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医疗队进入绵竹“5?12”地震突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青团广东省委组织的一系列抗震救灾活动以最快速度全面启动,广东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迅速开赴灾区。 在 6 天里,医疗服务队深入四川重灾区绵竹市及邻县的 12 个镇区和50 多个行政村,为 7300 多位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官兵治病疗伤。他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自发在绵竹市景观大道上拉出“感谢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支援绵竹”的横幅 医疗队技术精湛 5 月 16 日 17 时 30 分,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从广州出发,紧急奔赴四川,开展医疗救助和疾病防控工作。团省委书记谭君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孔军等到机场
2、为服务队送行。 这支专业门类齐全、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志愿者医疗队,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医院的中青年医疗专家组成,包括神经外科、骨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麻醉科等专业。医疗队共有30 名医护人员,医护比例为 11:4,所有人员皆为单位骨干,其中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高级职称的有 10 名,占 1/3。服务队领队、团省委副书记、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白涛说,服务队除了配备抗灾所需的医疗2器械、药品、血浆和救援物资之外,每名志愿者还自备帐篷等必备物品,他们在灾区独立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不为当地政府添麻烦,尽可能多救治受伤群众,并做好灾后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防控,尽最大努力帮助当地把地震
3、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谭君铁书记在出发仪式上勉励志愿者服务队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全力抢救受伤人员,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临时党支部成为核心力量 5 月 17 日,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进驻绵竹,将营地安扎在该地最大的灾民安置点绵竹市体育场附近。为了使来自不同单位的医护人员凝聚一心,高效开展医疗救护工作,服务队领队、团省委副书记白涛提议成立临时党支部,提议立即得到医疗服务队 16 名党员的一致响应。 次日,医疗服务队在营地土坡上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推举产生了临时党支部的支委成员,使这支队伍有了领导核心。医疗队中的每一个党
4、员,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着对党的承诺和对灾区人民的责任 蒋巍,广东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作为医疗队副领队,他每天带领巡诊小组出诊。深夜,当大家进入帐篷安然入睡后,他还要承担值班任务,在营地巡逻,仔细检查每一顶帐篷是否关闭严密,把帐篷前的鞋子摆正,并捡拾干净散落的垃圾。 3彭虹,中山大学附属五院主管护士。作为刚刚入党的新党员,每天出诊回来之后,她都带领服务队的 7 名女护士,在编织布搭成的简易药房里顶着闷热,赶在太阳落山前把上百箱药品搬运、整理、归类妥当,统计消耗量,列出补充清单,一直忙到大伙吃完晚饭后才走出药房,此时夜幕已经降临。 就是这样,医疗队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以实际行动默默影响着
5、身边的每一个人,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一神圣称号的丰富内涵。 在灾区申请入党 医疗服务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支部决定每天晚上安排固定时间,召开全体队员恳谈会,一方面总结一天的工作、部署明天的任务,另一方面让大家分享一天的工作见闻,交流心得体会。在恳谈会上,队员们踊跃发言,与同伴们分享当天救治工作的感受。这一模式被队员们称为“特殊的党课” 。 5 月 22 日 21 时 30 分,记者旁听了医疗服务队的“党课”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护士刁冬梅说:“来灾区之前非常担心受灾群众会不会睡在马路上,会不会吃不上饱饭。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我的担心太多余了,他们有帐篷睡觉,有一日三餐的饭菜,昨天灾民安置点还拉来了一
6、大车的新鲜猪肉。前两天接受我们救治的百姓都流泪说:还是共产党好啊! ”中山大学附属五院副主任医师樊韵平教授说:“在这次巨大灾害发4生后,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人民子弟兵,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稳定的状况,必须承认这是奇迹。今年正值改革开放 30 周年,作为改革开放受益者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灾区人民,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作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认为,参加抗震救灾,参加志愿者活动,正是推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了解国情、培养与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最好渠道之一。 ” 在一堂堂“特殊的党课”上,一桩桩鲜活的事例,一句句真实的心声,让医疗服务队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为灾民服务的决心。一天
7、深夜,营地值班人员发现队员杨禄坤和练文飞正在昏暗的路灯下,伏在小板凳上奋笔疾书,走近一看,稿子的第一行标题竟然都不约而同写着五个字入党申请书。 在这里,飘扬在每位队员心中的不仅有那迎风舒展的志愿者旗帜,还有那一面更加火红、鲜艳的党旗。党旗指引着队员走村入户,不知疲倦地在灾区为群众热情服务。 8 小时诊治 500 多名伤员 进入绵竹的各省市医疗队众多,且灾区情况在不断变化,给抗灾指挥部统筹安排医疗力量带来了一定困难。对此,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哪里有灾民就奔赴哪里。 每天,医疗队都分成 4 个医疗小组,其中 3 个小组为巡诊组,深入村镇巡诊,为灾民治疗;1 个小组为
8、支援组,为绵竹灾民安置点灾民和驻5地附近的救援队伍提供医疗服务。为了确保每天派出的 3 个巡诊组都能为灾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队员们每天都要进入灾民安置点,了解哪些乡镇医护人员较少抵达,然后物色志愿者向导并确定第二天的出诊路线。绵竹市拱星镇灾情相对较轻,因此前来救治灾民的医疗队较少,大量在地震中受伤的灾民缺医少药。医疗队从驻地附近的灾民口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派出巡诊小组带着药品赶赴拱星镇,在短短的 8 个小时内就诊治了 500 多名受伤和患病灾民,还为不少在地震中遭受骨外伤的灾民实行了手法复位和夹板固定,以避免其今后可能出现的肢体残疾。 在绵竹,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的足迹留
9、在了汉旺、遵道、玉泉、拱星、绵远等 12 个乡镇和 50 个行政村,平均每天诊治1200 多个病人,为边远地区的伤病灾民带去了康复的希望。拱星镇桂花村一位老大爷听说医疗服务队来自广东,激动地拉着巡诊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副院长兰平教授的手说:“感谢共产党,感谢广东人民。 ”在医疗队驻地,每天都有许多安置点的灾民慕名前来看病取药。 每天晚饭后,医疗服务队还派出人员到返回营地的各地救援队伍和部队官兵中,为其提供医疗服务。他们高尚的职业素养和精湛医术,使服务队很快在灾民和救援人员中树立起良好口碑,纷纷前来求医问诊,并自发地在绵竹市景观大道上拉出“感谢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支援绵竹”的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