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声发生方法在民族演唱中的巧妙运用选题缘起我是从高中学美声的,但是当时让我学习唱歌的原因却是因为爱好民族。所以课堂上学习美声的同时课下一直在练习民族歌曲。一直自己学习了四五年,发现声韵味还是不够地道,大二下学期把自己想学习民族演唱的方法告诉了老师,在自己多番努力下老师开始帮我训练民族演唱,现在一年多过去了,我的民族演唱风格明朗了,演唱韵味也地道了,咬字气息也比以前到位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由于我之前学习的是美声,所以要演唱民族会遇到很多问题,期间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写科学发声方法的书有很多,但是如何运用这种发声方法来演唱民族歌曲的书籍却少之又少。即使
2、有也只是一些理论上的道理与东西,结合实践的也几乎看不到。作为一名热爱民族演唱的人,我想把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写出来,希望给更多热爱民族演唱的朋友带来一点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民族;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演唱了,它不仅有原生态的土生的民族风格,更有很多走向世界的新时代编写的新形式的新歌曲。研究现状关于美声发生方法的训练已经有很多权威专业歌唱家研究过了,他们从生理心理各方面给出了专业的方法,民族训练发声方法也有很多权威书籍。但是如何把美声发生方法运用到民族演唱中很多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以及他们的区别与共性上,如何结合实践解决美声与民族的转换却很少见。在这一方面我国声乐教育界泰斗金铁霖老师曾经出过一些
3、 DVD 以及书籍,里面有很多针对不同条件的民族歌唱家的发生训练方法,其中就有很多运用美声发声方法的民族歌唱家,比如王丽达,陈莉莉,戴玉强等。研究方法搜集国外关于美声发声方法的一些书籍。研究中国人生理结构与外国人的区别以及喉咙特点。调查一些声乐专业的老师以及同学总结自己的经验论文大纲及研究主要内容概述第一章美声发生方法简述美声唱法即优美、动听的歌唱,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而且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美声唱法特点:(1)音域宽广,声区统一;(2)声音连接圆滑和优美;(3)明亮松弛,讲究高位置;(4)灵活华彩、轻巧俏丽;(5)重视呼吸、用气歌唱;(6)注意内涵、表现丰富。第二章民族演唱的
4、发展现状民族唱法听起来声音明亮,位置靠前,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呼吸的运用上,借鉴戏曲唱法中的“气沉丹田”,在共鸣的运用上,更多地使用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紧抓额窦、眉心,使声音集中靠前。运用民族唱法的歌手喉器的位置相对美声唱法歌略显得高一些,这无碍于歌唱,但必须要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在放松下腭,打开颌骨,提笑肌,舌头平放,脖子、肩部放松,强调腰腹肌的力量等方面的要求与美声唱法一致。近年来,民族唱法大胆地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在保持我国民族风格的原则上,在高音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问题,这是民族唱法一个新的突破。不仅如此,在我国,通
5、过美声化的民族唱法或通过民族化的美声唱法同样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和喜爱。如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 岩口滴水 ,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在演唱时强调呼吸深度、声音的通畅,胸腔、口咽腔、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气息的支持与对抗以及高音区运用关闭或掩盖的方法来找到转换之后的最佳高音等方面,均作出了与美声唱法一致的要求,但某些要求如旋律的运腔等方面又突出了民族的风格与特色,使之更具民族唱法的韵味,这便是美声化的民族唱法。有些歌曲如那就是我 、 生命的星 、 我爱你,中华 、 ,歌剧选段不幸的人生等,则属于民族化的美声唱法。虽然听起来美声味很浓,但这些出自中国人手笔的
6、作品不论是旋律还是行腔都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与情趣,无不体现出固有的民族风格与特点。民族唱法美声化、美声唱法民族化,是中西文化相互溶合、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第三章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区别美声唱法不论在哪个声部,其音色均比民族唱法要暗一些。美声唱法声音要靠后一些,民族唱法声音要靠前一些。特别是在换声区与高音区,美声唱法采用了“关闭唱法”,音色有一个明显的由亮转暗的过程。美声唱法发声时呼出气息排气量较大。在中低声区则要求像叹气那样的排气量,而发高音时则需要像对着远处大声呼唤一样的排气量。所以发出的声音就显得淳厚宽广,圆润而富有威力。民族唱法则更多是遵循了
7、我国戏曲唱法的呼吸原则指导原则,讲究气量小巧纤细,抑扬有度,因此发出的声音显得秀丽纤巧,具有明亮的金属质感。按照歌唱时声音颤动的规律,声音振动幅度的大小随着音的高低与音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相对而言,美声唱法由于采用了混合声区和混合共鸣演唱,其声音的颤音幅度一般都比较大。从声音特点来说,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从共鸣来说,是把歌唱所能用到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第四章美声发生方法在民族演唱中的巧妙运用。其一气息吸气与吐气的运用其二咬字吐字的训练其三发生与共鸣的运用本论文可能要解决的难点与创新点 其中有很多个人感受,或许会有人有歧义,这需要我完善自己的音乐表达准确性。 人体的生理结构需要咨询相关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文献1 酆子玲著歌唱语言训练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12 2 王福增著声乐教学笔记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