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中国网 时间: 2011-06-13 发表评论关于印发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1119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沿海主要港口管理局、港口企业,各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部属各单位: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部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切实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努力完成“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各项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二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2、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 通 运 输 部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第一节 发展需求 . 2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第三节 发展目标 . 7第二章 综合运输 12第一节 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 12第二节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 14第三节 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 15第四节 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 17第三章 公路交通 20第一节 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 20第二节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 23第三节 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 24第四节 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 26第四章 水路交通 29第一节 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 29第二节 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3、 . 32第三节 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 34第四节 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 36第五章 民用航空 38第一节 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 38第二节 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 41第三节 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 42第四节 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 44第五节 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 45第六章 邮政业 48第一节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 48第二节 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 50第三节 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 51第四节 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 52第七章 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53第一节 推进科技进步 . 53第二节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7第八章 绿色交通 62第一节 强化节能减排 . 62第二节 节约
4、集约利用资源 . 65第三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 66第四节 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 67第九章 安全与应急保障 69第一节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69第二节 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 70第三节 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 71第十章 保障措施 75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 75第二节 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 76第三节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76第四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 78第五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 79附表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指标汇总 . 82前 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
5、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加
6、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
7、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第一节 发展需求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 将年均增长 7%,城市化率将从 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 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
8、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 400 亿人、300 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 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 38.5 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 4.5 亿人、900 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 201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 2620 亿元。此外,国土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对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将加速产业结
9、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附加值货物运量进一步增加,要求提供安全、快速和可靠的货运服务,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满足对运输速度、质量、服务品质的新要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机动化社会进程加快,公众出行需求旺盛,预计到“十二五”末,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5 亿辆,人均乘用交通工具次数明显增加,对运输服务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 “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出行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提高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将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市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拓展服务
10、领域,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三、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要继续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极大地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交通运输行业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四、落实建设“两
11、型”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总要求,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土地、岸线等资源紧缺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任务更加繁重,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五、经济社会快速
12、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交通流量进一步增大,营运车船及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增多,由此引发重特大自然灾害,势必对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明显增多,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切实强化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能
13、力建设。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面临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必须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调整交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
14、升服务水平,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持续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握发展节奏,合理有序、平稳较快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优化交通结构、提升质量效率,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推进协调发展。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
15、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进一步向西部地区、 “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交通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鼓励创新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战略机遇,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改革,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业,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构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促进绿色发展。树
16、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把保障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坚持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实现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第三节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装备进一步改善,运输组织不断优化,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和
17、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监管能力明显加强,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具体目标(一)基础设施公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质量明显提升。公路总里程达到 450 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 10.8 万公里,覆盖 90%以上的 20 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 65 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 390 万公里。沿海港口布
18、局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拓展。形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服务高效、安全环保、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港口码头结构进一步优化,深水泊位达到 2214 个,能力适应度(港口通过能力/实际完成吞吐量)达到 1.1。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显著改善。 “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1.9 万公里高等级航道 70%达到规划标准,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 1.3 万公里,内河水运得到较快发展,运输优势进一步发挥。民用航空保障能力整体提高。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运输机场数量达到 230 个以上,大型机场容量饱和问题得到缓解。邮政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
19、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邮政普遍服务局所总数达到 6.2 万个。运输枢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成 100 个左右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200 个功能完善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或公路货运枢纽。(二)运输服务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中高级营运客车比例达到40%,重型车、专用车和厢式车占营运货车比例达到 25%、10%和 25%,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达到 50%。运输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集装箱、大宗货物水铁联运、江海联运较快发展。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 92%的建制村通客车,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显著提
20、升。国道平均运行速度提高到 60 公里/小时,内河主要港口基本实现机械化、专业化,沿海主要港口平均每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时下降 15%,民航航班正常率高于 80%,邮件、快件全程时限达标率达到 85%。城市客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3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00300 万人口的城市以及 100 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分别达到 15、12 和 10 标台以上。(三)交通科技与信息化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5%。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在保障畅通运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安全应急、服务
21、决策支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和实现低碳、绿色交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国省道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到 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到 100%。(四)绿色交通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重大交通工程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力争行业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化学需氧量(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十一五”末降低 20%。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与 2005 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的能耗和二氧碳排放分别下降 10%和 11%,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 15%和 16%。与 2
22、010 年相比,民航运输吨公里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下降 3%以上。资源集约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国省道单位行驶量用地面积下降 5%,沿海港口单位长度码头岸线通过能力提高 5%。港口、公路服务区等生产、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水平,路面废弃材料等资源的再生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五)安全应急公路交通安全应急水平明显提高。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 3%,城市客运百万车公里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 1%。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显著增强,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抢通时间不超过24 小时,公路应急救援到达时间不超过 2 小时。水上交通安全应急水平迈上新台阶。百万吨港口吞吐量事故数和死
23、亡人数年均下降 5%,特别重大事故实行零控制。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显著提升,监管救助站点布局进一步完善,沿海重点水域离岸 100 海里,飞机 90 分钟内可到达实施救助,长江干线以及珠江水系和黑龙江水系的重要航段船舶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 45 分钟。溢油应急和抢险打捞能力进一步增强。民航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低于 0.2。三、主要指标按照初步形成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的总体目标要求,以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任务,围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强化交通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等主要方面,提出“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