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095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非典型中国式英语(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舌头也能伤人。现实生活中,被舌头伤害的人远远多于被刀枪伤害的人,在跨文化交往中更是如此。我们的舌头不但能伤害别人,也同样能伤害自己。 笔者总结了一些华人、中国人,因为受母语思维和习惯的影响,会犯的很多“言不达意”的错误,即明明想表达一个意思,老外却理解为另外一个意思,有些错误会把你的“好意”变成“恶意” 。 什么?(What?) 很多英语不是母语的人在没有听懂对方的话时,喜欢追问对方一句:“what?”希望对方能再说一遍。如果是用中文问“什么?”并不显得多么无礼,尤其在朋友之间是很正常的用法。但是,英文“what”用在这里,在绝大部分英语是母语的人

2、听上去,显得非常无礼、没有修养。通常在一个人极为气愤的情况下,或者警察审讯犯人、黑社会老大询问自己手下的时候,才使用“What?”这样言辞的强烈用语。 在跨文化交往中,如果我们没听懂,希望对方重复刚才的话,即使是面对自己的部下,也要礼貌地说(对别人有礼貌,不但是尊重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I beg your pardon? 2Pardon me? Can you say that again? I am very sorry。I did not catch you,What did just say? 如果是面对我们的朋友和熟人,我们至少也要说一句:“Say thatagain,plea

3、se, ”或者“What wasthat?”虽然在一些老外看来,这些文化也并不显得那么礼貌,尤其是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语调的时候,但是总比直接说“What?”要让人心理上容易接受一些。 当然了(Of course!) 很多中国人非常喜欢使用“of course”。的确,在使用英文时,有些情况下能够使用该短语。例如,有一天当笔者问你“Can you help me?”的时候,如果你非常愿意提供帮助的话,你可以回答说“Of course!”此时,你话语中隐含的意思是:“我当然愿意帮助你了,这还用问吗?”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中国人要极为小心使用“0f course“。在中文看来, “当然、当然了

4、”隐含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当然” 、 “众所周知的当然” 、 “毋庸置疑的当然” 。因此,在很多场景下,在老外看来使用“of course”会使我们显得极为粗暴、傲慢和无礼。 比如,有个老外对我们说:“你知道明天要下雨了吗?”如果我们回答对方“Of course, ”在英语是母语的人听起来,我们的潜台词却是(话外之音):“我当然知道了,这么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常识,你竟然还要问?真够笨的!”再加上有人哑着嗓子想学“英国音” ,听起来就更令人觉得傲3慢无礼了。所以,在跨文化交往中,如果我们需要肯定地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尽可能不使用“of course” ,而是使用其他词汇、短语来代替。 同样, “I

5、guess So, ”和“I suppose, ”若使用不恰当,在英语是母语的人听起来也会产生与“of course”同样的误解,使用起来也一定要很小心。 你明自我的意思吗? (Do you know what I mean?) 很多人在使用英语时,为了确认自己的话对方是否明白了,愿意使用“Do you know what I mean?”或者“Do you know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本意很好,但是这样的话却让很多英语是母语的人感到恼火,因为这些话的潜台词包含了“我知道你的语言能力(或者理解能力)比较差,你现在听懂我的话了吗?”或者“你总是不能领会我的话的

6、意思,这次听明白了吗?笨蛋!”给人的印象是唐突或者傲慢。 想确认对方是否听明白了自己讲的话,可以相对比较礼貌地说: Do you understand what I am trying to say? Am I making myseK clear? Did I express myself clearly?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o far? 另外,如果谈论的事很重要或者很复杂,不妨再简单总结一下自己4刚才的话要点,例如说“My pointsare”、 “I have three suggestions,One;Two;Threc, ”这样我们就不必太担心对方

7、没有听明白我们的意思了。 请小心 “Am I making myself clear?”与“Do I makemyself clear?”一字之差,隐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这里的“Am I making myself clear?”意思是“我是否表达清楚了我的意思?”而“Do I make myself clear?”很多时候是北美的爸爸、妈妈们在教训自己的孩子时经常使用的语言,其潜在的意思是“别再淘气了,你听明白了吗?你要乖乖听我的话!”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有时候其种种隐含和潜在的含义,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人而言很复杂,对吗?那么,很多人在自己的简历上写着“英语流利” ,我们该如何判定呢?

8、上帝啊! (My God My Go-odnesd) 有些人在跨文化交流中,乐于使用诸如“My God!My Goodness!”等口头语表示自己的惊讶、惊喜等情感。自己在家里怎么用这些词都可以,但是在跨文化交往中,在一些场合乱用这些词汇可能会冒犯一些信仰上帝的人,也同样可能会冒犯一些不信仰上帝的人,所以尽可能别乱用。5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者与陌生人交流,不要使用这类涉及宗教的词汇作为口头语,因为你不知道会一不小心冒犯了谁。如果你用标准的英语发音和正确的英语语法,说出了你本不该说出来的话,别人可能会偷偷地恨你一辈子,而且是恨到骨头里,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其他的用语也同样小心,例如对别人发火时,尽

9、可能别像有些老外(别人的无知并不构成我们无知的理由)或者电影里(电影演完了就完了,可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那样使用诸如“For Chists sake!”、 “God damn it!”诅咒语,这些用法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对于英语是母语的人而言,语义显得格外强烈和震撼,除非你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制造一些敌人。有俗语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世界上有些人根本就不值得我们生气。 你必须(You must) 以下是一些中国人包括一些海外华人在和老外交往中常能把老外激怒 的一些祈使用语:在老外看来极为粗暴和无礼,使用要极为小心。 You should You must You have

10、tO 尽管可能不是一些中国人的初衷和本意,但是“You should”等句子的意思,在英语是母语的人看来是“不容选择地、强制性”命令型语句,老外心理上是不接受的。除非是出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要求,例6如进入其他国家时,我们“必须”(should,must)出示自己的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因为从法律上讲,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和商量的余地。因此,在与我们的北美客户、北美朋友、同事和上下级交往时,不要使用“You must”等表达方式,因为这些表达方式代表的是法律的强制性,或者极为专横与武断。 我们说过:针对私人的事,尽可能不要给老外提建议,除非老外问到我们;针对工作,提建议也要讲究方式。那么,如果真的要给对

11、方提建议,还记得应该怎么说吗? Maybe you Could If 1 were you It is not my business,but, May I give you a piece of advice? Do you mind if I 请读者记住:在老外看来,在私生活上给别人提建议,无论我们认为多么宝贵,很多老外会视之为“批评、指责、对自己人格的否定” ,更不能用“You must, ”等句型。老外竟要“必须如何?”是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吗?如果不是的话,老外的父母都不会轻易用这种口气与孩子说话,何况别人? 是“beat”还是“spank”? 国内从事外事工作的一位女士,曾对 Lind

12、a 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7好好学习,有时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打孩子” ,但是“打”用的是“beat”,让 Linda 大吃一惊。没想到中国父母如此粗暴,竟然敢“打”(beat)孩子。在北美“beat”孩子在法律上是违法的,父母教训孩子的“合法的打”是“spank”而不是“beat” ,仅仅是一字之差,就是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在正式场合,包括商业谈判、法律或者外交场合,对于英语的准确理解和应用要求相对较高。中国式的英语和表达,有时会对交流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该小心和准确的时候要小心和准确,该模糊的时候则要模糊。 什么时候该准确无误?什么时候不需要准确?什么时候可以大胆模糊?这些经验、能力和技巧决定了一个人跨文化交流水平的高低。 我们住在一起 即使在北美,笔者也常听见有的留学生用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同住的室友说:“We are friends and we live together, ”老外很容易误解为他们是有“特殊关系的人”而生活在一起,比如夫妻、男女朋友和情人等的“同居” 。双方合租同一套公寓使用,英文可以用“We are sharing one apartment, ”或者说“we are roommates, ”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