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庸不平庸作者:段易良-991 书网下载站 http:/991 书网下载站致力于 TXT 小说专业下载,谢谢合作 ! QQ 群: 42630192 (已满) 42630308(已满) 42630268(未满) 42630112(已满)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 24 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内容简介本书以传统儒家的中庸哲学为基础,选取其中能够指导当代人为人处事的经典语句,加以现代化的解释,如“和而不流” 、 “强大在于坚持” 、 “家和万事兴” 、 “危险的越位”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励志意义。另外,本书还融入了作者本身的生活感悟,附加以恰当的历史人物故事
2、,有感悟、有故事、有文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简介段易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于中原,游于荆楚,客居京华。曾在某市人事局任办公室主任,后入清华大学深造。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洞悉人情,洞察人性,是活的思想,是切身、合用、而又不乏超越的思想。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中庸是至德中庸之道至高无上论语和中庸都记载了孔子对于中庸之道的评价:“中庸之为德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也是目前所见到的论语中孔子对中庸的唯一论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万世的师表、儒家的宗师孔夫子对中庸作出了如此之高、独一无二的评价呢?儒家对历史的基本态度是厚古薄今,认为最好的时代是上古的尧舜禹时期,以及接下来的夏商西周三代。我们在
3、第一章里提到,尧、舜、禹禅让的时候,他们对“下一届”的殷殷嘱咐,不外乎一个“中”字。朱熹说:“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尧、舜、禹是古代的圣明君主,是天下第一流的大圣人;禅让是将整个天下托付给别人,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情。以天下第一流的大圣人,来做天下第一等的大事情,在授予和接受的历史性时刻,所叮咛告诫的,不过是保持中道,那么天下的道理,还有比中庸更大的吗?说中庸之道至高无上,至少有这样四层意思:一是中庸之道是儒学中最高的道理,儒家之学可以称作是中庸之学;二是中庸之道是世界所有
4、哲学共同认可的理论,是人类智慧不约而同的一致见解;三是中庸之道是古代各种哲学中,对现代人而言最有意义的理论;四是中庸之道是各种理论中最适合用于指导实践的,把它当作生活准则可以无往而不利。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精华部分。为什么孔子只有一次直接提到中庸呢?历代的学者都认为,那是因为中庸的道理实在太高,必须把它放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去理解,才能正确的把握,单是就中庸而讲中庸,落实不到实际上,会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负面效果。其实,通读论语 ,孔子所有的言论都贯穿着中庸的思想。例如,孔子说:“欲速则不达” ,想要加快点速度吧,往往反而完不成进度;又比如,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从来没有
5、听孔夫子讲过人性和天道之类的理论,原因就是这些理论距离现实太远,过多地讲这些东西容易让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等等,这些都是中庸思想的表现,体现着中庸的思考方式。中庸思想既包括极其高远的理想和对世界的根本性理解,这是中庸的哲学部分;也包含极其高明的人生智慧和对当下生活的体悟,这是中庸的实用部分。虽然我们关心的只是它实用的一面,哲学性的思想留给哲学家去研究,不过我们不能忘记,它的实用性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也就区别于一些教人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而是教人真正读懂人生的大智慧。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全世界的共识中庸之道是儒家先圣先贤的智慧结晶,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人生观,但不仅是儒
6、家,也不仅在中国,中庸还得到世界上其他思想派别、其他文明的一致推崇,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佛祖释迦牟尼与孔子大致同时。在孔子提出中庸思想的时候,释迦牟尼也提出了“中道”思想。当时哲学界有一些比较时髦的问题如“世界有始无始” , “有边无边” , “身体与生命是一是二” , “如未死或不死”等等,有人拿这些问题问释迦,大抵皆答以“无记”(无记是佛教术语,中性的意思,或不下断定的意思,大致相当于“我不知道”)。为什么无记呢?因为释迦以为不必研究这些没有益处的问题,应当把精力放到实践上。佛教的精神,也是避免走向极端,主张破除对外物和内心的执着,以获得合适的“中” 。例如,大家都知道佛教认为“
7、万法皆空” ,其实它也反对把什么东西都看作是空,既反对“有执” ,又反对“空执” ,所以当时佛教又自称为“中道教” 。西方哲学史上的最大宗师之一、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同样主张中庸之道。他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生活必须有节制,因为中庸之道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而人生的幸福,并不来源于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袪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知识的获得。这和儒家讲的“格物致知” 、 “修身养性”完全是同一个意思。可见,西方哲学不仅也讲中庸之道,就连达到中庸之道的方式,也和儒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中国的道家、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基督教的圣经 、乃至印度的古典哲学也都无一例外地反对极端思维,都明示或者暗合
8、“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可见,中庸不是儒家独有的思想,也不是中国文化的专利,而是全人类的共识。但是,也必须承认,只有儒家思想才最深刻、最全面地诠释了中庸之道的复杂内涵,也只有儒家思想把中庸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儒家之学就是中庸之学。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中庸有大用说中庸之道至高无上的第三个理由,是中庸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代,甚至可以说,更加适用于现代。在孔子的时代、释迦牟尼的时代、苏格拉底的时代,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比较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仅仅能够、或者还不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国君和贵族的生活也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奢华。由于交通和通讯的
9、不便,人们的社会交往圈子也非常之小,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极其有限,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社会问题。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中庸之道并不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就像先进的武器只有在遇到强大的敌人的时候才能显示威力,绝顶的高手也只有在棋逢对手的时候才能尽情发挥。现代社会就不一样了,经济空前发达,社会关系也空前复杂,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怎样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怎样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和心态的平稳。充斥社会的浮躁、空虚和迷茫,急需要中庸之道的滋润和营养。中庸之道不仅讲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也讲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人对自然的过分掠夺和极端漠视已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而且还将
10、继续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看到人的利益,这也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中庸之道强调人和天地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只看其一、不看其二,只看现状、不看未来,只看自身、不看他人的片面的处世方式,主张多方兼顾,双赢共享,这正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苦口良药。最后,中庸之道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夸夸其谈,而是必须贯彻到生活当中的实用之学。古往今来的哲学理论可称得上是汗牛充栋,留下来的著作不知道有几百千万卷之多。探寻宇宙的本质,研究时间、空间的性质,争论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存在等等,好不热闹。问题是,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晦涩难懂的著作,对你我这样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究竟有什么用呢?中庸之道则不然
11、。它不进行没有边际的讨论,也不提出无法实现的理论,贴近生活,便于操作,是可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的。有的人生理论虽然也能够实用,却不近人情,要求过高。例如,有的要求人要一味忍让,不能对生活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别人侵害自己权益的时候听之任之,甚至主动去奉献个人的全部不求任何回报,以求得内心的平静;有的要求人们消灭一切欲望,整天参悟人生的道理,抛弃社会,抛弃家庭,以逃离人生的苦海。在中庸之道看来,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死道” ,而不是“生道” ,彻底实行他们的理论,烦恼是没有了,可是社会也消失了。只有中庸,才能在“正常”的生活中使用,求得各方面的最佳结合点。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
12、乃是天下的根本。中庸之道,是从根本中来,根植于天地之道,根植于人性本身,的确是至高无上的人间大道。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魅力无法掩盖魅力从哪来三国时候,有一次北方的匈奴派使节到魏国来,要见曹操。曹操大概长得不是很高大,对自己的形象很不自信,恐怕被匈奴小看,于是找了一个叫做崔琰的装作自己接待来使。此人威武雄壮,曹操认为他可壮国威。正式接见的时候,曹操还是不放心,于是挎了一口刀,充作魏王的侍卫站在床头。 (当时的所谓“床” ,其实是一种比较宽大的坐具)接见完了,使者回到馆驿,曹操派间谍去问他对魏王的印像如何,使者回答说:“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王”的确很有范儿,不过站在床头
13、手持腰刀的那位,才算得上是英雄。尽管改换衣装,改变身份,但是一个人的魅力是无法掩盖的。最能体现人的层次和内涵的,也正是他/她一举手、一投足,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魅力。魅力对人来说,是一笔无形但巨大的财富,拥有人格魅力的人,能够在人群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好感,不知不觉扩大自己的影响。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人脉资源,轻松得到别人的配合和帮助。相比之下,不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则很难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奇+ +书*_*网|,很难在程式化的日常交往之外获得额外的尊敬与热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自然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有些目标根本就很难达到,比如,做一
14、个出色的领导者。那么,魅力究竟从何而来呢?是来自先天的赋予,还是后天的努力?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还是地位的提升?是来自知识的多寡,还是道德的高低?魅力跟这些都有关系,但又都不全面。中庸思想认为,魅力当中有先天赋予的成分,比如个人的体质、长相、声音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人的魅力,但是主要的,还是后天的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 ,本身就是修养的代名词。能否成为君子,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或者物质生活的贫富,而在于个人修养的程度。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魅力源于修养孔子死了以后,有人到处诽谤他,大概是说孔子夸夸其谈实际上却无所作为一类的话。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
15、。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其他人虽然也有贤明的,可是他们都像一个个小土包,有高度但是很容易逾越;而孔子则像日月,人无论怎么样努力,都无法超越日月的高度。有人想自绝于日月,对于日月本身又有什么损伤呢!还有人借抬高子贡而贬低孔子,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说,我的修养,好比是半人高的土墙,站在墙外边往里看,家里的房子、陈设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你可能会觉得我有点本事。可是孔子的修养,就像几丈高的深墙大院,如果不从门口进去,那是看不到房屋的壮丽和宗庙的美妙的。你连孔子的门都找不到,怪不得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其他的场合,子贡还说过,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说人不
16、可能达到孔子那样的水平,就像天没有阶梯可以登上一样。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孔子,足见孔子的魅力之大。不但当时孔子受到很高的评价,后世也极尽哀荣,屡次被加封至“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 ;也不仅是中国奉之为圣人,外国人也同样重视孔子的思想。这里我们只需举一个例子:1988 年 1 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可是,孔子的家庭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的财富。可以说,除了一个日渐没落的下层贵族的身份,孔子一无所有。孔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也随之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17、在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当时看来比较低级的工作,包括看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牛羊的“乘田” 。成年以后,孔子空负一身学问,却到处找不到工作。他先到齐国,齐君对他的主张很欣赏,却因为实际政权操在大夫陈氏的手里, “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到了五十一岁,孔子才在家乡鲁国获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逐渐上升而做到主管全国司法的“司寇” 。可是因为政治斗争的激烈,孔子五十五岁就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君肯任用他,以至于生活颠沛流离,十分狼狈,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七天靠生吃野菜才活了下来。六十八岁以后,他回到鲁国,一直研究学问、教授学生,直到七十三岁去世。就这样
18、的一个人,为什么却受到当时和身后几千年的景仰,不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他的性格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思是温和而严厉,威严却不粗暴,恭谦礼让却又自然安详。他所追求的“五美” ,叫做“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是说给别人带来实惠,同时自己也不付出太多;承受很多的负担和责任,但从不抱怨;有合理的追求和欲望,但绝不贪多务得;对自己有信心,但不会达到自负的程度;威严,但不会
19、给人以粗暴鲁莽的印象。一言以蔽之,是修养造就了孔子的魅力。修养不是学来的,而是靠内心的领会,以及行动上时时自我提醒,逐渐养成习惯、变化气质而得来的。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修养从内心开始对于现代人而言,修养好像是个遥远而又带点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的字眼,即使有心于提升自己、强化个人修养的人,也往往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中庸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达到“博厚”和“高明”的魅力境界,应该从内心的“诚”做起。但“诚”不能凭空得来,要靠后天的学习、反省,时时修养才能获得。“修” ,
20、指的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短处及时改正,修正方向,端正身心;“养” ,指的是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注重实践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三年两年就能见效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知错能改的勇气。所以,修养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需要持续的进取和不断的提高,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随时作出客观的评价,需要高度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关于修养,最有名的例子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自己是否忠于工作,是否对朋友讲信用,是否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才能维护内心的纯净与博大,成就强大的人格魅力。修养的方法很多。 韩非子记载,战国时候的西门豹因为性急,就随身带着一
21、块熟牛皮,提醒自己要柔韧、舒缓;而董安于的性子慢,就随身带着一根绷紧的弓弦,提醒自己要加快生活节奏。清代的名臣林则徐因为爱发怒,就在书房里高悬“制怒”条幅以自警,他的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是为了克制自己的怒气而作。修养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只能是自己的事,既不能指望别人的帮忙,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宋代的赵概在书房里放了三个盒子,两个分别装着白豆和黑豆,另一个是空的。每做一件好事或者起一善念,就向空盒中投一颗白豆,做一件坏事或者起一恶念,就往盒子中投一颗黑豆,晚上数原来空盒的豆子,检查自己一天有多少长进和失误,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后来做到枢密使。魅力源于修养,而修养只能
22、源于坚持。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慎独“暮夜无知” ,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东汉名臣杨震为人非常正直,而且从小就以博学闻名。因为他是弘农人,属于今天的陕西,所以时人都誉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 ”他不愿意与州郡官员来往,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出仕。后来,大将军邓骘听到他的贤名,举荐他为秀才。经过多次升迁,杨震才做到荆州刺史,又转为东莱太守。去东莱赴任的时候,经过昌邑,正巧做昌邑县令的王密本是杨震在荆州的时候举荐的秀才。王密夜里去驿馆拜见杨震,拿出十斤金子表示感谢,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说,我们是老朋友,我了解你所以才举荐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 ”杨
23、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非常惭愧地离开了。王密送给杨震金子,并不是贿赂,只不过是为了感谢过去的知遇之恩。王密说的“暮夜无知者” ,其含义是“反正晚上没人知道,接受了也不会有损您的清名” 。可是杨震认为,以前自己举荐王密,是出于对王密才能的了解,而不是私人交情,所以不能接受回报。面对王密“暮夜无知”的提示,杨震义正严词地提出了有名的“四知” ,表示其实根本不存在无人知道的事情,至少,天、神和当事者本人是知道的。“四知” ,使杨震做到俯仰无愧的境界。他本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的拜见。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除了应得的薪饷之外,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他谆谆教育子孙们要“节衣缩食
24、,省吃简用” ;出门的时候,要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朝里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应当购置些产业。他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果然,不但杨震本人被称为古代廉吏的典范,他的子孙也都因为良好的家风而备受重用,从杨震开始连续四代都做到最高级别的官员太尉,杨氏家族成为东汉一朝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在全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杨震留给子孙的“产业” ,的确是最丰厚的。清代的思想家吕坤从这则故事中引申说:“暮夜无知 ,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大奸大盗,皆自无知之念充之。 ”所有的恶念,都是从“反正别人也不会知道”这种想法中生出
25、。那些大奸大盗干坏事的时候,都自以为别人是不会知道的。这样一种侥幸心理催生的,不仅仅是“大奸大盗” ,更多的是一些不遵守规则、不讲究公德的小动作,可是恰恰是这些小动作,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也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修身的问题上, 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了“慎独”的要求。大学是在解释“正心” 、 “诚意”时讲到“慎独”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认为
26、,所谓诚意,说到底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人的好恶,就像讨厌腐臭的气味一样,又像喜欢美丽的女子一样,统统都发自内心,是无法伪装的。所以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也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才算真正做到了诚意。有的人自己闲居无事的时候什么事都干,见到君子以后就遮遮掩掩,表白自己的好处,可是人做的什么事都逃不过自己的内心,自己看自己,心肝脾胃都看得清清楚楚,心口不一又能骗得了谁呢?中庸中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无处不在,当然也包括独处的时候。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最敏感,所以对自己而言,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其实是最暴露的,最
27、微小的事情也是最明显的。说它暴露、明显,原因在于这些看似隐秘微小的事情,一定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自己的心灵当中。所以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都戒惧警惕,不让不符合道德的意念在隐晦细微处表现出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关于隐私的辩证法。在隐私日益得到尊重、隐私权日益高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先人的智慧,认识到“隐私”只不过是对于别人而言才有意义,对自己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的。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即使暂时没人知道,也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而内心的折磨有时候会比社会的惩罚更加难以忍受。正因为隐秘的事实际上也是最显著的,所以君子会在最隐蔽的场合和最细小的事情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28、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慎独” 。慎独,可以使道德从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也就能从人们的一切言行中表现出来。不仅在公开的、大的事情上能按道德原则办事,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谨慎行事,不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这样修养而来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而不是靠外力的强制而勉强遵守的伪道德。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不欺暗室慎独也可以作为识别人的道德品质的方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在公开场合,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人们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真实的思想
29、面目。还有一种人自觉地伪装自己,给人以假象,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和细小的问题上考察他们的思想本质。春秋时候,有一天卫国国君卫灵公正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车行到宫殿门前的宫阙,声音就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才又有辚辚车声。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是谁吗?” 夫人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 ”她解释说,按照礼的规定,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见到国君使用的路马应凭轼行礼,这是为了多方面显示尊敬之心。忠臣和孝子,从不因天色明亮就张扬节操,也从不因天色昏暗就败坏品行。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仁义而聪慧,事奉国君十分谨慎,这样的人“必不以暗昧废礼” 。所以这个在黑夜里还严格守礼,在国
30、君门前下车步行而过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灵公派人出去探个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这个人正是蘧伯玉。蘧伯玉“不欺暗室” ,赢得国君的承认和尊重。虽然他遵守的那些礼制和背后的忠君观念,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还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的精神,至今仍然没有过时。有一个管理学的案例:在一家外资企业里,通常,制造部长需要对各个车间的生产日报表进行确认,尽管部长不一定每天都对每张报表认真阅读,但是他每天都必须对所有交上来的报表进行盖章确认。有一天这位制造部的外籍部长突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前一天他明明不在厂里,但奇怪的是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上却盖上了他的印章!他立刻非常严肃地找总经理投诉,要求严
31、查是谁偷盖了他的印章。事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了是他的部下盖的。他的部下看见他的印章就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又发现他当天出差,认为对生产日报表的盖章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而已,就好心替他盖了一下。在事情查清楚之后,这位外籍部长严肃地批评了部下的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他说,我的印章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没有上锁,是我对这间办公室里所有人的信任,并相信,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会擅自动用我的东西。但是你的这个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对你们所有人的信任。因为你今天可以为了生产报表擅自使用我的印章,那么谁能保证你在有其他需要的时候不会擅自使用我的印章呢?为生产日报表盖一下印章,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你擅自动用别人的东西,擅
32、自动用别人的印章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下属的错误却具有非常严重的性质。因为预期没人知道而不顾诚信的原则,以为在很亲密的人之间就可以不要规则,是犯下大错误、造成大损失的前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才是少犯错的不二法门,而慎独,也就因此而成为一切修养手段的开始。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发而皆中节控制好情绪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 。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在表情
33、、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而且还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可见, “喜怒哀乐未发”的“中”讲的是本体,是人的处世方式中最本质和核心的部分。假如人的情绪都不因为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人与人之间也就不会发生纠纷和误会,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简单。可是,那仅仅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状态,是中庸的作者为了说明“中”的道理而假想出来的情况,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努力追求的不是那种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没有情感和欲望的境界,而是“和” 。 “和”是和谐,是“中”的表现和发散,是“中”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中庸之道所
34、要求人们修养的目标。关于“中”和“和”的意义,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 “和”则是实际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 “中” ,是“和”的本来面目;“和” ,是“中”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 “中”和“和” ,是一而二,二而一,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庸接下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把“中”推广到“和” ,就可以使天地各处于它们合适的位置,世间的事物也都能够正常的生长、发展了。我们中国的古代思想强调“天人合一” ,认为人是天地的灵魂,人的喜怒哀乐都得到恰当的控制,天地万物的秩序也会因此而得到保证。在现代
35、人看来,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玄远高妙,可是中庸思想强调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则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其实, 中庸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讲怎样把“中”的原则贯彻到为人处世上去,怎样按照“中”的要求修养人格,陶冶性情,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过上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亦即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庸是包藏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它在阐述和谐这个重要主题的时候,所着眼的只是喜怒哀乐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实际上,控制好情绪,绝不仅仅是修养的问题,就某种程度上说,它既决定着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质,也关乎为人处世的成败得失。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从容淡定成就大业宋代苏洵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
36、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作为一名将领,首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心” ,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或者麋鹿突然从旁边跃出,仍然保持从容镇定,这样才能谈得上控制战场局面,取得最后的胜利。383 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东晋的军队数量远远比不上前秦,东晋首都建康一片震恐。丞相谢安认为,敌我兵力虽然悬殊,可是敌军孤军深入,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并不太强,东晋以少胜多是完全可能的。他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并派了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谢玄心中忐忑,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 ”便绝
37、口不谈军事。谢玄心中还是没底,又让张玄去打听。谢安仍然闭口不谈军事,却拖着他下围棋。张玄的棋艺本来远在谢安之上,但此时兵临晋境,张玄沉不住气,谢安则神气安然,结果张玄输在谢安的手里。果然,东晋军队利用前秦军心不稳的弱点,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当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 “小儿辈大破贼。 ”(因为谢玄等是谢安的子侄辈)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进屋的时候,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也没发觉。谢安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关头,不害怕、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放纵
38、自己的情绪无济于事,只有保持冷静,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谢安的高明之处是把情绪控制在了合适的范围,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在乱世之中既保全了自己,又保护了国家。不但战场如此,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应当从容行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阵脚不能乱。有句成语叫“方寸已乱” , “方寸”指的就是心,保持“方寸”不乱就是苏洵说的“治心” 。从容淡定,除了有助于事业的成功,更重要的还在于体现人的境界、胸怀,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做到。明代的吕坤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又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从容既是处世之道,又是养生之道。中庸不平庸 第一部分 控制不是压抑左传中有一个“君子之怒”的故事:鲁文公二年,秦国和晋国发生战争,莱驹是为晋襄公驾御战车的车右。作战的第二天,晋襄公捆绑了秦国的俘虏,派莱驹用戈去杀他们,俘虏突然大声喊叫,莱驹吓得手足无措,居然把戈都掉在了地上,旁边的勇士狼瞫拿起戈砍了俘虏的头,抓起莱驹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晋襄公就提拔狼瞫作为车右。不久,狼瞫被将军先轸撤职,换了另外一个人作晋君的车右,狼瞫大大地发怒。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