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315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 6 和肿瘤坏死因子 含量的影响【摘要】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的变化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 65 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33 例)和常规治疗组(32 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0 天血清中 IL6、TNF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0 例)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疾病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 IL6、TNF 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均 0.05);治疗后 10 天,常规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 I

2、L6、TNF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均0.05),具有可比性。 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 CT 证实为脑出血,发病 24 小时内入院;无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且无脑疝形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3040 分。排除标准:由于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畸形、抗凝药物等原因所致等继发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血肿大于 30 ml 者;同时存在 2个或 2 个以上血肿者。 3.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予 20%甘露醇 125 ml 静脉滴注,每 812 小时一次;七叶皂甙钠 20 mg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 10 天;

3、脑蛋白水解物 60 mg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 10 天;同时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0 mg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 10 天。 4.检测及观察指标 (1)血清 IL6 和 TNF 含量:尼莫地平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0 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2 ml 送检。常规治疗组于同时间点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2 ml 送检。正常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2 ml 送检。对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 IL6 和 TNF 的含量。 (2)NDS、ADL 评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对两组患者均于治疗

4、前及治疗后 10 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采用 Barthel 指数评定5。Barthel 指数包括 10 项内容:进食、洗澡、4修饰、穿衣、大便、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 0、5、10、15 分 4 个功能等级,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第 1 次评价,治疗后 10 天进行第 2 次评价。 5.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1.0 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治疗 10 天后,常规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 NDS 评分显著降低(P 均0

5、.01),ADL 评分显著升高(P 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尼莫地平治疗组 NDS 和 ADL 改善更显著(P 均0.01)。见表2。 讨论 脑出血早期,由于血肿及水肿压迫,可以使正常脑组织出现缺血、缺5氧,甚至坏死,并因此产生大量刺激免疫系统的抗原,导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激活,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过程,使单核/巨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等被激活,激发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再通过细胞因子级联反应诱导白介素 6 等其他因子的产生。同时,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血凝块中的成分刺激均可促进白细胞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大量产生6。本研究中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 IL6 及 TNF

6、 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7,说明脑出血早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含量升高。IL6 和 TNF 作为炎症因子,参与了脑出血后的脑损伤,主要为激活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诱导黏附分子表达,促进炎症细胞从血管向神经组织移行,并可促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大量活性氧和弹性蛋白酶,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加重脑组织水肿及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同时炎性因子使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促进多种组织因子如血小板激活因子、凝血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等释放,促进凝血过程及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最终引发血栓和出血,加重脑损伤;炎性因子还可增加兴 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及自由基等神经毒性

7、物质的产生和释放8。另外,TNF 是 C 反应蛋白(CRP)的调节因子,在炎症或急性损伤时 CRP 合成迅速增加,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和脑损伤的过程9。以上病理损伤机制说明,脑出血早期血清 IL6 和 TNF 含量升高可使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损伤进一步加重,甚至发生坏死,成为不可逆损伤,直接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尼莫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脂溶性强、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能阻滞钙离子的跨膜细胞内流,并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使细胞内血流增6加。从本研究结果可见,治疗后两组中 IL6 和 TNF 含量均有下降,而尼莫地平组下降更明显。可能是尼莫地平使脑细胞血流增加,改善了脑细胞缺血,从而

8、抑制、减少了 IL6 和 TNF 的生成与释放,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从而使该组患者 NDS 和 ADL 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至于其确切起效机制,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心国,余绍祖,李承晏,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230-232. 2孙志华,檀培芳,李立祥.缺血性脑血管病与炎性免疫因子J.医学综述,2007,13(16):1217-121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

9、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5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230-231. 6吴万福,胡长林.炎性细胞因子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4):303-306. 7张明伟,彭 俊,刘 阳,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IL1、IL6、TNF 的含量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72010,9(2):138-141. 8李 丽.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 TNF、IL6、NO 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2):1711-1712. 9赵国有.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6 和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5):699-700. (收稿日期:2010-06-28 修回日期:2010-07-21) (编辑:梁明佩 英文审校:唐雄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