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2606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廖晓义 绿色细节大师“冬 18,夏 26,省空调,换灯泡,爬楼梯,不待机,骑单车,坐公交,小排量,低油耗,购绿电,认绿标。 ”不管在什么场合,北京奥运会环境顾问“村长”廖晓义都会伺机宣扬自己倡导的“绿色三字经” 。 廖晓义的绿色生活,有种古雅的粗糙。 炎热的夏季,她回避空调,选择扇子;拥堵的北京,她回避私车,选择公交;高耸的大楼,她甚至回避电梯,选择双脚对环保细节的追求,让这个 52 岁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下称“地球村”)主任的生活充满粗糙的质感。 这种粗糙十数年来不曾改变:1995 年,环保志愿者廖晓义着布衣登上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讲台;2000 年,地球村“村长”廖晓义着布衣获颁国

2、际环境大奖“苏菲奖”;2007 年,北京奥运会环境顾问廖晓义着布衣频繁登上会议讲坛,向世人阐述她的环保理念。 “面临日益严重的世界环境污染,我们得有所行动,应该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就像孝敬自己的妈妈一样。 ”廖晓义说,她开始寻求用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抗现代生活污染副产品,“我们在拥抱现代化的同时,把传统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时尚是完全可能的。 ” 而现在,世界都在倾听她的发言。 2经历 1986 年,32 岁的廖晓义从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马列所任助理研究员。她读到好友在生态论文中的一段话:地球正在被人类自己的发明创造毁灭,人类不会再有下一个千年。 “当时我觉得这种想法太悲观了,人类

3、不必杞人忧天。 ”为了说服好友,廖晓义开始阅读环保类的书籍,其中就包括一本江河碧水万古流的书。从这本书里,廖晓义第一次知道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从水到森林再到大气,污染无处不在,她非但没能找到说服朋友的证据,反而因此成为一个环境主义者。 廖晓义选择了理念先行的环保模式。从 1990 年开始,她开始从事民间环境教育活动,独立摄制环保电视系列片。 1996 年每周五的 18:50,廖晓义的声音通过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环保时刻,传递到千家万户:“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 自己的绿色观点能在官方媒体定期发布,对很多人来说这项事业已经可以用“成功”来形容

4、了,但对廖晓义来说,她总觉得这条道路远不完美。她说,自己在出国后接触了美国许多不同的民间组织,发现民间组织在教育大众、监督执法、推动环保政策方面能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中国太需要本土的、草根的、土生土长的环保组织了。 ” 当年,一个纯粹的民间绿色文化宣传中心“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3正式成了,廖晓义开始了她长达 11 年并且仍未结束的“村长”生涯。 困难 贫困阶层,生存是最大的困境。10 年中,非盈利组织地球村经常遇到青黄不接的情况。地球村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外的基金会支持,通常是做好项目策划,然后向一些基金会等组织申请经费援助,这部分占了所有经费来源的 90%左右。简单说,地球村只有做好项

5、目才有资金,持续做好项目才有持续的资金,但廖晓义很快遇到了现实问题,很少有人愿意来参与项目,更少的人愿意持续操作环保项目,太少的人愿意持续帮一个非政府组织操作环保项目。 垃圾分类项目,从地球村创办开始推行,也是廖晓义心中的一块痛处。“2003 年,我们在社区里就泡了 90 多天,从拣垃圾开始。为此我们还租了一块地,用处理过的垃圾肥浇菜地,再把种出来的菜送回到社区,就是想让人们了解垃圾循环利用的道理。 ”然而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就是缺乏政府的参与纯非政府组织很难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项目运营不顺利,资金和人员运转也捉襟见肘,地球村一度运行不下去了。恰巧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组请她去录节目,主持

6、人问她为什么放弃事业,投身既无名可享、又无利可图的环保事业时,她当众号啕大哭。 擦干眼泪,路还要继续。依靠着意志撑过艰难时节之后,地球村的道路渐渐走上正轨。1999 年地球村在延庆县租了 2800 亩山林作为环境教育4基地,让这片有着山地、林地、湿地、荒野及山泉的小山村,发展成集农户环保、绿色旅游和环境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生态区。2001 年,北京市奥申委采纳了地球村提出的绿色社区策划方案,使其成为绿色奥运行动计划的内容之一。2004 年夏季,地球村与众多草根组织共同发起的“26空调节能行动”,适度能源消费观念走进大众生活。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播撒绿色的种子。 ”廖晓义说。 倡导 “能够点滴地推

7、进身边的环保,能够让人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所做的就有了意义。 ”2005 年,廖晓义参与了一次关于“敬畏自然”的媒体论战,她激愤于这个时代的浮躁和自负。 “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保持着敬畏自然这份不变的信念和清晰的价值,是勇气,也是幸福。 ”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这种幸福,2006 年的廖晓义选择了一个动人的口号:让节约成为时尚,让公益成为风尚。 “现在几乎谁都不能否认以汽车为标志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我们的生活:私车、私房梦,美国式的空调病,广告,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廖晓义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1/5、人均资源 5 倍于中国的国家,是一个靠各种手段来获取世界有限资源的国家,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排名世界第一,而不愿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国家。 她认为,现在威胁中国未来文化和生态最大的危险除了低效率和高耗5能的生产方式外,就是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 “冬 18,夏 26,省空调,换灯泡,爬楼梯,不待机,骑单车,坐公交,小排量,低油耗,购绿电,认绿标。 ”最近,廖晓义一直在各种场合宣扬自己倡导的“绿色三字经”,她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