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橘子与填鸭子合肥市庐东学校 叶维取到南京旅游,听到与之有关的两个传说,感到很有意思,也因其与教育似乎有一点牵连,故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是关于南京古城墙的。据传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成了南京城墙。为炫耀功绩,有一天他率领群臣登上城墙视察,接受臣下恭贺。大家都交口称赞城墙坚固雄伟,大明江山千秋永固,唯有十一岁的皇子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永乐皇帝,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对朱元璋和群臣说:“城墙建的虽然好,但是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轰你紫禁城。“朱元璋听后内心虽然不悦,但表面还是称赞朱棣聪明,并当即赏给朱棣一只橘子。小朱棣很高兴,就跑到后宫告诉了母亲马皇后,马皇后
2、听了心知不妙,叫朱棣赶快逃跑,说是朱元璋要杀他。朱棣不解,追问马皇后原因,马皇后只好揭开了谜底:“吃橘子先要剥皮抽筋,此即暗示要对你实行剥皮抽筋,不就是要杀掉你吗?”朱棣听后非常害怕,连夜逃到了燕地,即现在的北京,并上书朱元璋表示要为国戍边,恳请父皇恩准,朱元璋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了,后来封其为燕王。这个故事使人感到做一个聪明人的危险,而做一个不顾场合、不看人脸色喜欢实话实说的聪明人就加更危险了,哪怕他是一个孩子。而老师通常也不太喜欢那些个性张扬,且爱说实话的学生。人们都喜欢听好话、听奉承话,古今皆然。但这肯定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实话虽然不中听,但道出了真理,不服还真不行。朱元璋后来到底还是明白
3、朱棣说得有道理,又在内城墙外修了一道外城墙,这样才放了心。后人不可不鉴。第二个故事是由南京板鸭引出来的。据说北京烤鸭源自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也将南京烤鸭引进了北京。但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北京的鸭子比南方的瘦,烤出的鸭缺少南京烤鸭鲜嫩和肥而不腻的口感与风味。于是北京人就想出了在北方也能饲养出南方肥鸭子的办法,即填鸭子:将鸭子放入竹笼里,使之不能动弹和自由活动,只露出鸭头来,喂上三个月,鸭子只吃食不消耗,自然就长肥了。这样饲养的鸭子烤出来就有原来的风味了,从此北京烤鸭便风靡开来,而填鸭子的说法也便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将一种满堂灌的教育方法也形象地比喻为填鸭式,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的老师也如同填鸭子一般,把学生的手脚捆绑起来,使之不能动弹,然后将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生成了一只装知识的容器,而毫无怀疑和创新意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最后将变成一只只等待被人宰杀的肥鸭,成为任人宰割和揉捏的庸碌之辈,不也是很可悲的吗?