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05890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初三历史总复习 内部资料,勿外传一、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A、知识归纳:(1)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 ,焚书坑儒。(2)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3)隋唐:科举制。(4)元朝:行省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同时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5)明朝:废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三司,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6)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B、难点分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源: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秦朝时采用

2、。(2)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必须作出正反两方面的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其危害尤为严重。(3)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

3、直接任免,不得世袭;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念;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二、古代杰出的政治人物:A、知识归纳:(1)秦始皇:功:公元前 221 年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心愿(最主要的贡献)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派兵北击匈奴,修长城,保护了中原农耕文化,开灵渠,平

4、南越,移民屯边,开发南疆;开创大一统的局面。 过:实行“焚书坑儒” (排斥儒家,尊法家)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暴政(繁重的谣役、赋税,残酷的刑法) 。(2)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颁布“推恩令” 、收铸币盐铁经营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家,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被彻底否定)等,巩固了中央集权,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北击匈奴,使北部边郡的到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治理黄河。(3)唐太宗李世民:总结和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轻徭薄赋) ,善于纳谏,知人善任,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

5、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还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加强和密切了同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 ),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两族2的亲密关系;重视对外交往:玄奘西游。(4)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完善科举制:开创武举和殿试;重用人才,经济继续发展。(5)唐玄宗:前期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重视对外交往:鉴真东渡。(6)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重视农业,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和新高潮。实行行省制度,加

6、强对地方的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7)明太祖朱元璋: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中央集权。(8)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军台湾,设台湾府;册封班禅。抗击外来侵略: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9)雍正: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设驻藏大臣。(10)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B、难点分析:1、根本目的:都是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2、杰出人物的评价须注意:特定的历史背景。确定评估标准。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防止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考虑他的

7、阶级性和时代性。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三、中国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的发展(一)古代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A、知识归纳:1、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进步(铁农具使用、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都江堰) 。3、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西汉:休养生息,轻徭簿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4、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5、唐朝时: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6、元朝: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B、难点分析:对

8、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导致了国家的贫穷落后。明清时期禁海政策的影响:海禁政策逐渐发展为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衰落,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断,是近代中国科技文化落后,社会思想意识封建、保守、落后的主要根源。(二)近现代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1、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没有实现。2、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如商鞅变法) ,存在了两千多年。当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3土地改革的完成:1952 年。土地改革的意义:

9、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地主阶级被消灭,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意:土改以后农民分得的土地是私有的)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巩固了新政权。3、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1956 年;意义:土地私有转变为土地公有制;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4、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土地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大锅饭) 。超越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土地是公有的)

10、 。点拨:土地政策的调整在封建社会时期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近现代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是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农民利益出发,发展农村经济。启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如果两者相适应就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反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四、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A、知识归纳:1、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2、民族融合的形式:(1)民族迁徙。 (2)友好交往。 (3)

11、联合斗争。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5)兼并战争,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6)和亲政策和册封制度。3、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民族融合:(1)上古神话中黄帝蚩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频繁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3)三国两晋南北朝:东汉时期开始,北部和西部的游牧民族陆续内迁;江南经济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形成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第二次高潮。 (4)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

12、并存,战争连绵,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特点。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第三个高峰时期。 (6)清朝:境内生活着 50 多个民族,各民族的融合和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4、中央对边境地区的管辖:(1)新疆地区:西汉时,前 60 年设置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治之下,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重建西域都护。唐朝: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2)西藏: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

13、家” 。元朝,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清朝,顺治、康熙分别册封达喇和班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3)台湾: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清朝,1684 年,清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 年设省。4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1)秦汉时期:中国同日本、朝鲜、西亚和欧洲开始交往,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2)隋唐时期:国力的强盛、交通的发达、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往来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文字、城市建筑

14、、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3)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内陆贸易受阻,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往、贸易的重心。元朝时,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4)明清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也就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统治者就开始推行闭关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更是变本加厉。6、中外经济交往西汉:我国丝绸等远播中亚、欧洲。北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7、中外文化交流西汉: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唐朝:来: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很大影响。往:鉴

15、真东渡;玄奘西游, (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著大唐西域记 ) 。南宋: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在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明朝:郑和下西洋。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流传国外。8、中外古代促进民族友好关系和中外友好关系的代表人物张骞、鉴真、玄奘、郑和等。9、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分析:(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的劣根性,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社会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西方殖民主义为什么要侵略扩张?结合这个时期世界的发

16、展情况,形成对比) 。评价:闭关锁国虽然在一定时期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10、中国近代时期的对外开放: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到沿海地区再到内地,表明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扩展,特点:主权受到损害(协定关税等) ,是被迫的。影响:便利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掠夺劳动力(甲午中日战争后)

17、。11、中国现代的对外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80 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由东南沿海到沿海地区再到内地,表明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特点:是主动的,互惠互利的。影响: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B、难点分析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开始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的形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

18、统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有根本区别。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由开放到闭关。从汉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丰富了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对外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也由于倭寇的德危害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3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对外开放、对外经济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

19、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发扬光大。同时这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五、西方列强侵华史A、知识归纳:古代时期: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殖民者侵略:明中后期,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清军入关时,沙俄趁机侵占东北地区的尼布楚和雅克萨。近代时期:五次侵华战争1、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广阔市场的需求,发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 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3、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日本,为满足本国资本

20、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B、难点分析:1、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归类:(1)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俄国通过爱珲条约等割占 15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2)赔款:南京条约赔款 2100 万元。 马关条约赔款 2 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赔款 45 亿两白银。(3)开发的通商

21、口岸: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4)取得的特权: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马关条约在通商口岸设厂。 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到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有突出特征的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爱珲条约割地最多。 马6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三大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

22、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危害:(1) 南京条约: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步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 马关条约首先,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次,

23、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的侵略。再次,四个通商口岸深入内地,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内地。最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解体进程加快。因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 辛丑条约其一,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大规模的勒索,清政府加紧搜括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其二,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其三,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

24、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5、列强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增开商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甲午战争后,商品输出的同时,以资本输出为主。6、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1)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特权,损坏中国的主权完整。(2)割地、租界、租借地成为“国中之国” ,不仅损坏了中国的主权,而且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3)干涉中国内政。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制造大屠杀,制造边疆新危机。7、日本侵华问题:(1)侵华事件: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1900 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 年,九一八事变,侵占

25、东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全面侵华:1937 年七七事变。 (2)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持续六周,杀害中国军民达成协议 0 万人以上),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凶残本质。8、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认识: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自由竞争变成了垄断,资本输出代替了是商品输出。这些特征决定了各国帝国主义国家必然激烈地去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从日本的社会发展来看:19 世纪中期在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首先将矛头指

26、向朝鲜和中国。 (2)从国际形势来看: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保证了他们对华的商品输出,当时侵略中国的主要是英、法、美、俄,而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同时与英美的扶植和日本利用了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也不无关系。 (3)从清朝社会状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从内政到外交都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日本利用了这一时机。9、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两种结局的原因分析:前四次反侵略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7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其次是中国抗日战争是反

27、侵略的正义战争,所以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援,也得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同盟国家的支援.六、近代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A、知识归纳:1、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1839 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2)19 世纪 70 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3)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海战中牺牲;(4)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李宗荣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1940 年八路军的百团大战。等2、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两次鸦片战争后) 、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后)、辛亥革命(八国联军侵华后)、新文化运动。B、难点分析1、中国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

28、会,主要表现: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2、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1)启动: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发展: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在一运动中维新派将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29、,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就是学习西方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 (3)中国的近代化开始向思想的层面转化,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这一运动中提出的民主科学的口号就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一阶段中,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终于走向了最根本的核心关键问题。总之,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就是有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七、无产阶级反侵略斗争A、知识归纳:背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思想条件。主要思想:

30、马克思主义。主要实践:五四运动;建立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等。B、难点分析:1、国共关系:(1)大革命时期:合作。时间 19241927 年。原因:反帝反封建德共同任务。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i,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分裂。19271937 年。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3)抗日战争时期:合作。时间 19371945 年。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影响:抗争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解放战争时期:分裂。时间 19451949 年。原因:蒋介石发动

31、内战,实行独裁。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8统一。2、西安事变为什么得以和平解决:从民族利益方面分析,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抗日;从中国方面分析:中共一贯提倡和平、共同发展;从国民党方面分析: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从国际方面分析:英美苏三个大国,都希望利用中国力量牵制日本侵略者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人民愿望方面分析:人民希望结束内战,进行抗日。八、历史上著名的改革A、知识归纳:1、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1)商鞅变法地主阶级的改革,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内容及意义(见知识提要 P3 页)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鲜卑贵族

32、统治的地主阶级改革,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加强。内容及意义(见知识提要 P5 页)启示: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要不断改革,顺应历史的潮流。2、中国近代时期的改革: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传播了西方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内容及意义(见知识提要)3、中国现代时期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质: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发展生产力。作用:解放了生产力,发展经济。4、世界古代的著名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地主阶级的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西欧查理马特的改革(采邑制)西欧形成封建等级制度。5、世

33、界近代时期的改革: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的改革,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强国。内容及意义(见大国崛起日本部分):注意:内容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发展教育,社会生活方面的实质是:全面学习西方。意义中所说的转折是指:社会性质的转变和对外政策的转变,由闭关锁国到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两次大规模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和 20 世纪 30 年代的侵华都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发生的。启示:要对外开放,要善于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要不断改革、创新。6、世界现代时期的著名改革:(1)苏俄 1921 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34、;赫鲁晓夫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2)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美国罗斯福新政资产阶级改革,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后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体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即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新政”中对工业的调整是核心内容,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矛盾的缓和和局势的稳定。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对美国: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35、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资本9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整生产关系,即新政的实质) 、巩固(指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新政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指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启示:要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在改革中求发展;改革要符合国情;国家要对经济宏观调控,不能放任自流;要具有创新精神。B、难点分析:1、改革是时代的产物,是革除社会弊端和促进社会进步、国际强盛的重要手段。适用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将推动社会进

36、步和发展。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必定阻力重重,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对改革的评价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个人的结局来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巩固统治,后者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发展经济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改变了社会性质的包括: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三大改造,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

37、新,俄国农奴制改革。九、台湾问题A、知识归纳:1、台湾地区的历史:(1)三国: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3)1624 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4)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 年清设台湾府;1885 年设省;(5)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1945 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6)1949 年国民党退到台湾,美国派兵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两岸分离的局面。2、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1)1943 年,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 ,明确规定日本必须把台湾归还中国;(2)世界上已有益百六十多个国家

38、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见知识提要)B、难点分析1、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1)改革开放,国力强盛;(2)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3)香港、澳门问题顺利的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39、5)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3、美国支持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以及对台出售军火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台湾问题得不到解决主要是由于外国势力干涉和台湾分裂势力阻挠。而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是台湾问题最大麻烦的制造者。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10A、知识归纳:1、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1)17-18 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40 到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 到 1783 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 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1861 到 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

40、新。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中国 1898年戊戌变法和 1911 年辛亥革命;1917 年俄国二月革命。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特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它的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发生于蒸汽时代资本主义时期,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不同的特点:(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阶级、阶层结成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B、难点分析:1、评

41、价: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在历史上都会产生作用,推动或者阻碍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一场席卷整个社会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其影响更为深远,在评价时间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特别重点关注的是与以后世界历史密切相关,与今天仍有联系的革命或改革,如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两次飞跃,日本明治维新与其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今天军国主义抬头趋势的联系。2、对资产阶级革命中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他们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华盛顿作为一个大种植园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废除黑人奴隶制。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比较

42、:一般从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探寻它们的共同规律,如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来看,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从影响来看,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同时还要注意从同一个角度的不同方面思考,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如同样从原因来看,尽管其根本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但具体障碍不同,英法是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独立战争是英国殖民统治,美国内战是黑人奴隶制,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封建统治,十一、国际关系A、 知识归纳: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16 到 18 世纪西欧国家的殖民争霸: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踏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8 世纪

43、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罪恶的三角贸易体现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基本内容:16 世纪初,欧洲的奴隶贩子带着枪支弹药,将运奴船开到西非;然后在非洲通过各种方式掳掠黑人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为奴,把获得的金银和生产原料运回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 ,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精壮人口,其中不少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矛盾的日益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霸世界,20 世纪初形成了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对立军事侵略集团,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3)1914 到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一战后的国际关系:1919 年巴黎和会召开,战胜的协约国实现对以德国为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