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124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民族史学特点的思考摘 要中国民族传统史学具有的深邃的历史眼光、历史意识,体现出具有自己特点的历史思维。在中西史学问题讨论中,更可以看出这一点。历史意识体现在溯源探流的历史发展过程论、历史阶段思想、忧患意识以及探讨历史变动的“所以然”的历史盛衰论。新世纪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这样的思维,这样的历史意识以及忧患意识,对于研究当代社会,认识历史与现实运动的走向,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意识 历史盛衰论 民族史学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9-0014-09 一、历史思维下的中西史学比较 史学比较,有中外史学比较,有中国古代与中国近代的史学比较;

2、有古代西方史学与古代中国传统史学的比较,有近代西方与近代中国的史学比较;还有自然科学与历史学有联系的观念、思维的比较。因而谈史学比较,一定要明确是哪个层面或哪个范围内的比较。 一般说的中西史学比较,实则是以近代西方的历史哲学去检讨中国古代传统史学,因而,西方相当多的学人认为:中国历史典籍很丰富,但是中国史学没有思想,没有史学。理由是,古代中国传统历史典籍中2没有近代西方那样的历史哲学理念。这一类的看法,引起中国学人的不满与抗争。 这里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史学话语权问题。上个世纪史学概论、史学通论,包括一些史学史,多是围绕西方近代史学的命题、 “话语”去分析相关的理论,检讨我们的史学,如什么是历

3、史,什么是史实,历史学是不是科学,历史学有没有借鉴功能,等等;有的学人以这些命题剪裁传统史书的内容,构建体系。100 多年来,各种史学通论、史学概论一类的著作,无穷无尽的讨论,都是这样的内容, 如以古代的“左史” 、“右史” 、 “大史” 、 “小史” 、 “内史”等的“史”的职能,与近代西方的“史学”的“史”相比照,但这样的讨论,即使在形式逻辑上也是不通的,类似讨论的结果可想而知。讨论 100 多年了,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也因为这层原因,我们自己民族的史学理论或者史学思想的研究,难以深入开展。为了走出这一困境,我认为应从历史思维角度,思考中西史学的同与异,进而分析中国民族史学的特点。 西方有

4、的史学家在讨论“历史眼光”的问题上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一条很好的思路。为了展开这一论述,可以美国的詹姆斯?哈威?鲁滨孙为例。他在 1911 年出版的新史学影响巨大。他培养出众多学生,写出的历史著作多次增订再版。在政治上,他的影响相当大, “这样就使新史学成为美国一个有势力的史学流派” 。新史学十分重视“历史观点” 、 “历史眼光”的问题。 鲁滨孙认为,在西方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自然科学家首先重视该问题,史学家只是“偶然地加以利用” ,他说: 按理说,历史学家应该首先发现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的理论。3但是奇怪的是,历史学家不但不是第一个理解到历史观点的重要性,反而让动物学家、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去发

5、现。更糟的是,我们可以说:虽然自然科学家已经充分发展这个创见,但是历史学家却至今还是偶然地加以利用。因而历史学家至今还不能像比较解剖学和社会心理学那样有严格的“历史性” 。即使在现在,许多历史著作在叙述事件和情况时,作者还没有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有其来源和发展过程的;不明白它们的发生和发展阶段,不明白“生活中的某种状况是决不能单凭它的现状就可完全了解的” 。1 (P55-56) 鲁滨孙在这段话中提到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观点” 、 “历史观点” 、“历史眼光” ,实际是历史思维的问题。他对此作出的说明可以归纳为:() 一切事物有其来源和发展过程;() 事物有发生和发展阶段;() 认识事物在生活中

6、的某种状况,不能局限在“现状”去求解,要结合历史的状况,才能完全理解。这也就是他说的:“生活中的某种状况是决不能单凭它的现状就可完全了解的。 ” 这样的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对于历史著述、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鲁滨孙说: 最优秀的历史著作(这种书是很少有的)同平常的历史著作的差别,就在于作者具有历史的眼光。历史眼光这个问题将来一定会大大地发展起来,因为一切历史著作,若要成为建设性的和教育性的历史著作,并且不仅局限于历史原材料的收集,那么,都应该把历史眼光贯注于整个著作之中。1 (P57) 新史学一书,以相当大的篇幅,论学术史、思想史、罗马帝国4兴亡史和年的法国史等,仔细体味,可以看出鲁氏意在通

7、过解读历史,提出范本,表明“历史眼光”的重要性。总结新史学对问题的提出,可见鲁氏所说的“历史观” 、 “历史眼光” (何炳松的译文是“史心” ) ,实际是“历史思维”的方式:一是说明研究自然与历史都应当有这样的思维方式,自然科学与历史学都应当具有这样的眼光;二是界定了“历史眼光”的内涵,也就是这样的历史思维的基本要求:要研究事物变化的发生、过程和变化过程的阶段;三是说明有“历史眼光”的体现,不是简单表面上描述事物的“盛” 、 “衰” ,应当研究盛衰内在的“所以然” 。鲁滨孙说: 历史学家当然也常常谈到帝国的兴亡和制度的盛衰;而且近来他们很注意各种制度的发展情况,但是他们的采用事物发展的观点的范

8、围就仅限于此。因而他们的历史著作还是不能摆脱具有长期传统的、即我们所谓历史片断的叙述方法。他们仍旧还是徒劳无功地去描写事实,而不知道事实的“所以然” 。1 (P56) 如果说西方近代的历史著作缺乏历史眼光,那么,古代中国史学却是另一番景观,史家十分重视讨论历史盛衰,在观察历史盛衰“通古今之变”中,寻求盛衰之“所以然” 、盛衰之故。 总之,重视历史联系的历史思维是中国民族传统史学的优点、特点。应当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经史在内的各个部分中,都能体现出这样的思维,这样的历史眼光。我们不是要把中国传统史学所具有的历史思维意义的“历史眼光”与鲁滨孙的新史学的“历史眼光”完全等同起来;我们只是说,两个时

9、代、两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提出的问题,在思维5方式上虽有差异却又相通。 从历史思维方式上进行比较,很可以说明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是历史大国,不只因为有丰富的史部典籍,而且还在于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独有的历史眼光、历史观点,体现出的深邃的历史意识。 二、传统民族史学的历史眼光 中国传统史学的丰富史学思想、深邃的历史眼光突出体现在盛衰论上。多年的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使我对此有很深的感受。在中国史学史上,历史眼光不是某个史家“偶然地加以利用” ,也不是少数史著才体现出的。我们以不同体裁的有代表性的史著,作简要说明。 (一)丰富的历史盛衰过程论、阶段论与盛衰大势论 司马迁写出纪传体的第一部大通史史记

10、 ,其光彩的思想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这也就是从天人关系思考历史的发生发展,把古今作为历史盛衰的过程来把握。他提出“原始察终” ,强调要从终始完整的历程去认识历史,从源头、从发生与结局上看历史。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说自己发愤修史,意在“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不综其终始,仅仅从某一个片断、某一个局部着眼,是很难找到造成盛衰的真正原因,很难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历史盛衰过程由不同的阶段、时期组成。历史不是只有“盛”与“衰”两个阶段。盛衰的变动是复杂的,也是贯彻于全过程之中的,并6且因此显示出阶段来。 史记?殷本纪写汤兴起以后的盛衰变动,即:帝

11、太甲:“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服” ;到了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戊:“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河?甲:“殷道复衰” ;祖乙:“殷复兴” ;帝阳甲:“殷衰” ;帝盘庚:“百姓由宁,殷道复兴” ;帝小辛:“殷复衰” ;帝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O,殷道复兴” ;帝甲:“殷益衰” ;帝乙:“殷益衰” ;帝辛(纣):殷亡。一代兴亡由不同的盛衰变动组成,殷代历史展示了一幅盛衰图,是史家对盛衰变化的生动联系的历史的把握。 此外, 学案指出时代思想潮流有主潮,也有其他潮流,这两者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黄宗羲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兼综百家的。朱学在明代占统治地位,而王学兴起,迅速发展,播及各

12、地。王学、朱学及其他的学术盛衰迭起,盛衰交错,构成了明代学术潮流的全景。 (2)观察历史盛衰“所以然”的民本思想 传统史著讨论盛衰变动的“所以然” ,或从天人关系、或从人才观、或从等级礼制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讨论。这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提出以人为本的“民本”观说明历史变动的原因。 史记记载贾谊的盛衰之故论,他分析秦亡的教训,说:“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史记在观察历史盛衰的变动中,从人事上找原因,很多地方突出了智谋、征战方面的人事作用。但还有更重要的因素、更重要的东西在支配着历史兴衰的变动,这就是“民”的作用,这是存亡之机、安危之本。

13、司马迁称赞贾谊的历史眼光,说:“善哉乎,贾生推言7之也!” 汉书?食货志分析历史盛衰变动,则说:“殷周之盛, 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 唐代君臣在历史盛衰总结中,提出不少认识。其中不少认识,前代史家也提出过,但唐朝君臣突出了“民本” 、 “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唐太宗为晋书的宣帝纪写的论说:“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再如,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w 已自励耳” 。 (贞观政要?务农 )马周说:“臣闻天下者以人为本。必也使百姓安乐,在刺史、县令尔。

14、”(新唐书?马周传 )要能做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关键是人君与直接统治百姓的刺史、县令。 欧阳修以隋唐的兴亡史作出说明。他说:“古之善治其国者,必立经常简易之法,使上爱物以养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 ,(新唐书?食货志一 )社会安定,关键在此。 新唐书的五行志一在否定天意能感应、支配社会的观点的同时,指出:“盖王者之有天下也,顺天地以治人,而取材于万物以足用。若政得其道,而取不过度,则天地顺成,万物茂盛,而民以安乐,谓之至治。 ”同“至治”相对照的是“乱政” , “民被其害而愁苦” 。民安乐则天下治,民被害则天下乱。欧阳修进而提出“损君益民”的思想,说:“损民而益君,损矣;损君而益

15、民,益矣。 ”要做到这一点,人君应当“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者是也” 。 (易童子问 )爱民重民的观点,集中表现为减轻百姓的负担,8“损君而益民”的损,就是指这一点。 资治通鉴在论历史兴亡上,重心是强调名分礼制对于维系社会安定的意义,但又突出地论说治理社稷应当是修政事以利百姓。他说:“人主之于其国,譬犹一身,视?R 如视迩,在境如在庭。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得其所矣。 ”2 (卷 138) 因此,为人主当以财养天下之民,司马光说:“王者以天下为家,天下之财皆其有也。阜天下之财以养天下之民,己必豫焉。或乃更为私藏,此匹夫之鄙志也。 ”3 (卷 233) (三)风俗与学

16、术风气关乎兴衰的思想 这是从另一个层面上讨论历史盛衰之所以然。史家不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而是注意从风俗文化角度论历史的盛衰,也就是说,看到了时代的风俗状况是社会盛衰的风向标。司马光有一段较长的“臣光曰”:“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 ”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社会安定,三代以后,风化之美,没有若东汉之盛, “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 ,匈奴子弟亦游太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惟取重于?|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 ”而和帝以后,社会风俗衰败,贵戚擅权,嬖?用事,

17、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浑?是非颠倒,可谓乱矣。但由于有士人抗争,立私论以救其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还有“光武、明、章之遗化” 。但不幸的是没有明君振作,到了桓帝、灵帝,风俗更加败坏,“何进召戎,董卓乘衅,袁绍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9王室荡覆,?A 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 。他联系社会风俗,看一代的盛衰变动,得出深刻的教训:“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4 (卷 68) 明代后期学术风俗败坏,顾炎武指出,当时浮华的学术风气成为衰世信号。他说: 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日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

18、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昔王衍妙善玄言,自比子贡,及为石勒所杀,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努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5 (卷 7) (四)忧患意识体现出史家寻求盛衰之所以然的情怀 史家见盛观衰写史出于忧世的情怀,又与振兴社稷的情结合为一体。良史忧世,在史家的修史中,无不体现出时代责任感。司马迁在史记的平准书中,谈到高祖建立西汉,经过 70 余年的休养生息,出现

19、盛世景象,而在盛世之下,危机相当严重。司马迁说: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10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平准书 ) 司马迁在平准书开篇提出汉代是接秦之弊而兴,篇末再度陈述对历史运动的看法

20、, “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但历史不是走进固有循环的怪圈。汉代以前的兴衰史,给人们的启示是“承弊易变,使民不倦” ,从历史的经验中可以得出结论:要承敝易变,发展、改革才是出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总是把历史的研究和摆脱危机出路的思考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一个史学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资治通鉴记录魏征的十思疏 ,意在求鉴,忧世之思与治世追求是一个整体。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说:“人主善始者多,克终者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以殷忧则竭诚以尽下,安逸则骄恣而轻物;尽下则胡、越同心,轻物则六亲离德,虽震之以威怒,亦皆貌从而心不服故也。人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壅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兼是十思,而选贤任能,固可以无为而治,又何必劳神苦体以代百司之任哉!”6 (卷 194) 这“十思”具体地写明了对当时社会之忧的十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