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观禅法上编 上座部佛教概况一、什么是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da,意为说, 论, 学说, 学派, 宗派 , 部派。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1、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称上座部佛教 。2、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 、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 。又或
2、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 。3、南传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 巴利佛教 。上座部佛教概况2巴利语(pi-bhs )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 摩揭陀国 )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krit)的一种。1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gadhika, Mgadh,摩揭陀语) 。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pi)一词乃是专指圣典、佛语、三藏,以区别于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ahakath
3、)和复注(k)。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圣典语 、 佛经语的代名词。 2南传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 ,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巴利语在古印度只是一种口头语言,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当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圣典传入斯里兰卡后,当1 巴利语与梵语同属于印欧语系的古印地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巴利语则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在律藏中,佛陀曾禁止僧众们用梵语来统一佛语,但后期的佛徒们明显违背了佛陀的这一项语言教导。2 将马嘎底语称为巴利语(pi-bhs)应该是在公元五世纪的佛音
4、时代。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所流传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母语或本族语,这种只用来学习和记诵佛教圣典而平时很少用来沟通交流的外来语,就干脆将之称为巴利语(圣典语) 。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观禅法3时的比库 3们以极尊重的态度把它们记诵下来,便形成了上座部传诵的巴利语三藏圣典。公元前一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长老们又用新哈勒(Sinhalese,僧伽罗)字母来拼写巴利语,并刻写在棕榈树 4叶 (tla patta)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三藏圣典。所以,现在上座部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
5、巴利语。一位上座部佛教比库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还必须学习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然而,从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汉地和西藏等地的经典就不一样,它们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3 比库:巴利语 bhikkhu 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汉传佛教依梵语 bhiku 音译为 比丘 、 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而使用比丘 、 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4 棕榈树:旧译作多罗树,属
6、棕榈科植物,常见于热带地区。其茎干直立,叶片大,呈掌状深裂,晒干后可用来制作扇子或盖屋顶。古代的佛教僧人在其晒干后的叶片上刻写经文,古代讹称为贝叶经 。上座部佛教概况4传统上,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靠近泰缅边境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发展之势。二、上座部佛教的来源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更没有所谓的大乘 、 小乘等区别。当时的僧团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师学、和合无诤的,犹如水乳交融,并没有出现多少分歧。佛
7、陀在大般涅盘经中曾教导说,若诸比库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Yvakvaca bhikkhave, bhikkh apaatta na paapessanti, paatta na samucchindissanti, yath- paattesu sikkhpadesu samdya vattissanti, vuddiyeva, bhikkhave, bhikkhna pikakh, no parihni.诸比库,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观禅法5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
8、 (D.16)在佛陀入般涅盘的那一年雨季安居,马哈咖沙巴(Mahkassapa,摩诃迦叶)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阿拉汉参加的第一次结集,与会大众一起记诵和核定佛陀在一生45年中所教导的正法与戒律。在结集了经律之后,阿难尊者提到佛陀在临般涅盘前曾经说过:kakhamno, nanda, sagho mamaccayena khuddnu- khuddakni sikkhpadni samhanatu.阿难,如果僧团愿意,当我入灭后,可以舍弃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55 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巴利语 khudda,意为微细的;anukhuddaka,意为更微细的;sikkhpada,意为学处,即戒律。
9、 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古代也意译为小小戒、杂碎戒。根据弥林达问经 ,恶作罪(dukkaa)为微细学处,恶说罪(dubbhsita)为又微细学处。佛陀在临般涅盘前的所说的这一句话在整部三藏中是绝无仅有的。佛陀曾无数次强调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甚至制定说即使轻视这些学处也将会犯戒:若比库在诵巴帝摩卡时如此说:为什么要诵这些微细又微细的学处呢?那只会导致疑悔、恼害、混乱而已!诽谤学处者,巴吉帝亚。 (Pc .72)义注在解释可以舍弃一词时说:为什么不用肯定语气应舍弃而使用不定语气呢?因为世尊预见到马哈咖沙巴将在第一次结集中将不会舍弃任何学处。 弥林达问经中解释世尊之所以说这句话是为了考验僧团。上座部
10、佛教概况6由于当时阿难尊者并没有及时请示佛陀什么是微细又微细的学处 ,于是与会者们就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作甘马 6,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Apaatta nappaapeti, paatta na samucchindati, yathpaattesu sikkhpadesu samdya vattati.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Cv.442; 2.288)此项决议获得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当时的与会者都是曾亲闻佛陀教导、德高望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具足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的阿拉汉长老比库,因此,这种代表佛陀本意的长
11、老们(thera)的观点主张(vda)就称为上座部(Theravda) ,即长老们的观点。同时,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库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佛教在日后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出许多部派和学说,但是,作为保守圣者的传统、以维持佛陀教法的纯洁为己任的上座部 ,自始至终都坚持一项恒久不变的原则:1.凡是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2.凡是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6 甘马:巴利语 kamma 的音译。原意为业,行为;于此指僧团会议。汉传佛教依梵语 karma 音译为羯磨 。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观禅法73.佛陀如何制定,即应如何受持遵行。这是佛陀的教诫,也是上座们的观点! 7佛灭一百年左右,东方韦
12、沙离城 8的瓦基子(Vajjiputtaka, 跋耆子,犊子)比库开始乖违律制,擅自向在家人乞钱,西方长老亚沙咖甘哒咖之子 (Yasa kkaakaputta,耶舍迦干陀迦子 )认为此举非法,由此引起戒律上的诤论,于是召集七百位上座比库进行裁决。经过讨论,宣布瓦基子比库所行的十事为非法,并会诵律法。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 ,又称七百结集 、 韦沙离结集 。遭否决的大多数比库不满上座长老们的裁定,另外纠集一万朋党,会诵经律,自成一派。从此,教团在戒律上产生了分歧。此后,又有恶比库大天,集诸朋党,唱五恶见事 ,挑起教义上的争端,佛教遂分裂为保守传统的上座部和主张革新的大众部两大部派。此后,部派
13、之间继续分裂,先后成立的部派相传有7 有人认为这只是马哈咖沙巴等上座们的意见。然而,这的确是佛陀的本意,因为佛陀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项原则。(D.16 / A.7.3.3 / Pr.565)8 韦沙离城 (Vesl):意为广严城。位于恒河中游北岸,为公元前六世纪时瓦基国(Vajj,跋耆国)的都城。古音译作毗舍离、吠舍厘等。上座部佛教概况8十八部或二十部之多,佛教史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佛陀般涅盘后二百余年,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王阿首咖 9统一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印度史上最大的帝国。阿首咖王笃信佛法,广施僧众,于是竟有六万外道为了利养,自行披剃,混进佛教,以自宗见,谬解法律,扰乱正
14、法。诸比库不愿与他们共作诵戒,致使在首都巴嗒厘子城(Paliputta, 波咤厘子城 )的无忧园寺(Asokrma)居然七年没有举行过诵戒。为了淘汰外道、整顿僧团,阿首咖王从阿呼冈嘎山(Ahogag)迎请了 摩嘎莉之子 帝思(Moggaliputta tissa,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在巴嗒厘子城召集精通三藏的一千名比库,举行第三次结集,历时九个月,会诵律经论三藏,并编纂了一部论事(Kathvatthu),广引经典,驳斥了上座部分别说系(Vibhajjavdin)以外的252 个非正统见解。这次大会还作出决定,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国内外各地去传播佛法。其中的第八使团到了金地 10(Suvaa-b
15、hmi), 9 阿首咖王:巴利语 Asoka 的音译,又作阿育王,阿输迦王,无忧王,公元前 272-前 232 年在位。10 据考证,金地位于今天缅甸南部的达通(Thaton)至泰国中部的佛统(Nagara pahama) 一带蒙族人(Mon) 居住的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观禅法9第九使团到了狮子国 11(Sihala-dpa)。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由阿首咖王的儿子马兴德(Mahinda,摩哂陀,摩亨德,摩酰陀)长老组成的第九弘法使团就把佛教传入了师子国。马兴德早年出家,师事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学习三藏圣典,博学多闻、戒行精严。在他32岁、12瓦萨 12时,率领由伊帝亚(Iiya) 、伍帝亚
16、 (Uttiya)、桑拔喇(Sambala)、跋达萨喇(Bhaddasla)四位比库,以及沙马内拉苏马纳(Sumaa)、般度咖(Pauka)居士一行七人组成的使团,于公元前247年渡海来到兰卡岛。当时兰卡的国王迭瓦南毕亚帝思(Devnampiya tissa,又作天爱帝须王,公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布施御花园大云林园 (Mah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vihra,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这座大寺日后成为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祥地和弘法中心。接着长老剃度了国王的外甥马哈利特(Mahriha)等五十五位兰卡青年,弘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久,马兴德长老又邀请
17、他的妹妹桑喀蜜妲(Saghamitt)长老尼从印度带领十位比库尼来到兰卡,为王后阿奴喇(Anul)等五百多位女子传授11 狮子国:又称狮子洲、兰卡岛、楞伽岛 (Laka),即今斯里兰卡。12 瓦萨:巴利语 vassa 的音译, 即戒龄,僧龄。比库每度过一年一度的雨季安居,其戒龄则增加一岁。因雨季安居的巴利语为 vassa,故比库度过了几个雨安居,则计算多少个瓦萨。上座部佛教概况10戒法,建立比库尼僧团。佛教迅速普及全岛各地,成为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国教。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等地,与传入中国汉地、西藏等地的遭遇不同。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华民族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文化思想与哲学体系,例如
18、儒家的孔孟学说、道家的老庄思想等。当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根植于中华大地时,其自身必定要作出一番大的改造和调整,以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凡是学过中国佛教史的人,都应该对佛教初传华夏时遭受儒家抵制、道教攻击的那段历史历历在目。佛教初传到西藏时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也遭到了苯教的排斥。可以说,佛教在中国汉地与藏地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对其自身进行修改与适应的过程。中国汉地的佛教,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其自己的特色。然而,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的情形就大为不同。佛教非常顺利地传入兰卡岛,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1、上座部佛教由作为大帝国王子出身的马兴德长老及其妹桑喀蜜妲长老尼亲自前往斯里兰卡弘扬传播,得到了当地国王、大臣等统治阶层的鼎力护持,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