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人们教育观、成才观的转变,班主任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过去班级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好的“引路人”要有哪些妙招呢?笔者有以下感悟:班级管理学会变通变通即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是指根据变化了的班级情况而变动教育角度和方法。它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教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可以随机应变,根据事件发生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巧妙的变化手段,因人而异、互动变化,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在班级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学生的文具盒时常往地上掉,“啪啪”的声响会引得多数学生转头注目,不仅文具容易损坏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这个问题,是强调要注意
2、保护还是禁用文具盒?显然保护与禁用都不是有效的办法,这时变通一下起到的效果是明显的。建议学生使用棉布制作的“笔袋”,实践发现“笔袋”虽然也往下掉但没有声响,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文具盒的声响问题还不影响学生文具的放置。因此,笔者认为,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只要合理变通就能迎刃而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中有一点提到的是“备品承包责任制”,具体是指:1.承包某项备品者须保持该项备品的清洁。如:承包暖气片者,应按学校规定,定期擦拭,在校例行卫生备品大检查时,不得因该项不合格而扣分。2.承包者要保证该项备品的合理使用:承包窗户者,热天负责开窗;承包灯具者,光线暗时及时
3、开灯,日光明时及时关灯。3.提高备品的使用率。如:承包篮球、排球的同学,要使同学们在该玩的时间内有可玩;承包暖壶的同学要使需要喝开水的同学有水可喝;承包负责鱼缸的同学要使愿观赏鱼的同学时刻有鱼可观赏。作为班主任大包大揽不仅辛苦而且也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班主任学会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责任意识,把班级事务细化后,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真正体会主人翁的快乐。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时,班级管理就有序了,班主任也就“轻松”了。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育人宗旨,加强理论修
4、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常做常新,硕果累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朝阳街小学 郭丽娜)班主任处理学生负面情绪的案例负负不得正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负面情绪的案例事件:我是二年级的班主任。班里有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叫小陈,在学校的表现一直都属于乖巧内向型,从不主动跟老师搭腔。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脾气很倔呢,有一天,终于让我领教了。那几天总是傍晚下雨,小陈的爸爸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打开后备箱一看,忘记带伞了。之前答应过孩子,会把伞带来。可事已至此,爸爸说:“爸爸忘记带伞了,放学来接你的时候再送来。”孩子一听,犟着不肯进校门,不依不饶地跟爸爸说:“没有伞,我不上学。”
5、也不肯多说其他话。爸爸知道儿子的倔脾气,不予理会,只是提高嗓门喊:“放学的时候再给你带伞,也一样啊!”小陈一下子就哭了。爸爸束手无策,只得把儿子交给站在校门口的值日、值周老师,自己上班去了。值日、值周老师在一旁劝了孩子老半天,也无济于事。值周老师赶紧到班里来找我去处理。我边听她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边急匆匆赶到校门口。看见哭成泪人的他,我蹲下身子轻轻问:“爸爸没有给你带伞,你很难过是吗?”他抽噎的身体明显没有之前紧绷和僵硬,看来被我说中了。“怎么回事,能告诉老师吗?先不哭,好好说。” “爸爸明明说过要给我带伞的,可他就是没带!”看来他心里赌气着呢。“哦,你觉得爸爸说话不算话是吗?”我顺着他的心思
6、说。“对的!”“小陈,你心里觉得很难过,很委屈,所以才会站在这里哭,对不对?”“老师,就是这样啊!”“可是,你站在这儿,爸爸也没有办法把伞变出来,对不对?”我语气很柔和。“嗯” “小陈真是个懂道理的孩子!”我赞许。“你想想,你这个时候站在这里哭,有没有什么坏处呢?”“嗯不知道。”“也许,爸爸上班会迟到,你上课也快迟到了哦!”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看他的样子平静多了。“你觉得怎么办更好呢?”孩子想想,不说话。我注意着他的表情,缓缓地说:“小陈,你要是把自己为什么难过委屈,把心里想的都告诉爸爸,我想爸爸一定会好好向你解释的。下午跟爸爸谈谈好吗?”“我怕”“别担心,老师会在旁边帮你。”我笑着鼓励他。他
7、放松。问题讨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广大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平等对话”代替了传统教育理念“师道尊严”的误区“唯师独尊”,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建立起来。但同时不难看到,在实践中,教师“高高在上”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会无意识地用“惩罚型”“交换型” “冷漠型”“说教型”的方式对待。如:学生对于背课文很有畏难情绪,罚抄课文;当学生受同学欺负而哭泣,老师简单地拿诱人的奖品将他们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学生受了委屈,老师也依然专注自己的事,不予理会;有时老师干脆忽略孩子的情绪,只是灌输那些学生听得耳朵已经长茧的大道理。这样负性的处理方式,会激化矛
8、盾。此时,负负不得正。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处理学生的负面情绪呢?反思与研究:如果没有很好的干预措施,人的负面能量是会增加的。长此以往,便会把负面情绪囤积在心里,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自尊心受到挫伤,形成郁结,产生心理疾病,导致各种各样的反社会行为。在生态系统理论中这样阐述:儿童日常生活的直接环境叫做微观系统,它对孩子的作用是最大的。所以,处于微观系统里的家庭成员和老师一定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北京师范大学的边玉芳教授曾为我们梳理了 EQ 型家长和老师处理负面情绪的步骤:(1)接受:家长(老师)说出一到两句话,表示注意到孩子的情绪,邀请孩子坐下来谈谈(接受有情绪的他);(2)分享:家长(老师)必
9、须先分享情绪,后分享事情内容,让孩子平静下来,这才问孩子具体细节;(3)肯定和引导:找出事情中一些可以肯定的地方,认同孩子的感受或行为,然后引导孩子看到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4)策划:与孩子谈论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想到、说出更有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我反思对小陈事件的处理方式,在从值周老师那里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见到小陈便立刻认同了他的情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大人平等地看待他,注意他的情绪,了解他的想法,认同他的思考。之后,我平和耐心地倾听他的述说,请孩子放宽心与我分享事情的始末。述说的过程就是情绪宣泄的过程,随着述说的结束,孩子慢慢平静下来。这时,我和孩子谈论具体的
10、细节。肯定他是因为心里难过才不肯进校门,是可以理解的事。孩子感受到我完全理解他的想法,自然愿意跟我一起讨论“不肯进校门”这一行为带来的负面效果。传统教育让老师习惯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其实,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引导他去想,说出更有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孩子就从这一事件中学到了独立思考,学着勇敢尝试,成长之路就是这么走出来的。在教育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告状声“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把我橡皮拿去了!”“老师,他把我的书撕破了!”每当这种时候,别着急上火用笨拙的负性方式去对待,谨记此刻“负负不得正”呀。请把孩子叫到身边来,听听事情的原委,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心里是怎么想的接受,分享他
11、们的情绪。知道事情的本末,再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就变得容易了。还要多问问他们打算怎么做,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想出更有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孩子实在不会的老师再教给他们。教育者要有一颗明净智慧的童心,当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心和他在一起,接受他的情绪,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他会很快乐;当老师把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放在一起,分享、肯定、引导他们的行为,便能享受到教育生活朴素的幸福。当班主任老师把这些理念和技巧传递给家长,我们的孩子将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 金华市北苑小学 林乐芸 自习课纪律怎样才能好一点?今天,我在班里又发了一次火。原因是这样的:连续两周的晚自习集中在 6:30-7:30 这一段时间,
12、班里总是很乱。我天天都做例行“巡查”,但收效甚微。甚至有学生这么理解:老师巡查过了,不会再来了,下面的时间我就“自由”啦。然后,该“讨论”的就“讨论”,该“唠嗑”的就开始“唠嗑”。任由值日班长想破了嗓子也没啥用,到最后,也就就干脆不管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认为,原因有三:一,不会上自习。初中时,每节课都有老师看着布置完任务,老师坐在上边看着。一到高中,立刻迷茫了:“自习没人看,咋整?”自习课,除了做作业,还可以干点啥?不知道。怎样预习课文?不知道。不会做的题怎么处理?不知道。二,思想扭转不过来,认为“自习课讨论能促进学习。”这是最难办的事情。有人认为,这个题我不会,让我问问身边的人,我一问,不
13、就会了嘛。这样做过多次以后,上自习课讨论、说闲话就“上瘾”。这样是否会影响周围的同学,会不会让自己养成“惰习(不思考,光想问别人)”则是从来不考虑的。三,班级引导不到位,整体上没能形成“安静自习”的良好风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在离放假还有两三天的时候,再强调“培养自觉性”已经太晚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如果让我重新来过,在自习这个问题上,我会采取这些措施:一,开学初,就让同学们讨论。主题是在以前班里边自习纪律情况如何,对学习有啥好的不好的影响。在公开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认识到“无声自习”对每位同学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之后,再形成“班级公约”,到时候“照章
14、办事”就有了“群众基础”,执行起来也就容易一些了。二,定期“强化”。不定时地召开班会,对前一段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有意无意”地“强化”。最好能选取班级同学随笔中反映出的班级好或不好的现象(在征得他们同意的前提下),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反思,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三,想办法教学生学习。学生上自习说话,有纪律意识不强、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但不会安排时间,不注重效率等也是重要因素。可从网上搜集科学使用邀请老师或者让学生组建“班级讲师团”,定期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讲题;或者定期评选“学习效率最高的人”,采用“奖励、现身说法”等方式,把学习方法和“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思想,不断传授给学生。四,严厉打击,加“找出
15、路”,严惩“出头鸟”。如果纪律出现了大范围反复,可以采取点“极端手段”:比如选班级说话能手,凡中招者要求在全班面前检讨,并声明下次再入选的话,将更严厉地惩罚;对于个别“问题生”,则要给他们“找点事干”,比如练字、帮班级服务,做基础作业,等等,避免“无事生非”当然,有时还是要适当表扬一下的,不能让人家彻底失去信心;另外,将“量化”和排座位、发奖等等结合在一起,让“德育量化”真正起到它该有的作用当然,前提是和学生说清楚“量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发奖或制裁,而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风,让每一个生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五,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通过班会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
16、发学习、惜时的主动性。这个属于比较大的话题,不能一一阐释。但“营造氛围”对于一个班来说,是重中之重。总之,一个原则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为老师、为家长学的”,而能把认识提升到“刻苦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这一层面上来。当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会好办多了。写了这么多,也感到很遗憾往日不可以追回;最后几天,也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挽回糟糕的班风。现阶段,还是“看”吧咬牙挺三四天,争取期末考得好一点;然后,等下解除班级纠纷的两大“妙招”作者:肖锋 来源:现代教育报一个班级由几十人组成,学生交往频繁,他们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很多人不懂得谦让,因此相互之间难免发生
17、摩擦。作为一名高明的班主任,在学生发生矛盾后,如果能及时化解学生间的小纠纷,既能及时消除学生间的隔阂,还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让班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笔者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摸索出处置班级“突发事件”的经验,收效明显。一是班级纠纷介入要早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在大人看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在他们眼里都是大事。如果学生之间发生了纠纷,而班主任却认为事情小不值得过问,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就会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不小麻烦,因此班主任处理学生间的纠纷一定要介入要早。有一天上课时,班上一名女生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男生小刚新买的衬衫上,小刚看到新买的衬衫被别人弄脏了,很是心疼,脸色马上阴沉起来,
18、很不好看,嘴里还嘟囔着一些很生气的话,甚至还说“看我下课怎样收拾你?”女生知道自己惹出麻烦了,本来就很尴尬,再加上看到男生很生气,小脸涨得通红,不知道怎么办。我看到这一一幕后,为了不影响课堂秩序,于是不动声色地向男生投去了严肃的然而也是会意的目光。男生看到后马上调整心态继续上课,大多数学生也没有觉察出刚才发生了什么,大家继续聚精会神地上课。下课后,我和颜悦色地把两位当事人叫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女生率先开口了:“老师对不起,刚才我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学身上了,影响您上课了,现在我向您道歉。小刚,对不起,刚才我不是故意的,把你的新衣服弄脏了,中午我给你洗干净好吗?”男生听到女生真诚的道歉,一肚子
19、的不高兴顿时烟消云散了,挺大度地说“这点小事不值得一提,我自己能把衣服洗干净,刚才我的态度也不好,请你原谅。”我听到他们的对话,觉得再批评也是多余的了,就对他们说:“发生矛盾了,我们首先要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求得对方的谅解,以心换心就不会再产生矛盾了。”两位学生听到我的话后,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场可能的冲突,就这样化干戈为玉帛了。二是班级纠纷处理要公一个班级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往往是参差不齐。班主任在对待这些学生时要一视同仁,要有“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心态。如果优生和后进生发生矛盾了,班主任一定要查清矛盾是怎样发生的,是怎样升级的,待查清事实真相后再下结论也不迟。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认为优生永远都是对的,后进生样样都不好。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冷落后进生的心,纵容优生的骄傲心理,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对班级的管理也没有好处。因此处理班级矛盾一定要公平公正。管理班级没有定法,但一定有法。在管理班级时,只要班主任开动脑筋,用心对待学生,就一定会把班级管好,让学校的“最小单元”健康和谐地发展。(湖北省郧县青曲镇中心小学 肖锋)学期带了新班,再重整班风。希望下次能做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