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一曲意难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317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骊歌一曲意难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骊歌一曲意难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骊歌一曲意难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骊歌一曲意难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骊歌一曲意难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骊歌一曲意难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知道老范快走了,可没想到走得这么突然。除了天伦之爱,除了亲友之情,他也是带着对清华学子的深情挂念,带着对新闻事业的终生眷恋走的。 10 天前,刚去北京医院看过他,道别的情景依稀就在眼前。音容宛在,而今已是天人永隔了。 当时,老范坚持让护理人员搀扶着站起来,送我们到病房门口。我一步一回头,望着他熟悉的身影,一直站在门前,依依不舍的样子。哪曾想,这一别竟成永诀! 老范,是熟知范敬宜的各界人士往常对他的习称,也是不同一般的尊称。他喜欢这个称呼, “就叫我老范好

2、了” 。他总是对人说。 由于职业习惯,我称他“范老师” ,正式场合用“范院长” 。范院长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首任院长,自 2002 年春天履任,迄今已经8 年有余。清华的新闻学子爱叫他“范爷爷” ,人民日报驻澳门记者站站长傅旭写过一篇报道,题为清华有个范爷爷 。 8 年多来,他像当年在新闻战线一样,兢兢业业履行院长的职责,短2短几年就使清华新闻传播学科跻身一流。2009 年,教育部权威机构对全国高校学科进行评估,清华大学名列新闻传播学前三甲。 老范慈眉善目,人缘一向很好,用一句有失尊敬的话说, “引车卖浆者流”也引他为好友。他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时,逢到下雨天,街边修自行

3、车的师傅就打电话给他:“老范,下雨了,你带伞了吗?” 作为部级干部,老范配有专车,可他喜欢打的。他一些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就是在出租车上,同司机师傅闲聊得来的。以至于有时不免让人生疑:“如此鲜活的报道是真的吗?” 一次,他从清华打车回家,同司机聊了一路。到门口时,司机望着“部长楼” ,困惑地看看身边的老范,然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原来是个头儿,现在是个老头儿。 ”老范提起此事就开心不已:“人民群众的语言多么生动!” 老范生前极尽荣光。国庆 60 周年时,他又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同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一起阅兵。而他随身带的钱包里,终年夹着的一张照片却是当年“落难”时,同辽西父老乡亲的合影。20

4、08 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范敬宜文集第一卷,他选用的照片也有这张。 难以想象,如此平易和蔼的老头儿,却是出身名门,家学渊源。1931 年,老范生于苏州吴县,是范仲淹的第 28 世嫡孙。父亲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与邹韬奋同班。母亲也是书香门第,曾师从章太炎、吴梅,工诗词,擅音律。外祖父为晚清举人,是新式学堂苏州草桥中学,即今天苏州一中的首任校长。后来的文学家叶圣陶、俞平伯,历史学家顾颉刚,3画家吴湖帆等,都是这所名校的第一期学生。2005 年, 中华儿女杂志发表文章新闻大家范敬宜 ,开篇写道: 范敬宜,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他满怀才情、半生坎坷:幼年失怙,由母亲、姑母一起抚养长大;他自幼体弱多病,不

5、能正常上学,却以一年的小学学历,神奇般考上大学(先入国学重镇“无锡国专” ,1951 年又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引者注) ,并达到了诗、书、画三绝的佳境;他 20岁大学毕业瞒着家里只身前往东北,与夫人相遇并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26 岁被打成“右派” ,文革期间又被下放到最贫困的山区,直到 49岁时才回到热爱的新闻行业 此后故事,渐为人知上世纪 80 年代,先从辽宁日报副总编辑调任国家外文局局长,后任经济日报总编辑和人民日报总编辑。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散文家梁衡,2008 年写了一篇饱学与忧心读范敬宜 ,将他同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一位是其先祖范仲淹,一位是新中国初期的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 年前我

6、在刊物上读到他的重修望海楼记 ,大喜。其结尾处的六个排比,气势之宏,忧怀天下之切,令人过目难忘,真正是一个岳阳楼记的现代版。当世之人,我还少见可与并驾之笔。现抄于后:“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则感孕育万物之德,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则感有容乃大之量,而思何以效之;望其神秘莫测之深,则感宇宙无尽之藏,而思何以宝之;望其波澜不惊之静,则感一碧万顷之美,而思何以致之;望其咆哮震怒之威,则感裂岸决堤之险,而思何以安之。 ”没有一生坎坷、满4腹诗书,一腔忧心,何能有这样的文字? 人民日报十多位总编,自邓拓之后,其才学堪与其比者唯老范一人;范仲淹倡“先

7、忧后乐”已千年,我身边亲历亲见,能躬行其道,又发之为文的新闻高官,唯老范一人。我只有用岳阳楼记的最后一句话来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老范半生坎坷,历经磨难,可他从不将自己的得失荣辱挂在嘴边,而总以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自我砥砺。新中国 50 周年华诞前夕,他在人民日报发文岳阳楼记我心中的灯: 这篇千古名文,就像一盏明灯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崎岖不平的生活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一样,发生了根本变化。走出逆境,跨入顺境,好事接踵而至,难免喜形于色。当我被任命为经济日报总编辑时,马上写信向上海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报喜,信中自谦地说:“多年荒疏,

8、深恐难负重托” ,本以为能使高堂高兴一番,不料母亲的回信却是:“我觉得你是其言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 。我劝你一句话:位高坠重,君可休矣!”一瓢冷水,把我浇得好心凉。冷静下来想想,母亲的话还是老祖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要我宠辱不惊,不要在顺境里冲昏头脑,忘乎所以。这番话,我至今难忘。 也许,正是这种超越自身,放眼天下的情怀,使他无论身处何地,总是葆有平和、冲淡的心境。虽说当年曾由锦衣玉食跌进粗茶淡饭,从5钟鸣鼎食落入茅屋草棚,可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好,用他自己的话说,连感冒都很少得。 谁料 2007 年,一场大病突如其来,若不是发病那天他的司机恰好在场,说不定当时就走了。去医院看他,老范

9、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小时候体弱多病,家人请算命先生卜过一卦,结果说了两点看来还都应验了。一是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向北发展” ,一是说他 76 岁时会有一劫,也就是 2007 年。 此后,老范的身体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同医院结了缘似的,一会儿住院,一会儿出院,今年 5 月更是查出绝症!这个凶信,我是在他走前一个月才知道的,当时还在保密,包括对他本人。 骤闻此讯,心中愁云惨淡,一直郁结不散。 我 2001 年调入清华,就同老范打交道,学院成立后更辅佐他 8 年多。2001 年,学校批准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 年校庆之际正式建院。为了提供更加自由的成长空间,清华也恰从 2001 年推行本

10、科生转系制度,而试点就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人文学院传播系。于是从全校二年级学生中招收了一个新闻学转系班,35 位同学,来自 16 个专业,最是符合新闻教育的多学科背景。我来清华任教,适逢清华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本科班组建,便请缨担任了班主任。 这个“黄埔一期”成立后,进行了一周的开班教育,邀请 3 位名家,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第一讲就是老范。他来那天异常炎热,教室没电扇,没空调,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台小电扇,放在讲台边,老范就站着一气讲了两三个小时。说实话,我后来没少听他讲话,6但感觉好像都没有那天那么神采飞扬,一气呵成。了解老范的人知道,他的文章可入经典,而他平时不善言辞。 当日

11、旁听的研究生刘鉴强,本是慕名而来,只想随便听听,结果听个开头,就按捺不住兴奋之情,向身边同学借来纸笔,边听边记,后来整理成文,刊发于新闻记者杂志。讲座后有问答环节,出身英语专业的陆娅楠问道:范老师,如果有来生,您最想做什么呢?老范沉吟片刻: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是最想当记者、干新闻。 新闻记者刊发刘鉴强的文章时,就用这句话作标题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从此,这句话便成为一届届清华新闻学子的座右铭。 这场“如有来生,还做记者”的讲座,在清华校内网上好评如潮。正在物色院长人选的校方,由此开始同他接触,从而玉成此事。在一篇纪念新闻教育家范敬宜的文章里,我对老范的清华 8 年做了如下概括: 在清华大学新

12、闻学院的八年多时间里,范敬宜同志为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确立了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奠定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基石,为新清华、新百年的新闻教育做出首屈一指的贡献,使年轻的学院短短几年即以跨越式发展跻身一流。与此同时,他还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开新课、办讲座、批作业、带学生,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在他心里,新闻学科、新闻教育、新闻研究等归根结底都在于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输送新鲜而健康的血液。在新闻教育方面,他不仅为清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铸就了精神与灵魂,而且也为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7在近百年的中国新闻教育史上,以一流新闻人而献身新闻教育的大家代

13、为不绝,包括五四时期的中共秘密党员、一代名记者邵飘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创立者、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和经济日报总编辑的安岗,台湾世新大学的奠基人、一代报人成舍我等。范敬宜当之无愧地名列其中,在新闻教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华 8 年,他除了确立学院的大政方针,把握办学的政治方向,主持重大的学科建设,还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了多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包括新闻评论、记者素养、新闻中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每次开课,他都认真地、一字一句地撰写讲稿,即使多次讲授的课程,每次开讲前依然不断修订、补充,讲稿周边往往写下密密麻麻的增订内容。对每位学生的作业,他同样认真地、一字

14、一句地批阅,直到因病离开讲台。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辛苦劬劳,他为清华新闻学院师生及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留下一笔珍贵的遗产。 清华的遗产凝聚在一些经典的话语里,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等。同样,老范留给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遗产也聚集在一些名言中: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学习好比吃饭,要靠五谷杂粮,不能只吃维生素片;不要只盯着眼前巴掌大的地盘,而要放眼 960 万平方公里 如今,聘请名流做院长似乎相沿成风。这些年来,我不止一次听到类似探问:“老范在清华怎么样?是不是也挂个名,平时不怎么来?” 每次听到这种议论,我都忍不住为老

15、范一辩。他不仅是名副其实的8院长,审时度势,燮理阴阳,而且是难得的老师,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他对每门课、每堂课都全力以赴,用心备课,认真授课,还一篇篇批改作业。说实话,我们这些多年的教书匠,有时都自愧不如。 一次,我劝他,你年事已高,需要应对的事又很多,学院给你配了助教,批改作业一类的事情就让助教去做吧。要知道,老范的助教里,包括现任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周庆安博士、经济日报副刊部文化新闻编辑室副主任乔申颖等,水平绰绰有余。不过,他当时讲了一段她母亲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时时引以为训。 老范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小时候,他记忆最深的情景之一,就是每晚母亲桌前的灯光与母亲备课、批改作业的身影。一

16、天晚上,母亲又是挑灯熬夜,弄得很晚。他已睡了几觉,醒来看到母亲还在伏案工作,就唤母亲早点休息。说了一遍,母亲没有反应,再说一遍,还没反应。不知说到几遍时,母亲突然站起身来,走到床前,把他的被子一下掀了个精光,呵斥道:催什么!明天学生还等着我的批语呢! 老范走了,学生将他的批语晒到网上,珍贵可比“文物” 。看到他点评的作业照片,不少人惊叹:一行行清秀、雅洁的行楷,标注着对学生作业的意见,也体现着为人师表的用心。学生说道:“真是总编辑手记啊。 ” 老范对学生的关心、爱心、热心,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点点滴滴,一言难尽。2005 年春天,当我将大二学生李强的乡村八记交给他时,他的兴奋、喜悦之情溢于

17、言表: 我怀着惊异的心情,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和一个早晨的时间,一口气9读完了李强同学这篇农村调查报告,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老范一边写了千字评语,一边逐字逐句修改一些差错。后来的故事由于媒体报道广为人知:先是老范将乡村八记送给温家宝总理,温总理为此亲笔复信,接着人民日报刊发温总理复信,以及乡村八记第一记二姨家的收支明细账 ,各家媒体围绕这个话题而形成一个报道热潮。2007 年,李强师从老范,攻读研究生,2009 年毕业,成为人民日报记者。如今,温总理复信中的一段话,已经镌刻在清华新闻学院的门厅: 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 而

18、这,也正是老范新闻人生的精彩写照。 老范既是痴心不改的新闻人,又是家学渊源的文化人,诗、书、画均称擅场。2009 年国庆 60 周年期间,我给老范打电话,想见见他,聊聊天。他欣然应允,约在他家附近的清香林茶社,那是他接待各路人士的固定“据点” 。 一见面,他就掏出一卷赠我的书法作品,打开一看,喜出望外,原来是我向他索求的范仲淹岳阳楼记 。此事在他健康时提过,已经过去几年,由于他的身体状况,我早不抱希望,也不忍再问。没想到今日竟有如此收获。细看落款,居然是头天晚上刚写的,似乎心有灵犀一般。岳阳楼记自是千古名文,书法也属当世一绝。最令人击节叹赏的,还有老范的题跋: 先祖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

19、为能吏,在边陲为良将,在庙10堂为贤相,在文坛为大家,所撰岳阳楼记光昭日月,传诵千古,诚可谓不朽之人,不朽之文。 今年重阳时节,登高望远之后,我又细细欣赏了一番这幅佳作,再次叹服:诚可谓不朽之文,不朽之人,不朽之跋呀。 半个月后,去医院看他,也谈起字与跋。老范去世后,他的得意门生姜琳告诉我:“范老师给许多人写过这幅字,而给你的最用心。 ”我相信。而且推测,说不定也是老人家平生最后一幅岳阳楼记的手迹呢。那天,在北京医院宁静、宽敞的病房里,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学生。自从今年毕业典礼后,我还是第一次见他。除了消瘦、虚弱一点,感觉变化不大。他双腿盘坐病床,聊了一个多小时。其间曾想告辞,让他休息,他还不让走, “再说一会儿,再说一会儿” 。那样子,就像憨态可掬的孩子。 我知道,老范最挂念的是学生,最想听的是学生的事情。于是就挖空心思地想,谁谁谁又受了什么表彰,谁谁谁又怎么样了,听到这些事情,他总是很高兴。我还拿起他床头的人民日报,随手一翻,就有几位清华学子采写的报道:陆娅楠、左娅、曹树林、廖正军其间,陆娅楠正巧打来电话,嘘寒问暖的,问他晚上想吃什么,下班后给他做了送来。老范提起来喜滋滋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道别时,他站起身,走了几步,让我们看看他的状况,说就是这个样子了,便又坐回床上。想到他的病情吉凶难卜,我强忍着泪水,握住老范手臂,叮嘱他多多保重,有机会再来看他。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