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一书局.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49687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一书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一书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一书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一书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南一书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第二節 日治中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統治政策的轉變臺灣的公共建設與產業發展臺灣的政治及社會運動霧社事件臺灣的新文學運動,學習重點,日治中期的統治政策,(一)文官總督統治(19191936) 1.背景: A.國際因素: a.第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思潮風行 美國總統威爾遜倡導 b.1919年朝鮮爆發反日的三一運動 c.1919年中國發生反帝國的五四運動 B.國內因素:自由民主思想盛行 a.正值大正民主時期(19181932) b.日本殖民統治政策成為重要討論議題,日本殖民統治政策成熱門議題,分兩派 A.施行同化主義:主張改善殖民地 的政治待遇 B.施行自治主義:主張任由殖民

2、地 自治或獨立結果:日本政府採行同化主義,2.第一位文官總督:田健治郎A.標榜:a.取消臺 日差別待遇 b.提高臺人政治地位B.著手:改革臺灣教育、法律及地方制度C.試行:內地延長主義 a.期望能接近日本體制 b.將日本本土各項政策,擴及施行於 殖民地臺灣,(二)內地延長主義的試行 1. 教育方面 2. 法律方面 3. 地方制度變革,教育方面 仍有差別待遇,1919頒臺灣教育令 A.確立普通、實業、專門及師範教育制度 B.陸續增設中等以上學校1922頒新臺灣教育令 A.達日 臺學制一體化 B.開放中等以上學校臺 日學生共學1928 A.設立臺北帝國大學 B.臺北商業專門學校增設第二外語課程,臺

3、北帝國大學,臺灣第一所大學:今臺灣大學前身地位:當時日本勢力圈內研究華南、南洋 風土民情中心 醫學專門部:是日本的亞洲熱帶醫學研究重鎮,1919年臺灣教育令制定之學制概圖,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制定之學制概圖,法律方面,1921日本議會通過法三號 A.部分修正六三法 B.限制臺灣總督頒布的律令,必須 是補充日本本土法令之不足 1923開始適用日本內地的民法、 刑法、 商法,文治精神下的地方制度變革,地方首長仍為官派 已開始推行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A.1920年改為州廳、郡市、街庄三級 制各級都有官設協議會(除郡外, 官方遴選協議員) B.1921年設置臺灣總督府評議會 a.以備總督諮詢 b.九名

4、臺灣人獲選為評議員,年臺灣行政區域圖,1920,公共建設與產業發展,(一)公共建設 1.港口 2.水利 3.發電(二)產業發展 1.日治初:糖業 2.日治中:蓬萊米,公共建設 港口,基隆港:A.日治初擴建,日治中期完工 B.為重要輸入港高雄港:主要輸出港接近米、糖產地兩者於1924年升格為市取代清代 淡水、 安平地位,公共建設 水利灌溉,桃園大圳 A.1924年通水 B.灌溉面積達二萬餘甲 嘉南大圳 A. 1930年完工 B.當時東亞最大水利工程 C.利用烏山頭水庫及濁水溪 D.灌溉嘉南平原十五萬甲地,嘉南大圳,嘉南大圳利用烏山頭水庫及濁水溪,灌溉整個嘉南平原,公共建設發電,日月潭水力發電所A

5、.1919年開始興建, 1934年完工B.總 發電量號稱當時東亞第一C.聯結西部電力網路有助當時新興產業 的發展,產業發展,1.日治初:糖 業 受益者為日本資本家2.日治中:蓬萊米A.成外銷日本市場重要商品B.1930年代限制臺米銷日 a.日本受全球性經濟大恐慌波及 b.為維護日本本土農民的利益C.總督府實行米榖統制政策 a.1938年臺灣地主赴東京請願日未採納 b.在臺灣實施配給米制度,非武裝抗爭的展開,背景 1. 受新思想、新形勢的啟發與衝擊 2. 接受高等教育或留日者的推動 非武裝抗日活動 1.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 2. 發行刊物,(一)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發起新民

6、會A.留日學生東京B.推舉林獻堂、蔡惠如為正副會長C.訴求:a.初廢六三法 b.後設置臺灣議會,2.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1934)A.爭取自治: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B.行動:a.徵求連署 b.推代表赴日請願與臺灣留 日學生在東京遊行,到日本 議會遞交請願書C.結束:1934年在總督壓力下停止D.意義:已喚起臺人之政治、社會及 文化意識,3.治警事件A.時間:1923年第三次請願時B.起因: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組臺灣 議會期成同盟會 做長期抗爭C.總督禁止: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D.進行全臺大逮捕:18人被起訴E.影響:a.引起政界與法界諸多辯論 b.激起臺灣民眾關心政治熱潮,(二) 發

7、行刊物,1.臺灣青年(1920)臺灣 (1922) A. 月刊性質 B. 1924年5月停刊2.臺灣民報 (1923) A.特色:使用白話文 B.演變:半月刊旬刊週刊日刊 C.地位:臺灣人創辦的第一份報紙,臺灣文化協會及其活動,(一)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與分裂1.成立:1921-臺北A.組成者:林獻堂、蔣渭水B.會員出身:多為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C.宗旨:a.謀求臺灣文化向上 b.致力臺灣人的文藝復興D.機關報:臺灣民報 E.舉辦一系列活動,臺灣文化協會舉辦之活動,巡迴各地演出文化劇、放映電影、 音樂會 在各地設置讀報社,喚醒民眾注意殖 民地解放運動消息 在霧峰 林家舉辦夏季學校舉辦臺灣 通史、通

8、俗法律、通俗衛生講習 在各地舉行巡迴演講會成為民眾接觸 新思維的場所,2.分裂A.分三派1926 a.堅持文化啟蒙運動路線:林獻堂、 蔡培火 b.提倡農工運動:連溫卿 c.追求全民族解放:蔣渭水B.正式分裂1927 a.由連溫卿掌主導權史稱新文協 b.其他兩派退岀另組臺灣民眾黨,(二)臺灣民眾黨 1.意義:臺灣第一個合法的政黨 2.成立:1927年7月10日蔣渭水 3.主張:A.確立民主政治 B.建立合理經濟制度 C.改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4.路線:調和民族運動與階級運動 5.活動:從事政治抗爭,臺灣民眾黨抗爭活動,舉辦政治演講會:討論民權、自治等民主基本概念繼續進行臺灣文化協會的文化啟蒙運動

9、 糾正敗壞風俗(如鴉片提出打倒 阿片,打倒迷信,打倒惡習口號)進行勞工運動造成1930年該黨分裂林獻堂、楊肇嘉另組臺灣地方自 治聯盟,(三)臺灣首次地方選舉 1.背景: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向總督府、日本 國會請願,舉辦全臺巡迴演講 2.日本舉行有限制的選舉: 1935 州會議員、市會議員、街庄協議會會員 A.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 B.投票率高達96%,1935年臺灣首次選舉,1935年,按照總督府地方自治辦法,臺灣舉行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選舉州、市議會及街庄的議會選舉。,農工運動的勃興,(一)農工運動的展開1920年代已開始 1.始自:1925年成立的二林蔗農組合A.臺灣第一個農民運動團體B.目的

10、:a.抗議糖廠獨占甘蔗採購權 b.要求提高收購價格 2.運動A. 1925年二林事件B. 1926年成立臺灣農民組合C. 1928年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D. 淺野水泥會社罷工事件,(二)臺灣共產黨 1.成立:1928年上海 2.主要成員:謝雪紅、林木順 3.主張:建立臺灣共和國 4.回臺加入社會運動導致文化協會 分裂A.由臺共 蘇新主導B.推動農民、勞工運動 使農工運動轉 向激進的大型示威活動,(三)總督府的鎮壓 1.1929年二一二事件 A.農民組合幹部、工會、臺共人員約千人 被捕 B.農民組合領袖簡吉被判十年刑期 2.1931年發動逮捕臺共行動臺共轉到 地下活動 3.查禁臺灣民眾黨 A.起因

11、:主張以工農階級為中心的民族 運動 B.影響:農民與勞工運動都沉寂下來,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1.領導: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 2.起因:A.先是不滿臺灣總督佐久間 左馬太主政期間設隘勇線 、收繳槍枝 B.日本警察剝削原住民的勞力 C.日本警察玩弄原住民女子感情,3.結果:A.莫那魯道不敵日軍武力,又不願投降 ,遂退往山中,集體自殺 B.日本警察嗦使他社原住民襲擊住在保護 所的霧社原住民C.倖存者被迫遷到川中島今清流部落4.影響:A.造成總督石塚英藏等官員下臺 B.促日本政府重新思考原住民政策,文學的提倡,(一)新文學運動的興起 1.背景: A.政治社會運動蓬勃發展 B.受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2、 2.展開:開始於1920年 A.主要刊物:臺灣青年 B.鼓吹者:陳炘、黃朝琴 C.主張:使用白話文,使用白話文A.普及文化,啟發民智B.反對有閑文學C.希望用白話文寫信和發表言論 張我軍撰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鼓吹 使用北平官話的白話文運動批判傳統舊詩人引發新舊文學的論爭,新文學的主張,新文學創作,主題:關心臺灣人政治處境,農工大眾 生活、婦女地位及社會現實等代表作家:賴和A.以臺灣方言和俚語描寫社會百態B.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以日文作品進入日本文壇A.楊逵:送報伕B.呂赫若:牛車,3.新文學運動成熟期 1933年 A.組成臺灣文藝作家協會 a.臺灣作家結合日本作家 b.主張:文藝大眾化 c.刊

13、行:漢 日文並用臺灣文學 B.成立臺灣文藝聯盟 a.清一色為臺灣作家 b.高唱:覆滅腐敗文學,實現大眾化 c.刊行:漢 日文並用臺灣文藝,(二)詩社成立 1.性質:詩人以詩社來抒發不滿日本統治 的心聲 2.三大詩社 A.櫟社1902/中部:最具批判精神 B.南社1906/南部 C.瀛社1909/北部 3.整理臺灣民間文學 A.提倡臺灣語文運動 B.代表:連橫臺灣語典,藝術的發展,1.趨勢:走向專業化 2.發展:A.繪畫:總督府創設臺灣美術展覽會B.雕塑:黃土水水牛群像C.音樂:江文也臺灣舞曲 3.新興傳播媒體傳入:電影、廣播、唱片A.電影臺灣文化協會啟迪民智之工具B.收音機1930年代公務機關、學校必備,臺灣繪畫的發展,總督府創設臺灣美術展覽會出色畫家:A.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B.臺籍新秀:廖繼春、陳澄波特色:A.融合西洋畫、日本東洋畫和中國文人 傳統的水墨畫技法B.又能呈現臺灣文化的特色,水牛群像,黃土水的雕塑鉅作,現存於臺北市中山堂,1934年鄉土訪問演奏會在臺南公會堂公演,江文也男中音獨唱情景。其作品多以臺灣風土民情為主題,曾獲國際音樂比賽獎項,在當時歐洲樂壇頗具知名度。,江 文 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