虚拟技术来满足性的需求。“虚拟性爱”如果成真,未来网络上的“虚拟性爱”服务会不会和今天的色情资讯一样泛滥成灾? 种种关乎道德的争议,可能会成为比纯粹的科技研发更烦人的难题。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
12、信息传播的自由虽然不容限制,但其过程合乎道德规范的尺度及法律容许的界限,更是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大众所期盼的。美国最高法院曾在 1997 年 6 月 26 日以 7 票对 2 票通过了“禁止在网络传送色情数据的通讯约束法违宪”的判决,认为通讯约束法抵触宪法有关保障言论自由的第一条修正案。这是计算机时代首项有关7言论自由的的历史性判决,首度将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权延伸到网络空间。如今 13 年过去了,这个所谓的历史性判决带来的后果,大家都十分清楚作为全球网络的中心,美国成为色情资讯输出大国。 网络无国界,网络道德规范亟待跨国建立,如何在保护公共利益、对抗犯罪、倡导人伦与维护信息自由流通之间求得平衡,
13、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当年,如果网络从业者能组成联盟,抢在政府力量介入之前,自发性形成网络传播与言论尺度的道德规范与共识,或者提出具有“准法律”效力的“网络宪章”,对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网络人格,不是更为有效吗? 信息传播革命,究竟会将人类文明带往何处?提升至何种境界? 事实上,这是 21 世纪的“新伦理”,我们可称之为“网络伦理” 。大家可以把许多心力用在网络上,但不要忘记真实生活,毕竟虚拟世界不可能取代真实生活。 回归人文本质,当科技的“主人” 面对人类为自己创造出来的“科技怪物”,譬如核武器、摇头丸、迷幻剂,大家只能在无力感中束手无策吗?科技对你我的冲击实在太大,我们究竟是科技的“奴隶”,还
14、是科技的“主人”? 电脑仿真无论仿真得再真实,都无法学到真正的人文精神。学者卡洛斯?芬提斯说:“现代文明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如何将信息转换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 ”网络可以很八卦,也可以不八卦,这要看你我如何“孕育”了。8网络是一个大熔炉,正如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人说,网络文化是大杂烩文化。这句话既对,也不对。想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首先看你期待什么样的文化,其次看你如何营造“孕育”这种文化诞生的环境。正如熔炉里可以烧出金子,却也可能炼出坏铁,染缸可以染出美丽的绸缎却也可能染出失败的成品一样。 这个道理相信不用多说,大家应该都明白。 影响很大的抗拒真实生活:信息时代的文化与政治(Resisting
15、the Virtual Life: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Information)是由布鲁克与伯亚尔合著的论文集,作者并没有“追悼”书写、阅读时代的终结,而是强调“数码身分”(digital identities)并不能完全抹煞你我在真实生活中拥有不同鞋码、不同邮政编码的“血肉身分” 。 这样的事例有不少,比如有科学家努力利用各种高科技建立了一个小区,样样事情都由高科技产品代劳,但最后人们还是觉得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人性” 。 从平面到立体,从真实到虚拟,在信息时代,巨量信息无孔不入,排山倒海而来,使人目不暇接,穷于应付,甚至束手无策,进而衍生出信息超载、信
16、息焦虑、网络成瘾症等问题。 以资讯科技为核心的高科技,带给我们方便,但不会制造快乐、感动与关怀,在纷杂、紊乱的信息中,如何才能成为信息的过滤器,而非照单全收?如何才能将片段的信息整合为知识,并在负作用最小的情况下得到实际运用?这些都是不能也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学者建议,简略拟出三要诀: 9第一,应付信息爆炸的方法是认识到自己是信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第二,信息的筛选比信息的取得更重要。 第三,如果不想被信息之海溺毙,我们就必须学会整合、利用信息。 以人为本,求知再出发 网络的交互式流通是开放式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分享他人的资源。这是人类历史上,传媒主导权第一次掌握在每个使用者
17、的手上。舆论不再能独断、统一,知识也不再能彻底垄断、集中。如何做个信息的主人,从数据中找到知识、再找到智慧,是最大的考验。原始数据加入了理性判断及趋势思考,才会成为信息,再通过解析与整合,才会反映出特定的内在价值,这就是知识。知识若具有深远、横跨历史的深刻见解,就是智慧。举例而言,通过网络我们可能可以搜寻到 200 篇英雄史诗类电影的介绍,如能将这些信息整合后研究出“从东西方英雄史诗电影看东西方军营文化”,则 200 篇零碎的电影介绍资料,就会变成有意义的文化研究成果。 也正因为这样,信息爆炸产生的求知主体性丢失,也随时发生在寻找信息、穿梭网站的过程中。现今的“信息焦虑”比过去更加严重,许多人
18、急着上网,为的是避免在“知识就是权力”的时代落人之后。但网络其实跟一切传媒一样,是一种中介工具,使用得好不好,跟使用者本身的道德观念、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区别“知识资源”和“没有知识资源”的,不只是“会用网络”和10“不会用网络”的差别,更是“是否懂得运用信息来积累并完善自己的思考与主见”的差别。 当使用者漫游网络时,如果对自己的信息需求方向毫无主见,往往会被淹没在信息之海中,自己也就渐渐失去了求知的主体性。 信息凌乱破碎,如同没有信息。具有利用、整合信息能力的人,才可能成为网络时代的赢家。 未来,结合科技与人文、理想与现实的“知识人”,是管理大师
19、彼得?杜拉克眼中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最需要的典型人才。否则科技与人文愈行欲远,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敢想象。 从前,庄子指责惠施“逐万物而不返”,而 E 世代网民的最大问题就是“逐信息而不返”,对包括生命、文化、信仰在内的人文因子缺乏体验,导致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也逐渐的消失、耗尽。 庄子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如果庄子穿越时光隧道,莅临网络时代,他能“以道观之”,探寻到虚拟世界之“道”乎? 网络只是给了你我一个学习、求知、娱乐的平台,却不可能提供关于自我、心灵、伦理或人生的任何答案。在信息时代焦虑之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以人为本的心,为科技的骨架披上有血有肉的人文外貌,才是适应信息社会竞争的关键。 希望听到虚拟世界的公民同声一呼:活在 E 时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