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研究摘要: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外部因素;校园文化软性因素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还需要制度的严格落实。高职院校要抓住办学特色,开展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Abstract: Humanistic quality refers to a person with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r its development degree in the humanities, while the environment of ca
2、mpus culture is important external factors in students humanities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soft factors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ould directly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ties accomplishment. Of course, the system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implementing students humanities educ
3、ation is also needed. Theref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e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P 键词: 人文素养;高职教育;校园文化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ampus culture 2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
4、11(2017)06-0192-02 0 引言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近些年广受重视的问题,不少人都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人文素养。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这样的状况可能更为突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之基本功能在于教育,在于引导青年生命的成长” ,而“人才培育尤以价值观之建立为其核心。 ”1王锡耀等人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是欠缺的,并影响着他们的人文修养与良好品格的形成, ”认为“高职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切忌忽视对学生品行、修养、人格和文化等素质的教育,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大学生毕业时间越长,就
5、越感到基本素养对其事业成功所发挥的作用。因为大学生是人,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中知识技能只是要素,而人的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才是关键和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如果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率,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导致培养的学生成为“有技能无素质”的“生产工具”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 什么是人文素养教育 3在古代汉语中, “人文”一词有三层含义:一是与“天
6、文”相对,指诗书礼乐等以人自身为观察和思考对象的文化活动;二是泛指人世人伦之事;三是与人道相通,指人的道德规范。在汉语词典中, “人文”一词被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3素质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程度、心理和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合理程度、为人处事通达程度等诸多方面表现的总和。人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指的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气质,是自尊、谦卑的精神,是文明教养、懂得敬畏、懂得尊重、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和自然的情怀。而这种气质、精神和情怀是通过教育和环境氛围的渗透逐渐养成的。综合起来讲,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
7、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 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途径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对于学校而言,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熏陶进行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知识水平的,具有以人为本意识和价值观的人,具体体现为人文知识传授、人文意识提升、正确价值观建立、良好人文习惯养成等。高职学生应具有的人文素养有:踏实做人的品质、诚实
8、守信的品格、专注做事的习惯、精益求精的追求、遵纪守法的观念,等等。 4从实践来看,由于高职教育普遍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历史和文化积淀不够,人文环境缺乏;同时,高职教育学制短,生源较差,学生文化底子薄弱;而高职人才培养的普遍现状是实用主义,即重视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比普通高等学校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2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 2.1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外部因素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众所周知,上世纪 90 年代,涂又光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
9、泡菜汤,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 “泡菜理论”生动的阐释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 好的校?环境如同一缸好汤,学生进了这个环境,好比泡菜原料投入汤料之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形成具有完整人格、健康身心、满腹经纶、能力达标的高级专业人才。 校园生态环境指的就是校园环境。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外,还需要环境育人。校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来说同样如此。抗战时期的西南
10、联大虽办学条件极其艰苦,但是却走出了 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 位两院院士,成了中国大学5历史上的传奇。 西南联大的成功主要在于这些因素:学养深厚的教师及教师们严谨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自由民主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严进更严出”的教育要求、勤奋钻研刻苦学习的学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全国抗战的背景环境。这更反映了软性因素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2.2 校园文化软性因素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在提升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当然包括一定的校园面积、建筑规划、教室实训室还有实验室的布置、体育场地及
11、设施、校园绿化等硬件设施,还包括学生群体、教育管理者队伍、教师队伍、后勤保障和管理人员队伍等人员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文化活动、制度建设、人员整体精神风貌等等软性因素。 其中,对学生教育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当属后者,而这些软性因素的形成就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制度建设、校风学风的形成、文化活动的开展等等。这些校园文化软性因素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西南联大的成功就得益于制度。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生动地体现在每一位西南联大人身上。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没有放松和降低对学生们的要求。联大的大考小考不断,要求极其
12、严格,涉及基础理论的课每月考一次,工学院、理学院每月考两次。 联大办学 8 年,近 8000 名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但仅有 3800 人毕业。4联大的管理制度是民主管理,教授治校。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6可以得出认识:好的制度是建设好的校园文化、养成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2.3 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还需要制度的严格落实 其实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制度,高职院校虽办学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很多制度。制度的关键,一是要好,二是要严格落实。高职院校不乏好制度,但是在严格落实方面却常常打折扣。 比如,在招生环节上没有底线的补录,在教学管理上对问题学生没有原则的宽容大度,在课程考核上对不达标学生的迁就纵容,在学生培
13、养质量上的宽进宽出,等等。这些状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招生规模就是生存”的制约。 久而久之,制度形同虚设,不能起到支撑良好环境氛围的积极正向的作用,反而起到了败坏校园风气的反面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形成良好的学风,还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不仅要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更要一丝不苟地落实好制度。 3 抓住高职办学特色,开展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高职校园文化一定是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的。高职特色就是突出职业性、技能型、专门性。而这些高职特色都是与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分不开的。职业性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精神;技能型要求学生具有诚信求实、注重质量的品德;专门性要求学生具有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品质。因此,高
14、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高职特色进行。 做好制度的设计和落实。从各类学生管理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方7案、课程考核制度、学生文化活动开展等相关制度入手,既宽松管理又对学生的学业严格要求。从高职生源实际出发,在制度设计中注重对学生学业严格管理,加强监督落实。 通过开设人文选修课弥补专业课程中人文知识的缺乏。受学制短的限制,高职学生的有效课时相对较少,这可以通过开设人文选修课进行弥补。而开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课堂讲授式的,也可以是在线课程式的,还可以是活动式的。 重视专业课程中对人文精神的渗透。职业性离不开人文性,专业课教师也应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育人工作。任何专门性、技术性的知识
15、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人文情怀,专业课教师在教授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将人文精神贯穿其中,引导学生树立人文情怀。 通过课外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氛围。习总书记强调,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5通过开展人文知识竞赛、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营造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1黄俊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与人文素养教育:通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6,7. 2王锡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教育与职业J.2012,1. 3辞海M.辞书出版社:1999:372. 4西南联大:一所只存在抗战时期的大学,南方周末N.2015-9-4. 8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N.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