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闽北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问题及对策郑云禧摘要农村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要依赖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正规学历教育外,更需依赖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因此,需要从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及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体系几个方面来实现对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的整体完善。一、引言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讲要依赖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要依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继续教育体系。之所以定义为继续教育,是因为农村继续教育体系所针对的是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
2、知识和农业生产经验,并且通过生活实际获取了相当数量的知识储备,所以将其称为继续教育更为准确。我们认为,农村继续教育体系至少应当包括推广农业科技的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农业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体系几个方面。二、当前闽北农村继续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首先,现有技术推广人员无法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其次,乡镇农技人员的农技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应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工作。再次,基层农技部门无法面向大多数农民进行服务。最后,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农技推广
3、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发展要求。2 剩余劳动力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近期各个地方的农民工培训工作来看,主要问题包括培训投入不多、培训效率低、培训缺乏有效社会定位、营利性培训市场无序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外部主导而非个人驱动等。3 农村继续教育体系结构性缺失严重。农业产业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还需要综合素现代化的农民、需要现代化的农来生产结构和现代化的农村治理,因此缺乏这些教学内容的农村继续教育体系量个结构缺失的体系,教学内容单一,除了已有的尚需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民工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外,缺系统全面的农来产业化协作的教育体系、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
4、体系和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教育体系。三、闽北农村继续教育体系发展的对策1 改造现有农科推广的继续教育体系。第一,重新部署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人力资源配备,确保基层乡村的农业科技推广需求。鉴于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基层推广人力不足,而总体数量又比较巨大的现状,建议在农业产业促进法起草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人员编制进行规制,确保基层乡村的农技推广需求。与此同时,对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任职资格,也应当进行各方面的严格考考核,确保技术更新换代的时效性。第二,引导市场第三方加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应当利市场规律引进第三方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特别是农业科技研发企业的加入。
5、以农业科技研发企业为代表的市场第三方推广机构的推广模式,主要可以考虑与政府合作推广和政府补贴后由企业单独推广两种模式,重点在于充分调动市场第三方的积极性。第三,搭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应广泛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创建农业科技推广网站或专栏,建立信息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同时,国家应该通过立法规定由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负责农业科技的定期培训事宜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可以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灵活确定培训时间,然后由基层组织会同政府农技部门或者农业科技企业进行科技推广。第四,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示范点,将农业科技予以推广。第五,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无论是政府推广、企业推广,还是农民自发学习示
6、范农户,都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农业科技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农技推广的持续性。2 完善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首先,加强国家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当前存在的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被截留现象根本问题在于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不到位。因此,应对此类支农资金的监管审计严格立法进行规范。第二,科学设置农民培训的科目。由政府统计部门通过年度数据分析得出目前劳动力需求市场需要的是什么技术工种,然后由政府部门进行培训科目的统筹安排,既要避免一律重复导致供过于求造成新的劳动力剩余,又要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三,加强培训主体的监管。培训机构的市场化有益于培训体
7、系的迅速扩展,但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形下也可能导致培训机构逐利化而降低培训质量,因此必须加对培训主体的监管,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可采取政府调查考评和农民反馈相结合的方式。第四,提高农民自身的培训积极性。农民自身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提高农民自身的培训积极性十分重要。对此,可以通过政府提供培训补贴的政策鼓励和企业用工前集体组织培训的方式逐渐解决。3 建立农村治理机制的科学引导体系。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农业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主要在于农业产业发展本身忽视了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忽视了承担提供公共产品使命的农村治理机制的重要性,将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建设依赖于单独创设
8、农协之类的专门机构。科学民主的农村治理的引导体系,更多地需要政府主导。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先进农村治理机制的示范。为了激发农民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先进农村治理机制的示范以及成果展来实现。第二,深入调研。科学民主的农村治理机制不是凭空的制度创造,而是立足于对现有治理机制的改造,因此,必须通过深入调研以发现现有农村治理机制的不足。第三,借用农民大学的教育平台普及科学民主的理念产。农民大学教育平台可以向村民普及一些从文理念,从思想上激发改革创新现有农村治理机制的积极性。第四,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决议集体事宜,逐渐培养农民的自主意识。村民大会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方式,通过村民大会
9、这一平台,村民可以自主决定关乎切身利益的集体事务,逐渐培养起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4 完善促进农业协作的继续教育体系。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化,运用选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发展多种经营和实行分工分业的专业化生产。农来协作促进在制度设计上,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度设计主要应当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加强政策宣传和鼓励引导。政府应当给予农业产业化协作的载体一定的政策优惠,并对组织的形式、约束机制和利益机制进行相应的政策指导,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范。与此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化协作的宣传,让农民意识到产业化协作
10、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第二,发挥龙头企业或者农民协会的带动组织作用。扶持龙头企业或者组建农民协会,促进龙头带动或者协会组织类型的产业化协作。第三,定期举办农业产业化协作交流会。农业产业化协作的进行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和障碍,通过定期举办的农业产业化协作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或者农业协会也可以利用这个交流会的平台推广新的协作模式。 、5 建立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继续教育。以农民大学为代表的普及型教育体系在国内尚未真正实践,因此在制度上还属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普及型教育的制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形式。调研显示大部分地区都成立了新的农村
11、公共服务中心,有着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基层自治组织和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由其定期举办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第二,培训经费。鉴于目前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并且接受培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就普及型教育体系的主要经费问题,可以通过政府、集体按一定比例投入的形式来进行解决。第三,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的引导。鉴于广大农民接受再教育的意识较为缺乏,普及型教育体系应采取多元化、趣味性的培养模式,比如通过茶话会、视频教学、有奖知识竞赛等形式吸引农民参与,同时可以考虑设置一定数额的奖学金来吸引农户参加培训。第四,师资力量配备和课程设置。为解决师资问题政府可与本地大学、职业学校、电大退休教师群体等签订短期或长期合同进行聘任。鉴于农民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学习积极性较低,建议开设一些图文并茂的趣味性较强的农业科普课程。参考文献1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J 思想战线,1992,刘学愚,孙德华2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动作模式及启示。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艳,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