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鄂温克族一个优秀的民族鄂温克族是只有 3 万人口的东北少数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小兴安岭林区,从事畜牧业、农林业、饲养驯鹿业等生产经济活动。“鄂温克“ 是民族自称,意为“ 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 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 索伦“、 “通古斯“、“雅库 特“等。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鄂温克族有悠久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 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
2、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饮食: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常见 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 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
3、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 为使用。服饰: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 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 镶饰珊瑚、 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 银圈等 。住所: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 “撮罗子” 是他们的传统民居。 “撮罗子
4、”,鄂温克语叫“ 希椤(lu )柱”,它的外形高约 3 米,直径约 4 米,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 “撮罗子 ”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鹿皮包裹。鄂温克族人虽无固定住所,却有固定建筑,那就是他们的仓库。他们的仓库极为奇特:先将相邻的两棵大树砍去树梢,作为柱子,然后用木头垒成一间悬空的仓库,地上斜竖一根砍有阶梯的木柱为梯。仓库中存放食品、猎物、衣服、用具等,他 们从不上锁,其它猎人可任意取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牧区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圆形。夏天以苇子、柳条或桦皮围盖。冬季,穷苦人家仍以苇子为包盖,富裕人家则以毡子围盖。靠近山区的贫困人家住的是矮小、潮湿的“马
5、架子” (土坯盖成)。 由于贫困、闭塞、经常游动,因而他 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非常简陋缺乏。 鄂温克族的 “桦皮文化”:其打猎、捕鱼、挤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桦皮制作的。餐具、酿酒具、容器、住房“ 撮罗子”、篱笆、皮般。甚至人死后裹尸都用桦皮制作。除此外,鄂温克族许多服饰也是用桦皮做的。象桦树皮帽、 桦树皮鞋等十分广泛。各种桦树皮制品,尤其是桦树皮容器,除了轻便实用外,还配有花纹图案装饰。一般妇女从七八岁开始学习世代相传的雕刻、压印、绘画、拼贴等手艺,逐步产生了钻研技艺的热情,对器皿用具进行美术创作。图样多源于生产、生活之中,有花草、树木、山峰、虫鱼、石崖等模仿自然构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鄂温克
6、族人不但勤劳、勇敢、纯朴、爽快,而且具有诚实的美德。在鄂温克族猎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么叫偷窃。猎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设有仓库,存食品、衣物、工具等,从不上锁,如果有人途中断粮、缺衣,可以到任何二个仓库去取。 鄂温克族讲究礼节,非常好客。年轻人见到长辈,要施礼问安和敬烟。最通常的礼节是屈膝、侧身、拱手作揖。家中来了客人被认为是喜事,牧区对客人敬以奶茶,猎区则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驯鹿奶待客。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哪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
7、献上驯鹿的奶。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鄂温克族的主要节日有祭敖包、春节和米阔勒节。祭敖包: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会上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 米阔勒节: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这一天要给马烙印、剪鬃、去势、除坏牙,给羊剪耳记号等,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 米阔鲁节上,老人们也赠给自己的亲人(如外甥、侄儿、女儿
8、等)母羊羔之类,祝福晚辈们拥有更多的羊群。 春节:鄂温克语称之为“阿涅别” ,是鄂温克族 传统而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中“阿涅”是“ 狂欢”、 “喜悦”、 “声势浩大”之意;“别” 是指“月” ,“阿涅别”合在一起表示 “狂欢 月”或“喜悦月”等意思。鄂温克族过“阿涅别”的日期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时间完全相符。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鄂温克族提前一个月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从腊月二十到三十,这 10 天中他们每天都有传统而特定的安排。腊月二十:宰杀过年的羊;腊月二十一:做各种野果酱饽饽;腊月二十二:炸制用牛奶、奶油、野鸡蛋、白糖、面粉和在一起做成 的各种瀛(ying)子,炸瀛子的工序比
9、较复杂,讲究也比较多。鄂温克人的传统信仰观念中瀛子味道的好坏,花样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着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甜美。所以,腊月二十二炸瀛子备受鄂温克妇女的重视,也是她们展示勤劳和手艺的好机会。腊月二十三:全家人围在炉火旁祭火神;腊月二十四:打扫房屋;腊月二十五:包羊肉冻饺子和牛肉冻包子;腊月二十六:祭北斗星;腊月二十七:打扫牛羊圈;腊月二十八:女的修饰发型,男的理发、剃胡须;腊月二十九:全家人洗浴;腊月三十:祭祖先神。按照鄂温克人的传统生活习俗,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手扒羊肉,喝用酸奶、肉汤、白米煮成的肉粥。鄂温克人认为,除夕之夜吃手扒羊肉会在一年内一切顺心、万事如意。吃完年夜饭全家人走出屋,用酒、肉等食品共同祭祀祖先神,祈祷祖先神给他们带来幸福、美好的一年,并永远造福于后代。 正月初一:天还没全亮之前,年轻人和孩子们穿戴新年服装到长者家 里拜年、磕头,祝老人健康长寿。 长辈们给孩子一些吉祥物,主要包括洁白的毛巾和自制的保护孩童的神偶;正月初二:青年们骑马或乘坐雪橇到远方的长者家拜年;正月初三:中年人相互拜年;正月初四:老年人相互拜年;正月初五: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度过;正月初六:基本上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正月十五:每家都煮冻饺子吃,这意味着春节圆满而快乐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