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产品价格循环周期变动农产品价格循环周期变动, 是指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引起需求量变 动,而农产品生产不能立即作出反应,只有等到下一个生产周期才能 调整生产,调整了之后可能又会出现新一轮子的变动,如此周期性的 循环。造成农产品价格循环周期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对长, 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和 价格信号立即调整生产结构和生产量,改变市场供需状况。 当前大多数农产品还是由亿万分散的农户进行生产的, 这种小生产 与大市场的格局, 使生产结构和生产数量难以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 化。 当前,大多数农民仍处于封闭状态生产经营,还没有养成以市场为 导向的经营观念,搜集不到市场供需变
2、化的准确信息,只凭直观感觉 决策,往往是某种农产品当年市场价格高,下一年便一哄而上;当年 市场价格低,下一年又一哄而下,使生产总是滞后于市场供需。 根据农产品价格循环周期变动趋势, 广大农产品生产者一定要重视市 场供需变化状况,掌握准确的信息,科学安排自己的生产,避免生产 的大上大下。有人总结出农产品的生产应当“赚钱产品的生产不要赶, 赔钱的产品生产不要丢” 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 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一定要认清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变动和 循环周期变动的规律,适时、适量安排生产,以争取价格竞争的主动 权。 影响 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因素,主要 包括 : 社会劳动生产
3、率、市场的供求关系、社会经济状况、顾客需 求、竞争者行为、市场结构、政府干预;二是 企业内部因素,主要 有: 产品成本、产品特征、销售渠道与促销宣传、企业的整体营销 战略与策略。 但是对于农林产品来说,目前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 (1) 国家经济政策 虽然国家直接管理和干预农产品价格的种类已经 很少,但是国家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的制订与改变,都会对农产品 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加快,每年以 8 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工业与农业生产发展速 度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部分, 二者发展中的比例直接影响到农产品 价格。如果工业增
4、长过快,农业增长相对缓慢,则造成农产品供给缺 口拉大, 必然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相反农产品增长过快, 供给加大, 则农产品价格下降。 国家货币政策。国家为了调整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常通过调整 货币政策来调控国家经济。其表现为:如果放开货币投放,使货币供 给超过经济增长,货币流通超出市场商品流通的需要量,将引起货币 贬值,农产品价格上涨;如果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采取紧缩银 根的政策,控制信贷规模,提高货币存贷利率,减少市场货币流量, 农产品价格 就会逐渐回落。 多年来, 国家在货币方面的政策多次变动,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产品价格。 国家进出口政策。国家为了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或者为了
5、 调节国内农产品的供需, 经常会有农产品进出口业务的发生, 如粮食、 棉花、肉类等的进出口。农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在我国加入 WTO 之 后,对农产品的价格会带来很大影响。 国家或地方的调控基金的使用。 农产品价格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 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基本生活,因此国家 或地方政府就要建立必要的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基金。 这部分基金如何 使用,必然会影响到农产品的价格。 除上述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农业生产资料供 应政策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产品的价格。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 之后,农产品价格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 , (2) 农业生产状况 农业生产状况影
6、响农产品价格,首先是指我国农 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风调雨顺的年份,农产 品丰收,价格平稳;如遇较大自然灾害时,农产品歉收,其价格就会 上扬。其次,我国目前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格局,造成农业生产结构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农产品品种上的过剩,使某些农产品 价格发生波动。再次,就是农业生产所需原材料涨价,引起农产品成 本发生变化而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价格。 (3) 市场供需 绝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受到市场供需状况的影 响。市场上农产品供求不平衡是经常的,因此必然引起农产品价格随 供求变化而变化。尤其当前广大农民对市场还比较陌生,其生产决策 总以当年农产品行情为依据, 造成某
7、些农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供 过于求的情况,其结果引起农产品价格发生变动。 (4) 流通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 ? 除粮、棉、油、烟叶、茶叶、木材 以外, 其他农副产品都进入各地的集贸市场。 因当前市场法规不健全, 导致管理无序,农副产品被小商贩任意调价。 ,同时,农产品销售渠 道单一,流通不畅通,客观上影响着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农产品价格变化原因从变化趋势看,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和农产品生产所需的土地、水、劳动力等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但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内经济处于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
8、较大幅度上涨,除了以上中长期因素之外,更多地与宽松货币政策、异常气候、投机活动、国际市场等短期因素有关。(一) 流动性过剩造成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单个产品价格变动可能是其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而普遍的价格变动则可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现象在不同产品间迁延,出现普遍涨价的现象,与目前国内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不无关系。从 2009 年 7 月起,我国的 M1 增速提高,从 2009 年 8 月到 2010 年 6 月,M1 同比增长率从 6.7%提高到了 34%。我国农产品价格增长走势与 M1 的增速走势高度正相关。2006 年下半年到 2008 年上半年的农产品价格快速
9、上涨,与 M1 的过快增长有很大关系,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不例外。在 M1 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食品 CPI 和 CPI 指数较快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见图 3) 。总体而言,流动性过剩对整体物价价格上涨都有影响,只不过由于农产品生产供给弹性小。(二)气候异常导致部分农产品减产或形成减产预期直接导致异常涨价今年以来,低温、干旱、暴雨、高温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导致上半年作物受灾面积达 3.04 亿亩,成灾面积 4500 万亩。北方出现 40 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5 个月) 、极端气温低(部分地区突破历史极值) 、影响范围广(三北及东部地区)等特点,由此导致北方整个冬季气温
10、偏低、开春后“倒春寒”天气持续,大棚菜上市推迟,冬小麦生长也受到影响。西南大旱覆盖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 1.2 亿亩,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 3000 多万亩。南方洪灾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九省 1.4 亿亩农作物受灾,2000 多万亩绝收。这些异常天气一方面造成了严重受灾地区农产品减产(如云南花卉、药材,广西甘蔗,西南地区的杂粮,山东、新疆棉花等) ,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市场对其他各类农产品减产的预期。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直接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导火索。(三)部分农产品前期价格低迷导致今年生产供给减少2007 年和 2008 年大蒜价
11、格的连续低迷,极大地打击了蒜农种蒜的意愿,导致了 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比 2008 年减少 30%左右,单位产量也减少 7%以上。在大蒜主产区山东金乡,2010 年大蒜总产量为 45.9 万吨,同比减少 6.7 万吨,减幅为 12.7%。在产量减少的同时,需求并没有下降甚至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蒜价格上涨难以避免。生猪也是同样的问题,在 2006 年以来的强力政策刺激下,生猪生产迅速恢复,供给大量增加,导致猪肉价格在 2010 年上半年持续低迷,甚至下降到低于 6:1 的猪粮比价合理水平,由此导致生猪养殖量下降,推动猪肉价格在 7 月份以后较大幅度上涨。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挤占
12、了优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逐年缩小。很多地方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宽松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抓工业和房地产开发的积极性高涨,也占用了很多城郊良田。而在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惠农政策刺激下,在种植面积上只能缩减粮食以外的农产品,由此也造成部分农产品供给减少。(四)投机因素助推部分农产品过度上涨我国的房价经历了近几年的大幅上涨之后,在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投资风险加大,而股市、大宗矿产品价格徘徊,投资机会减少;同时 CPI 继续上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局部流动性过剩日益明显。在其他领域投资、投机机会减少及流通性过剩叠加的情况下,当农产品供
13、给基本面发生变化有利于做多时,部分游资势必会参与农产品交易,从而放大供求矛盾,推高农产品价格。绿豆、大蒜等供求波动明显、产地集中、耐储存、耐运输的少数农产品就会成为首选对象。(五)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化农产品价格走势1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影响国际化农产品价格。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价格密切相关。大豆和棉花这种情形最为突出,玉米受一定影响。今年 7-8月份以前,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大豆价格没有和其他大宗产品价格一样出现上涨,而是持续低迷,与国际市场上 2009 年以后大豆的低迷状况完全一致。但是,进入 10月份,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带动国内价格走高。国内棉花价格
14、的快速上涨也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飙升有密切关系。2人民币升值抑制部分产品涨价空间。对于大豆开放程度较高的特殊农产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忽视。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出口产品价位,对国内消费者有利,对国内生产者不利。2010 年 9 月,国内大豆(油脂业)价格平均 3.64 元/公斤(火车板价) ,2010 年 10 月 7 日芝加哥市场大豆价格为 1057 美分/蒲式耳,折 0.49 美元/公斤,按当天汇率(6.7 元人民币=1 美元) ,相当于 3.28 元/公斤,远低于国内大豆价格;若按 2005 年 10 月 7 日汇率(8.09 元人民币=1 美元) ,相当于 3.9
15、6 元/公斤,高于国内价格(见表 1) 。在没有改变中美两国任何技术力量对比的情况下,仅人民币升值就足以让我国许多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自动缴械。在没有调整汇率的情况下,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还能有较强竞争力,现在人民币升值后,竞争力全失,而且还有逐步削弱的危险。对其它开放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相同的问题同样存在。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粮食是种植业的基础。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发涉农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产品价格的变动。本文试用投入产出资料,结合常规统计分析,量化陕西粮食、种植业和整个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寻求更好地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16、,稳定社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一、农产品价格与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变化的一般规律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指种植业、林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总和。狭义农业,即小农业。主要包括:(一)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谷物的种植,指以收获籽实为主,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和种植,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薯类的种植。油料的种植。豆类的种植。棉花的种植。麻类的种植。糖料的种植。烟草的种植。其他作物的种植。(二)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蔬菜的种植。花卉的种植。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三)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水果、坚果的种植。茶及其他饮料作物的
17、种植。香料作物的种植。(四)中药材的种植,指主要用于中药配制以及中成药加工的药材料作物的种植。为研究方便起见,本文所说的农业,指广义农业,同时把狭义农业,称为种植业。农产品价格,也是一个历史范畴。2000 年以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主要是指国家农产品收购价格。2001 年以后,国家开展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才有系统地反映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生产价格指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其生产成本决定,并随供需状况的变化,围绕成本的变动而波动。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原因很多,农产品价格变动是其主要诱因之一。我们选取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观察农产品价格变化与相关产业发
18、展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家统计方法制度也随之变革。2000 年以前的农产品价格指数,我们选用农产品收购指数;2001 年起,国家开展了生产(者)价格调查,2001-2003 年我们选用生产者价格指数。经过对 1999 年到 2001 年的数据测算,二者趋势完全吻合。1990 年以来陕西主要价格指数(上年为 100)农产品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0 100.3 100.0 100.0 1991 98.2 105.8 106.0 1992 106.2 109.5 109.7 1993 111.3 111.8 111.8 1994 140 125.9
19、 126.7 1995 122.8 117.0 119.0 1996 100.1 108.1 109.7 1997 96 101.6 104.8 1998 94.9 96.2 98.4 1999 90.2 97.5 97.8 2000 96 98.3 99.5 2001 101.3 99.1 101.0 2002 99.6 98.6 98.9 2003 104.54 100.5 101.7 上表列举了物价变化的准确数据,但概念还是比较模糊。为了直观明了起见,我们把上述数据描图。对上图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 1990 年到 2003 年,农产品价格、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关系和
20、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全社会物价波形基本吻合。通过相关系数测算,说明从总体趋势看,农产品价格变动是引发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1)数学分析我们引入相关分析,用 1990 年至 2003 年的数据计算出农产品价格指数与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为 0.9882,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系数为 0.9809,说明从数学意义看,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密切相关。(2)经济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和供需。成本一定,供需影响价格;供需一定,成本影响价格;成本和供需都发生变化时,价格是交互影响的结果。影响供给
21、的主要因素是产量,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规模(在种植业为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一般表现为最终消费和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相对于非农产业而言,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同时,农业是人与自然的合作,虽然科技和水利的发展使得产量对气候的依赖有所减弱,加之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使得农业的局部风险在减弱,但气候仍然是产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气候是社会物价变动的主导因素。综上分析,农产品价格变动是引发物价变动的诱发因素之一。2. 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在减弱。2000 年以前,除个别年份外,农产品的
22、价格变动幅度低于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2001 年以后,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幅度高于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在减弱。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经济学界曾经流行一个共识,被称为“六十定理”意思是粮食价格上涨6,拉动整个社会物价上涨 10。但随后我们通过数据观察,不难发现,粮食价格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呈递减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科技进步和投入的增加使得农产品相对过剩,表现为“三个下降”:一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在下降;二是居民消费中,食品所占份额在下降;三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的
23、价值构成中,消耗农产品所占的份额在下降。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的数据很容易说明问题。2004 年,粮食价格上涨 24.6,食品消费价格上涨 9.9,而全国通货膨胀率只有 3.9。我们不排除其他因素的交互影响,但应该看到,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较 10 年前是明显减弱的。虽然三个价格的波动从理论上讲是互为因果,但事实上,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社会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社会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波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二、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产品价格的影响国民经济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产业之间互为成本,互为产品。农产品的价格变化,拉动以农
24、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价格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我们用 2002 年和 1997 年陕西省投入产出资料,量化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投入产出表能有机揭示社会产品形成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内在联系,因此,农产品价格变动时,我们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就能模拟农产品价格变动引起的连锁反映,从而预测农产品价格变动引发的结果。模拟公式为:P+N这种模拟无疑基于一定的假设:假定其他产业产品价格变动全部由于农产品调价引起,同时,不考虑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和营业盈余等增加值因素的变动。因此,N 被忽略。测算第产业产品价格提高后,对第 1 种、第 2 种第产业产品价格的影响幅度(、
25、 ),使用的公式为:基本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农产品或面临中期调整 2011-3-20 11:32:00 中国证券报 中期来看,农产品价格或将陷入震荡调整走势中,后期将密切关注日本强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是否会进一步恶化,如果事态不能有效控制,全球金融市场将出现剧烈波动,农产品价格也将陷入深幅下跌。 无论是中东地缘问题,还是日本的 9 级强震,不仅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也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一定的拖累。而中国紧缩货币政策还将持续至少 2-3 个月,市场流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抑制,加上农产品目前基本面利多炒作题材的匮乏,这些将无法为价格上涨
26、提供足够动力。2011 年 2 月中旬以来,在中东和北非地缘问题的担忧下,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由此引发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农产品价格跟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下跌,而近期日本发生 9 级强震并引发海啸、核泄漏等危险问题,更增添了市场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的担忧,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市、期市联袂重挫,截至目前,农产品中多数品种已经跌破重要支撑位,其中豆油跌至 9800 元/吨以下,棕榈油跌至 9000 元/吨以下,棉花跌破 30000 元/吨整数位,白糖跌至 7000 元/吨以下,农产品走势尽显疲弱,使得市场投资者的做多信心明显不足。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2011 年以来,中东北非地区陷
27、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由于中东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供应量的 45%,因此,中东的地缘问题的爆发增添了市场投资者对于世界原油供应的担忧,这也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飙升;截至3 月 17 日,布兰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仍高居 112 美元。而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使企业成本增加,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对全球经济复苏不利;据测算,原油超过 100 美元/桶之后,每上涨 10 美元,将会导致全球通胀水平上升 0.5%,全球经济复苏将会下降 0.25%。如果中东局势继续恶化升级的话,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全球经济复苏将会深受影响,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将继续受到冲击。而就在中东问题还没有平息的时候,日本发生 9
28、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火灾等灾害进一步触动了市场脆弱的神经。这次强震不但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对全球大宗商品也产生冲击。由于日本是美国最大的玉米进口国、第二大小麦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也是全球纺织品的重要需求国,因此强震可能导致日本近期粮食贸易进口受到影响,需求下降。此外,近期日本地区核电厂大范围发生泄漏,使得市场担忧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和 1979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泄漏事故可能会再次重演。紧缩政策还将继续在 3 月 10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2011 年 2 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 1 月份持平,为 4.9%,高于 50家机构预测均值 4.8%。工业品
29、出厂价格指数 PPI 同比上涨 7.2%,高于 1 月份的 6.6%。由此可见,通胀形势依然严峻。而在 3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在今年政府各项工作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首要任务。而要抑制通胀不仅仅是控制物价,还要控制房价,而要解决这两点,重要的是要减少货币的流动,这也意味着紧缩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预期上半年仍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1-2 次以及存款利率 1-2 次。基本面缺乏利多炒作对于农产品基本面方面,目前缺乏可以炒作的利多题材。之前市场关注的南美天气问题随着南美大豆丰产的实现已经逐渐失去可以炒作的价值;中国黄淮地区的小麦干旱问题也已经缓解;本榨季食糖虽然面临减
30、产,但是之前的高糖价已经大部分消化了该利多因素的炒作;豆油随着进口成本的回落,价格也失去了有效的支撑;3 月份东南亚棕榈油进入增产期,消费进入淡季,也使得棕榈油价格后劲不足;而关于美国的新季作物播种面积和天气的炒作还没有进入高峰期。中国受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和市场价格拉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多数作物种植面积料将出现 1%以上的增加,也使得面积炒作失去对价格的提振。汇率变动已成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强劲稳定高增长,从而拉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一步体现在 CPI 指数的上升层面。美元的持续贬值与中国总体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面临长期压
31、力。但一国的货币升值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与货币的升值压力突增产生矛盾,该矛盾的尖锐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在一国的通货膨胀程度上得以体现。粮食:反复温和上涨2002 年中国小麦的产量虽然相对于 2001 的产量有所减少,但是世界小麦的总产量却在增加,导致小麦期货价格的小幅度上涨,从而最终体现在物价指数的下跌上;2003 年中国及世界的小麦产量双双减少,导致小麦期货价格上涨,及美国玉米期货的价格上涨,再加上国际热钱开始流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当时通胀抬头,这都体现在 2003 年中国CPI 平均值高达 3.26%,超过经济出现过热的警戒线;2004 年中国小麦、玉米及世界小麦、玉米的产量都出
32、现丰收,中国及美国的小麦期货价格、玉米期货纷纷下跌。但是由于国际热钱加剧流入中国,导致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再度“发烧“ ,2004 年度的 CPI 平均值再创新高达 3.9%,这一效果抵消了小麦、玉米的供求关系对 CPI 的影响;2005 年由于中国小麦、玉米产量微增,世界小麦、玉米的产量微减,导致中国小麦期货价格下跌,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上涨,中国玉米期货及美国玉米期货价格都上涨。但是由于 2005 年 7 月 1 开始,中国开始实施有一定浮动区间的汇改,从而双重作用于物价指数,使 2005 年的物价指数迅速回落到 1.75%的水平;2006 年中国的小麦和玉米的产量还在增产,但世界小麦、玉米产量
33、均轻量减产,中国小麦期货价格、玉米期货价格都上涨,美国小麦期货价格、玉 米期货价格也上涨,使得 2006 年的粮食物价指数开始上涨。食物油:中国需求刺激世界需求中国大豆的产量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出现大幅度增产的苗头;中国大豆进口量呈逐渐增长,进口量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和中国为了减少中美贸易顺差过大而大量采购美国大豆。中国大豆出口量则没有出现大的增量,基本保持不变。世界大豆的产量则处于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食物油的产量与消费量逐年增加,豆油作为食物油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豆油的产量也是稳步增长,世界的生产量保持稳定产量;中国及世界菜籽油的产量,也保持稳定。由于 2004 年美元大幅度贬值,该
34、年期货价格也和美元一样出现下跌;2005-2007 年 5月,显然因中国需求因素继续走强,促使食物油类期货价格上涨。同样是处于美元持续走跌的背景下,中国需求因素更为刺激中国及全球的购买需求。再者中国需求的增加,反过来促使国内国外大豆及豆油期货价格的上涨。大豆及豆油期货价格的上涨,很明显地体现在 CPI 组成要素油脂类 CPI 指数水平的上升,再由于海外热钱流入中国境内,再次促使中国 CPI 指数的走高升温。棉花:进口量激增2001-2006 年期间,世界棉花的生产量没有明显的增产,中国棉花的产量也没有多大的改观,反而中国棉花的进口量急增,同时出口量由增长转向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很大。2004
35、年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的一年,中国服装出口贸易遭遇美元贬值的影响以及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棉花期货上市当年以下跌收盘。由于中国采取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减少外界影响及热钱对人民币升级的压力,采取扩大内需等多种方式来转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从而体现在国民消费(内需)的增加,也体现在对衣着类消费的增加上,扭转了衣着类 CPI 过去屡屡负增长的局面,衣着类CPI 一路走涨,反映了市场的需求由弱转旺,从而在棉花期货价格上涨方面得以体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期货价格仍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并且其影响最终得以在物价指数层面得到体现。但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局面里,汇率的变动对农产品价格产生的影响也非常重大,间接造成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出现通货膨胀的国家容易成为农产品未来的消费(进口)主力,从而会从供求关系上影响农产品的期货价格。而且目前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互动过程,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